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相当于阿里达摩院的研究机构有哪些?

心婳音


阿里的达摩院是阿里巴巴的研发机构,是阿里做为科技公司的重要支柱。这里曾推出过多项的研发成果,AI图像识别、Ali-NPU等科技成果

国际上的科技公司一般都会有像达摩院的独立研发机构,作为科技公司的技术孵化研发基地。

华为的三大实验室

先进结构材料、先进热技术、诺亚方舟三大实验室。众所周知,华为每年在研发上的投入都在营业额的10% 以上,惊人的研发费用也会华为带来的大量的研发成果,2018年。华为累积获得了超过7.4万件的专利。

大疆无人机

大疆创新中心是大疆的全球研发中心之一,在精密制造、智能系统和无人飞行器等多个核心领域开展技术的研发工作。大疆的民用无人机解决方案是全球的顶尖水准,即使是美国对大疆无人机也是全面开放绿灯通行。

中国科学院

中国科学界的最高学术机构以及科学技术最高咨询机构。高新技术的综合研究发展中心。是中国的权威研发中心。


些许拙见,供您参考。

从事互联网开发多年,欢迎大家骚扰


凯腾凯


阿里达摩院,也就是阿里巴巴成立的研究院。起这个名字的,不用想也知道是谁。其阵容十分强大,有中国两院院士、五位美国科学院院士,不乏学术泰斗级人物,知名教授等等,一家企业能聚合这么厉害的人才的机构,目前可能只此一家。

所谓达摩,即「DAMO」,代表的是「The Academy for Discovery, Adventure, Momentum and Outlook」。

在武侠小说中,达摩院是武学最高研究机构,代表了修为的最高境界。<strong>

2017 杭州云栖大会上,阿里巴巴首席技术官张建峰宣布,阿里巴巴“达摩院”正式成立,未来三年将对基础科学研发投资超过 1000 亿元人民币。

资料显示,阿里达摩院是阿里在全球多点设立的科研机构,立足基础科学、颠覆性技术和应用技术的研究。愿景是「致力于探索科技未知,以人类愿景为驱动力」。

阿里达摩院将由全球三大自主研究中心、高校联合实验室,全球开放研究计划三大部分组成,涵盖量子计算、机器学习、基础算法、网络安全、视觉计算、自然语言处理、下一代人机交互、芯片技术、传感器技术、嵌入式系统等,涵盖机器智能、智联网、金融科技等多个产业领域。

马云说,阿里巴巴今年18岁了,要有担当,就要成立研究院。

“Google 一开始听着也很奇怪,慢慢就叫出来了;英特尔到现在我也不知道什么意思,叫着叫着就习惯了。就叫达摩院好了,叫着叫着,养着养着,爱着爱着,就会越来越喜欢。”

同步成立的阿里巴巴达摩院学术咨询委员会成员包括:

中国工程院院士高文;

中国科学院院士梅宏;

浙江大学校长吴朝晖;

中国科学院院士黄如;

美国三院院士、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教授 Michael I. Jordan;

美国工程院院士、普林斯顿大学教授李凯;

哥伦比亚大学教授周以真;

美国工程院院士、华盛顿大学教授 Henry M. Levy;

美国工程院院士、美国科学院院士、哈佛大学&麻省理工学院教授 George M. Church;

美国科学院院士、美国人文与科学院士、普林斯顿高等研究院教授 Avi Wigderson。

这十人中,有三位中国两院院士、五位美国科学院院士,不乏学术泰斗级人物,可谓阵容强大。

而现在,阿里巴巴拥有2.5万名高级工程师,技术基础雄厚,加上商业模式的成熟,阿里成立自己的研究院,3年投入1000亿,这仅仅是个开始!

马云也为达摩院也设定了“KPI”:未来,达摩院要服务全球20亿人口;解决1亿人的就业机会;创造1千万企业的发展空间!

