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解析:本土射手集体低迷当真是因为金元足球带来的弊端?

自中超开启金元足球后各支球队无一例外的将中前场组织核心和进攻核心均交给外援,诸如奥斯卡、保利尼奥这样的大牌球星在中超也证明了自己的价值,与其形成对比的是本土球员的进球和组织能力普遍差强人意,武磊效力中超时期还可以与外援一较高下,但武磊离开后上赛季本土最佳射手(不计归化球员)韦世豪仅有11球入账远远落后于扎哈维的29球,联赛的颓势延续到了国家队,甚至是在对阵菲律宾这种级别的对手时也出现一球难进的情况,可本土前锋的低迷当真可以怪罪于大批量外援的出现吗?

金元足球的起点可以从11赛季算起,以11赛季为时间节点以本土球员赛季进球数上双人数以及射手榜前十人数两个维度来分析外援出现对本土射手的影响

数据解析:本土射手集体低迷当真是因为金元足球带来的弊端?
<section>
<section>
<section>


04-10赛季

在这7个赛季的时间里各支球队的投资力度大体相仿,总体上外援的质量也无明显差距,但是7个赛季只有06-07两个赛季本土前锋获得了最佳射手。

7个赛季射手榜前十中本土球员占比人数依次为:

04赛季:4人 进球数上双2人

05赛季:6人 进球数上双5人

06赛季:6人 进球数上双4人

07赛季:5人 进球数上双3人

08赛季:2人 进球数上双1人

09赛季:4人 进球数上双3人

10赛季:2人 进球数上双2人

从前十占比情况看11赛季以前整体呈现出来的是下滑趋势,大胆的预测即便是没有刮起金元风暴本土球员的进球数依旧会出现普遍的下滑,从进球数上双情况看赛季超过3人的有四个赛季,这一数据还是较为乐观,但总体上看同样呈现出下滑趋势,本土球员只有在05-06两个赛季较为强势,球员主要集中在山东鲁能俱乐部,其中06赛季李金羽和郑智二人包揽了射手榜前二,李金羽的进球数甚至领先进球最多的外援整整一倍。

数据解析:本土射手集体低迷当真是因为金元足球带来的弊端?
<section>
<section>
<section>


11-19赛季

随着恒大入主中超金元足球随之而来,各支球队加大了投资力度,最明显的变化在于多数球队开始在中前场位置花费高额资金引进外援,大牌球星的到来提升了联赛的观赏度和品牌影响力,但给球迷的感觉却是抢夺了本土球员的上场机会,尤其是本土前锋寥寥无几的进球数更是让多数球迷感到不满,用同样的数据类型分析这9个赛季的情况。

9个赛季射手榜前十中本土球员占比人数依次为:

11赛季:2人 进球数上双2人

12赛季:1人 进球数上双1人

13赛季:2人 进球数上双2人

14赛季:1人 进球数上双1人

15赛季:2人 进球数上双2人

16赛季:1人 进球数上双1人

17赛季:1人 进球数上双1人

18赛季:1人 进球数上双3人

19赛季:0人 进球数上双2人

数据解析:本土射手集体低迷当真是因为金元足球带来的弊端?
<section>
<section>
<section>

两个维度的数据总体上是趋于平稳状态,但11-18赛季是武磊一个人扛起了本土射手这杆大旗,若是刨去武磊这两项数据将会不忍直视,大牌外援的能力高于本土球员这是不争的事实,所以本土球员在射手榜前十中的占比明显下降也是意料之中的事情,但这一期间本土前锋的进球能力普遍较之于此前大幅度下滑,这才是球迷和有关部门所无法容忍的。

无论是争冠组还是保级队都已经习惯性的将锋线位置交给外援,从俱乐部的利益角度看这并没有错,上场机会本就应该由实力来决定,但考虑到国家队的利益这样的做法无疑是压榨了本土球员的生存空间,于是乎有关部门才是接连出台相关政策来限制中超俱乐部大肆引援动作,以此来给本土球员更多的锻炼机会,有关部门这样的做法倒是可以理解,但强行将联赛和国家队联系在一起足球又何谈职业化发展。

数据解析:本土射手集体低迷当真是因为金元足球带来的弊端?
<section>
<section>
<section>


反思

从目前的结果看外援的存在一定程度上阻碍本土球员的发展,但这一定是具有两面性,高水平外援的出现既可以压榨本土球员的上场机会,却也可以带来更为先进的足球理念,只不过由于种种原因前者被无限放大而后者的价值基本得不到体现,球员依靠政策上场在足坛并不多见,没有把握好这把双刃剑却一味把过错推卸给金元足球的做法不够理智,总而言之中超乃至中国足球还是走在一条错误的道路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