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年三十晚上,你们都吃的什么年夜饭?

摄影师赵宗明


大年三十全家团圆,当然是有鱼有肉,有海鲜了,一家人边吃边聊,其乐融融的去旧迎新啦!

吃的是津津有味,脸上挂着笑容,农村人我们家里生的暖气,而且孩子爱吃大锅饭。坐在热炕上,感觉很温暖,幸福快乐啊!

需要顿长时间的菜肴,就铁锅炖,小孩子围着大人转来转去,增加了年味啊,年过半百的人,心里不喜欢过年,越过越老了,可是孩子们回家过年,此时有有了精神头,给孩子做好吃的。

陪伴孩子们有说有笑的,也不错啊?这不又好过年了,我们家大肥猪,大公鸡都长的挺大,一年的肉就不用买了,吃自己家笨🐷,笨🐔安全放心,好吧?去年过年吃饭图片还留着呢,发几张图片看吧!








万顺如意


饺子,生菜第一个要夹的菜,第二个菜黄豆寓意黄金万两,第三肉,寓意有口福,第四个鱼,年年有余!!我们农村就这样,晚上饺子里面有钱币!



探花100446331


作为华北平原南部人,老王老家除夕之夜的年夜饭,是吃中午剩下来的,除夕的中午是正餐!但是晚上仍会新增几个菜,因为地方风俗就是这样,大年三十中午就开始鞭炮响起,鞭炮放后就代表家家户户吃饭了,吃完后,就开始贴对联。除夕这天中午吃饭,代表当地过年!在之前的问答中,老王也详细介绍了全国多个地方中午吃年夜饭的风俗,是地方习俗决定的。

回归话题,我们家里年夜饭都吃什么呢?如下所述。

一,先说冷菜。

整个华北平原南部,黄淮流域,除夕这天吃饭,一定是先上凉菜,再上热菜,而不是一枪头冷热全上,全部摆满桌子。上凉菜,是先打开胃口,是饮酒的最佳配菜。一般来说,这个区域的年夜饭大同小异,老王介绍如下,个别配图其实很难找,但是“今日头条”有个视频作者叫“小惠的生活”,长垣人士,有兴趣的可以看看大叔在家做的凉拌菜视频,非常贴合当地实际。

我们老家过年,冷菜必须有酱牛肉,当地叫卤牛肉,纯粹的黄牛腱子肉,卤好切片拼盘,一般来说,当地过年,都是在集市上买好回来直接切片装盘,连酱料汁都不用,直接吃。且很少在家自己做,毕竟黄牛肉在这个区域非常常见,仅次于猪肉。

其次必上的凉菜是凉拌藕片,一般来说会配上菠菜,花生,这是我们当地过年必备的凉菜。花生仁煮熟,藕片切好焯水,菠菜洗好焯水,这三样可以做成一个拼盘,用姜末生抽和地方甜油凉拌,要么藕片菠菜凉拌,要么花生菠菜凉拌,全网都没有该图。

再次是凉拌银耳。注意不是凉拌木耳,而是银耳,木耳尽管营养丰富,但是太黑,没有银耳喜庆。银耳,银耳,求财,就是求银子啊。凉拌银耳一定是酸甜味道,相当可口,慢慢一盘,不多不少,喜庆!

冷菜还有很多,荤菜配对,比较受到当地热衷的,还有凉拌猪脚,就是卤好的猪蹄,各种口味的香肠,以及各种当地的点心拼盘。

二,再说热菜

吃完凉菜,也充分了领略了美味的白酒,因为荤素凉菜最搭配的就是白酒,喝的也最有滋味。一般来说,我们老家当地,热菜先上鸡肉,类似于地锅鸡,但是没有面饼,尤其是散养的小公鸡,红烧后再炖,炖的越久肉越香味,可谓满院飘香。