10月11日,阿里巴巴CTO张建锋在云栖大会上宣布阿里巴巴达摩院正式成立

阿里成立达摩院的消息,立即引发了科技界的惊涛骇浪!无数人摩拳擦掌,亦有部分人对达摩院提出了质疑。

宝钢中央研究院首席研究员郭朝晖教授,在自己的文章《阿里巴巴的“达摩院”,必是一场闹剧》中,举了两个例子:

  前几年,我和著名数学家王元先生一起开会。他有个观点让我记忆犹新:“好成果往往是年轻人做出来的,不出名的人做出来的”。……我最近放弃宝钢很高的年薪来到清华,其实最看中的是这里的人、特别是年轻人思想活跃;和他们合作,或许能做出一点大事。

  我非常欣赏GE一位老科学家的观点:“一对夫妇,十个月可以生出一个孩子。于是,资本家找来三对夫妇,让他们三个月养出一个孩子。这是违背规律的。” ……科技发展的规律,并不能等同于商业发展的规律。

郭朝晖教授的意思很明显,第一,有业界名人,不能说明未来的研发会有多强;第二,投入再多的钱,即使是1000亿,也不能脱离科技的客观规律。

还有网友讨论“3年1000亿投资”的事情,脑洞不可谓不大。或许,只有时间才是最好的证据,就像马云曾经做过的那样。

不妨用马云在达摩院成立时的演讲作为结尾:

任何一家公司生命周期都是有限的,阿里巴巴也一样。我希望阿里巴巴能留下来的,是阿里巴巴的技术、经验以及对社会的担当。

阿里巴巴至少要留下三样东西,第一个就是达摩院,把对技术的思考留下来;第二是湖畔大学,把对商业的智慧留下来;第三是公益基金,把对社会的担当留下来。

阿里巴巴达摩院不会是阿里巴巴体系内的达摩院,它是一个经济体的达摩院,它必须代表这个世界,必须代表这个时代,必须属于中国、属于世界,属于这个时代!


媒体训练营


首先正式认识一下阿里达摩院。阿里巴巴的达摩院是一个刚刚成立不到两年的公司,这个公司,对外宣称投资千亿元进行研究。具体情况是什么样的呢?查询工商信息看到,全称叫阿里巴巴达摩院(杭州)科技有限公司,注册资本1000万元,成立于2017年11月,属于一家小微企业。另外还有北京,深圳都有一家阿里达摩院公司,杭州两家平头哥半导体公司,上海一家平头哥半导体公司,除了一家被阿里收购的平头哥半导体公司注册资金5000万元,其它五家都是注册资金1000万元的公司。

达摩院号称投入1000亿做研究,对比几家公司的注册资本,显然不匹配,投入千亿研究,是一种对外宣传,为增加阿里知名度,实际投入远没有千亿,可能要十几二十年才能有效用地花掉千亿元的研发费用,因为科研是一个缓慢的过程,不可能砸钱就能做出来的,美国没钱吗?如果光砸钱能够搞出研究,美国早就砸出来5G技术了,不用盯着华为那么费劲。华为研究几十年才进入百亿元的研究规模。从这些零碎信息可以轻松判断阿里达摩院的真实投入不会很大,因为有钱也不能加速研究,研究是循序渐进的。人员才是核心,千亿万达费用,最少要10万研发人员。10万人是超大公司,格力电器还没达到10万人。


(阿里达摩院并没有公布员工数量)

对于阿里这六家公司来说,从注册资金和常识推理,刚成立不到两年,实际投入一年加起来1亿都可能是高估的。

根据这个规模来看,像阿里达摩院这样的研究所,不多,但是比阿里达摩院长久的研究所就很多,比如大家有时候可以看到,第几研究所,比如广州地铁三号线珠江新城报站就会讲海洋研究所,全国有很多专业的研究所,比如广州白云大道南就有果树研究院,还有广州东站附近有农科院,太多研究所了。这些遍布全国各地的研究所,看起来不起眼,其实只要有一点点技术突破,就有很大的社会贡献。只是这些研究机构特别低调。没阿里达摩院那么知名,千亿两个字震耳欲聋。


西格玛的化学


我来回答下世界范围内与达摩院类似的研究机构吧:


2017年,10月,达摩院在杭州宣布成立。马云要求达摩院"活得要比阿里巴巴长"、"服务全世界至少20亿人口"、"必须面向未来、用科技解决未来的问题"。成立之初,达摩院就宣布研究领域将涵盖了量子计算、机器学习、自然语言处理、芯片技术、IoT等,面向机器智能、智联网、金融科技等多个产业领域。

那么,世界上还有哪些像达摩院一样,由企业设立的研究机构?

