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喝了小米粥會胃疼?

方臉的胖子


平時小米是一種老少皆宜的食物,因為它不僅營養豐富,而且性溫也容易消化。不管是牙齒不太好的老年人,還是年齡比較小的小寶寶,小米都是比較容易接受的。但是如果說喝了小米粥就會胃疼,那麼我們就要考慮到底是不是小米粥的原因了。

首先,在本來胃就不好的情況下,可能就會在吃了東西以後感覺到胃疼,這個並非因為吃了小米粥的原因,而是因為本來就有胃病。而且這種情侶,可能不僅僅是吃小米粥會胃疼,吃其他的東西也是會一樣的胃疼。

如果是吃了東西就感到胃疼,而並非僅僅只是吃了小米粥胃疼,那應該考慮胃出了毛病,而並非怪小米粥。

還有一種可能性,就是小米粥沒有熬好。如果說本來就是消化能力比較弱,或者身體比較虛弱的人,小米粥熬的時間不夠,不夠軟爛,米粒比較硬也會很難消化,可能也會導致胃疼。

我們煮小米粥的時候,一定要做到小米軟爛,開花了吃到嘴裡沒有硬粒感,這樣才算是合格的小米粥。如果真的吃什麼都胃疼,別怪小米粥,建議去醫院看看胃。


婦產科女司機颯姐


小米粥是北方人常喝的一種粥,在北方人眼中,早上起床後,最舒服的事,莫過於喝一碗熱騰騰的小米粥,營養好喝還養胃,但有些人喝過小米粥後,會產生胃疼現象,這是為什麼呢?下面,小編就來給大家解釋一下。

首先,喝了小米胃疼,可能是因為小米不新鮮,一般儲存過久的小米不僅不能起到養胃的作用,還能導致胃潰瘍,因此,在挑選小米的時候儘量選擇新鮮的優質小米。

如何挑選優質小米?

1.看大小。優質的小米都是一般大的,挑選時可用篩子將其大小不一的過濾。

2.看光澤。優質的小米放在太陽下會閃閃發光。

3.捏一下小米,如果易碎,則為發潮了的或者是發黴了的小米。

4.看顏色。如果抓一把鋪開發現顏色是均勻的,那就是優質的小米。

5.放一粒小米在嘴裡,如果微甜就是優質小米。

其次,可能是小米的品種不適合你,很多人都不知道,其實小米也分很多品種,有比較鬆散的小米,也有比較軟糯的小米,還有比較粘稠的小米,對於胃酸偏少的人來說,建議選擇口感軟糯一些的小米,胃酸多的人不要選黏小米,目前市場上有黑小米、綠小米、黃小米和白小米等不同顏色的非黏性品種,其中白小米最好消化,顏色越深的品種,越不適合胃酸少的人。

還有一種原因,可能是因為胃本來就不好,小米其實是偏涼性的一種糧食,而胃病患者本來就體寒,再喝小米粥可能就會引起胃痛,所以不建議喝,如果非要喝,可以將兩片生薑與小米粥一起熬製食用。


笨蛋美食


大家都知道小米粥屬於養胃的食物,吃完之後會對胃腸道有幫助。但是喝完小米粥可能會出現胃疼的情況,可能是由於如下的原因。下面我們來分析下。



1、本身有胃病的情況下。

這裡面我們說的小米粥可以養胃,是指小米粥的暖胃並且對於胃脹、胃動力不足有一定的輔助作用,因為小米粥熬煮之後會形成一層米油,給腸胃增加了一層保護膜。這樣的情況下喝小米粥對胃腸道很有幫助。再加上小米粥本身就屬於軟爛的食物,所以吃小米粥配麵食是再好不過的食物了。


但是如果本身已經有胃炎或者胃潰瘍的情況下,喝小米粥或者喝任何粥品都會出現胃不舒服的情況,而且小米粥本身的小米在未煮熟的時候米粒就是比較硬的。如果沒有經過充分的浸泡讓其變得軟嫩,或者熬煮的時間火候沒熬好,都會導致米粒會稍微發硬,這樣的小米粥吃進去就不太起到養胃作用的。這樣的小米粒就會比較硬了,所以大家一定要把我做小米粥的方法才行。

2、小米粥喝的過多或者過於黏稠

剛才說的是小米粥沒有熬煮透,但是如果煮過了同樣會出現讓人胃疼的毛病。因為熬煮的太濃就太過於黏稠,如果粘稠就沒法消化小米粥了。太過於粘的粥品會直接粘到胃上,就和粘米一樣在吸收的時候會給腸道增加很多負擔。所以我們喝小米粥的時候也不要將小米粥弄的太稠。

