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年后的深圳会怎么样?

Win5


十年后的深圳当然比现在发展得更好,环境更优美,城市面貌更气派,是一座更繁荣发达的国际化大都市,影响力也更上一层楼。具体变化成什么样子,想必大家不会知道,除非穿越了吧!



深圳是一个创造奇迹的地方,改革开放之初,它只不过是一个人口几万的“小渔村”,但四十年来,深圳创造了城市发展史上的奇迹,经济年均增长超过20%,GDP由最初不到2亿增长到2.42万亿,增长倍数超过1万倍;人口也从最初的几万增长至1300多万,发展成为一座国际化大都市,全国四大一线城市。



未来十年,由于基数大,深圳也不可能像之前四十年发展得那么快,但它的发展质量会更高。这些年来,深圳从一个“山寨之都”发展成为“科创之都”,从香港的“工厂”、“后花园”发展成为中国的高科技产业之都,深圳蜕变之快令人佩服!如今深圳依然是全国四大一线城市当中发展势头最猛的城市,而且不久前深圳还被支持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打造全球标杆城市,展望未来,深圳的发展前景依然广阔,小编预计未来十年深圳的GDP依然能够翻一翻接近5万亿元。


锦绣中源


十年后的深圳会怎么样?

1,深圳GTP达5万亿,与上海持平。户籍人口2000万。

2,应届高校毕业生可找到1万至1万2的工作,工作二年的高校毕业生工资2万以上。

3,房价涨幅放缓,深圳商品房均价7万,30多平方,层高4.5m以上。复式2房1厅最受欢迎。

4,广州至深圳时速600公里高铁已营运,深中大桥建成通车,港珠澳大桥找到解决方案,深圳,珠海往来,经深圳湾大桥,港珠澳大桥,没有关口,直通。

5,新能源汽车普及率持续走高,充电时间缩短至15分钟,充电桩小区都有。

6,地铁四通八达,地铁40号线已投入营运,福田,南山上班,光明居住成常态。

7,深圳湾海岸至红树林海岸,进行了20公里海岸改造工程,世界最大规模人造沙滩,滨海浴场面世。

8,中小学学位,不再紧张,高校持续扩容,留学深圳的外籍留学生也越来越多。

9,搬运工,泥水工,油柒工短缺,日薪1000。

10,西部华侨城开园营业,集机动游乐,水上乐园,冰雪世界,网红美食,度假酒店于一园,亲民收费,生意火曝。

11,网罗世界高端人才,在华为,中兴,比亚迪,大族激光上班的外籍名校毕业生,超过10万人。

12,东莞市凤岗镇划为深圳市管理。


休闲时光游玩攻略


每个城市都有每个城市的发展轨迹和基于历史数据来对今后一段时期做出预测。包括国家每隔5年都有一个5年规划,今年2019是“十三五”第四个年头。

壹 人口

翻开深圳的历史数据发现,在2009年的时候常住人口为995万,而10年后的2018年则达到1303万,过去的10年间深圳增加了308万人增长31%。同时期上海从2009年的1921万到2424万人,增加503万人10年间增长26.2%。

可以看到相对来说深圳人口增长仍然较快。根据这种变化趋势,10年后深圳人口只会更多。实际上近5年来深圳每年增加人口都在50-60万以上。现在是1303万,按每年增长4%(52万)计算,10年后深圳常住人口将达到1929万!将成为一个和北京人口数量差不多的2000万人口的超级大都市,问题是北京有16411km²土地呀。在1997km²的土地要承载2000万人,什么地铁与公共交通只怕都会挤爆......

贰 经济

同样往前推10年,深圳的GDP总量为8201亿元,10年后达到24222亿元,10年间增长了约2倍(195%)。同时期上海则增长117%,可见深圳的经济增速更快。目前世界整体大环境不比之前,经济增长相对前些年还是疲软不少的。最近5年深圳平均增长率约为8.6%,如果按每年增长7.6%来算,10年后深圳的经济总量将达到50482亿元!

叁 收入

10年前大部份写字楼职员月入不到一万,工厂员工在3000左右。近几年深圳最低工资标准有过几次调整,分别是:2013年1600元/月;2014年1808元/月;2015年2030元/月;2016年2030元/月;2017年2130元/月。可以合理推测10年后深圳最低工资标准应该超过3000元。但10年后的房价呢?目前深圳基层无技术含量工种大概在3-5000左右,这部分人在深圳的数量远超TOP公司如华为、腾讯、中兴等精英白领。普工和白领间的收入差距将变得越来越大。

肆 居住

目前深圳的房价超过北京,和上海相差无几,关外龙岗远郊挨着惠阳和大亚湾的均价都超5万一平方,再配合上2200的最低工资标准,只能说这个工资标准定得有点低。

但深圳的地盘最小,如此大量的人口与紧张的土地资源,只会让城市更加拥挤,公共设施如果跟不上的话只会不堪重负。深圳前几年已在摇号购车,日后限制购房措施只怕是会更严。

每座城市发展到一定的阶段,就会调整城市发展思路。目前深圳的经济以第三产业为主导,所占比重为58.8%。逐渐在淘汰及升级产业,将一些落后的劳动密集型产业转移到周边城市。自己则以创新企业、高科技企业,金融服务业与航运贸易为主。

