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铁心的父亲杨再兴是杨家将哪位英雄的后代?

生活小样69084


杨铁心,出自金庸小说《射雕英雄传》,是虚构人物。

《射雕英雄传》的历史背景是南宋中后期,在金庸老爷子笔下,杨铁心是大反派杨康的父亲,抗金名将杨再兴的曾孙,所以说即便在虚构中,杨再兴也不是杨铁心的父亲,而是曾祖。

杨再兴在历史上真有其人,而且不止一个,南宋史料记载中至少有两个杨再兴,其中名气最大的当然是岳飞麾下第一名将、抗金先锋杨再兴。

杨再兴是湖南新宁人,武功高强,生活在南宋初年,杨再兴追随曹成,曹成被岳飞击败后,杨再兴投靠岳飞,成为岳飞部将,因骁勇善战,特别能打,每战冲锋在前,无人能敌,成为岳飞麾下头号猛将,后来在小商桥陷入金军包围,因寡不敌众,战死沙场。

演义小说《说岳全传》中,杨再兴是杨家将的后人,确切说是杨六郎(杨延昭)的玄孙。

这种“攀附”世家的做法在古代演义小说中十分常见,但真实历史上的抗金名将杨再兴,跟真实历史上的北宋杨家将没有任何传承关系,而且杨再兴战死沙场时的年龄并不确切,史料也无法证实他是否有子女,小说中虚构的杨铁心当然跟杨家将扯不上关系。

历史上真实的杨家将也不像演义小说中那么牛,整个杨家将实际上只有杨业、杨业的儿子杨延昭、杨业的孙子杨文广三人比较出名,其他人都籍籍无名。特别是到北宋末年,史料上几乎见不到杨家将后人的任何记载,杨再兴是杨家将后人的说法并无依据。

历史上还有一个真实的杨再兴,同样生活在南宋初年,是湖南瑶人的首领,对南宋朝廷时叛时降,反复无常,最后被官军讨平,其人也被擒获,结局不明。

我是专注历史文化的狄飞惊,欢迎关注我!


狄飞惊


杨再兴是杨家将中六郎杨景杨延昭的后代。

杨再兴的父亲是杨畋,他的曾祖父是杨邦玉。而杨邦玉的父亲是杨文广,杨文广的父亲是杨宗保,杨宗保的父亲就是六郎杨景杨延昭。因此,杨再兴是六郎杨景的后代,也是老令公杨继业和佘赛花的后代。

杨再兴在九龙山落草,手使一杆金枪,武艺高强,英勇善战。岳飞在劝说杨再兴投宋不成后,二人大战难分胜负,后来,岳飞在梦中跟六郎杨景学习杀手锏,才在阵前打败杨再兴,使其归顺宋朝,岳杨二人结为兄弟。

后来,杨再兴大破金军,杀死番邦几员大将,但在追击金兵时,却误入小商河,被金兵乱箭射死,英勇壮烈地为国捐躯。


鲁南羁客


度娘结果:杨再兴杨再兴是杨家将的第九代. 他的父亲是杨畋, 祖父是杨广荣,曾祖父是杨邦玉,杨邦玉的父亲是杨文广. 他的兄弟有杨再光,杨再取,杨再礼. 杨再兴有三个儿子,正拱,正修,和正心. 正拱,正修都无子, 正心在父亲战死后, 改名为义, 隐居起来。杨再兴(1104年-1140年),南宋抗金名将,出生于湖南武冈军绥宁县石井图(今城步苗族自治县资源乡),祖居河南相州(今河南汤阴县)。据传是宋初名将杨业的后代。初为流寇,后成为岳家军的骨干,为岳飞破伪齐立下大功,大破金兀术于郾城下,史称“郾城大捷”。后误入小商河,战死沙场。杨再兴,江西吉水县人,祖居河南相州(今河南汤阴县),生于宋崇宁三年,死时为绍兴十年,36岁。自小习武,弓法神奇,幼年家境贫寒,跟随父亲打鱼为生。

