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底是亲人的祭祀日重要还是孩子的期末考试重要?

C妈育上娃


这个问题很大程度是城乡差别导致的矛盾,农村讲死者为大,死后祭祀,尤其三周年,是很重要的事情,同村的人都会去祭祀,很多在外打工的人可能还会请假回去帮忙,这是城市生活的人无法理解的,毕竟隔壁邻居的都不知道名字的城市人离这些太遥远,具体到这件事上,如果你爱老公,就克服困难回去吧,这种事一辈子也没几次,他需要你的支持,毕竟孩子只是期末考试复习,浦乳期的孩子带上不就行了,不要觉得农村就是地狱,那农村的孩子还不活了,你老公当年还不是一直生活在哪里,什么叫患难与共,这种时候是老公比较难的时候,对老母的思念,还要操持三年,忙里忙外的,作为女主人这时候不出现,让亲戚朋友怎么看?对孩子的教育也是,学习好是一方面,孝顺,处事这些也是从小应该耳融目染教育的,一次考试差点,让她从小知道自己需要为家族做一些牺牲,该负一些责任,这样的素质,会帮助他成为一个有担当,有责任心的人,这比让他成为一个学习好而自私的人可能更重要,浦乳期的孩子农村讲三岁以下不戴孝,其实你只需要回去露个脸,这也代表了一份态度,会被村人高看一眼的,也许很多人觉得别人怎么看不重要,但我想说这叫有知识没文化,很多人是自己学习也没啥成绩混在城市底层,还看不起甚至是自己出身之处的乡村,咱们学的是西方的教育体系,但做人还是别忘本,中国很多传统的风俗和价值观在农村保留的比城市好,终有一天中国人意识到这些也许更重要,会回去找回这些东西的。我自己也遇到过这样的问题,我奶突然病重的时候,我带上媳妇和一岁多的孩子,大半夜往回赶,媳妇有怨言,我和她说,我觉得让我奶见孩子最后一面比担心孩子生病或者有的没的迷信更重要,我们重视祭祀,是认为这是为人子孙应该做的,而不是迷信,不要说厚养薄葬,很多人连父母一年都看不了几次,更别说公公婆婆,这是义务,不是你可以作选择的时候。我说这么多,准备好了接受批评教育,但作为一个中国五千年文明的后人,请用你的见识思考一下,你现在的处世方式,是中国人的吗?这样你真的快乐吗?良心能安吗?


robin6


我说一个真实事情,我的高中同学,他俩从一上高中就找对象,八年抗战都胜利了,恋爱九年在女方催促中终于结婚,第二年有了一个儿子。因为要照顾男方鳏居的父亲,多年来一直一家四口住在他父亲70多平米的老房子里。两人辛苦做些小生意起家,慢慢好起来,孩子也长大了,上初二,买了一套新房却要照顾60多岁的父亲一直空着。有一天女的感觉不舒服,胃疼,初以为只是吃的不对只是买些胃药来吃,18年11月某天终于去医院检查,结果是胃癌,打开腹腔因肿瘤长在大血管上不敢继续,回家保守治疗去了,实话说就是等死去了,女人疼的死去活来,终于油枯灯尽的等到了春节期间,还是死在了一家大小挤住的那个家,下葬那天独身儿子正是初二期末考试数学,她男人骂着打着儿子必须去参加期末考试,女人就这样孤孤单单中火化了,她死后骨灰撒在了黄河。这是真实故事,就发生在去年底到今年初,我无法想象她家男人是怎么想的,我只是觉得女人可怜,到死也没有亲骨肉陪伴在身边,也许她缺的应该是真正的爱吧


粉黛小雲儿


当然是回老家重要啊,这次是三周年,明年是四周年,后年五周年,年年都是周年,每次期末考试都别参加了,干脆就别上学了,自学就行了


amforta


我看了好多好多答案啊,种类繁多。楼主说她是南方人,老公是北方人,其实这不是南方人,北方人的问题。

说说我吧。我怀孕后期,我两个奶奶相继离世,如果说按老传统“死者为大”那么我就得全程参与,忙碌,可是没有。先离世的是老公的奶奶👵,除了当天去现场呆了一天,我就被大家一致的送回娘家(理由:生者为大)可是我依然每天电话问我老公情况,问何时结束到送葬那天?我说我要赶回去,他不愿告诉我,直到结束我都没去。事后回家后一个多月,我亲奶奶也突然离世,我妈打电话给我时特意问我心情,问我老公在不在家,在不在我身边!后面才敢说出来。我当时懵了。我大口大口呼吸,我怕我自己太激动,如果我出现问题我就会被双方家长留下,去不了看一眼了,我控制不住自己也极力忍住,最后老公开车载着我和他哥回去了。一路上情绪不大,下车时他们俩搀扶(其实是架着我)着我,我还拒绝,直到帘子掀开那一霎那,我才知道我有多伪装自己都没用,瞬间崩溃,吓得他们啊,赶紧把我拖走到外围去平复心情。我奶奶的葬礼全程除了那天去了,后面我都被赶,不给在祠堂呆,让我回家,可我不干,我觉得尽孝一分是一分。送葬那天我被委派照顾爷爷👴我名为阻拦爷爷,最后两人都偷偷去现场了,后面被发现也被赶了。我搀扶着爷爷,怕他被我传染硬是憋着不敢激动。我娃出生后前三年没去祭祀,一是因为娃体弱,二是老人家说的“怕被冲撞了”。讲完啦

