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年后,多少房子会“烂在地里”?空房越多,“刚需族”孩子越少

有人调侃说,最近这段时间,是衡量房屋空置率的最佳契机。

原因很简单,现在所有人都是大门不出,二门不迈,当巨大的人口流动在瞬间停顿下来,小区里不管灯火通明还是黑灯瞎火,不管你有几套房,都得待在一个住处,空置的房屋自然会“现原形”。

不过,从1月下旬返乡潮算起,大量人口已经回到老家,与平时的居住地点有很大差异,现在看很多一二线城市处于“空城”状态,其实并不符合平时的空置房规律。

更何况,现在到底有多少房子空置,在学术界依然争论不休。

先说空置率。

一般来说,空置率的计算公式为:空置面积与近三年房地产累计竣工面积之比。

在2015年,腾讯发起的《2015年5月全国城市住房市场调查报告》显示,中国主要城市的住房空置率整体水平在22%至26%之间。

在2018年底,西南财大中国家庭金融调查中心发布的数据显示,住房空置率为21.4%。

10年后,多少房子会“烂在地里”?空房越多,“刚需族”孩子越少

看来,各大机构调研目前楼市中的空置率,大部分都在20%-25%之间。

再说卖出去了多少房子。

根据房屋销售面积来算商品房数量,从1998年房改到2005年,房地产年均销售面积仅仅在1亿-5亿平米之间,从2010年到2018年,每年的房地产销售面积都高达10亿平米以上。

过去20年卖出去的房产面积相加,得出的结果是177亿平米,按每套房100平米来计算,总共卖出去了1.7亿套房子。

但是,这1.7亿套说的只是商品房,而没有包含数量巨大的农村自建房、城中村棚户区的小产权房、单位和学校宿舍等类型的房子,这一点需要先交代清楚。

按1.7亿套房屋存量,20%的房屋空置率来算,目前全国闲置房屋达到了3400万套。

因为没有把大量小产权房纳入计算范围,所以3400万套空置房这个数字,明显是偏保守的。

大家都知道,1998年启动了房改,也就是说,经历了21年的时间,3400万套房子搁在那“没人要”。

那么,再过10年后,有多少房子会“烂在地里”?

10年后,多少房子会“烂在地里”?空房越多,“刚需族”孩子越少

这需要分两个方面来说。

第一,10年后,房屋空置率会如何变化?

要预测10年后的房屋空置率,必然要回溯以前的数据。

我查了一些资料,有第三方机构的统计,1994年至2008年,我国商品住宅空置率由16.897%降至6.339%,下降10.6个百分点,虽然降幅很大,但有一点需要注意:15年平均空置率分别为13.68%和11.28%。

注意,1994年到2008年这个时期,房屋空置率反而是下降的。

到了2014年,西南财大开始发布一系列城镇住房的报告,其中提到了房屋空置率已经达到了22%的水平。

不难看出,1994-2008年这个阶段,因为大量人口进城,此时房子总量其实是“不够住”的,空置率下降实属正常。

而2008年之后,房地产开发体量越来越大,很多中小城市的房屋开始变得“过剩”,空置率升高到20%以上丝毫不奇怪。

而从2014到2020年这个阶段,虽然房地产销售面积依然高速增长,但是,在棚改货币化,放开落户,城镇化加速的影响下,空置率也依然维持在20%-30%之间,变化并不大。

10年后,多少房子会“烂在地里”?空房越多,“刚需族”孩子越少

照这样的“轨迹”来测算,目前城镇化率离70%-80%依然还有很大空间,再过10年,空置虽然还会走高,但应该不会突破30%,应该在25%-30%左右。

第二,未来10年,会卖出去多少房子?

这一项其实很容易计算,前段时间,黄奇帆在一场演讲中用3个数字回应了这个问题。

1,当前我们的人均居住面积已经突破40平米,对照欧美日韩等发达市场,提升空间是很有限的。

2,10年后,我国城镇化率达到70%,“刘易斯拐点”将会来临。

3,目前我们的新建房标准为50年以上,不会再像以前那样动不动就“拆除翻新”,折旧率下降。

目前城市居民有7个亿,存量房屋300多亿平米,加上未来10年涌入城市的两亿人口,存量房屋面积会增加到400亿平米左右,按每人50平米来算,房屋的年均销量应该是8亿平米。

照这样来算,10年后,年销售量是8亿平米,加上每年城市更新、老旧房屋改造有两亿平米,10亿平方米就是楼市的平衡点。

黄奇帆被誉为“最懂经济的市长”,也是学术界知名的经济学家,现任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副理事长,称之为“国家智囊”丝毫不为过,他的观点是建立在详实数据上的结论,值得我们参考。

10年后,多少房子会“烂在地里”?空房越多,“刚需族”孩子越少

按他的推论,每年新增房屋销售面积假如是10亿平米,未来10年,意味着会新增100亿平米的房子,按100平米一套房,那就是1亿套房子。

结合25%-30%的空置率,再用1.7亿套存量+1亿套增量,答案就呼之欲出了:10年后,有6700万套-7000万套房子可能会“烂在地里”。

将近7000万套空置房是什么概念?

前段时间上海证券报披露了一个数据,根据记者统计,目前我国存量商贷大概是6000多万笔,也就是说,现在的房地产市场,早就变成了“1人买多套房”,“1家拥有多套房”的投机市场。

这对于苦苦等等一套房的首套刚需族,无疑是“不友好”的。

10年后,多少房子会“烂在地里”?空房越多,“刚需族”孩子越少

有房的人宁可把房子“烂在地里”,而没钱买房的人,却只能选择节衣缩食,甚至不结婚,不生孩子,以避免生活质量下降。

经济学家李迅雷的一段话,说出了刚需族的“心声”:空房越多,“刚需族”的孩子越少。

李迅雷在前段时间发布研报指出:中国、阿联酋、美国所拥有的摩天大楼数量,均超过10座,而人口粗出生率也只有10-12‰的低位水平。

2016年至今,每年的销售面积持续突破历史记录,与此同时,我们的生育率也一直处于下行趋势,在刚刚过去的2019年,统计局披露的数据显示,新生儿数量不足1500万,其中有57%都是二胎。

因此,房地产市场下一步的目标,是提高“烂大街”空置房的持有成本,让投机客把这些房子卖出去。

同时,通过租赁市场、保障房体系,确保刚需群体居者有其屋,只有让各个群体都能有房子住,才能避免大量空置房和投机氛围出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