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章节句解:第一学而.君子不重则不威(不庄重就无威严)

《论语》章节句解:第一学而.君子不重则不威(不庄重就无威严)

元倪瓒的《六君子图》

1、子曰:"君子,不重则不威;学则不固。主忠信。无友不如己者;过则勿惮改。"

句解:在这里,孔子提出了君子应当具有的品德,一是要庄重威严。庄重与威严之间的关系是只有庄重才会产生威严,庄重在于自身,在于自身言行的谨慎持重。而威严,在于别人,是别人对自身言行的评价,是望而生畏。即自重与他重的关系问题。只有自重,才能产生别人对自己的敬重,才能被别人看重。由此看来,自重是他重的基础。要想别人看得起自己,首先要自己看得起自己,这就要规范自己言行。

二是关于学习的满足问题,这是要不断地学习,日日更新自己,改造自己,但是这还要克服人性中的缺点——固步自封,要克服满足于已经取得的成果的心理,要克服停滞不前的情绪。不固,是说,不凝固,不要满足,固步自封,停滞不前。[聊斋志异]里[郭生]后异史氏曰:"满招损,谦受益,天道也。名小立,遂自以为是,执叶、繆之余习,狃而不变,势不至大败涂地不止也。满之为害如是夫!"这个故事讲的是郭生因为取得小的成绩,两试都位居前名,于是入闱中副车。但此时'时叶、繆诸公稿,风雅绝丽,家弦而户诵之。郭有抄本,爱惜臻至。忽被倾浓墨碗许于上,污荫几无余字,又拟题构作,自觉快意,悉浪涂之,于是渐不信狐。无何,叶公以正文体被收,又稍稍服其先见。然每作一文,经营惨淡,辄被涂污。自以屡拔前茅,心气颇高,以是益疑狐妄。乃笑曰:'是真妄矣!何前是而今非也?'遂不为狐设馔,取读本锁箱篦中。'说的是郭生自以为是的整个过程。

《论语》章节句解:第一学而.君子不重则不威(不庄重就无威严)

庄重威严的亲民堂

三是忠诚诚信。对自己所从事的事业要忠诚,对自己的朋友和同事要讲究诚信,这是作为一个君子起码的职业和道德要求。

四是己不如人,所有的朋友都比自己强,都有胜过自己的地方。孔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每个人都有值得自己学习的长处。这里有吸取别人的长处,补充自己的短处的意思。即取其所长,补其所短。这也有敬重别人,看重别人的意思。

对于人,自以为是,以自为是,是常病,要想使每个人放弃这种劣根性是非常困难的,也是需要勇气的,是需要具有高尚的道德作为基础的。

《论语》章节句解:第一学而.君子不重则不威(不庄重就无威严)

怎样对待和纠正错误

五是知错必改,自己有了过错,就要主动地改掉错误。"过而能改,善莫大焉",知错必改,既是一种态度,这需要有一种承认错误的态度,需要有一种自我纠正自己的勇气,而又要认真地践行。诚然,发现自己的错误容易,改变自己的错误困难。改变自己错误,是需要有一个态度和勇气。这是"三省其身"的继续。

在本则语录里,孔子探讨了关于君子的一系列的道德要求,成为了君子的道德规范。

总解:孔子说:"君子,不庄重就没有威严;可以使人不闭塞;要以忠信为主,不要同与自己不同道的人交朋友;有了过错,就不要怕改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