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歇業、不漲價、送到家,陸豐商家暖心護航抗疫路

自陸豐市發改局和陸豐市市場監督管理局聯合發佈《關於維護大米等糧油市場秩序穩定的通告》以來,眾多陸豐商家積極響應,以不歇業、不漲價、送到家等形式踐行誠信經營理念,全力配合疫情防控工作,盡顯陸豐“溫度”。

東海鎮貿易城經營雜貨店的周先生告訴筆者,瞭解到街坊鄰居的日常生活需要,他大年初二就開門營業了,“不是說我很想掙錢,主要是抗疫情的關鍵時期,鄰居們都宅家了,在家做飯的時間一多,難免油鹽米醬醋茶不夠用。店裡都是街坊鄰居來惠顧絕不能趁火打劫。”據他介紹,附近一帶的雜貨店都達成了默契:不漲價且限購,不賣給未戴口罩的顧客。“我們這種小店本身庫存不多,希望街坊鄰居們不要囤貨,讓大家都能買得到。”

在月桂路,一家菸酒店門口掛著“謝絕入內,只接外送”的提示牌。老闆謝先生表示,年底囤積了很多酒品,但因為人來人往不利於疫情防控,便決定送貨上門,“這段時間我們不僅不漲價,還打了折扣,為打贏這場硬仗出一份力量。”無獨有偶,在人民路某超市經營水果的鄭先生也開啟了送貨上門的經營之路。鄭先生告訴筆者,為更好地服務顧客,他每天在微信上接單,佩戴好防護工具上門派送,生意反而比平日更好。

隨著疫情蔓延,口罩成為供不應求的防疫裝備,但陸豐卻未出現搶購口罩的現象。原來,全市各大藥房都採取了嚴格的限購方式,市民們也都摒棄私心相互告知,有序購買。“患難見真情,更顯素養。”有網友評論道。在金碣路的某家藥店,店員告訴筆者,藥店的口罩一直處以緊銷狀態,但是價格沒有明顯波動,“現在經常有執法隊過來檢查衛生和物價情況,我們也自覺不想哄抬物價。這段時間比較特殊,很多工廠和物流都放假,更多醫療物資要留給奮鬥在一線的工作人員,相信過一段時間會好起來的。”

除了口罩,酒精也經常處於斷貨狀態,藥店的板藍根顆粒、雙黃連口服液、小柴胡沖劑等也十分緊俏。陸城東河邊的一家藥店老闆說,他鄭重承諾不歇業、不漲價,為市民朋友的健康保駕護航,也希望前來買藥的顧客做好自我防護措施,自覺配合體溫檢測。

【全媒體記者】陳欣欣 南小渭

【通訊員】蔡海燕

【實習生】林曉青

【作者】 陳欣欣;南小渭

【來源】 南方報業傳媒集團南方+客戶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