实际上是文学杜撰。因为郭啸天是梁山好汉“小温侯”郭盛的后代,可能有人觉得应该让杨铁心也是梁山好汉的后代,这样更好!其实不然,梁山好汉是轰轰烈烈,都是好男儿,但是要结合当时的背景,是金国对南宋的侵略,而主要矛盾也是金国与南宋的矛盾,如果找一个抗金名将之后,可能更好的体现出金国与南宋的冲突,增加戏剧的效果!


paradise118


杨铁心有个女婿叫杨康,不认识没关系,因为杨康又生了个儿子叫杨过,没错,就是和小龙女恋爱的独臂大侠,一场十六年的相思,一场不负如来不负卿的爱情。呵呵,扯远了,咱说回杨铁心,杨再兴是曾祖父,不是父亲,所以呢张飞打岳飞的常识不要常犯,历史可笑侃,辈份不能乱!<strong>

一、杨再兴其父是南宋抗金名将杨邦乂

对于杨再兴,我们就按金庸小说来侃。杨铁心在小说中是抗金名将杨再兴的后人,杨再兴当然就是跟着岳飞那个在小商河以三百骑兵冲杀掉金兵二千余人的牛人,最后阵亡,传说遗体中箭,不是按支算的,而是按斤算的,总共两升重!

在《射雕英雄传》中,郭靖、杨康取名是有来历的,合起来就是靖康之耻!杨铁心的名字也不是乱取,是在指一座桥,铁心桥!

铁心桥牵涉到一个南宋抗金名将,被金兀术剖心仍不降的杨邦乂,一句“宁作赵氏鬼,不为他邦臣”的赴死壮语在历史上留下厚厚的一笔,杨邦乂正是杨再兴的父亲。

赵构:飞之裨将杨再兴,则邦乂之子也。

二、杨邦乂被俘后慷慨赴死,后世建铁心桥祭奠

杨邦乂,字唏稷,谥号忠襄公。“庐陵四忠”之一,江西庐陵吉水的杨家庄人。实行“除苛政,重教化,均征摇”的治政方针,建立乡勇,整顿治安,使辖区“在任三年,盗不入境”。

1129年,杨邦乂时任建康府通判,因留守杜充叛逃而被俘,其“四日”只求一死的事迹流传后世,一身铮铮铁骨诉气节,一股浩然正气写春秋,从容就义的民族气节可歌可泣!

1、首日,金兀术令杨邦乂投降,杨邦乂以血书“宁作赵氏鬼,不为他邦臣示之,跪天跪地跪君王跪百姓,独不跪外族贼子!

2、次日,金兀术派人劝降,杨邦乂一头撞在石柱,只求速死,不做外贼的臣子,劝降者灰溜溜而去。

“世岂有不畏死而可以利动者?速杀我!”

3、三日,金兀术招待降将,想以富贵打动杨邦乂,因此叫人带来杨邦乂。哪知被杨邦乂一顿正义言辞,把李税、陈邦光的等叛将骂的无地自容,慷慨写下酣畅淋漓的一个“死”字,青山埋忠骨,一死而已。

4、四日,大地悲戚,杨邦乂直骂金兀术为贼子,谋夺中原大地,最终殉国,被完颜宗弼剖心要看杨邦乂是不是铁石心肠!后在剖心处建桥,是为铁心桥!

结语

杨再兴其父杨邦乂也是抗金的名人,是民族英雄,在民族大义上保持了民族的不屈和大无畏的精神,慷慨赴死,从容就义,写下了一曲气节的正义之歌。

杨邦乂的家族来源自庐陵杨家,与我们熟知的“天波府”的杨家并没有关系,但在爱国精神和为国捐躯的英雄事迹上是一致的,那就是中华儿女对祖国的热爱之情,报国之心!

