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期间,你在家是怎么陪伴孩子的呢?

慕mu


我家小家伙一岁半,陪娃攻略主要包括:

*一是捉迷藏。

大多数都是我藏起来她找。藏在门后面、窗帘后面、被子下面等。

*二是运动。

几乎每天一家人都会在客厅里进行小跑步比赛,既锻炼了身体,也陪了娃。

*三是学手指舞或跳舞。

小家伙现在到了模仿期,很喜欢跟着学手指舞或跳舞,当然,都是我先跟着视频学会后再教她,毕竟还小不适合看视频。

*四是看绘本。

回老家时,带来一些绘本,每天也都带她看一些。

*五是玩玩具。

带回来的玩具不多,小家伙最喜欢的还是动物磁力积木拼接。

……





周末撩书


我是一个妈妈,我的孩子上高二。因为一群他上学推迟,我们上班推迟,但是他的爸爸已经上班了。

高二是高中比较关键的时刻,同时也是他青春期的时候,这个假期我陪着他学习,陪着他看书,陪着他聊天儿,陪着他锻炼身体,我自己也在看书学习,通过学习我自己心态也平和了一些,也不像以前动不动就暴跳如雷,我感觉这个疫情期的相处加深了我们母子俩的感情,同时他也爱学习了,我也爱学习了。儿子说他以后也要学医,他的这个年龄目标也比较明确的,我相信他不是随口而出的。


橙与晨


我是两个孩子的妈妈,疫情面前,很多学校都延迟开学了,我的孩子也同样延迟开学,在这期间,让孩子玩的同时也线上学习,很多的老师有开网络授课,这样在开学的时候孩子的功课就不会落下,也经常培孩子在家娱乐,弥补了上班不能陪孩子的心软


美美咖莹儿




6786福哥c


疫情防控的关键时刻,沐妈从来没敢让沐沐出门,也担心她憋坏,所以这阵日子都在家陪宝宝玩的超级简单益智小游戏。不过不少爸爸妈妈应该都遇到过这样的问题,在家陪宝宝玩,来回总是那几个游戏,不说宝宝,家长们也会觉得玩腻了,今天沐妈就介绍大家几个特别简单的互动小游戏,不需要复杂的手工,还可以锻炼宝宝动手动脑。


自制天平秤

找一个晾衣架、两个塑料盒子挂起来,通过二力平衡公理来测算其中一个物体的重量。 目的:让宝宝感知物体的重量,哪些物体的重量相当。 适合:5-12岁的孩子。



自制小迷宫

用纸盒子和小纸板做出一个迷宫样子,在部分位置挖出洞来,拿小球在盒子里转,直到小球掉进小窟窿。 目的:锻炼宝宝的眼手协调能力。 适合:4-12岁的孩子。



找不同

在一次性餐盘上画上不同颜色的手,让孩子们记住餐盘的位置,寻找对应的手。 目的:锻炼宝宝的记忆力。 适合:4-12岁的宝宝。



手脚并用

在地上贴上手脚样子的纸片,对应脚就踩上去,对应手就把手放上去。



蹦蹦跳跳

比较相似,可以剪一些圈圈贴地上,让孩子练习蹦跳。 目的:锻炼宝宝的手脚协调能力,训练宝宝爬跳等常规运动。 适合:3-6岁的宝宝。



系鞋带

找一个纸板画上去一只鞋,用鞋带在纸板上穿鞋带。 目的:锻炼宝宝的动手能力,培养宝宝良好的自理习惯。 适合:3-6岁的宝宝。



认数字

将小木棍摆出一个数字的形状,只许在数字内部推球或者行走。 目的:锻炼宝宝识别和书写数字。 适合:3-8岁的宝宝。



自制海洋球

找几个纸杯粘贴在桌子边,找几个海洋球,像打保龄球一样,让宝宝把海洋球推进杯子中。 目的:锻炼宝宝的手眼协调能力。 适合:2-7岁的宝宝



玩拼图

将雪糕棍排成排,粘上一张吻合的图画复印纸,剪开后可以做拼图玩哦。 目的:锻炼宝宝的动手动脑能力。 适合:3-8岁的宝宝。

好了,以上9个游戏就是疫情期间沐妈陪小沐沐玩的游戏介绍,希望能帮到你,快来和宝贝们一起玩起来吧!