其次上的热菜是清炖的猪肘子,炖的汤清肉美,一个大猪肘子放在无把白砂锅里,那是相得益彰。

再次上的热菜如红烧羊肉,爆炒虾仁,农家小炒肉类等等热菜齐上阵,最后压轴的仍是一条红烧鱼,鱼头上桌后,讲究的面对长者。

老王老家当地的年夜饭,不是什么珍馐美馔,但丰富性仅次于民间办酒席,因为八大碗是过去当地办酒宴最高代表!人见人馋。值得一提的是,当地极其讲究过年的氛围,包括盘子,碗筷的重新购买等等,都是为了突显过年的氛围,这些年夜饭,也因辞旧迎新的时刻变得意义非凡。


楼兰餐厅老王


不邀自来,跨界回答一下这个题目,因为自己也喜欢鼓捣饭菜。说出来大家可能不相信,据我母上大人回忆,大约四岁多的时候,我就开始做饭了,因为父母忙农活,为了自己不饿着,就自己动手了。那时候农村是土灶,身高不够就搭凳子,也得庆幸烧柴火没把房子给点了。当时也没人教,纯靠自学,所以至今也没有什么固定的套路。

说到年夜饭,基本上每年都是八到十个菜,饭菜不一定怎么样,但名字一定要响亮,比较固定的项目:吉祥如意(小鸡炖蘑菇,谐音鸡香四溢),鸿运当头(豆腐虾仁红米椒,内酯豆腐切断,上摆虾仁,再放一粒小米椒蒸熟),金玉满堂(青豆,胡萝卜丁,虾仁或者杏鲍菇丁),万福金昌(红烧金鲳鱼),五谷丰登(玉米,花生,红薯,山药,芋头或者紫薯),和气生财(耗油生菜),节节高升(黄瓜切断掏空装各种丁,再用黄瓜皮摆一竹子造型),花开富贵(开背虾或者武昌鱼)然后加一盘母上大人亲手做的腊味拼盘(名字一直没想好,求赐教)。

因为喜欢钓鱼,平常做菜也就喜欢做鱼和豆腐,豆腐和鱼也是考研功夫的菜,豆腐入味存香,鱼去腥而滑嫩爽口方为上乘。附一道去年除夕做的花开富贵鱼,鱼为自己钓的扁鱼,自己现学的野路子,行家望轻拍。

简单说一下工序:去鱼头,将腹部掏空,从脊背切片以便摆盘,洗净后上锅6.7分钟蒸熟,倒出盘中水去腥,撒上葱花,蒜粒(根据个人喜好),用生抽,蒸鱼豉油调汁,土豪随意,然后浇热油,完工。


象牙塔里讲故事


大年三十晚上你们都吃的什么年夜饭?

在中国,农历十二月的最后一天称为除夕,第二天就是新的一年开始。人们会做许多好吃的食物来庆祝新年的到来,不管你身在何方,不管你平时多么匆忙,不管你贫穷还是富有。到了这一天的晚上,全家老小都会高高

兴兴的围坐在一起吃年夜饭。

在四川民间,一到冬月,麻辣香肠、广味香肠、酱肉、熏腊肉、酱排肯、熏排骨、熏猪肝、腊猪头、腊猪心、腊猪舌、腊猪耳、腊猪尾、熏鸡、熏鸭、熏兔、熏牛肉等,或多或少每家都要做。

到了大年三十全家吃年夜饭的时候,这些腌腊菜品大部分都会端上餐桌,在四川,这些腌腊制品称为“干盘子”。

我记得小时候家里穷,那时候“干盘子”做的很少,有一些麻辣香肠和腊肉就已经不错了,炸些酥肉,炒个回锅肉,再炒些素菜就算过年了,这都算一年来吃得最丰盛的一天。小时候我每天都在盼着过年,因为平时是难得吃上一回肉的,总觉得那时候的菜肴都特别纯香,过年是一年中最幸福的事。

转眼几十年过去,国家越来越强大,人民越来越富有,物质生活已相当丰富。中国人已告别了缺衣少粮的艰苦年代,不过我还是觉得那时候过年的年味更浓些,可是我已回不去了。

那些年的痛苦与欢乐只能留在模糊的记忆里,让岁月稀释得越来越淡……

我们家过年也十分热闹,一大家子十几口会挤在一起吃年夜饭。会做些拌鸡块、拌耳片、拌兔丁、拌侧耳根等凉菜。热菜有豆瓣全鱼、甜烧白、咸烧白、蒸丸子、蒸酥肉、小炒肉丝、炒时蔬。还有就是一道压轴的汤菜,加了酥肉、土鸡、猪蹄、黄花菜、海带、枸杞、大枣等慢火炖制的。





