給寶寶添加輔食,媽媽們最容易犯哪些錯誤?

鍾勇180607335


寶寶4-6個月後就可以逐漸接觸輔食了。以下是媽媽給寶寶添加輔食時常出錯的問題,注意別犯錯哦——

錯誤1:輔食是越碎越好;

錯誤2:米粉與牛奶混在一起吃;

錯誤3:添加輔食從先加蛋黃開始;

錯誤4:在輔食中加鹽;

錯誤5:常給寶寶喝豆漿。

給未來寶寶介紹一款產品【貓小帥識字】是一款以冒險故事閱讀來帶動4~8歲小朋友學習漢字的軟件。冒險故事好多哦,可培養小朋友的初期閱讀能力呢。


寒露清初


對於很多新手媽媽來說,給小寶寶添加輔食是件讓人捉急的事兒。由於各位寶媽獲取育兒信息的渠道不同,就會產生各種各樣的育兒理念。這裡總結了寶媽們容易犯的7個錯誤,幫你正確給寶寶添加輔食。

誤區一:輔食每天必須定量食用。

寶寶剛開始添加輔食的頭兩個月還是要以母乳或配方奶為主食,每天保證600-900ml的攝入量。這期間添加輔食的目的是讓寶寶適應輔食,所以不用在意量的問題。每天可以安排1-2次輔食都可以。

誤區二:多食材混合的輔食更具營養

這個命題成立的前題是寶寶對混合的食材不過敏才行。寶寶輔食添加原則有一條就是遵循由單一到複雜的過程。因為小寶寶的個體差異,並不知道Ta對哪種食材過敏,所以每種新食材做成輔食後,要連續吃2-3天觀察是否出現不良反應。經過測試正常的食材,才能混合加工成輔食。

誤區三:肉湯的營養豐富,煮過的肉沒有營養價值。

很多人都認為,湯熬的越白越有營養,其實這些白色是脂肪形成的小油滴。有些寶媽覺得大骨湯中鈣的含量高,這也是不對的,即便用高壓鍋燉煮的骨頭湯,其含鈣量也只是百分之四毫克,對比我們常喝的白開水中,還有百分之二毫克的鈣。所以說肉的營養價值高於湯的營養價值。

誤區四:自制米粉更營養更健康。

六月齡的寶寶從母體獲得的鐵已經不足以維持正常的生長髮育,而母乳又不能補充鐵。這時就需要藉助輔食來攝取鐵。自制的米粉看起來更乾淨更放心,但是它不含鐵,而市場上的配方米粉都是含有強化鐵的。所以請寶媽們規規矩矩去母嬰店購買強化鐵米粉。

誤區五:多給寶寶吃粗糧有益健康。

凡事都講究一個“度",粗糧沒有經過過度精加工,保存了更多的營養物質,比如蛋白質、維生素及膳食纖維等等。但是過度食用粗糧可能會阻礙寶寶對礦物質的吸收,所以輔食中要適量添加粗糧。

誤區六:用奶調和製作各種輔食更有營養。

母乳(配方奶)和其他食物最好分開食用。哪怕是先吃輔食再喝奶,這樣做有利於寶寶的味覺感知,同時也防止營養過剩。母乳(配方奶)是寶寶出生後一直在吃的食物,對於剛開始添加輔食不適應的寶寶,可以用奶來調和以達到適應的目的。過了適應期就不要再用奶來調和輔食了,這樣不但增加了寶寶的飲奶量,還會讓寶寶更加依賴喝奶,而不喜歡輔食。

誤區七:嬰兒期的寶寶能吃各種各樣的食材,長大才不會挑食。

為了寶寶健康成長髮育,讓其嘗試各種食材保證營養均衡無可厚非。但想以此來避免長大不挑食卻不盡如人意。嬰兒期的寶寶對食物的稀稠、口感、味道等都有不同的感覺,所以對食材的偏好會一直變化。寶寶現在喜歡吃的食物,並不代表將來還會喜歡吃,寶媽保證輔食營養均衡就夠了。


藍兔保


就說說我自己曾經犯過的錯誤吧

1.之前只是瞭解寶寶六個月就可以添加輔食,沒有整明白具體的添加順序,到了時間就各種給寶寶吃,其實是應該先吃一樣,確定不會過敏之後再加另外一樣,從米粉開始到蔬菜泥果泥再到肉泥,最好先確定下過敏原,有些很常見的東西,也有可能會導致過敏

2.沒有按照一歲內不加鹽說法,家裡老人不聽,堅持認為不吃鹽沒有勁,還是加鹽了,量少而已,後來就是沒有鹽味的飯都不怎麼吃,不過到現在也算是長的挺結實的吧,不知道這對寶寶有沒有影響,是對是錯

3.剛開始加輔食的時候,親戚給買了很多旺仔小饅頭,也當飯給寶寶吃了,那個有點甜,導致現在寶寶很喜歡吃甜的東西,很擔心她的牙齒然後還有發胖的問題,所以剛開始加輔食還是原味的好

