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有人說,國內物價都在上漲,為什麼只有糧食不漲價?

賣柚子的小夥子


為什麼有人說,國內物價都在上漲,為什麼只有糧食不漲價?

進入21世紀以來,我國社會經濟發展迅速,人們的生活水平不斷提高,收入也在不斷增加,體現在物價上,各類商品的價格也不斷上漲,部分商品甚至出現了幾何量級的漲幅也不為過。而對比糧價等基礎商品,卻發現漲幅比較小。

先簡單從我們身邊的實例做一下對比,無論存在不存在人民幣超發的情況,也不考慮人民幣購買力下降的問題,單純對比,本世紀初的房價有點遠,但糧小咖記憶中的2013年前後,北京五環的房子還能買到2萬一平的,而現在的北京七環的房價,也不僅僅是小嶽口水歌中的多兩環那麼小的增幅了;回到和糧價比較接近的食品價格,10年前左右,一塊錢可以買4個饅頭或6個饅頭,而現在呢,一塊錢最多買兩個。

而再來看糧食的價格,當前國內小麥市場價格大多在1.1-1.16元/斤,上世紀90年代末的價格差不多達到將近1塊錢一斤,2010年前後小麥價格在0.86-0.94元/斤,2015年前後在1.16-1.22元/斤的水平;稻穀市場價格目前新早稻收購價折成乾糧在1.20元/斤左右,儘管比著2000年前後的每斤5、6毛錢上漲了一倍左右,但比著2015年前後1.35元/斤反而還下跌了,中晚稻的市場價格水平目前也基本上與2012年前後相差不大。

相信不少70、80後的農民朋友還有印象,小時候家庭靠種糧收入基本也可以滿足生活需要,有手藝的家庭條件要好一些,但近年來的情況卻是農業稅也沒有了,靠種糧的收入(不流轉土地的話)遠遠滿足不了農民生產生活的需要,很多糧食主產省的農村家庭工資性收入佔了家庭總收入的絕大部分。

很多人說,糧價是百價之基,糧食作為最基礎的商品,既不能糧賤傷農,又不能米貴傷民,糧價在市場運行中的地位很是微妙。糧小咖也認為現如今我國的基本國情,短時間內不可能會出現糧價的大幅波動,或者是糧價大幅上漲進而明顯提高農民的種糧收入,但農民種糧積極性在下降卻已是不爭的事實,需要引起高度的關注。國家已經通過供給側改革引導農民種植適銷對路的糧食品種,通過種植結構的調整,通過更好地滿足人民美好生活的需要的品種,來提高農民的種糧收入,這也或將是一段時間內國內糧食產業發展的必經之路。


糧小咖


欺負人唄,百姓老實,賣價都是把控在收購商手裡,看看除了糧食,其他的漲了多少樣多少倍?至少幾倍幾十倍!無數樣!而跟糧食一樣沒漲的,你能找出幾樣來?不說別的,就說說和糧食有關的生產成本吧,看看汽油柴油?漲了多少?看看農藥化肥薄膜?漲了多少?再看看人工?漲了多少?農民現在最真心的一句話,只要有力氣,只要有活做,隨便打工幾天,就把家裡的那麼一兩畝地一年累死累活能產出能落袋的掙出來了。。。多少農民種地壓根就不是為了掙一年到頭幾千塊錢,只是為了有吃的,為了能養點自己吃的雞鴨鵝豬什麼的。


襄陽一奇石福緣


不知不覺,2019年過去了,奶奶個腿的滴,掙錢如捉鬼,花錢如流水,一分錢沒攢下,還一天到晚的瞎蹦噠,豬肉35牛肉要50蘋果賣6塊青菜5元起,可工資卻是一分錢也沒漲, 原計劃今年存5萬,到現在還差4萬9千9       唉;這真是活難找,錢難掙,屎難吃,家難回呀  。[難過][流淚][撇嘴]

~~~送給一直在拼搏卻看不到錢的人 。



愛國恨灘


如果穩定是建立在進口的基礎之上,那將是最不穩定的,如果低價糧是以犧牲農民利益為基礎的,那這樣的福利是不會長久的,因為農民不是神,也需要生存,為了活著也會棄慌打工,離開這個光榮的職業的,從而催生的是越來越大的依賴進口供給了,這是一個健康人拄拐的後果,離開柺棍就會跌倒,用進廢退。而貿易戰的實質就是強迫拄拐,一句話說得好,誰掌握了糧食,誰就掌握了世界。東西不是越便宜越好,低於成本,將會面臨有錢無糧的境地,合適的價格是生命得以延續的保證。保證農民的種糧積極性,就是保證大家的飯碗不空。這是命運共同體的最基本表現。


混吃混喝混光陰


民以食為天,國家為什麼給農民補貼,就是讓糧食價格穩定,更好的發展國民經濟,這就是糧價不漲的原因,其實國家都已經把人民的生活都安排好了,不要整天沒事嗷嗷著添亂了


天佑大漢


這個問題我回答,應為我長在農村,生活在城市,現在父母還在農村生活,一切都清楚,按現在的糧油價格農民是種不出來的,現在是囯家補價給農業生產成本,生產出來的,如果國家不補錢,價格是要高一倍的。


用戶1024628104344


國內的物價一直緩慢上漲,糧食也是隨著上漲,只是長勢較緩較小而已。糧食是一切物價的基礎,關係到國計民生,稍一動彈而牽引大局。糧食如果是大漲,物價必然是會大動。所以這麼多年以來,糧食的價格一直穩定在一個範圍內,不敢大動,以免造成整個物價的大幅上漲。


夏天有雨894


就是這個道理,除了糧食不漲在那個農資不漲?一百個糧食換不來一袋八十斤的化肥,水費,農藥,地膜,柴油,電費……誰能舉例那個農資沒漲?我給你下跪了!


老老實實16


農民集中居住,農田大規模現代化種植,這是大勢所趨,唯有這樣才能降低成本,具備競爭力。如發展的好,在降低成本又能盈利的情況下,未來進口糧由於人工成本高,並非國產糧的對手。所以未來隨著集中種植的推進,糧價不但不會漲,反而還會有小幅度下降。在全球市場化的今天,國家會越來越開放,打敗進口糧,唯有靠農業的全面現代化。


897531O


幾十年來,工資上漲100倍,各種物價不同程度上漲,唯獨糧食上漲幅度最小,大約在10倍左右。民以食為天,糧食關呼民生大事,是社會穩定重要因數,首先感謝祖國對民生做出的不懈努力,假如糧食與工資同長漲100倍,恐怕有眾多人難以解決溫飽,回到艱難困苦的年月,會給社會造成不穩定局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