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地勢坤,君子以厚德載物”是什麼意思?

鯤鵬影視


周易原文 《易經》第一卦 乾 乾為天 乾上乾下 象曰: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潛龍勿用,陽在下也。見龍再田,德施普也。終日乾乾,反覆道也。或躍在淵,進無咎也。飛龍在天,大人造也。亢龍有悔,盈不可久也。 用九,天德不可為首也。 …… 第二卦 坤 坤為地 坤上坤下 象曰:地勢坤,君子以厚德載物。
詮釋一: 《易經》中認為: 乾為馬,坤為牛。 用馬來象徵天。 故,天行健,就不難理解,駿馬以形容自強不息;坤為牛,以牛來詮釋人之品德。 有些古句是不需要詳細解釋的,關鍵在於個人的體味。 詮釋二: 《易經》曰: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地勢坤,君子以厚德載物。
“天行健”與“地勢坤”失去了對稱,怎回事兒? 據帛書《周易》,“幹”為“鍵”,“天行健”乃“天行鍵”,“鍵”乃“幹”之古字,而“鍵”又訓為“健”,串在一起: 天,行矣,幹(鍵)。幹,健也。 據帛書《周易》,“坤”為“川”,“勢”乃“執”,“地勢坤”乃“地執川”, “川”乃“坤”之古字,而“川”又訓為“順”,串在一起: 地,執也,坤(川)。
坤,順也。 “地”也有“原初的肯定性的強力”, “執”執力為“勢”,所以“地執坤”變成了“地勢坤”。 “執”執持、執守;“勢”“勢力”、 “形勢”,坤之義大矣哉。 人參贊天地化育,參入“存在者之整體”,又能“復”,而得以“見天地之心”。
天、地、人,三才而兩之,中道而行,何惑之有? 天行矣,幹。幹,健也。君子以自強不息。 地執也,坤。坤,順也。君子以厚德載物。 詮釋三: “天行健”出自《周易》:“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乾卦)、“地勢坤,君子以厚德載物”(坤卦)。
意謂:天(即自然)的運動剛強勁健,相應於此,君子應剛毅堅卓,發憤圖強;大地的氣勢厚實和順,君子應增厚美德,容載萬物。 譯為:君子應該像天宇一樣運行不息,即使顛沛流離,也不屈不撓;如果你是君子,接物度量要像大地一樣,沒有任何東西不能承載。

濁酒話煙語


“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地勢坤,君子以厚德載物。”這兩句話出自《易經》乾坤兩卦,《易經》是我國古典文學寶庫中最為燦爛輝煌的明珠。

講到《易經》我們就會聯想到八卦,想到八卦,就會聯想到上通天文,下達地理的全能大師。其實《易經》是中華傳統文化的總綱領,包含著樸素的自然法則和深刻和諧的辯證統一思想,被稱為“諸經之首大道之源”。

在《易經》漫長的發展過程中,孔子對其的發展起了巨大的推動作用,《史記·孔子世家》裡說:“孔子晚而喜易,序彖、系、象、說卦、文言。”奠定了《易經》作為儒家經典之一的重要地位。

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地勢坤,君子以厚德載物。

翻譯過來,天的運行剛健不息,君子從中得到啟示要自強不息。地的形勢就是坤卦,君子效法大地的品德,以深厚的道德負載萬物。

這兩句話說出一個偉大的人文思想,“天行健”天體在不斷地、永無止息地運動,日出月落,冬去春來,天的法則,只有付出,不要回報,像太陽只放射光芒並沒有從地上吸收什麼。

“君子以自強不息”做人要效法宇宙的精神,一切要靠自己的努力,要自強“士別三日當刮目相待”不求進步,就是落後。

“地勢坤”大地像坤卦一樣隨順,人類離開了大地就沒有了生的可能,大地給我們提供衣食住行,但是我們給大地帶去的是破壞和垃圾,然而大地並不計較。

“君子以厚德載物”人的修養要效法大地,要有大地一樣的胸襟,品德要圓融廣大,把做人處世的修養要養的深厚,進德修業,永不停止。

這兩句話如同一場隨風潛入夜的春雨,灌溉著中華人文及自然科學的發展。2014年4月1日,習近平總書記《在布魯日歐洲學院的演講》時說:

“中國是正在發生深刻變革的國家,我們的先人早就提出了 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 的思想,在激烈的國際競爭中,如同逆水行舟,不進則退。”

1914年梁啟超到清華大學演講,引用了“自強不息”“厚德載物”來激勵清華學子。清華人便把“自強不息,厚德載物”作為了清華的校訓。

《易經》像一座豐富的寶藏,我們只要能攝取丁點知識,就足以成就偉大的成績。德國著名哲學家、數學家萊布尼茨,受到《易經》的點撥,產生了二進位制的最早靈感,為電腦的誕生,創造了條件。世界諾貝爾物理學獎獲得者楊振寧也曾坦言說,他的成績的取得也是受到了《易經》的啟示。

《易經》對人類文化的發展做出了巨大的貢獻,以它包羅萬象的知識,涵蓋宇宙的胸懷,指導著千年的滄桑鉅變,也正以蓬勃不朽的力量,為當代世界的發展進步貢獻著巨大的能量,它是我們中華民族萬千年勞動人民智慧的偉大結晶。


END.


博書


“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和“地勢坤,君子以厚德載物”其實是兩句話,它們分別出自《周易》的乾卦和坤卦的象辭。在回答題主的問題之前,我們需要先簡單解釋一下,什麼是象,什麼是象辭。

象,原本是獸名,但在《周易》的文辭編排中,它被假借作為象徵與現象的意義。而象辭,就是研究《易經》卦象的心得。由於八卦和八八六十四卦象徵的物理人事過於抽象,為了使人容易瞭解,於是便借用現象界中,人們的五官和意識可以體會察覺的東西,代為卦象的解釋,是為象辭。乾卦的象,即為天,而坤卦的象,即為地。有了這個基礎,我們現在可以來解釋這兩句話了。

01.

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

這句話中,天行健,指的是我們所知覺到的天體,它永遠在運行不息的旋轉前進。我們人類,與萬事成物一樣,都生長在這個運行不息的天地之間,所以有志修德修學的君子,應當效法天道,永無止息的求取進步。

02.

地勢坤,君子以厚德載物。

這句話中,地勢坤,指的是我們所置身其上的地理形勢,雖然地勢不順,但其形承天,故深厚難測。有道君子,應當效法大地的遠大深厚和載育萬物而不言的德性,廣施恩澤,布化四方。

當然,乾坤兩卦作為周易八八六十四中至陽至陰的兩個卦,它們所蘊含的豐富內含,絕非在這裡一個簡單的回答可以說清。大家都知道,《周易》作為我們傳統文化的群經之首,它所闡述的道理,實際上是貫通儒釋道三家的教理的。

儒家的《論語》更多強調坤卦的厚德載物,鼓勵聖賢君子立德立言,以教化四方。而道家的《道德經》則更傾向於從內在心性上求證乾卦的至大至剛,因為乾卦代表天道,代表自然,代表無為。

至於佛家,因為它在中國的傳統文化中,屬於後來者,它能在中國生根發芽,千年傳承,得力於它與中國儒道兩家的相互融合,相互印證,而禪宗就是它們融合與印證的產物。為什麼《金剛經》一直以來,被視為禪宗七經之首,也正是因為這方面的原因。


我是悅哥,我的夢想是“3+1”:讀懂《論語》+《金剛經》+《道德經》這3本書,成為1個像張慶祥講師那樣的開悟者和傳統文化傳播者。歡迎【關注】,一起成長。



被催更的牧羊悅


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
地勢坤,君子以厚德載物。


首先說明五點,可能造成不能真正領悟其旨的原因:

第一、古代的文章沒有標點符號,這是後人斷句加上去的。

斷句之人,真正能理解原句的含義嗎?又或斷句後,能表達原句的含義嗎?“斷章取義”也早就了現在的成語典故。

第二、從古至今,字形有了太大的變化。

文字的創造發展經歷了一段很長的時期。甲骨文、繁體字、簡體字等等。每個時期的文字記載,到了另一個時期,可能變化很大。

第三、從古至今,隨著文字字形的發展,字義也在不斷變化。

即使是同一個字,在不同時期也可能有不一樣的內涵。這很容易,讓我們以某字現在的含義去理解過去文字的含義,造成誤解或不解。

第四、不同時期,人們所處的物質世界、人們的世界觀不同。

不同時期,人們所接觸的客觀物質世界不同,由此人們形成的世界觀也不同。要想理解古代的文字記載,須以當時的世界觀去理解。這就是“上下文”的意思。

第五、不同時期,字的讀音也在發生變化。

這個是相對於駢文、詩詞歌賦等來說的。讀音的不同,對含義的理解影響較小。

總之,由於各種因素,在解讀古文時,要穿透文字,還原到過去,理解文字所表達的最原始的涵義,從而,體味其深厚的意蘊。

現在,剖析兩句:

第一、斷句

“自強不息”、“厚德載物”,現在是作為兩個成語在用,尤其作為清華的校訓後,更是轉載萬千。但是,當我們看看“厚德載物”這句,“厚德”是形容人的,“載物”可以用來形容人嗎?強暴的去理解,當然可行,不過更合適的是形容“車”、形容“地”。由此,我認為現在的斷句並不合適,應該在“自強”、“厚德”的後面斷掉。“不息”是形容“天”的;“載物”是形容“地”的。

第二、字形

“勢”乃“執”,“執力”為“勢”。意為“執持”、“執守”、“執著於”、“恆久不變”。如此,“行”與“執”都為動詞,也可講的過去。

第三、字義

“幹”為“鍵”, “鍵”乃“幹”之古字,而“鍵”又訓為“健”; “坤”為“川”,“川”乃“坤”之古字,而“川”又訓為“順”。由此,我們能更好的理解這兩個字:

“健”:剛強有力,如駿馬奔騰;

“坤”:柔順寬厚,如孺子牛。

柔順不是順從、服從的意思,更多的是順勢而為的意思。“得民心者得天下”、“識時務者為俊傑”大概也是這個意思。現在,好像後句多為奸黨遊說忠良棄明投暗所用了。

“德”:現在主指道德,但在古代這個要寬泛的多,意在德性、修為。。。

第四、古代世界觀

1. 地心說:也就是認為地是靜止不動的,而天(包括日月星辰)是不斷運動的,這以地作為參照物,也不錯。

2. 天人合一:不能單從字面理解,意思是,人源於天地,是天地的派生物,所以天地之道就是人生之道。

3.陰陽:這也是《周易》作者的核心理念。放在現在講,矛盾論也是一致的。萬事萬物都有陰陽、剛柔、內外、動靜。剛柔相濟,內外並用,動靜結合,陽中有陰,陰中有陽,相互對立又不可分割。“嶢嶢者易缺,皦皦者易汙”也是這個思想的展現吧。

最後,綜合理解這兩句,用兩句文言表述如下:

天行不息,何者?健也。然則君子何以為用?自強也!君子自強則健,遂若天行矣不息;

地執載物,何者?坤也。然則君子何以為用?厚德也!君子厚德則坤,遂若地執也載物。

“不息”形容“天行”這個現象,“健”是這個現象的“原因”;

“載物”形容“地執”這個現象,“坤”是這個現象的“原因”。

“天”為陽、為剛、為強、為外、為動;“地”為陰、為柔、為順、為內、為靜。

“天”的剛健性格主要體現在:“天”的運行是剛健不屈的,它不受人世的興衰治亂的影響,也不為任何艱難險阻所擋,按自身的規律,永恆不止地前進;

“地”的柔順性格主要體現在:“地”幅員廣闊,其體深厚,它生長萬物,滋養萬物,而萬物並蓄。

既然天地之道即是人生之道,那麼人亦應效法於天地。人要效法“天”的剛健,自強不息,不因困難而阻,不因失敗而餒,一往無前,努力進取,永無止境;人要效法“地”的柔順,寬厚為懷,順勢而為。