4.同樣還是被家裡人誤導,說寶寶沒有牙怎麼吃菜,所以輔食加的蔬菜就比較少,導致寶寶後來一直有便秘的情況,調理了好久才算恢復,所以輔食不要吃的太精細,粗細搭配比較好,蔬菜水果都要涉及,水果建議吃當季的比較常見的水果

都是我養娃路上的真實經驗,寶寶慢慢長大,我也在不斷學習,和她一起成長,也給其他的寶媽提個醒吧


小鹿不是我


寶寶輔食容易犯的11個錯誤及糾正

1、過早添加輔食❌

中國寶寶6個月開始添加輔食,6個月之前吃母乳或配方奶粉,果汁、米湯也不用加。

2、一開始吃輔食就做顆粒狀的❌

輔食按稀的泥糊狀,到正常泥糊狀,到末,到丁,再到塊狀的順序。開始長牙了,開始做一些軟滑的碎粒或小小塊的食物,讓寶寶逐漸適應咀嚼和吞嚥。

3、每次都米糊和奶粉一起調配餵哺❌

輔食那一餐,米糊裡可以加點奶粉增加風味,但不宜多。奶粉那一餐,絕對不要加米糊進去了,因為配方奶粉的濃度是最適合寶寶吸收的。加了米糊就不好掌握了,奶粉比例太濃,寶寶腸胃負擔過重,容易吃壞肚子,消化不良,而且泡出來是糨糊狀的,口感也不理想;太淡,奶粉中的營養物質還沒吸收就直接過濾掉了,造成寶寶營養不良,這是很嚴重的。

4、有一餐沒一餐❌

由於生活方式等種種原因,寶寶輔食一下吃一下沒吃,這樣一來輔食原料不新鮮,二來寶寶胃腸環境容易紊亂。應該循序漸進,儘量每天定量製作,固定時間段餵哺,當然,吃多吃少按照寶寶的意願來,切勿吃撐。

5、只要吃輔食,就混合打成泥,奶瓶餵哺❌

有沒有這樣的經歷,把奶瓶口剪得很大,專門用來喂輔食?建議用勺子喂,可以鍛鍊寶寶的咀嚼習慣,促進牙床發育,牙齒長的更好。等寶寶自己想拿勺子了,買個小勺子,讓他/她自己進食。不是所有吃的都要打成泥,長牙了就開始吃小粒了,從蔬菜水果開始,再咀嚼肉類等。

6、一個勁地催寶寶吃快點❌

每個寶寶性格不一樣,有的兩分鐘就吃完了,有的要慢慢吃。所以吃太快的,食物一定要保證不會燙到,或稍微慢一些;吃太慢的準備好保溫碗,大人催得太急,孩子容易抵制吃飯,久了就吃飯拖沓。讓他們一口口吃,只做吃飯一件事,不要一邊吃一邊說話或看電視。養成認真吃飯的習慣。

7、永遠是大人餵食,拒絕寶寶自己吃飯❌

寶寶學習吃飯是人的天性,父母不要因為怕髒、難收拾,就不讓寶寶自己吃飯。練習吃飯的過程,是鍛鍊手眼協調的機會、手指運動的練習,是寶寶運用雙手勞動的開始。這麼寶貴的學習機會怎麼可以錯過呢?建議寶寶眼前只放他們自己的餐盤、食物、勺子、叉子或筷子,大人全程監督,特別是用筷子的時候。戴上圍嘴或反穿衣,拿食物搗亂軟扔時要阻止。這樣就會事半功倍,

8、全部是高營養的食物,而且吃越多越好❌

輔食講究搭配,量少但是搭配合理。澱粉類、魚類、肉類、蛋類、豆類、蔬菜、水果,每餐選幾種搭配,顏色多樣,營養又好看。如果都吃魚蛋肉類,營養不均衡,影響寶寶發育,腸胃也負擔過程,而且容易便秘。長期會造成積食,面黃消瘦,適得其反。

9、一次吃不完,留著下一頓吃❌

寶寶腸胃較弱,建議輔食製造時把控好量,現做現吃,這樣確保寶寶吃到的是新鮮的食物,不僅風味好寶寶愛吃,營養吸收也好。不能因為怕麻煩就多做點分點到下一頓。

10、天氣冷,冰涼的水果直接餵食❌

溫熱的食物最容易被腸胃接受,特別是嬰兒。氣溫太低的時候,水果不宜直接給寶寶吃怎麼辦?可以蒸煮一下,搗碎餵哺,營養會有流失,可以適當增加分量。

11、經常喝涼茶❌

有些家庭生病了喜歡吃中草藥,嬰兒生病也給喝點,或是怕孩子上火,有事沒事給喝點涼茶,份量大概估摸一下。這樣容易導致寶寶身體虛寒,反過來抵抗力下降,更容易生病。如果生病,要吃中草藥,固定地找一個兒童中醫師,開藥,或諮詢。每個人的體質和病情都不一樣,給一種藥而且家長不懂劑量的情況下,無異於拿寶寶的身體賭博。


