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没有流量的民国时代,如何运作一本爆款畅销书?

SmileTotoro


流量是网络时代的概念,其实就是指的网络的阅读量。民国时期虽然没有网络,但是已经有了大众传媒。所以只要能够善于利用大众传媒同样可以起到很好的推广效果。

民国时期的两大大众传媒分别是报纸和广播。

先谈报纸。报纸是当时最主要的大众传媒工具。实际上,民国时期的报纸广告十分活跃。以申报为例。申报是当时上海的报纸,但实际上影响力,不仅限于上海地区,对周边乃至全国都很有影响。申报对于当时的整个中国社会,都有非常全面的报告,因此可以被誉为是中国近代的百科全书。申报在民国时期的广告内容和数量其实非常丰富。涉及到了社会的各个行业。出版业自然也是如此。在申报上面,时常可以看到,出版社和书店所做的各类广告。这是从书籍的商品层面来谈。

再谈广播。广播是另外一个大众传媒工具,但是由于听广播需要购买收音机,所以在当时,其影响力要比报纸小一些。上海作为当时中国最现代化的城市,可以作为一个样本来谈一下。当时上海的广播,频率并不是由官方分配,因此呈现出来的一个特点就是,有大量的商业性电台。政府广播主要以新闻和政府特定的宣传内容为主。商业性广播,有些纯粹就是以销售商品为目的,更有甚者,有部分广播本身就是有百货公司这样的商业机构开办的。由于广播受众的收入相对较高一些,所以,广播广告的主要推销对象,是百货公司中的高档商品,书籍所占的地位不高。

严格来说,在民国时期是没有畅销书这个概念的。当时中国的文盲率很高,书籍的受众范围因此就比较小。不过当时确实有一个通俗小说的风潮。最主要的两个流派就是鸳鸯蝴蝶派和武侠小说派。民国时期通俗小说的主要阵地,还不在单行本,也就是我们一般的书籍概念,而实际上是在报纸连载领域。著名的鸳鸯蝴蝶派的两大代表,张恨水和周瘦鹃,不仅仅是小说家,同时也是办报人,他们同时还负责报纸评论的工作。而武侠小说当中,最杰出的代表就是还珠楼主。鼎盛时期还珠楼主,一天要为8份报纸提供连载内容。所以当时的人,对于像畅销书这样的快餐式文化产品的主要需求,是通过报纸来解决的。


用户4325101516


大家好,我是以史为鉴。

其实题目中提到的“民国时期没有流量”是个假命题。

在当时普通百姓几乎都是文盲,能读书会写字的读书人也不多。在这样的情况下,民国时期不但涌现出来了胡适、鲁迅等一大批文人,还有蝴蝶、周璇、阮玲玉等一大批影视明星。直到如今还深刻留存我们的记忆中,可见其流量之巨大,影响力之深远。这怎么能说没有流量呢?



其实在民国时期,要塑造运营一本爆款图书,远远比现在要简单。只需要简单几个步骤就可以完成。

一、各大媒体预热

民国时期基本上只有非此有限的几张报纸杂志。不论是现在常见的整版宣传,还是买通记者发布文章。

首先是在全国范围内,和报纸提前约定好文章发布时间和话题,让读者留存一个巨大的悬念。

比如前几年超火的“XX牛腩”,先号称悬赏500万人民币全国范围内征集牛腩秘方。

通过这种长达几个月甚至半年多的时间,一直在吸引大家的注意力,最后开店的秘方是不是真的给了五百万,那就恐怕只有雕才知道了。

古代吕不韦在编撰《吕氏春秋》时,也玩过类似的招数,只不过吕不韦是书都编纂完成了,才悬赏寻求可以增加或者删减一字的人,改动一字就给一千金。这就是著名的一字千金的来历。


二、制造全民讨论的话题

经过前期媒体预热,大家都知道谁谁谁有一部耗费巨万的书要出版了。

但是这种事情还是局限在读书人的圈子中,接下来就是要制造全民讨论的话题了,让大字不识的普通人也加入讨论中来。

这种话题就更简单了。

今天微头条热搜最常见、最能引起全民讨论的事情是什么呢?最多的就是明星结婚、明星出轨、明星离婚、明星生孩子……

其实人类自从诞生以来,对于八卦新闻的苛求是镌刻在基因中的,遗留下来的各类名著选段中的什么《卖油郎独占花魁》、《崔莺莺月下会西厢》、《牡丹亭》、《白蛇传》等等就不用多说,甚至赴京赶考的书生半夜和狐狸精发生的故事都说了几百年……从这些故事来看,古代人和现代人喜欢明星八卦没啥区别。

你可以利用当时的花魁、名伶,制造一起或者若干起看了你所营销的书后,这些花魁或者是名伶哭着喊着非作者不嫁、乃至私奔等等的戏码。

这种老百姓喜闻乐见的桥段一下子就会把原著作者以及其作品的知名度推上几个数量级,你想要不出名也难了。

第三、ARE YOU HUNGRY?


有了知名度,有了巨大的话题,在全民翘首以盼,想要目睹一番这个奇书、奇作者是何等人物时。你可以学一学雷布斯,玩一出stay hungry stay foolish。

比如:在每个城市都只授权一家书店售卖你的这本著作,每天限购1000本,每人限量一本。如果可能,再加上还要提前预约等等手段。


有了上述这三个手段,可以说在99%的场景下绝对会一炮而红。假如说这样你还卖不出去这本书的话,请联系我,我这里还有祖传的秘籍给你传授。

我就不信经过了移动互联网浪潮熏陶下的现代人,在民国这样的时候竟然会卖不出去一本书,这不是开玩笑吗?

我是以史为鉴,每天都有有趣的历史故事,欢迎关注。


以史为鉴


第一,自己有没有名,如果自己有名写的书自然收到很多人追捧,就如同现在的人追星一样。

第二,找有名的人给你推崇,给你作序,写下这本书写的如何如何好,作者多么多么有才,这样的方法在现在也有,很多人花钱找名人作序。

第三,自己真的有才学,写的文章很好,一传十,十传百大家也就都知道了。


路小猫咪


首先书的内容得写的好,其次就是多多印刷推广啦,哈哈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