等到工厂向周边转完后,10年后的深圳无一技之长无学历的工人将更难融入深圳。深圳整座城市变成高新技术人才高学历人才的舞台。


极度深寒


十年后,深圳的方方面面都会有巨大变化,我尝试说其中一点吧。

第一批来深建设者是80年代初移民过来的,50后60后居多,第二批来深建设者是深化改革的90年代移民过来,60后70后居多,能够稳定下来成家立业的,他们的孩子应该在十几到三十几岁之间,这些孩子,是移民第二代,是真正的深圳人。

深圳移民来自全国各地,血缘关系较远。能娶妻生子的,稳定下来的,学历能力也都不弱,所以这批孩子,素质会很高。

十年后,一大批二十几岁到四十几岁的移民二代深圳人或为深圳中坚力量的重要组成部分,高素质,高学历,有眼界,有教养。


聆听晨音0013


十年后的深圳,人们用的手机都是柔性屏幕,整天都是用手机了,可以用手机交流,可以用手机办公。

开的车都不需要用手了,都是自动驾驶,新能源车辆到处都是,充电桩到处都有。

地铁通到了每个街道,人们的出行大大方便。英雄难过梅林关、布吉关、南头关的历史已经一去不复返了。

没有那么多的基础建设了,人们基本上告别了雾霾和灰霾天气。

大家谈论的不再是GDP,而是幸福指数。身边的河流、沟渠都不再臭了。

养狗的人都牵着狗,拿着纸巾或报纸。

抽烟的人不在公共场合抽了,办公区域禁烟得到了有力的实施。

医院里没有“缝肛门”,没有“红包门”了。

没有P2P暴雷,权健火疗馆全部消失,社区里打着养生、保健品广告做生意祸害老年人的门脸都关了。

基础教育资源大大提升,通宵带着小板凳排队等幼儿园、小一学位的现象消失了。

保障性住房多于商品房建设,低收入人群的居住环境大大改善了。

来深圳留学的歪果仁越来越多,一大批高校大规模接收外籍留学生,南科大、深大等高校都成为国内的双一流大学,深圳的科研、高校水平处于国内领先水平。


袁腾说


人口:2009年深圳常住人口995万,十年后的2018达到1303万,增长了31%,按照这种趋势,每年增长百分之四,十年后达到1929万,有点可怕,当然,这也只是个推测,因为现在逃离深圳的人也越来越多了。
经济:往前推十年,为8201亿,十年后24222亿,增长了两倍,现在可能大环境不如以前,但是近五年,增长率也有8.6%,按照每年7.6%来算,十年后,将到达50482亿,这也是个非常可怕的数据了。


收入:深圳最低工资标准从2013年的1600到如今2130了,十年后这个数字应该最低在3000,还有一个问题就是深圳的贫富差距肯定会越来越大的。


还有很多改变的,比如基础建设,十年后的地铁肯定是四通八达的,立体交通肯定也会发展起来的,然后房价,房价应该会稳定在一个区间,不可能像上个十年疯狂涨了,等等问题,反正,深圳肯定是越来越好的了。


更多深漂攻略:


深圳周边好玩


深圳如果努力融入广东的工业体系,深圳就会更加速走向超级大都市,如腾讯强大就十分识融入广东科技的重要性,整个腾讯并不只是在深圳独搞,深圳的QQ成功反哺广州的微信成功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还有华为也是积极吸取广东的科技工业成果,才有今天成为世界的顶尖企业的,很显然深圳的科技经过一段突飞猛进的进步后,开始感觉后继吃力了,个人认为恰恰是深圳的头部建设进步神速,是需要补给基础建设还未完全牢靠的缺陷,例如日本的科技工业就十分了得,但是日本的文化旅游也是十分了得,显然深圳的文化旅游购物环境是短板了,大湾区强大的旅游文化购物能力,都缺少深圳的身影,大城市能够长久繁荣,靠单脚的工业飞速发展,很多事例经验证明,持续的动力以后是会拖后脚的,个人认为深圳同时培育中产阶层的壮大,更不要想靠独自发展也可以强大的不切实际的想法,在发展高科技的同时,在购物旅游文化体育方面也大力发展,深圳十年后成为超级大城市,甚至超越香港是有可能的。


喜喜羊羊喜喜人


十年后的深圳可比华盛顿、纽约更加繁荣昌盛,房价在20万一平米。全部都是高等学历人士,没有本科学历的、没有房子的、月收入没有5万以上的基本被清出去。未来深圳的出租房月租100元一平米。快餐50元起。


美丽的东方魅


其实十年后深圳会怎么样真不好说 可能会被杭州 南京超越 也可能保持增长 但相对深圳 感觉杭州 南京发展的前景会更好 这一轮的产业升级 江浙感觉要超过广东 特别是薇雅 李佳琪代表新型产业 他们的供应链管控能力感觉已经领先全国了 能把产量 库存 效率做到精准度如此之高 估计全球难有可以匹敌


若干年4097653


十年后深圳东南西北建了不少高楼,野心不小,都想做第一,楼也最高,问题是人少了,这些空置的高楼屹立在各个角落,灯光喑淡,缺少人气,这就是十年后的可能性,因为普通的劳动力走光了,留下了少数的精英人才,街道冷清,店铺空关很多,没人气那来旺盛,恐怕是十年之后的真实写照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