杨邦乂的父亲是杨同,在杨邦乂还未出世就已经过世,其始祖是杨辂,所以与杨家将中的金刀令公杨业没有任何关系。

庐陵杨家也是名人倍出,除了抗金名将,还有“江西三瑞”的杨丕、闽学鼻祖杨时、“中兴四诗人”之杨万里、“元诗四家”之杨载、四朝宰辅杨士奇、明代状元杨慎等等,是一个德才兼备的大家族,具有良好的传统之风的另一个爱国杨家。

杨再兴是庐陵杨家杨邦乂的儿子,也是另一个真实存在的杨家后代,其家族爱国之风并不逊于杨业的杨家。

就以忠节总祠的神台柱题诗作结,因为这已经道尽了杨家的该有的一切,我就不画蛇添足了。

吉水启祥,分庐陵分泰和分安福分万安永丰,六邑济美;

庐陵种德,若忠襄若文节若贞靖若文惠文贞,五谥传芳!


西游梦红楼


我是楚风说历史,这个问题我来回答。

首先纠正一下题主,在金庸先生的武侠小说里杨再兴不是杨铁心的父亲,而是杨铁心的曾祖。但是在正史中杨再兴是存在的,而杨铁心不一定存在,因为史书中没有说杨再兴有什么后人。



至于杨再兴是杨家将哪位的后人?答案是哪位也不是,杨再兴根本不是杨家将的后人。

杨再兴的父亲在正史中也有记载的,叫做杨邦乂。杨邦乂是一位非常有气节的人,他是吉水县杨家庄(今江西省吉安市吉水县黄桥乡云庄村)人。北宋政和五年(1115年),以舍选登进士第,后来又任除通判建康军提领沿江措置使司等职。

金军南下时,建康城破,大多数官员都投降了金军。只有杨邦乂严词拒绝,并咬破手指。在衣服上书写“宁作赵氏鬼.不为他邦臣”。后来被金兀术残忍杀害,杨邦乂英勇就义,无半点惧怕之意。后人为了纪念杨邦乂为国捐躯的爱国主义精神和民族气节,被誉为“庐陵五忠一节 ”。并且在就义处,立庙祭祀。著名历史学家朱加雁说他:真古今第一人也。



所以杨再兴的父亲是江苏人,历史上也没有资料记载杨邦乂是杨六郎的后人。杨家将的后人除了比较有名的杨延昭、杨文广外,后人变得碌碌无为,乃至正史上都没有记载。由此可见杨再兴根本不是杨家将的后人。

之所以有这一问,肯定是受了《说岳全传》的影响,在小说中杨再兴是杨家将的杨六郎的后代。小说这样写也是为了突出将门虎子,增加民族认同感,并且可以吸引到读者。其实在正史中杨再兴一样是无敌的存在,甚至比小说更厉害,在小说里杨再兴的武力表现被贬低,甚至不如高宠、陆文龙这样的纯虚构人物,于是很多看过《说岳全传》的人,会觉得杨再兴在岳家军里排不到前三。


历史上真实的杨再兴

其实翻看历史书籍发现,杨再兴是一个与项羽一样厉害的人物。 正史中的杨再兴 杨再兴,原为曹成部将,绍兴二年随曹成与岳飞战莫邪关,杀岳飞之弟岳翻和第五将将官韩顺夫,后为张宪所擒,归附岳飞。

绍兴十年,郾城之战,杨再兴曾经单骑冲入敌阵要擒拿金兀术,虽然没有成功,但是杨再兴能于万军之中做到全身而退也是奇迹,不得不说杨确实勇猛。后来杨再兴只带三百人与金军主力相遇于小商桥,杨再兴拼死力战,虽然部下以一当十,可是由于寡不敌众,最后身中数箭,力战而死。死后金人焚烧杨的尸体,共得到箭镞竟有两升之多。



兀术愤甚,并力复来,顿兵十二万于临颍。再兴以三百骑遇敌于小商桥,骤与之战,杀二千余人,及万户撒八孛堇、千户百人。再兴战死,后获其尸,焚之,得箭镞二升。(出自《宋史.杨再兴传》)