同樣喝太多對於腸道也會有負擔。所以我們要把握好量才不至於讓喝小米粥讓腸胃難受。


圖片來自於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


二姐美食


小米屬於粗糧,本來就是養胃的,但如果不經常喝,很容易引發胃疼。如果經常喝,還發生疼痛,說明你有淺表性胃炎,胃壁接受不了小米的摩擦。特別是小米粥沒有充分熬軟、熬糯的情況下。


不僅僅是小米粥,就是大米沒有充分熬好的情況下,硬的顆粒感都刮胃壁,從而引發胃疼。小米熬粥其實真是個好東西,熬好後加白糖,人吃了非常舒適。小米和大米混合熬粥,味道也相當不錯,粗細糧還能達到營養互補。



所以喝小米粥引發胃疼,就要梳理下自己的飲食習慣:

一,小米粥要充分熬好,可以使用電壓力鍋,充分壓熟小米,也可以小火慢熬。這兩種方式,最好都是先燒好水,再把洗淨的小米放入。起碼小火慢熬半小小時以上。


二,煮熟的小米要出香,入口糯,無明顯的咀嚼感和顆粒感,一定要不過於燙嘴,能入口時喝掉,不能冷涼。冷涼的飲食習慣最容易讓胃病反覆,且綿延不絕。


三,煮小米粥的時候,不建議加食用鹼,儘管這樣會熬小米粥很快,就像過去高壓鍋沒有普及的時候,煮綠豆粥時放食用鹼來加速綠豆快爛一樣。食用鹼不僅破快粥的味道,還會傷胃。


值得一提的是,喝粥也要細嚼慢嚥,喝的太猛,勢必會引發腸胃不適。所以,飲食習慣上,不能大快朵頤,囫圇吞棗,貪圖一時口爽。由於個體差異,一定要了解自己的飲食習慣,小米粥好喝,只有經常喝,胃部才有飲食記憶,進而進入喝它的舒適區。


樓蘭餐廳老王


喝粥養胃

喝粥是胃病患者最推崇的養胃方法,但實際上喝粥對胃的傷害是最大的。而且小米是寒涼的,不適合有胃寒、體寒的人喝。

為什麼說喝粥傷胃呢,這要從胃的工作原理進行分析。

首先介紹一下幽門,幽門在胃的底部,連接的下一個消化器官是十二指腸,幽門相當於一個單向閥,胃裡的食物只能進入十二指腸,進入十二指腸的食物不能反向迴流。

幽門的第二個功能是檢測胃內食物的混合物——食糜,進入胃內的食物,在胃內初步消化後,食物與消化液混合,當混合比例合理時,幽門開啟,每分鐘開啟一次,每次1-2毫升食糜進入十二指腸進行消化。如果食物與消化液比例不合理,幽門會關閉,食物會在胃內長時間滯留。

當我們吃飯時是一口一口的吃,食物進入胃裡的時間比較緩慢,胃粘膜有充足的時間產生消化液與食物混合,胃裡的食物與消化液的比例是合理的,當我們喝粥時,不會喝一口就放下碗,過一會再喝一口,一定是連喝幾口,甚至會一次喝下小半碗,胃裡突然進入大量液體食物,並且數量很大,胃粘膜無法短時間內產生大量消化液,胃內食物與消化液的比例會出現不合理的情況,此時幽門檢測到的食糜不符合消化要求,幽門拒絕開啟,胃內食物的酸度會越來越高,不斷燒灼胃粘膜,對胃黏膜造成進一步的傷害,加重胃病的病情,經常喝粥的人會時常出現胃酸過多,就是這個原因。

因此,喝粥是傷胃而不是養胃。

20年胃病只因一個錯誤養生方法

三年前有一位許女士找我諮詢,她患有20年的胃病,吃了無數的中藥西藥始終不見好轉,在與許女士溝通過程中,她講述了患胃病的過程,在20多年前,全國流傳一種養生的方法,就是早晨起來後喝一杯涼開水,這種方法流傳了好多年,記得當時我也用過這種方法,後來總是感覺胃不舒服,隨著天氣漸冷我就放棄了這種養生方式,改成了早晨喝溫開水,胃就舒服多了。

許女士早晨喝涼開水胃很不舒服,考慮是專家的建議就一直堅持這種養生方式,從胃不舒服開始,到出現胃寒,一直髮展到比較嚴重的胃潰瘍,這時才停掉了早晨喝涼開水的養生方法,但是胃病並沒有好轉,一直持續了20多年。

