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重道遠!國產16nm兆芯X86處理器測試:與頂級CPU仍有10倍差距

中興、華為事件之後,越來越多自主研發的國產科技產品問世,號稱打破了封鎖,實現了多少倍的突破,但事實真的如此麼?答案大家都清楚,不可否認的是,這幾年很多產品很多廠商確實被"逼"得取得了質的發展,縮小和行業龍頭之間的差距,但也存在著很多瞠目堂舌的"漢芯"事件,令人失望,這或許也是國產科技之所以在過去沒能取得成功的原因。

近兩年來,接二連三的事件都牽動著億萬人民的心,很多人都關心國產處理器何時能夠達到世界領先水平?國產X86處理器何時問世?現在有兩家公司朝著這方面做出努力,一個是海光,其獲得了AMD Zen處理器授權,另一家則是上海兆芯,獲得了VIA的授權,並且已經開始進行架構自研。

任重道遠!國產16nm兆芯X86處理器測試:與頂級CPU仍有10倍差距

兆芯方面的動作似乎更快一些,2018年兆芯就宣佈其要上市發佈KX-6000系列,但這款處理器一直拖到去年6月才發佈,其採用16nm工藝,核心採用超標量、多發射、亂序執行架構設計,支持64位系統,SM3/SM4國密算法,最多8個核心,頻率高達3GHz。近日,國產主板品牌深圳芯傑英還開發出了一款搭載兆芯KX-U6780A的主板C1888,主要面向高端PC市場,全款售價約為4300元,只是這款產品性能如何,真的如宣傳中所說那樣?

網上有相關的測試視頻,KX-U6780A的核心面積並不乏,但因為沒有實際指標所以也不好確定,大致猜測能夠達到100mm²以內,CPU-Z截圖顯示器擁有8核8線程,L1數據緩存32KB、L1指令緩存32KB、L2緩存4MB,沒有L3緩存,設計難度相對來說比較低,當然沒有L3緩存也意味著其性能將大大受限。

任重道遠!國產16nm兆芯X86處理器測試:與頂級CPU仍有10倍差距

CPU-Z識別出的電壓為1.055V、TDP為70W,這不算低,以為其實際頻率並未像宣傳中所說達到3GHz,最高只能達到2.7GHz。和兆芯前代ZX-C4580相比,KX-U6780A絕對是完勝,但是和AMD、Intel的處理器相比,KX-U6780A多核得分為845份,性能和AMD的Athlon 3000G十分接近,AMD的這款處理器採用14nm Zen架構打造的、2核4線程、頻率為3.5GHz。KX-U6780A單核跑分為171,只相當於Intel酷睿i9-9900K的三分之一左右,和頂級銳龍9 3950X處理器相比,KX-U6780A更是被碾壓,性能不足銳龍的十分之一,差距很大。不過銳龍採用的16核32線程設計,頻率達到4.7GHz,也就是說產品本來就不是一個等級的。

任重道遠!國產16nm兆芯X86處理器測試:與頂級CPU仍有10倍差距

但不管怎麼說,兆芯成立的時間還短,X86水平頂多算是起步階段,和AMD這種擁有幾十年X86處理器設計經驗的大佬相比當然很菜,不過和其自身相比,性能還是獲得了很大的提升,可用性還是可以的,接下來兆芯要做的就是從可用從好用過渡,獲得大幅度的進步,為國產CPU爭氣,總之兆芯任重道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