综上所述,杨再兴虽然在演义中是杨家将的后人,其实正史中根本和杨家将也没有什么关系。但是杨再兴确实是一位猛将,小商河一战,杨再兴部队杀金军达两千余人,据说仅杨再兴一人便斩杀了金军数百人左右。纵观军史,能拥有这样战绩的人实仍少数,被称之战神也不为过。这就是历史上真实的杨再兴,虽然与杨家将无任何关系,但是他和杨家将一样是保家卫国的大英雄,绝对值得我们学习。


楚风说历史


杨铁心,历史上查无此人。但我们在金庸小说《射雕英雄传》中能找到他。他是个悲剧人物,刚开始隐居在牛家村,因着完颜洪烈的陷害,妻离子散。杨铁心隐姓埋名在世界上漂泊,改名“穆易”,收养了一个女儿叫穆念慈。 十八年后他终于见到了妻子包惜弱,但却被完颜洪烈一干人等逼杀,夫妻二人惨死。



就算在小说里,杨再兴也不是杨铁心的父亲,他是杨铁心的曾祖父。

道人道:“杨再兴杨将军是阁下祖上吗?”杨铁心道:“那是先曾祖。”

但杨再兴确确实实是历史上存在的英雄人物。

他是南宋的抗金名将,出生年月不详,他和岳飞是老乡。起初跟着曹成混迹天涯。在曹成的手下10多万人中,脱颖而出,成为曹成的得力将领。但是他跟随曹成所干的都是一些土匪勾当,带领部队到处掠夺,引起民怨。

绍兴二年(1132年),岳飞派张宪带兵讨伐曹成,张宪手下猛将郭进破了曹成的据点莫邪关,曹成的悍将杨再兴不甘失败决定反扑。

他洞悉到岳飞第五将韩顺夫是个骄傲轻敌贪图享受的货色,当晚就率兵偷袭韩顺夫军营。韩顺夫正在花天酒地,他冲上去砍掉韩顺夫的一条胳膊,韩顺夫死亡,杨在兴反败为胜。

岳飞又派王经、张宪去攻打杨再兴,结果杨再兴又将岳飞弟弟岳翻杀死。杨再兴最终被张宪生擒,岳飞看他是可塑之才,决定放下杀弟之仇,让他归入岳家军平定叛乱抗金报国。



杨再兴成为岳飞不可多得的一员猛将,跟随岳飞四处征战,在恢复中原收复要地上战功赫赫。他在抗金的路上越杀越猛,有一次杨再兴单枪匹马杀入敌营想一举拿下金兀术,虽然没能如愿,但他在敌人的围追包抄下灵活自如,杀敌数百人而归,狠狠杀了敌人的锐气。他的勇气和能力让人叹服,在中国历史上他的个人武力值是领先的。


1140年,杨再兴与李璋率领三百名骑兵,分为两队,在靠近临颍时,在小商桥遇到金兵,双方展开大战,杨再兴挥舞着银枪,所战之处敌人纷纷倒地。后来杨再兴中箭,但他并不畏惧,他折断箭杆继续杀敌,(箭有倒刺乱拔受伤更重,估计因带着箭杆妨碍作战才折断)。最终杨再兴杀死金军将领万户撒八孛堇、千户100人,共歼灭金军2000多人。但因寡不敌众,杨再兴的马蹄陷在商河泥沙里,金军的万箭齐发下,杨再兴倒地而亡,全军覆没。金军焚烧他的尸体之后,共得到箭镞竟有两升之多,这里的两升是概数,表明中箭太多。



杨再兴是杨家将哪位英雄的后代?

  • 在历史上没有任何证据可以证明杨再兴是否是杨家将后人,更无法判定他是杨家将哪位英雄的后代。只是小说《说岳全传》里提到杨再兴是杨家将的后代。

杨再兴被认为是杨家将的后代,是因为杨再兴在抗金报国中表现得十分勇猛,另外杨再兴的父亲杨邦乂也是一位忠烈。建炎三年(1129年),他被金兵所俘,面对完颜宗弼的威逼投降,他誓死不降,咬破手指血书“宁作赵氏鬼,不为他邦臣”。完颜宗弼命人将他乱棍打死并剖腹取心。父子二人宁死不屈的民族气节和杨家将一门同出一辙。