其实🇨🇳中国,祭祀是一个传承,讲究情。现在大城市里不像大农村那样了,一切从简外,感觉都淡了。(除了大大财团们哈)如果说,祭祀不重要,何必除外打工者都要请假的请假,长途跋涉的长途跋涉回来祭拜先祖呢??为的是一个家族的人们回来热闹,聚在一起相互认识,交谈,主要是提醒后辈人,不要忘了自己是哪里人,除了从户口本上知道外,不要忘了先祖们在哪?常回家看看,常回家聚聚

[微笑]楼主说大孩子要为考试做冲刺的准备,还有个小娃娃要带,所以都是理由,别不爱听。你说你不期望你以后孩子会去祭祀你,那么你心底不情愿何必把理由架在孩子身上。如果孩子升学、或者高考,无可厚非!先祭祀或者后祭祀都可以。可是不是。你公公和你老公重视,说明他也是经过深思熟虑的,不是蛮不讲理,如果你不想你为你们感情种下一根刺你就作。“作死”也就两字,看你怎么做了。还有别拿“南方人”“北方人”来说事,我们南方人不背锅。因为这是你给老人的孝和尊重,也是你老公想告诉他母亲和先祖他的生活有你们相伴,过得很好,不用担心。


謊言_扯D美


我也遇到这个问题了,明天是妈妈二十年忌日。原来上周是计划回去的。但是爸爸和姐姐觉得太远,路上也难走,时间也比较紧,他们都说他们在家把事情办了就行了。我也觉得可行,然后我就给爸爸转了500,买东西什么的,也够了。

跟老公说起这个事,他表示有点不能理解,认为我们家一点仪式感一点哈数都不讲,认为我不能给儿子做榜样,真的有我们老的那一天,儿子也许也会不以为然。(我是南方人,老公是北方人)并且他也把这周末的时间空下,他负责孩子。

可是我觉得姐姐和爸爸都说了他们能把事情办好,我要是再坚持回去,路途远,时间紧,只能飞机来回。他们会认为我只是想回去玩,不把钱当钱。

唉,南北差异。

不过天气预报这个周末暴雪,老公单位也是有事,并且由于下雪,他也没能回家。所以也真的回不去了。

当年妈妈意外离世,没能见到最后一面,十周年时,孩子太小,没能回去,如今二十周年依然无法回去给她烧纸。内心愧疚,也有很多纠结!


手机用户3949635532


老人固执的,看你在家庭的地位如何,别成为一个疙瘩就行,每个地方风俗不一。三周年在很多地方是蛮重要的大祭祀。问网友老公开明还可以,思想顽固最好多考虑。主要是大宝的年级。

我父亲和同事父亲前后两个月去世。我们家三孙子(一外两内)最大5岁不到,然后4,2岁半,全部回家,没人有任何怨言。我们山东习俗自家老人不可怕,不会唬弄孝子孝孙;同事父亲脑出血去世,唯一的女儿,唯一的外孙5岁,全程没去过;医院没去,过程没去,怕脏东西上身。坐标北京。

再回到祭祀,父亲葬回农村;农村与时俱进三七与三日合并(好多孝子孝孙外地啊!)五七、一周年、二周年、三周年全部回家,母亲说就剩10周年了!身在国外的哥哥一次未回,我也颇多怨言。后母亲说你可以不回,但是自己的寡母啊!还是坚持回了。北京-青岛。

婆婆在,五七的时候公婆与我大吵一架,意思不用回,就一周年回一次就行。孩子上幼儿园,夜里跟我们睡,老公会带孩子玩,所以我回与否对他们的工作量没有任何影响!吵的天翻地覆,说自己死了就一周年回就可;说自己死了撒大海就行。我自己赚钱自己妈,父亲去世回咋的啦!老公是同意回的,但没想到半路程咬金出来;愚孝的人啊,不会替我说话,如果替我说话,他父母不回如此。

还是回了,而且此后的后果就是再也没有爸妈二字了。一律改成爷爷奶奶。后来关系缓和也叫不出口了!

一辈子都记着!想着以后就祭祀一回。可笑的是为了方便儿女祭祀,逼着儿女在秦岭买了墓地。(说起撒大海,老公就一脸捉狂而不能奈我何)

综上,如果是自己父母会如何?答案一致就坚持;再就是老公对母亲的感情对传统的态度;对父亲的感情。别影响了今后的生活。


丁丁14955


明天是我婆婆两周年忌日,我不回去,理由如下:

我妈妈帮我带孩子,因为家里有个小辈意外身亡,明天她得回趟我老家,我得在家带小宝。

有人也许会说,我把小宝也带回老家。

这个我不同意,老公也不会同意。小宝一岁半不到,前几天刚感冒一周还没完全好,全家人都累屁了,再带回去,万一再感冒了怎么办!家里有暖气,几乎不出门的,回老家肯定不适应!

大宝明天只有一节英语课,如果老公愿意,可以带大宝回老家!


家有俩儿女


这跟哪地方的人没关系。还是看愚昧不。我婆家是东北的,够北吧。我婆婆的婆婆去世,但是她之前正好报了港澳游,然后我公公就让她去旅游了。我公公还说,人死了,啥都没了,活人的日子还要过呢。

人活着的时候多孝顺点,死了去不去都是做给活人看的。


嘟嘟鸟宝妈



随陪伴依


我婆婆去世火化时,正好赶上我家老大初三月考,火化的头一天我让孩子请了两节课去给他奶奶磕了个头,火化的时候没有去。大姑姐不高兴,我管你高不高兴呢,我辛辛苦苦的陪读,在最重要的时候,可能不让他考试吗?第二年,孩子爷爷去世,又赶上孩子中考,更不可能去了。老人没走的时候,多孝顺点,比死了以后哭强多了。孩子爷爷奶奶没去世前,几个小一辈的孩子,数我家孩子去爷爷奶奶家的次数多。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