沐沐成长日记


我的孩子3岁多了,平时每天都要出去和小伙伴们玩,疫情以来在家居了10多天,见不到老师小伙伴,不能下去骑车散步玩滑滑梯有点委屈了!

3岁以后是孩子语言学习,智力发育的关键时期,3岁大脑重完成60%。所以这方面都是我平时注重的点。在家我们最多的是讲故事然后跟孩子分角色演绎复述故事。还有热衷的游戏就是词语接龙,我说"蓝天" 他接"天空""空气""汽车"……直到他接不上来大家笑成一团。这样的游戏不但使孩子词汇量的增长速度惊人。面对他很多的稀奇古怪的问题我哭笑不得😂 每天通过视频,寓教于乐,识一些简单的字,念念三字经,有这个开心果,每个人都乐呵呵……



\n

{!-- PGC_VIDEO:{"thumb_height": 1440, "vposter": "http://p0.pstatp.com/origin/2f3b6000882d8e75cc322\

三养智慧父母学堂


在突如其来的大疫情面前,人人隔离在家不出门,陪孩子学习也就成了呆在家的重点工作,全心、全程陪孩子在家安心完成寒假作业和复习功课。同时叫孩子看新闻,了解当前疫情,了解无数英雄人物为人民在疫情一线舍家忘我的工作,鼓励孩子更加奋发学习。同时叫孩子看央视直播的‘’诗词大会‘’,让孩子喜欢我国的诗词,我就是这样陪孩子渡寒假的。


山老头123456


小娃利于绘本解释清楚为啥最近一直宅在家~

全家正常时间作息~

变着花样为娃们准备三餐~

爸爸带娃们客厅阁楼各种室内体育锻炼~

大娃网课生动有趣停课不停学~

小娃亲子游戏层出不穷~

哥俩相处创意无限~

娃都睡了爸妈学习充电迎接春天~

全家协力共度特殊时期!


clp7716


今年的春节过的很别样,由于疫情的关系,大家都一门不出二门不迈,尽量不给国家添加负担,同时也不给病毒传播的机会。天天在家里的话就不行了,我们家二小屁孩,上午安排读书写字作业,中午让孩子们参与进做好吃的,下午看看电视娱乐休息一下,晚饭前练习钢琴,自已画画专门画打死冠状病毒[呲牙]!晚上后夜生活更加精彩,全家举行逗乐游戏活动,搞笑不断欢乐无限!所以我们要倡导全民众动员,坚决不出门打败病毒,胜利胜利!!!!!!


天目姐姐


一、告诉孩子发生了什么

对于某些比较安全,受到感染几率比较小的地区,或者孩子年龄尚小,情绪较好,也很享受爸爸妈妈都在家且不必外出的假期,家长就不需要告诉他们有关疫情的事,没有必要让孩子知道这些可怕的事情。比如有些小朋友就很开心,因为平时总是晚上才能见到爸爸妈妈,现在全家被隔离了,能和爸爸妈妈一起玩游戏,听妈妈讲故事,每天都很高兴,家长就可以不在孩子面前提疫情的事情。

如果孩子已经有些大了,能感受到周围环境的变化、大人们情绪的变化,他/她会疑惑地问你:“为什么不能出去?为什么要洗手、戴口罩?”那么,就需要进行回答和解释。不同年龄段的孩子,家长需要根据他们的理解和接受能力给予不同方式的回答,但原则上都需要真实而简洁地进行解释。

对于年龄比较小的幼儿,家长可以选择读绘本或讲故事的形式,以孩子能够理解的方式告诉他发生了什么,现在网上已有一些介绍新型肺炎的绘本,可以找来给孩子看。如果是年龄较大的孩子,家长可以通过一些科普资料,如百科全书、记录片等,向他们解释有关病毒的知识。对于青少年,家长可以引导他们正确获取疫情信息,比如通过官方电视新闻、正规新闻媒体报道、专业医疗机构公众号等渠道,了解有关疫情的发展情况。但家长要注意筛选,避免孩子摄入过多的负面信息,以致过度紧张或恐惧。

二、建立安全、可控的生活状态

1.做好自我防护

目前,在已经确诊感染新型冠状病毒的病人中儿童的比例还比较小,但由于自身免疫力比成年人要低,儿童尤其是婴幼儿更容易感染呼吸道疾病,他们也是感染新型冠状病毒的高危人群。