另外杨再兴的武器一杆长枪,而杨家大多名将所用武器也为枪,并以枪法为名。杨大郎(杨延平)——虎头枪,杨二郎(杨延广)——铁管枪,杨三郎(杨延庆)——霸王枪,杨四郎(杨延辉)——朱缨枪,杨六郎(杨延昭)——钢枪,后改用亮银枪,杨七郎(杨延嗣)—亮银枪,杨家名将一口金刀八杆枪。

以上种种都让人不自然的就会猜想他是杨家将之后。但是这也只是猜想,也可能他和杨家将并没有关系。


小姐姐讲史


(杨再兴)


杨再兴和历史上“杨业——杨延昭——杨文广”这一系没有任何关系。


同时,他与杨业弟弟“杨重勋——杨光扆——杨琪——杨畋”这一系也没有任何血缘关系。


所以,杨再兴和历史上的“杨家将”没有任何关系,更不是麟州杨氏的后人。


首先,无论是杨业这一系还是杨重勋这一系,到了宋徽宗时期都已经“泯然众人矣”,杨业的后人因为杨文广做过“管军大将”缘故,可能在北宋末年开封一带担任低级武官,而杨重勋这一系在杨畋这一代就已经“以武转文”,很可能到北宋末年完全是平民了。


而麟州杨氏这两支都生活在开封。


而杨再兴是哪里人呢?


虽然《宋史杨再兴传》没有记载杨再兴的出生地,但是我们还是可以根据《宋史杨再兴传》合理推测。


《宋史杨再兴传》说杨再兴是“贼曹成将也。”


曹成,是南宋绍兴元年活跃在今天湖南道州、广西贺州一带农民军领袖。


自古以来,农民军将领组成分几种情况:


第一种,农民军领袖的老乡或者亲戚,部下。


比如李自成和张献忠麾下重要将领都是陕西人、甚至岳飞的岳家军重要将领里岳飞同乡都不少,比如王贵。而曹成是江西人,所以杨再兴有可能是江西人。


、(黄巢起义)


第二种,农民军流动作战时从某地投军的。


比如太平天国里的航王唐正财就是太平天国打到湖南是投军的,比如黄巢大将秦宗权就是在河南被黄巢击败后投降黄巢的。


而从曹成农民军的进军路线看,曹成是在江西起兵,转战江西、湖南、广西三省,最后被岳飞、韩世忠平定的,也就是说如果杨再兴不是江西人,那么他只可能是湖南或者广西人。


(杨再兴)


前面说了,历史上杨家将祖籍陕西,后人在北宋末年都居住在开封,麟州杨氏无论如何不可能有江西、湖南、广西籍贯的后人。


另外,杨再兴属于长江以北民众的可能性非常低,因为当时北方流民逃亡南方,首先都会被驻扎在湖北、江苏一带的宋军吸纳,而以杨再兴的勇力,他不太可能被湖北江苏一带宋军忽略掉,杨再兴如果真是麟州杨氏后人,那么他的父亲在靖康年间也是低级武官,他在军官家庭长大,不太可能南渡长江后不去投靠官军而是远赴江西去投奔“造反”的农民军领袖曹成。


综上所述,杨再兴和麟州杨氏(杨家将)虽然都姓“杨”,但是他们之间应该是没有任何血缘关系的。


兰台


杨再兴是《射雕英雄传》里面的人物,至于历史上到底有无其人这个并不好确定。


不过杨铁心的“父亲”杨再兴在历史上是确确实实存在的,不过他并不是杨家将的后人,是后人演绎出来的。

“杨家将”这个起源于北宋初年,扬名于北宋中叶的故事,虽经后人多加演绎,但不可否认他们真实存在于我国历史之上。如果杨家以杨业、佘赛花为第一代算起的话,第二代便是杨延平、杨延昭等人,第三代为杨宗保、穆桂英,第四代杨文广。