1、 Google X

Google X是谷歌的一家秘密实验室,位于美国旧金山一处秘密地点。该实验室高度保密,仅少数几位谷歌高层掌握情况,在其中工作的人,都是谷歌从其他高科技公司、各大高校和科研院聘请来的顶级专家。Google X有一份列举了100项震撼世界的创意列表,并着手研发,其中包括太空电梯、物联网、机器人等等。目前已经正式发布的项目有无人驾驶汽车和谷歌眼镜等项目。

2、亚马逊"大挑战"(Grand Challenge)实验室

据CNBC报道,亚马逊内部有个名为"大挑战"(Grand Challenge)的秘密实验室,正在从事一系列大胆的创新项目,涉及癌症研究、医疗记录和"最后一英里"递送。

医学和健康显然是"大挑战"实验室的重点领域,一个特别的项目是癌症研究。知情人士透露,实验室正与西雅图的一家癌症研究中心合作,试图将机器学习应用于预防和治疗癌症。

3、 Facebook Area 404 实验室

和Google X 主攻黑科技不同,Facebook 的 Area 404实验室的一个重要任务就是研究如何提升基础互联网通信技术,而后者正是 Facebook 未来十年「连接全球」愿景的重中之重。同步轨道卫星 Amos-6,2 万米高空飞行的无人机 Aquila,以及无线网络技术 Terragraph 等硬件设备都诞生自这里。

4、 微软研究院

老牌科技巨头微软在全球共设立了3个超大型的研究机构,分别是美国研究院、印度研究院,以及亚洲研究院。其中微软亚洲研究院是微软公司在亚太地区设立的基础及应用研究机构,也是微软在美国本土以外规模最大的研究机构。

微软亚洲研究院主要从事自然用户界面、新一代多媒体、计算机科学基础等领域的研究,包括创新工场创始人李开复、百度总裁张亚勤、微软全球执行副总裁沈向洋、小米手机总裁林彬、阿里巴巴集团技术委员会主席王坚、今日头条CTO马维英、金山集团CEO张宏江……这些中国互联网举足轻重的人物,都出自这个机构。

5、MIT-IBM 沃森人工智能实验室

麻省理工学院和 IBM 联合建立人工智能研究中心。

2017年,“蓝色巨人”IBM宣布与麻省理工学院联合建立全新的人工智能研究中心:MIT-IBM 沃森人工智能实验室(MIT-IBM Watson AI Lab),总计投入资金高达 2.4 亿美元(约合人民币 15.5 亿元)。

该实验室会通过开发跨时代的全新设备和材料来助力当下最新的机器学习算法,进一步推动人工智能的发展。该中心还将研究如何在医疗卫生和安全等领域更有效地部署 AI 技术,以及研究 AI 和自动化对经济的影响。

6、罗汉堂

2018年6月,人工智能研究机构罗汉堂在杭州成立。该机构由阿里巴巴倡议,全球社会学、经济学、心理学等多领域的顶尖学者们共同发起,将一起研究与科技创新伴生的社会经济形态变化等课题。罗汉堂的研究成果将为全社会服务。


罗汉堂的首批学术委员会的15位成员以经济学家为主,包括6位诺贝尔经济奖获得者。据悉,罗汉堂未来会邀请更多全球顶尖的社会学家、心理学家、人类学家等跨学科、多领域的学者加入。


阿里达摩院扫地僧


前排高赞回答似乎都跑题了吧,问题所问的是——我国相当于阿里达摩院的其他研究机构还有哪些?