珊曼妮


輔食加的太早

目前推薦的輔食添加時間是4-6個月,但是很多家長會誤解或者說理解錯誤。4-6個月開始加輔食只是讓寶寶熟悉輔食的味道,就是嘗一點點就行了,不用加很多,不能影響奶量了。

輔食加的太快

正所謂還沒有學會走就開始跑了一樣。很多父母們恨不得寶寶立即就能吃很多,剛開始加輔食從米粉、菜泥、果泥,還沒有加幾天就著急加其他的肉類啊,尤其是老人就覺得他們那個時候什麼都在加了,哪出什麼問題。輔食一定要循序漸進,慢慢來。



輔食加的太少

有些父母會認為寶寶主要還是以奶為主,到了7,8個月了仍然只加一點點輔食,主要還是木粉,蔬菜,肉類基本加的很少,怕影響寶寶的奶量,其實這個時候要逐漸過渡到半固體,固體食物,否側光靠奶粉,寶寶的營養其實是跟不上的。

輔食添加也是一門學問,要提前做好功課。


兒科醫生雪松


1.慎重選擇市場上賣的成品輔食。

現在市場上有很多針對嬰兒開發的輔食,比如蔬菜泥,肉泥,嬰兒罐頭,雞肉鬆,魚肉鬆,是給我們父母提供了很大的方便,但是呢,這些輔食卻不是最好的輔食添加選擇,即使其中不含防腐劑,香精等人工添加劑,也會存在不新鮮的問題。現做現吃的輔食要新鮮一些,而且有營養。

2.最適合孩子喝的水是白開水。

煮沸的水冷卻至20℃到25℃的白開水,不但含有孩子身體有益的鈣,鎂等元素。而且能促進新陳代謝,增強孩子的免疫力。

3.先給孩子喝蔬菜汁,再加果汁。

嬰兒天生喜歡甜的味道兒果汁是甜的,而蔬菜汁是淡的,如果先添加果汁,孩子以後可能不肯吃蔬菜汁。

4.一歲以內的小孩兒輔食中不要加鹽。

一歲以內的小孩兒腎臟發育還不完全,很難排出體內過多的水分,增加了腎臟的負擔,時間久了就是孩子的循環系統出現問題,吃鹽太多還容易使孩子患高血壓。



大果果和小木木


為了寶寶的健康成長,輔食的添加要根據寶寶的實際生長髮育情況及時的調整。

對於很多媽媽,尤其是一胎生育的寶媽們,就我個人經驗來看,經常出現的有以下幾種。

1、過早或者過晚的添加輔食。寶寶合適添加輔食的時間是6個月後,過早的添加輔食會導致消化不良,從而影響寶寶腸胃健康發育,進而影響寶寶的生長。過晚的添加輔食有可能會導致寶寶發育不良。不少媽媽認為母乳是最有營養的,只要母乳足夠就可以不用為寶寶添加輔食,豈不知母乳在6個月後其中營養已經跟不上寶寶生長的需要。過晚添加輔食對寶寶味覺和咀嚼能力也不利,有可能會導致寶寶挑食厭食,進而影響身體營養狀況。

2、急於輔食多樣化。米粉、米糊,果菜泥、蛋黃、肉末等都可以作為寶寶的輔食,但需要循序漸進,不宜馬上多樣化,尤其是一天之內吃多種輔食。寶寶剛開始添加輔食,腸胃需要一個適應過程,馬上多樣化可能會引起寶寶腹脹,腹瀉,消化不良等症狀。即使單一輔食也需要逐步加量,不要讓寶寶吃的太飽,避免積食。

3、添加輔食後過早給寶寶斷奶。寶寶能吃輔食後,雖然能夠補充營養,但此時寶寶的消化系統並不完善,全部依靠輔食有可能影響消化系統,所以如果條件允許至少讓寶寶吃的1歲。

說了這麼多,其實都是圍繞寶寶生理發育情況來講,保證寶寶的腸胃健康發育,才能使寶寶健康成長。


優樂健康


做為兩個愛吃較胖且健康寶寶的全職麻麻,有兩條建議給到大家

一:不要寶寶想吃的時候給他/她添加輔食

根據餵養方式不太一樣,寶寶對食物的好奇會在三——六個月出現,如果過早滿足寶寶,對寶寶嬌嫩的腸胃會有很大的壓力,易造成脹氣或腹瀉。

建議:六個月開始給寶寶添加輔食,輔食的添加由稀到稠。

二:寶寶的第一口輔食要是購買的米粉

我身邊有很多寶媽給孩子的第一口輔食是小米小火慢熬出來的米湯,我們這裡稱作米油,米油雖然符合稀的要求但它達不到寶寶需求的鈣鐵鋅補充,所以儘量還是到專業安全的地方購買米粉給寶寶添加。


加油藝羽


輔食過量,寶寶積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