然后“杨家将”的故事好像消失了一般,没有了下文。


一直到南宋初期岳飞军中出了个猛将“杨再兴”,“杨家将”的故事才有了续集,只是这个续集有点牵强。

杨再兴的父亲杨邦乂,是江西人,历任歙州婺源县尉、蕲州学教授、宣教郎、溧阳县知县等职位。在金兵攻打北宋之时,杨再兴的父亲宁死不降,最后被金兵剖腹取心,壮烈牺牲了。

临死前留下血书:“宁做赵家鬼,不做金狗臣”。看得像素悄然泣下,心中热血沸腾。

虎父无犬子,有如此英雄的父亲,杨再兴也是猛人一个。曾在九龙山落草为寇,手持一杆金枪,耍的虎虎生风,有一夫当关,万夫莫开之气概。


后来岳飞劝降,杨再兴不从,更是连砍岳飞数员大将,其中还包括岳飞的弟弟,可以寡不敌众,最终还是败给了岳飞手下的大将。岳飞更是大人有大量不计较个人恩怨,以抗金为重认为将才难得,不仅赦免了杨再兴的死罪,让他跟随帐下。

杨再兴大为感动,从便此追随岳飞南征北战,遂成南宋抗金名将。可惜天妒英才,在小商桥巡逻时,杨再兴突遇兵主力部队,陷入重围。杨再兴浴血奋战,斩乱2000余人,其中包括万户撒八孛堇及千户百人。最终因寡众悬殊,再兴与率领的300人全部英勇殉国。后来检其全身所中箭孵,竟有2升之多,可歌可泣,真英雄也。

不过杨再兴并非杨家将后人,只是《说岳全传》为了凸显杨再兴的勇猛所演绎出来的。


像素说


杨铁心是金庸小说《射雕英雄传》中虚构的人物,生活于南宋末年,是南宋初年,岳飞手下大将杨再兴的曾孙。

杨铁心历史上并无其人,但杨再兴却是历史上真实存在的英雄人物。

据《宋史》、《金佗粹编》等史料的记载,杨再兴在投入岳飞帐下之前,是容州团练使、知郢州事曹成的麾下。

因为金国入侵,北宋灭亡,曹成叛服不定,不听南宋朝廷号令。于是,宋高宗派岳飞前往镇压。曹成兵败后,杨再兴被岳飞麾下将领张宪生擒。岳飞爱惜人才,就将杨再兴收入麾下,任为副将,跟随左右。

杨再兴此后跟随岳飞平定吉、虔两州的叛军,战无不胜,屡立战功,受到高宗嘉奖。绍兴六年(1136年),杨再兴跟随岳飞北伐伪齐,收复长水,杀敌五百余,俘虏上百,夺粮两万余石,马万匹,并烧毁伪齐蔡州粮仓。绍兴十年(1139年),杨再兴再次跟随岳飞北伐。郾城之战,杨再兴直奔金军统帅完颜宗弼,单骑冲阵,斩杀数百人。之后,杨再兴率三百轻骑,巡逻郾城北部时,在小商桥与金军遭遇。杨再兴率军大战数十倍于己的金军,杀敌两千余人。最终,杨再兴寡不敌众,身中数十箭,英勇战死。

杨再兴英勇善战,为国捐躯之举,颇有北宋初年,守卫边关,为国捐躯的杨业家族,即天波杨府杨家将的风范。因此,在清人钱彩所著小说《说岳全传》中,说杨再兴是杨家将中杨景的玄孙。杨景即六郎杨延昭。

如果按照小说的脉络,杨再兴的传承是这样子的:杨业>杨延昭>杨宗保>杨文广>杨怀玉>(杨再兴应该在这一代)。不过,又有小说中说杨再兴是杨怀玉的曾孙,比较的乱。

按照《宋史》等的记载,山西杨家将总共传承了三代,杨业之子杨延昭,杨延昭之子杨文广。杨文广去世后,其后人史书上再无记载,所以,并不能确定杨再兴是山西杨家将的后人。

因为《宋史·杨再兴传》中并未记载杨再兴的身世,有人就开始查找史料寻找线索。目前所知的线索,出自元人虞集所著的《道园学古录》,其中收录的《跋宋高宗亲札赐岳飞》记载:“飞之裨将杨再兴,则邦乂之子也。”按此记载,杨再兴是宋人杨邦乂之子。而《鸿山杨氏家谱》也记载,杨再兴是杨邦乂季子。


