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確診患者的辯解:好像我故意傳染人,誰沒有倒黴的時候


一位確診患者的辯解:好像我故意傳染人,誰沒有倒黴的時候

疫情是一面照妖鏡,能照出人性的善與惡,自從武漢疫情爆發以來,有無數的故事令人淚溼衣襟,也有不少人讓人義憤填膺。

人性的善與惡皆關乎責任

一位山東大哥,開著重卡為武漢的人民送去蔬菜,當記者問他,這位去武漢送菜,家人怎麼看時,疲憊的大哥一邊嚼著煎餅一邊說:“家裡人都挺高興的,挺支持的。”記者問為什麼?他淡淡地說了一句,“因為沒錢可以出力是吧”,瞬間令人熱淚盈眶。

一位確診患者的辯解:好像我故意傳染人,誰沒有倒黴的時候

四川成都大爺李學明為武漢捐款10071元,這是他做5年環衛積攢下來的積蓄,大家瞭解到李大爺生活不易,家境清貧,想把錢退給他,李大爺很惱火地說:“你要是把錢退給我,比挖我祖墳還惱火。”

一位確診患者的辯解:好像我故意傳染人,誰沒有倒黴的時候

醫生救死扶傷是他們的職責,是他們必須承擔的責任,但山東大哥、李大爺是普通的民眾,沒有人賦予他們該承擔怎樣的責任,該如何去做,可他們卻勇敢地扛起了作為一名中國人的責任。

新型肺炎席捲中國,沒有哪一個中國人可以獨善其身,不再有“事不關己高高掛起”之說,而是唇亡齒寒,城門失火殃及池魚。

昨天,我下樓扔垃圾,看到電梯裡扔了很多衛生紙,應該是有些人怕電梯鍵上有冠狀病毒,用手指包裹著衛生紙,來按電梯鍵,可這樣你就安全了嗎?

如果衛生紙上有病毒,是不是就傳染給了那些乘坐電梯的人?我們同住一棟樓,保不齊一個人被傳染,就會影響整棟樓,到頭來傷害的還不是我們每一個人嗎?

一位確診患者的辯解:好像我故意傳染人,誰沒有倒黴的時候

這兩天,福建晉江出了一個“毒王“,據央視網報道,一名男子從武漢返鄉,卻謊稱從菲律賓回來,不僅沒有自我隔離,還參加了晉江宗族祭祀,共計3000多人參加,導致4000多任居家醫學觀察,除了該男子之外,還有7人確診感染新冠肺炎。這就是典型的老鼠屎,因為他一個人將所有為疫情而努力的人們付出的努力付之東流。

最為可惡的是,有些人因為從外地回來不居家隔離,導致多人被傳染和隔離,還振振有詞,幾天前,朋友告訴我他們縣城確診一例,這位患者從外地回來,四處走動,又是拜年,又是參加生日宴,還去逛了超市,被人責備時,他在微信群裡辯解道:“好像我故意傳染人,誰沒有倒黴的時候。“

一位確診患者的辯解:好像我故意傳染人,誰沒有倒黴的時候

一位確診患者的辯解:好像我故意傳染人,誰沒有倒黴的時候

這場疫情讓我們看到了很多人性的善與惡,而善與惡都關乎於責任,在大敵當前,一些人因為不自律導致疫情加重,說到底是缺乏責任感,一個沒有責任感的人,其行為不會有所約束,更不會為自己的行為負責,而這些人往往就是害群之馬。

沒有責任感的孩子,必將釀成大患

說到責任感,很多家長都覺得這與孩子離得很遠,和孩子談這些,還為時過早,下面我們來看幾個案例,或許你會改變自己的看法。

一位確診患者的辯解:好像我故意傳染人,誰沒有倒黴的時候

早晨孩子起床晚了,朝著媽媽大喊起來:“為什麼不早點叫我起床,我都遲到了,都怪你!”

孩子做完作業從來不檢查,而是把作業丟給父母,“你把我檢查,簽字!“偶爾父母忘記檢查作業了,孩子的作業就會錯得一塌糊塗。

孩子喝牛奶的時候,不小心灑了一地,他站在一旁不動,喊奶奶過來收拾。

以上這些行為,我們是否熟悉呢?這些表現都是沒有責任感的表現,孩子不懂得要為自己的行為負責,只會推卸責任,做錯了事也是別人的過錯。起床晚了,是媽媽沒有早點叫他;作業寫錯了,是爸爸沒有幫我檢查;牛奶灑了,奶奶不來收拾,是奶奶的錯。

這些都是小事,然而集腋成裘、積土成山,時間長了,必然會釀成大患,啃老就是一個典型的例子,成年了,卻不出去工作,養活不了自己,靠父母接濟過活,甚至有的會讓父母賠上棺材本。

一位確診患者的辯解:好像我故意傳染人,誰沒有倒黴的時候

我認識一位阿姨,年近6旬,早幾年前,有兩套房子,衣食無憂,日子過得很舒坦。可就在短短的一年時間,她的兩套房子都被兒子賣掉了,用於償還賭債,夫妻為了兒子的問題經常吵架,都認為是對方沒有管教好兒子,最終感情破裂,離了婚。