養胃越養越嚴重

許女士自從患上胃病,到處求醫,中醫西醫都治療過不見好轉,在此期間朋友給她介紹了很多養胃的方法,比如多餐少食,一天吃4-5頓飯,每頓飯要少吃,還有大家都熟知的養胃方法——喝粥養胃

,這些方法許女士都用上了,但胃病始終不見好轉,並且越來越嚴重,從普通的胃炎發展到了胃潰瘍。

許女士是典型的養胃方法不當加重了病情,為什麼說許女士的養胃方法不正確,我們要從胃的工作原理來解釋,今天我們重點分析多餐少食和喝粥養胃到底是養胃還是傷胃。

胃病久治不愈的原因

多餐少食其實不利於胃病的康復

民間流傳了很多養胃的方法,其中多餐少食是胃病患者普遍認可的一種方法,養胃的理由是一次少吃,胃的負擔小,每天吃4-5頓飯,感覺是細水長流,其實這樣做違背了胃的生理特點,對胃病的康復適得其反。

胃的生理特點是,當胃部出現疾病時,胃粘膜會出現炎症或潰瘍,這些炎症和潰瘍要靠自身免疫進行消炎和修復,胃黏膜的自我消炎和修復只有在空腹的時候才能進行,因此,胃病的康復要有足夠的空腹時間,而多餐少食延長了胃部消化食物的時間,減少了空腹的時間,反而不利於胃病的康復。

正常的一日三餐,應該是每餐的餐前有飢餓的感覺,吃完飯後進行消化吸收,在下一餐餐前又有飢餓的感覺,如果吃飯前沒有感覺到飢餓,應該有兩種可能,第一是食物吃得太多,第二種可能是吃的食物種類不合理。

我們重點解釋第二種情況,吃的食物種類不合理。

哪些食物會造成消化時間長呢,大致有三種食物會出現不好消化的情形。

1、食物中油脂太多

這裡所說的油脂指的是植物油和動物油,植物油就是炒菜用的油,數量不能太多,要按照中國居民膳食指南的建議,每人每天25克。動物油指的是肉類中的脂肪,特別是五花肉、豬蹄子等肉類食物。

油脂在消化的過程中需要有膽汁和胰液的參與,膽汁將油脂乳化成細小的顆粒,胰液負責消化這些細小的油脂顆粒,這個過程比較複雜和緩慢,造成食物在胃內滯留時間延長。

2、在吃魚吃肉的同時,糧食類食物吃得太多。

食物在消化過程中有一種現象,單純食物容易消化,混合食物不好消化,如果在一餐中,單純吃魚和瘦肉類食物,不吃糧食,比較容易消化。

如果一餐中,單純吃糧食類食物,少吃魚和肉也容易消化。

如果吃了一定量的魚和肉,糧食吃的又過多,就會出現消化緩慢的情況,食物在胃內滯留時間較長,不利於胃病的康復。

建議大家,如果魚和肉吃的多了,這時就不吃或者少吃糧食類食物,胃內食物會正常的消化,不會給胃造成負擔。

3、吃飯喝粥會延長消化時間

吃飯時喝粥會沖淡胃中的消化液,造成食物在胃內滯留時間較長,造成消化不良。喝粥也是民間養胃的常用方法,但實際上適得其反,喝粥會加重胃病的病情。

胃病康復要標本兼治

通過以上分析,我們清楚了胃病患者在日常飲食中要避開不易消化的食物,合理搭配飲食,既要保證營養,又要給胃留出儘量多的空腹時間,以利於胃黏膜的修復。

胃病患者飲食總結如下:

1、少吃高油脂食物,嚴格控制每天植物油的攝入,控制堅果的攝入量,因為堅果含油量非常高。

2、魚、肉、糧食類食物要合理搭配,魚肉吃得比較多時,儘量少吃糧食類食物,以利於消化。平時飲食中可以通過飲食的搭配,找出魚、肉、糧食的合理飲食平衡點,可以大大減少胃脹情況的發生,有利於胃病的康復。

3、胃病患者在康復過程中不要喝粥,避免食物在胃內長時間滯留,有利於胃病的康復,待胃病康復後可適量喝粥。

4、治療胃病的根本是提高自身免疫力,靠自身免疫對胃黏膜的創面進行修復。提高免疫力的方法是保證每天攝入80克蛋白質,加強運動,快走或慢跑都是比較好的運動。

5、有關胃病康復的詳細方法,在我的《分享》中有系統全面地介紹,並有很多案例可以參照,比如30年胃潰瘍康復的過程,20年萎縮性胃炎康復的方法和過程介紹。


楊青一


首先胃痛是一種症狀,而且胃部沒有病變的情況下是不會出現胃疼的,大多數胃疼主要在左上腹部及劍突後的隱痛,所以胃疼是有各種原因導致的。


引起胃疼的原因有以下幾點!