而不是让你们隆重介绍阿里达摩院多么牛以及在世界上多牛。

在此必须首先申明一点,至今为止阿里达摩院是尚未被市场证明,也并未产出成熟科技成果的一家商业研究机构,所以与世界上如Google X 这样的实验室相比还缺乏可比性,这就像拿着概念图去跟别人已经量产的产品做对比,很不合适。


先说说达摩院多厉害


达摩院官网


我先客观地引述一下百科词条中对达摩院这一研究机构的设置的描写:

阿里巴巴达摩院(The Academy for Discovery, Adventure, Momentum and Outlook,Alibaba DAMO Academy)是一家致力于探索科技未知,以人类愿景为驱动力的研究院,是阿里在全球多点设立的科研机构,立足基础科学、颠覆性技术和应用技术的研究。阿里巴巴达摩院由三大主体组成,一是在全球建设的自主研究中心;二是与高校和研究机构建立的联合实验室;三是全球开放研究项目-阿里巴巴创新研究计划(AIR计划)。第一部分,在全球实验室领域,阿里巴巴达摩院将构建亚洲达摩院、美洲达摩院及欧洲达摩院三大全球分部,并在北京、杭州、新加坡、以色列、圣马特奥、贝尔维尤、莫斯科等地设立不同研究方向的实验室,初期计划引入 100 名顶尖科学家和研究人员。 第二部分,通过建立联合实验室,阿里巴巴得以与高校建立紧密联系,依托高校的研究实力与阿里巴巴丰富的数据资源推动产学研合作。已建立了包括浙江大学-阿里巴巴前沿技术联合研究中心、RISELab(UC 伯克利)、中国科学院-阿里巴巴量子计算实验室、清华大学-蚂蚁金服数字金融科技联合实验室在内的多家高校联合研究所;第三部分,结合阿里巴巴创新研究计划,联合 13 个国家,99 所高校科研机构 234 支科研团队,达成产学研开放协作,构建全球学术合作网络。


截至目前,达摩院已经公布5大研究领域,并展示了相关领域的案例。

这么说吧,目前在公众认知领域里,国内真正能够跟阿里达摩院的科研力量、团队组建、资金投入和前瞻性相比的商业研究院并不存在。

不要说腾讯的某某实验室,也不用提百度的某某研究院。

但如果算入公众认知领域之外的公司,那么为达摩院找一个在技术研究方面的对手企业也并非难事,比如说华为的2012实验室。

甚至可以说,华为2012实验室如果不低调的话,可能还能力压达摩院一头。



华为2012实验室到底有多牛?

任正非有着深重的忧患意识,据说2012实验室的名字脱胎于任正非看过那部讲述世界末日的电影《2012》后命名的。

2012实验室下设中央研究院、中央软件院、中央硬件院、海思半导体等二级部门,也包括了分布在各地研发中心的2012下属实验室。

2012实验室历来神秘,众所周知,华为是国内每年在技术研发投入上最大的公司,而2012实验室作为华为研发核心,其资金投入可想而知。并且它的投入是持续而深入的。

在资金方面,2012实验室发展至今的投入远大于达摩院。

其次,2012实验室除了在全球有八大研究中心之外,旗下还有很多以世界知名科学家或数学家命名的神秘实验室,包括香农实验室,高斯实验室、谢尔德实验室、高斯实验室、欧拉实验室、图灵实验室等。

以及以研究人工智能为主的诺亚方舟实验室,其细分领域有五个,比达摩院更早开启研究,并且研究成果已经应用于自家产品当中。

除此之外,华为做事风格低调,但对于科研的重视以及对科学家的重视可以说做到了极致,举一个简单例子,华为能在欧洲取得成功,关键因素便在于设立于俄罗斯和法国的研究中心,这两大研究中心主要研究方向是数学,而应用的地方就是华为在欧洲的两大架构式颠覆性产品创新:分布式基站和SingleRAN。

2012实验室究竟多强悍,我们只能从一些市场数据中管中窥豹。

比如说截至2017年底,华为研发人员约8万名,占公司总人数的45%,在全球有14个研究所,36个创新中心。累计获得专利授权74307件,累计申请中国专利64091件,累计申请外国专利48758件,其中 90%以上专利为发明专利。