家长需要向孩子解释说明洗手、戴口罩、咳嗽、喷嚏礼仪等重要的防护行为。如果实在要外出,需要指导孩子佩戴口罩(1岁以下幼儿不建议佩戴口罩,建议避免外出),提醒孩子不要直接对他人咳嗽、打喷嚏,并且和他人保持一定的距离,从外面回家后、吃饭前都要进行洗手(网上有标准的七步洗手法,家长可以参考一下),不要用脏手摸眼睛、嘴巴、鼻子……

如果孩子出现了发烧咳嗽等症状,家长先不要惊慌,如果确认没有接触过感染的病人,也没有外出过,那么很可能只是普通感冒,在家进行对症治疗就可以了。如果发烧持续不退,或者经过常规药物处理后症状仍然加重,就需要找正规的医院进行就诊。就诊时,家长和孩子全程都要做好防护工作,避免受到感染。

2.规律的生活作息

在疫情期间,家长和孩子要安排好生活作息,早睡早起,营养均衡,保持一种健康有序的生活状态。良好的营养,充足的睡眠,能够提升身体的免疫能力,具有更强抵抗病毒的能力。同时,有规律的生活会让孩子感受到一种确定、稳定的状态,对维持孩子的心理稳定也很重要。

3.适当的休闲娱乐活动

如果孩子被告知,除了出去玩,你想干什么就干什么,估计大多数孩子都会一蹦三尺高,根本不会去关注有关疫情的事情——能够选择自己喜欢的游戏或活动,这本身就是件让人开心的事情。

平时孩子除了上学,还要去上补习班、兴趣班,有些还要上网课……一大堆的学习任务,难得能休息一天。现在正值春节假期,加上因疫情不能外出,那就让孩子做点他/她自己喜欢的事情吧。无论是上网玩游戏,还是玩乐高积木等……只要控制在一定的范围内,家长且由他们去吧!在这样的时刻,孩子们开心,家长们也可以稍稍放松一下紧张的神经。

家长也可以自创一些活动,和孩子一起玩,既可以丰富孩子的日常生活,也促进了孩子和父母的互动,增加了亲子关系,是不错的选择。

4.适当的室内锻炼、活动

就目前医学知识所介绍的,新型冠状病毒所致肺炎的感染者多是一些抵抗能力差的人群,比如老人,本身有其他疾病(糖尿病、高血压)的人。如果我们能提升抵抗力,即使感染了新型冠状病毒,也能经过治疗很快治愈或自愈。所以,每天进行适当的锻炼,可以提升抵抗力。

家庭因为空间有限,难以进行跑步等户外运动,但仍可选择便捷的方式,比如原地踏步跑,做仰卧起坐、俯卧撑等,而家长可以和孩子一起进行亲子运动或亲子游戏。网络上有许多亲子感统、运动游戏,家长可以选择合适的内容和孩子一起玩。年龄大些的孩子,还可以和家长进行趣味游戏比赛,或者家庭运动会等,既可以锻炼身体,还可以调节孩子的情绪,促进亲子关系,实在是一举多得。

三、保持和外界的社交联系

孩子们需要保持和外界的联系,可以减少疫情带来的紧张和压力。

比较小的孩子可以和爷爷奶奶、外公外婆,或者和喜欢的表哥表姐等亲戚打电话,发视频、语音,长辈们的问候、关心,哥哥姐姐的叮嘱,还有过年的大红包,都是不错的假期收获。

上学的孩子们可以和同学保持联系,打电话,聊微信,说说各自在家的情况,吐槽一下彼此的父母、家里的情况,嘻嘻哈哈间孩子们会感到很多人和自己一样,对方也能理解自己的感受,虽然隔离不见,但是彼此并不孤单。

年龄较大的青少年,他们可能会有自己的兴趣“小群体”。在网络上,他们可以和天南海北的朋友交流自己的观点,展示自己的成果,“天涯若比邻”的感觉鼓励、安慰着彼此,可以让他们获得一种被认可的满足感、价值感。

四、用游戏的方式缓解紧张情绪

如果孩子对疫情感觉情绪紧张,恐惧,家长可以采用游戏的方式(绘画、搭积木、讲故事)帮孩子缓解情绪。比如把孩子恐惧的病毒画出来,再借助孩子觉得有力量的形象,如超人、蜘蛛侠、奥特曼等,画出英雄可能的行动,比如打击消灭可恶的病毒,把对疫情的未知的恐惧和紧张变成可以看得到、能够有控制感的活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