阿姨一下子就蒼老了很多,為了生活,去做保潔員,搬到女兒女婿家住,30多歲不爭氣的兒子只能去租廉租房。原本幸福的一家,因為養了一個不爭氣的兒子分崩離析了。為什麼會早晨今天的局面,與這個男孩不懂得承擔責任有密切的關係。

聽阿姨講,她兒子小時候特別調皮,經常惹事,每次犯了錯誤,她都幫孩子擺平,有一次被人告到法院,她找關係託人幫兒子解決。因為每次犯錯誤,都有人替他背鍋,他漸漸地變得有恃無恐,最終釀成了大患。

故而養一個沒有責任感的孩子,就如同養虎為患。

一位確診患者的辯解:好像我故意傳染人,誰沒有倒黴的時候

培養責任感,從讓孩子做家務勞動開始

孟子曰:“天將降大任於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勞其筋骨,餓其體膚,空乏其身,行拂亂其所為。”培養一個有責任、有擔當的孩子,“勞其筋骨”是非常有必要的,我們常說窮人家的孩子早當家,就是因為窮人家的孩子過早地體會到了勞動的辛苦,承擔了生活的重任。

哈佛大學學者曾經做過一項調查研究,得出這樣的一個結論:愛做家務的孩子和不愛做家務的孩子,成年之後的就業率為15:1.犯罪率為1:10。

另有專家指出,在孩子成長過程中,家務勞動於孩子的動作技能、認知能力的發展以及責任感的培養都有著密不可分的關係。但是,大多數孩子都不喜歡做家務,如何才能讓他們愛上家務勞動呢?

1.儘早讓孩子開始家務勞動

經常聽到有家長說,“我家孩子不愛做家務怎麼辦啊?”其實,孩子從小就喜歡做家務,只是我們剝奪了他們做家務的機會。一歲多的孩子就會學著爸爸媽媽的樣子擦桌子、掃地,吃飯的時候,他們也很願意幫助你收拾碗筷。

一位確診患者的辯解:好像我故意傳染人,誰沒有倒黴的時候

但是我們總擔心他做不好,或者受傷,制止孩子的行為,甚至在孩子不小心弄灑牛奶時,大聲地斥責他,“叫你不要弄,你非要弄,弄得到處,我還得收拾。”多次被批評後,孩子就不會幫助我們做家務了。

美國心理學家弗洛姆說:“責任並不是一種由外部強加在人身上的義務,而是我需要對我所關心的事件做出反應。

”在孩子表現對家務勞動有興趣時,就是培養他承擔責任的關鍵期,應該告訴孩子哪些事情是你必須要做的,從小讓孩子明白“自己的事情自己做”的道理。

2.讓孩子必須做家務,沒有商量的餘地

過年前,我就開始讓大兒子晚飯後洗碗,那時他正準備期末考試,我就和他約定每週洗三次碗,放寒假後,每天晚飯後,我都要讓他洗碗。開始洗碗,孩子還有些興趣,漸漸地就不願意做了。

有一天,到了很晚,兒子都不去洗碗,我催促他,他說不願意洗,還質問我為什麼要讓他洗碗,我跟他講了很多道理,可他就是不願意洗。我明確告訴他,洗碗這件事沒有商量的餘地,你是家裡的一員,就該承擔起家庭的責任,必須洗,不洗就不能吃飯,因為我也沒有義務給你做飯吃。

一位確診患者的辯解:好像我故意傳染人,誰沒有倒黴的時候

迫於壓力,兒子洗了碗。誰都有惰性,都不願意幹活,什麼是責任,責任就是不喜歡做的事情也必須去做。就像當下的疫情,哪個醫生護士沒有顧慮,不怕死?救死扶傷是他們的職業,但不是讓他們去送死,可當人民的生命受到威脅的時候,救人就是使命,就是責任,沒有商量的餘地。

迫使孩子做家務,也是習慣養成的過程,現在孩子已經堅持洗碗快兩個月了,已經不需要我催促了,他就知道吃過晚飯,洗碗是他必須做的事情,當把一件事養成習慣後,做起來就容易多了。

3.通過做家務,讓孩子明白付出與得到的關係

過段時間,我準備給孩子一些零花錢,作為他近期做家務的勞動報酬,這樣做的目的是讓孩子明白付出與得到的關係,讓他知道唯有辛苦勞動才會有收穫,當孩子懂得賺錢的不容易,才能理解父母的艱辛,將對自己負責延伸至愛家人,愛他人。

龍應臺說:對於教育孩子,除了言傳身教和陪伴,沒有任何捷徑可循。良好的習慣和品格,永遠不是家長一句一句教育出來的,而是孩子慢慢積累,被時間塑造出來的。

由此可見,培養孩子的責任感,我們需要有足夠的耐心和毅力,才能水滴石穿,切勿操之過急。

一位確診患者的辯解:好像我故意傳染人,誰沒有倒黴的時候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