所以觉得达摩院唯我独尊的朋友们不要盲目地下结论,达摩院有着极其光明的未来,也有这一批知名科学家做门面,但对于真正的研究来说,它需要的是长年累月的等待和消耗,它需要持久投入,需要耐得住失望和错误,这些都是需要时间去考验的。

达摩院的路还很长,而华为2012实验室很显然早就悄无声息走在了前面。

我们可以回顾一下任正非在全国科技代表大会上的发言:

华为现在的水平尚停留在工程数学、物理算法等工程科学的创新层面,尚未真正进入基础理论研究。随着逐步逼近香农定理、摩尔定律的极限,而对大流量、低时延的理论还未创造出来,华为已感到前途茫茫,找不到方向。华为已前进在迷航中。

谦虚若此,不说成就,只提忧患,鄙人私以为,这才是做科研者真正该有的态度和气度。

以上。


我是好人长安君,喜欢分享自己对科技财经的看法,如有不妥之处欢迎指正;如内容得到您的认可,欢迎点赞关注!😊


好人长安君


我就说一句话,同志们还记得你们马爸爸2017年吹的阿里达摩院吗?[我想静静]达摩院的基地至今还是一片荒地连开工都没开工,你们有生之年能看到所谓的达摩院的科研基地的大门建好都烧高香了[泪奔]


数马君


左有华为,右有阿里巴巴。


WaHuanDo


宝钢中央研究院首席研究员郭朝晖教授,在自己的文章《阿里巴巴的“达摩院”,必是一场闹剧》。这位教授真无知,3年1000亿,就是3 年出成果吗?


微微笑刘义


“科技”分开讲就是“科学”和“技术”,科学负责探寻原理性的东西,是一个从无到有的过程(也可以是自然界已存在,但人类还没有发现),从事这方面工作的人我们叫科学家;技术是将已知的原理做成产品,考虑的是需求,成本,可靠性,用户体验,从事这项工作的人叫工程师。

阿里已经有几万的工程师,开发很多成功的产品,这些产品都是基于已知的原理和技术,当然这些是可以获取的(如购买,开源),但当你到达一定层次,想再提高,哪些原理和方法要么大家都不知道,要么知道也不会告诉你,你需要自己进行一些基础研究,所以成立了达摩院。

其实这条路子是科技型企业的必由之路,微软就有微软研究院,在全球有几家,其中一家就在中国,首任院长李开复,只做基础研究,不开发具体产品(或产品的原型开发),又如朗讯公司的贝尔实验室,IBM,INTEL,APPLE都有。中国的企业如华为的2012实验室,腾讯也有研究院,可惜后来走偏了。

其实投资做基础研究是很费钱的,短期看不到效益,目前主要靠国家投钱来做,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每年几百亿,还有各个口的预研经费,承担主要也是大学或国立研究机构,如中科院除高技术口的都是搞基础研究的,钢研院就负责钢铁的基础研究等等。我国大部分的企业目前还是跟随战略,利用技术转让或公开技术做研发,有的会和大学或国立研究所进行一些合作做一些应用基础研究。我想随着企业实力的提升,会有越来越多的中国企业成立自己的研究院。


SUKY的blog


2017年十月份,被阿里的达摩院刷屏,琢磨了半天也不知道是做啥?难不成是教功夫的?这名字太霸气了,武功的最高境界啊!其实达摩院是个科技研究所,发展内容包括量子计算、机器学习、基础算法、网络安全、视觉计算、自然语言处理、人机自然交互、芯片技术、传感器技术、嵌入式系统等,涵盖机器智能、智联网、金融科技等多个产业领域,此举可以看出阿里的野心!

我国的研究所其实很多,不明白你说的相当是研究方向的相当还是地位的相当,要知道很多尖端科技首先研发与武器,也就是说高端的研发都在国家手里

深圳综合开发研究院、中国产业互联网(浙江)研究院这些有点相同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