杨邦乂,吉水县杨家庄人,即现在的江西吉安吉水县人,是北宋徽宗时期的进士,抗金英雄。建炎三年(1129年),金军入侵,直逼健康(今南京)。时为溧阳知县的杨邦乂奋勇抵抗,兵败被俘,宁死不降,大骂金军统帅完颜宗弼,慷慨就义。之后,其被追赠朝奉大夫,谥号忠襄。

杨再兴到底是不是杨邦乂之子,现在也是各执一词,还存在很大的争议。因为有人按照《鸿山杨氏家谱》的记载,推测出杨再兴投归岳飞时,才年仅8岁。这么小的孩子,想要做到《宋史》中所记载的,劫岳飞大营,还杀死了岳飞的亲弟弟岳翻,以及神武军的一名将领,实在是有难度。而且,家谱上攀名人之事,并不少见,确实不是最可靠的史料。

而《道园学古录》的成书较晚,也有学者认为可能根据传言所记,或者后人所加。特别是籍贯问题,杨邦乂是江西人,而杨再兴则可能是河南人(《三朝北盟会编》,岳飞说,我与汝是乡人,岳飞是河南汤阴人),亦或是其他地方的人。两人的籍贯似乎不同。

因此,杨再兴到底是杨家将哪位英雄的后代呢?还有待专家学者们的继续研究与考证。而我们现在至少可以知道,杨氏一族,在历史上的确有很多谱系都是英雄辈出,也时刻激励着世人砥砺奋进,热爱祖国。


奕天读历史


杨铁心是金庸武侠世界中的人物。为了弘扬爱国精神,金庸老爷子在书中将杨铁心与义兄郭啸天都设置为忠良之后。其中杨铁心是抗金名将杨再兴的后人,郭啸天是梁山泊好汉赛仁贵郭盛的后人。两人先人都参与对金辽作战,保卫大宋河山。随着宋朝朝廷腐败无能,忠良之后无用武之地,二人就隐居在牛家村。

下面,我们回归正题,来探讨一下杨再兴的身世。

  • 杨再兴,南宋抗金名将,岳家军骨干,跟随岳飞立下许多汗马功劳,其中就参与了郾城大捷,可惜最终在小商河战斗中,终因寡不敌众,中箭无数而死。
  • 杨再兴,根据元代著名学者虞集《道园学古录》考证,杨再兴之父为杨邦乂。同样,在《鸿山杨氏家谱》中也记载杨再兴为杨邦乂季子。然而,小子在此存疑。理由有二:一是杨再兴、杨邦乂都是宋朝有名人物,在《宋史》中都是有传记存在;如果二人真实父子关系,那么在史书中没有理由点上一笔。二是根据一些专家考证,杨邦乂的子嗣后代中根本没有杨再兴的存在。二人唯一共同点都是姓杨,也是金兵都是坚决抵抗的态度;杨再兴是驰骋在抗金的沙场之上,杨邦乂面对金兵更是“宁作赵氏鬼,不为他邦臣”,被金兀术命人剖腹取心而死。

  • 杨家将是对北宋时期杨业、杨延昭和杨文广杨家三代抗辽和西夏的家族的称呼。说杨再兴是杨家将的后代,是出自《说岳全传》。然而考证杨氏家谱,也并没有杨再兴的存在。同样,如果杨再兴真是杨家将后人,那么在史书中还是能够点出一笔的,然而对此是只字未提。因此,对于题主所问,杨再兴是杨家将具体那位英雄后代,实在无从回答。
大家之所以,能够认定杨再兴为杨家将后人,是因为在每个中国人心目中都有一个英雄情结,认为英雄人物都是有传承的。杨再兴作为抗金英雄,那么必然与杨家将有千丝万缕的关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