1、無規律的飲食,暴飲暴食,因為無規律飲食會導致胃酸分泌過多,而暴飲暴食則會導致胃部消化不良,會使得胃內容物集聚過多,胃排空延遲使得胃部脹氣疼痛。

2、長期進食辛辣刺激食物、進食生冷刺激過硬的食物,因為這些食物中的刺激性物質會對胃粘膜直接造成傷害,出現胃疼及不適。

3、大量飲酒吸菸,服用非甾體類抗炎藥物等,酒精尼古丁有很強的腐蝕性,所以對於胃粘膜有腐蝕作用,甚至會誘發癌變,而且是藥三分毒,非甾體類抗炎藥中的成分對胃粘膜有破壞作用。

4、幽門螺旋桿菌感染,大多數胃部病變患者胃粘膜幾乎都存在幽門螺旋桿菌,這種細菌可以在胃酸中生存,而且還會引發胃部炎症反應,而且也是各種胃部疾病的首要治病因素,也是胃癌的罪魁禍首。


因此胃部疾病有胃炎、胃及十二指腸潰瘍、胃癌等極大部分疾病都會有胃疼這一症狀,所以注意飲食很重要,而小米粥對於人體胃粘膜是有保護作用的,還有中和胃酸的作用,但是喝了小米粥出現胃疼一般該患者有胃粘膜的糜爛或者潰瘍。因為粘膜面破壞之後漏出漿膜層及肌層,而小米粥比較粗糙,觸碰到糜爛的粘膜面後摩擦力比較大,所以容易導致胃疼。

關注小克,為大家普及更多健康知識,謝謝!


小克大夫


在大多數人的認知裡,小米的養胃效果很好,但是你們一定不知道對於胃病患者、虛寒體質的患者和滯氣患者,食用小米粥就需要謹慎對待。

1·患有胃潰瘍或淺表性胃炎的患者應當喝軟爛的粥品,但是過量不宜,因為會刺激胃酸過多的分泌,這樣產生大量胃酸的情況下會眼珠刺激胃粘膜及其潰瘍面,不利於潰瘍面的癒合。

2·如果你經常性的怕冷,手腳冰涼,背部發冷,日常的排便稀薄等這些都是虛寒體質的患者,而這些患者就要少食用小米粥,因為小米性寒,過多則傷身。

3·如果你時常感覺生氣後會有胸悶難解的情況,如果是疾病導致的胸悶氣短,可能會在情緒波動的時候容易腹痛腹瀉,女人們可能會乳房脹痛,甚至是感覺喉嚨有異物感,這些人群都是不適宜喝小米粥的。因為小米粥會導致滯氣、隔食。

1·腸胃動力不足的人適宜喝小米粥,腸胃動力不足的人群也就是消化能力差的人,這些人群喝小米粥能有助於消化。

2·孕婦可以選擇適當的喝一些小米粥,因為小米中的含鐵量比較高,對補血的效果顯著,同時小米還有滋陰的效果,對於女性來說是很好的。

3·女性患有 陰道炎症的,食用小米粥可以起到一定的殺菌、消炎的作用,這是因為小米屬於一種鹼性食物,含有多種氨基酸。

4·對於口臭和患有口腔潰瘍的人群具有緩解作用。因為小米中含有維生素B群,能有效緩解口腔潰瘍。


壹藥坊


小米粥一直被認為是養胃的健康飲食之一,頗受老胃病患者的喜愛。但是,小米粥不是適合於所有的胃部患者,喝了小米粥會胃疼,考慮是以下幾方面因素導致的。對於胃不好的人群而言,是否適合喝小米粥,還得根據自身情況來看。

為什麼喝了小米粥會胃疼?