佐大师美食


春节吃什么,主要不在吃,而是取个好意头!一年之际在于春,每个家庭都希望一家人,健康,快乐,平安,如意。听起来很平常,但最简单的也最难做到。所以贴春联,贴福字儿,放鞭炮,穿新衣服都是好意头的寄托。说到年夜饭,首先猪脚吧,每年都是提前卤好几个,春节时掰开就可以了。鱼🐠也是必须的,年年有余嘛。北方一般还会熬点皮冻,习惯使然。熬一锅,放阳台冷藏,可以吃好多天。也会做炒年糕啊,取步步高之意。虾蟹类的也会有些,红红火火嘛!排骨啊,小鸡呀也是春晚常客。还会炒一二样青菜,拌点凉菜。这些属于基本菜式了,讲究的家庭还会搞点海参鲍鱼什么的。哈哈





gbbh


我们家的年夜饭一般是这样的,传统没新意,但给接地气:

1.小笨鸡炖粉条榛蘑,东北特色菜,百吃不厌,鸡,可是全须全尾的呦!

2.红烧鱼🐟,可以是江鱼,可以是海鱼,但还是要全须全尾,取年年有余的好彩头!

3.炖排骨,净排,大人孩子都爱吃!

4.牛肉炖萝卜,用高压锅炖的得软烂香糯,老人孩子都能入口!

5.油焖大虾,色红鲜香!

6.清蒸螃蟹,平时不太舍得,过年了,奢侈一把!

以上是餐桌保留项目,再配一些清淡爽口的新鲜蔬菜!

全家人围桌而坐,大快朵颐,其乐融融,盼新的一年能老人健康,小孩快乐,幸福!阖家幸福!


就不爱刷碗


春节吃什么,主要不在吃,而是取个好意头!一年之际在于春,每个家庭都希望一家人,健康,快乐,平安,如意。听起来很平常,但最简单的也最难做到。所以贴春联,贴福字儿,放鞭炮,穿新衣服都是好意头的寄托。说到年夜饭,首先猪脚吧,每年都是提前卤好几个,春节时掰开就可以了。鱼🐠也是必须的,年年有余嘛。北方一般还会熬点皮冻,习惯使然。熬一锅,放阳台冷藏,可以吃好多天。也会做炒年糕啊,取步步高之意。虾蟹类的也会有些,红红火火嘛!排骨啊,小鸡呀也是春晚常客。还会炒一二样青菜,拌点凉菜。这些属于基本菜式了,讲究的家庭还会搞点海参鲍鱼什么的。哈哈





游戏人超超


鸡🐔,鱼,是必须的。年年有鱼,积极向上,再就是丸子,滚滚向前,……


读心读世界


我们家乡年夜饭尤其丰盛,一般都会满桌。分为必备菜和特色菜。必备菜是传承了几百年的习俗,主菜是猪腿边肉,腊好的,俗称“蹄",其实不是猪蹄,整一个可装一盆,一般都有七八斤,喻示着丰足。前一天晚上开始煮,煮一整天才能煮熟,会加入作料以及煎豆腐、海带、墨鱼丝等助味。吃的时候用刀切下一块块吃。

还有的必备菜是草鱼,喻示着年年有余。还有鸡,因为以前鸡算是最美味的菜了,喻示的来年生活有滋有味。

这三样是老传统留下来的必备菜。

现在很多家庭加上沙锅牛肉、羊肉、鸭、泥鳅、黄鳝等菜,也会上点素菜。

特色菜就多了去,比如比较少见的驴肉、鹿肉、兔肉、蛙肉、鼠肉等。总之为了吃的高兴,都拼了。大人都多少喝点酒,小孩喝饮料。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