自強:對於人來說是內在的,表徵自己需不斷運動。

厚德:對於人來說是外在的,只有和別人有聯繫的時候才能體現是否厚德。厚德就是柔順,就是寬厚為懷、順勢而為。寬厚為懷就不是刻薄,不是看法不同便火冒三丈。孔子曰:“躬自厚而薄責於人”;梁啟超1914年11月5日在清華的演講——《君子》中說:“君子責己甚厚,責人甚輕。”。這是寬厚為懷的思想體現。順勢而為,首先要調查清楚勢是什麼,也就是形勢,你周圍的客觀存在。這裡不是現在趨利避害、附庸權貴的範疇,這裡的勢是一個哲學概念,順應大勢、客觀規律之意。按照自己的能力去要求別人,就是以自我為中心,不去了解客觀世界,不知道世界有多樣性的規律。入鄉隨俗,就是順勢而為的思想體現。

自強與厚德,從邏輯上講就是外柔而內剛,天圓地方。

說到這裡,以基本闡述完畢,但有一個問題,天為陽、為剛、為外、為方,地為陰、為柔、為內、為圓,怎麼成了外柔內剛、天圓地方?暫且不去深究。就當在天地合合為人的過程中,陰陽轉化,由內而外了吧。陰陽圖的兩條魚為天地,兩個眼睛為人,這不就代表人在天地合合的過程中陰陽互換了嘛,哈哈。

人能效法於天地,做到剛健不已,自強不息,寬厚為懷,順勢而為,就會得天地之靈氣,日月之精華。則通透無礙。


小書蠹


先說說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這句話出自易經乾卦。這句話的意思是說,君子應該學習天道,學習大自然,你看大自然的山川河流風雲雷電春花秋月日月星辰,何曾停止過運行,它們始終不停地運動,而我們人也是一樣,也要學習大自然的進取精神,努力奮鬥進取。這是典型的儒家文化的精神。儒家文化從易經中吸取養料,養成了奮鬥不止死而方息的精神。孔子曾經對他的弟子子貢說,活著就要奮鬥,就要學習,直到死了才能休息。這就是中國文化中的積極進取的精神。

再說說地勢坤,君子以厚德載物。這句話來自於易經中的坤卦。易經中說,你看大地具有多麼寬廣的胸懷,它可以接受美好的東西,但也容納了很多不好的東西,大地的胸懷是寬廣的。而我們人類,也要像大地一樣寬容。所謂心底無私天地寬,所謂海納百川有容乃大。所以,中國文化在本質上是一種和合文化,是一種天人合一的和諧文化,運用的人倫關係上,儒家學說強調己欲達而達人己欲立而立人和己所不欲勿施於人的人文精神。


好玩的國學


1914年梁啟超先生應邀到清華大學,舉行一場主題為《君子》的演講,期間梁啟超先生用“自強不息、厚德載物”勉勵大學生。

清華大學決定以自強不息、厚德載物作為校規,沿用至今。

前人經常用“自強不息、厚德載物”來勉勵後輩,它體現了是中華民族傳統的偉大精神。

“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地勢坤,君子以厚德載物”

首先,要知道這句話出自《周易》乾、坤兩卦的象傳,象傳是解釋卦象的道德內涵,從卦象引申出為人的道理。

再接,直接翻譯這兩句話,意思是:

天道的運行沒有停止,君子觀看乾卦,應該效仿天道,樹立努力奮鬥、永不鬆懈的志向。

大地的地勢是坤卦的象徵,君子觀看乾卦,應該效仿大地,建立寬厚的大德承載萬物。

然後,在70年代出土的馬王堆帛書周易,兩句話寫作“天行鍵,君子以自強不息;地勢川,君子以厚德載物”