之所以說小米粥養胃,主要是因為粥類食物都是經過充分的煮制後,保證軟爛、熟透,而且屬於半流質食物,相對於其他食物而言,比較容易消化,這樣就會大大減輕胃部的負荷。另外,小米粥的膳食纖維和維生素含量比較高,可促進胃酸分泌,進一步幫助消化,膳食纖維還可促進腸道蠕動,防止便秘。因此,小米粥養胃主要是在於它的軟爛、易消化的特質,針對的也是常有消化不良、胃脹,胃腸蠕動功能減退的胃病患者。當然,小米粥煮制過程中形成的粥油也具有一定的胃粘膜保護作用。

但是,胃病有很多種,而不同胃病患者,其胃部不適症狀也不同,消化不良只是常見表現之一,也有患者表現為反酸、燒心、胃痛、腹瀉等症狀,而對於部分胃病患者而言,可能就不適合小米粥了。

這是因為,首先小米粥屬於寒性食物,而胃病患者常有胃寒表現,如胃痛、胃脹等,如果胃寒者過量食用小米粥必然會加重胃部不適,導致胃痛。因此,小米粥固然養胃,但不適合胃寒者,應控制食用量。

其次,小米粥屬於粗糧,它之所以養胃,是因為經過了充分的煮制,保證熟透、軟爛,而如果煮制不夠,小米粥沒有充分熬軟、熬糯時,此時再加上胃病患者受損的胃粘膜,必然會導致粗糙的小米粥與糜爛的胃粘膜接觸性疼痛,即表現為胃痛。

最後一點就是,小米粥不容易變涼,而胃不好的人都喜歡喝一些熱熱的東西,所以常常會選擇趁熱喝,這固然是一種好習慣,但是對於胃粘膜受損的胃病患者而言,過燙的食物下肚,對於胃部也是一種較大的刺激,可能也會導致胃痛的症狀出現。

由此可見,小米粥固然是一種養胃佳品,但如果食用不當,反而會成為傷胃“利器”。對於胃不好的人群而言,小米粥可以喝,但是要注意食用量,尤其是胃寒者,不能多喝。另外,要注意小米粥一定要保證充分煮熟,軟爛後再喝,還有喝的時候不要太燙,也不能太涼,溫度適宜很關鍵。

我是黃志豔大夫,致力於用樸實無華的文字解釋複雜難懂的疾病知識,幫助您管理好自己的身體。您的點贊就是我最大的動力!另外,如果您的家人也存在骨質增生的困擾,請把這篇文章轉給他們吧!


黃志豔大夫


小米本身是一種很健康的穀類,營養價值、藥用價值都很高,還有“代參湯”的美稱。但是為什麼有很多朋友一喝完小米粥就感覺到胃疼呢?下面從幾個方面幫大家分析一下。



1.小米粥沒有充分熬軟熬熟。 一般情況下,小米粥要小火慢熬到40分鐘以上,才能熬軟熬糯,才可以放心食用。煮粥之前最好把小米放在水裡浸泡一個小時,再開始做。一定要看到粥湯變得濃稠,小米全部開了花,這樣才是熟了。之前看過一個案例,有一位朋友,小米粥熬了20多分鐘就吃了。結果過了半個多小時,開始頭疼、噁心、暈眩、還吐了。去醫院檢查,醫生說他是食物不熟引發的消化不良,最嚴重的可以引起食物中毒。所以吃小米粥特別要注意看一下是否煮透了。




2.平時不經常喝,胃部不適應。對於平時吃慣了精細糧食的人群來說,小米粥並不是一個很好的選擇。俗話說“習慣成自然”,小米是一種粗纖維特別豐富的穀物,平時不大吃小米的人,脆弱的胃壁受不了粗糧的摩擦,多少會有程度不等的反應。如果實在想喝小米粥了,建議抓一把大米一起煮,中和一下。



3.有胃炎的人少吃或不吃。《本草綱目》中說,新小米益氣、養胃、養腎氣,陳小米卻會滯氣、隔食,告誡胃寒者不宜食用陳小米。由此可見,胃不好的人不能食用小米粥。虛寒、胃寒、胃酸分泌多、胃潰瘍、慢性胃炎等人群還是建議不要吃小米粥了,市場上出售的小米質量良莠不齊,我們無法準確判斷新舊小米,可以養胃的其他食物也有很多,不要去冒這個險。



民間一直流傳一種說法,說喝小米粥能養胃。其實,不盡然。喝小米粥要看個人體質適應程度,沒有不適的感覺那是最好;如果感到不舒服,就別勉強了,選擇其他食材吧。


歡笑美食


簡單的生化反應:

小米澱粉一一加熱煮沸,澱粉糊化一一喝小米粥,進口入胃,被消化液迅速水解為單糖和乙酸,一一糖加酸變成了對胃粘膜的攻擊因子。一一有潰瘍病者就出現胃疼了。這就是醫生說的"無酸不潰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