其中鍵是使軸與齒輪等連接固定的零件,使得車輪可以滾滾前進。

川是平坦的意思,天行鍵與地勢川剛好組成對文,明白帛書周易就應該很好理解。

最後,天行健是古人以大地為參照物,觀測日月星辰運行不止,沒有絲毫偏差,從天道領悟到人道的君子也應該效法。但不是意味著人要不睡覺,累死累活,確切來說是奮鬥不懈,無畏困難的精神

地勢順,王弼註釋“地形不順其勢順”,大地的形態有高有地,但大體而言是通順、無遠弗屆。君子也應該效法大地,像大地那樣海納百川,承載大地上的形色生靈,承載萬事萬物。君子應以寬厚的品格對待人事,無論是聰明的,愚蠢的,高位的,卑下的,都應表示尊重仁慈相待。

總結:

這兩卦深刻體現了《道德經》的“人法地、地法天、道法自然”。

我們效仿天地的德行,事功上要奮鬥立業,待人上要寬容仁義

陰陽和諧,內聖外王。


雲汀說文史


出自《易經》的乾卦和坤卦,要弄懂這兩句話,就必須弄懂乾卦和坤卦。

天行健:天的運行——健,外在有力,內在和諧

對於君子而言,自強不息就是健,健就是運行不止,所以自強不息不是追逐名利權勢,而是培養身心的和諧,持久,推及其餘,帶動其他人運轉不息。

很多人覺得君子是很懦弱的,其實不是,君子是由內到外,自己的“健”帶動他人的“健”。

儒家提倡六藝,有文有武,禮、樂、射、御、書、數,孔子射箭就很準,而且熟練駕車。

地勢坤:地的狀態——坤,從田,上通下達

對於君子而言,厚德載物就是坤,廣博寬厚,包容萬物。你看大地是不會嫌棄誰比較髒就不承載,而是接受一切,融化萬物。

所以,君子不僅剛強,而且柔順,對外奮發有為,對內修養品德。

易經的乾坤兩卦很好的詮釋了君子是效法天地,陰陽和諧。兩句話連在一起,也是為了大家不要過剛過柔,而要陰陽和諧。

其實乾卦也有潛的部分,“潛龍勿用”;坤卦也有用的部分,“或從王事,無成有終”。

這就是易經的陰陽和合思想,陽中有陰,陰中有陽,一陰一陽謂之道。


陽明正傳,傳播陽明心學和儒家經典!歡迎關注和探討!


陽明正傳


首先要搞清楚這句話裡每個字,每個詞所代表的內涵。同時,儘可能站在當時人的角度去理解。

當然我的理解也不一定是當時作者所表達的內涵,不過在此說出我的理解,拋磚引玉。

天,指的是每個人所具備的,不生不滅的真我。同時,也代表著宇宙運行的自然規律,道。

地,對人來說,就是生命,軀體。對宇宙來說,就是有相的所有東西,包括地球。

我覺得古人寫再多的文字,都是為人如何生存服務,然後再把宇宙,大自然拿來對比,讓人學會如何生存。

行,就是運行。

勢,是運行前的狀態,決定運行的力度。

健,是運行時的那種從容不迫,勢不可擋,量變到質變的關鍵點所顯示的狀態。

坤,是指靜態的含藏,生機勃勃之前的那種狀態,就像肥沃的土地,一旦春風吹過,生機盎然一片。

君子,是能覺悟整個過程的人,是聖人。普通的人看不到量變,看不到內部的肥沃。君子能看到,而且知道怎麼樣才能量變,怎麼樣才能肥沃。

當我們知道了上面這些字的內涵,那麼,君子怎麼做呢?那就是自強不息,只有自己逐步累積量變,才能達到質變,只有質變才能徹底改變自己的生命,軀體存在的形式。而這種量變的過程,是符合正理,正道的,是一個一個的至善,至善就是結果是更好的善,有別於漏善,所謂漏善是指開始以為是善,但是發展下去,卻不是善,甚至是惡。

至善的積累就是量變,就是德,所以,君子不停息地積累,自強不息。

當至善積累多了,德也就厚了。

厚德載物,物是什麼?物是至善的對象,造福於這些對象。同時,物也指看不見摸不著的天,只有君子才能覺悟到天的存在,只有厚德才能覺悟到天,從無相變成了有相。

無中生有,有中出無!

為學日益,為道日損,循環上升,幾近道矣!


聖歷


這個句子出自孔子為《周易》寫的《象傳》。象傳,分為大象、小象。大象是解釋卦象立義的,小象是解釋六爻辭的。這個句子,分別出自乾坤兩卦的“大象”。(乾卦)象曰: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坤卦)象曰:地勢坤,君子以厚德載物。上句“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流傳更廣。但兩千年來,知者多,能解者少。然而,在學術界仍有不同的解釋,似乎還沒有公認的正確訓解。我就談談小僧的理解,供大家一起討論討論。

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天空最主要就是雲行雨施。天空空無所有,所以叫天空,如果天上有物質,就會掉下來。但是,天上有云有雨,雲雨要動,也就是說天要運行,否則空氣不流通,天氣凝固,草木也很難生長。所以,天空中的雲要行,雨要施,所以叫做天行。健不只是剛而已,還要持久,才叫健。一個人很剛,很容易被折斷的,因此持久地運行才叫做天行健。我們看到太陽持久地、不停地東昇西落,空氣不停地流動,有時候有云,有時候有霧,有時候下雨,從來沒有停止過。我們就覺悟到,要做一個君子,就應該向天學習自強不息的精神。

地勢坤,君子以厚德載物。中國人很勤奮,就是跟天學習自強不息。那地呢?地有沒有行呢?地不能行的,地一行那就地震了。地勢坤,地完全是看勢,有高山,有丘陵,有峻嶺,高高低低。所以,天重行,地重勢。

中國人常說,形勢比人強。很多人認為自己很有能力,自己很有辦法,自己做了很多貢獻,其實都是形勢的幫助。所以,中國人謝天謝地是有道理的。地勢坤,就是地勢有高高低低的變化,我們看地理都是看地勢的。

君子看到了地勢坤,跟看到天行健一樣,要向地學習厚德載物。地很可愛,無私地承載萬物。人們隨便挖洞,它就讓你挖,把有毒的東西埋進去,它也毫無條件地接受。地上有樹,有山,有高樓大廈,什麼都有,它從來不講話。可是,人類不能過度欺負它,否則它就山崩地裂。所以你看女人,她很柔順很柔順,等到惹火了,她就像山崩地裂一樣的,那就夠瞧的。柔極成剛,剛極成柔,我們真的要好好去想一想。

做事情,該剛的時候才剛,該柔的時候一定要柔,只有柔才能夠解決的就柔,非剛不可就剛,可剛可柔,剛柔並濟,內外配合。


小和尚釋廣德


“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自;地勢坤,君子以厚德載物。”這兩句話出自孔子為《周易》寫的《象傳》,也就是後來成為儒家經典的《易經》。《易經》是中華傳統文化與民族精神的精髓和瑰寶,是古文學最為燦爛與輝煌的典籍。


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

天體宇宙的運動,剛強勁健,陽光雨水日復一日地滋潤著山河大地,永不停歇。君子的為人處世,必須是積極向上,堅毅執著,奮鬥不止,自強不息。中華民族幾千年的生生不息滄桑鉅變,之所以有著勃勃的生機,有著巨大的能量,就是因為有著這種頑強拼博的精神,有著這種堅韌不拔的力量。


地勢坤,君子以厚德載物。

大地的氣勢博大,厚重柔和。君子以行善積德,以大地曠達的胸懷,去包容和承載世間的萬事萬物。這就要提升個人的修養素質,奉獻社會,善待他人,不求回報。這是一種天地無私,大愛無疆。

自強不息,厚德載物,是一個偉大的人文思想,有著撲素的自然法則與深刻和諧的辯證統一。兩千年來一直是激勵人們勵志向上,奮勇前行,修養道德,包容大度。之所以這樣,才成為清華大學的校訓,以啟發那些青年學子的品學兼優,將來成為共和國的鋼鐵脊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