既然克隆羊都可以,为什么克隆恐龙不行?

爱你777


这个问题我来回答,克隆羊已经是二十来年前的事情,常见的猫狗牛羊早就被克隆一遍了,去年我国中科院神经所也克隆过灵长类动物-两只可爱的小猴子。但现在要想克隆几千万前就灭绝了的恐龙,除了在《侏罗纪公园》系列的电影里,人类目前还没有这种技术。

首先,想要克隆恐龙,首先要得到恐龙的DNA。《侏罗纪公园》里的设定情节就是,人类能从深埋在琥珀里的蚊子中,提取到恐龙的血液,从而得到DNA。但这毕竟是科幻情节,即使有残存的DNA,也是破碎的片段。没有完整保存的DNA,无法进行恐龙克隆实验。

另外,克隆是把体细胞的细胞核与去核卵母细胞结合,即使我们有了残存的恐龙细胞核,问题是,我们去哪里找到一个活的恐龙作为母体来移植。从某方面来说,鸡就是存活下来的恐龙,当真的能获得恐龙的DNA,也用鸡来作为母体细胞来繁殖。

如果,以上的恐龙克隆技术真的能够实现,那么最后克隆出来的是鸡恐龙,还是恐龙鸡?是不是能够加入啃大鸡的豪华套餐?这些问题,想想就流口水了。


量子实验室


中学的时候,我们就通过布朗运动知道分子原子是不停地运动的,很多物质只要放置的时间有足够的久,它的形态必然会发生潜移默化的改变,最终引起质变。

理论上,只要能有一套完整的恐龙DNA,那是完全可以将恐龙克隆出来的,但当前最根本的问题就是,我们哪来的完整的恐龙DNA啊。恐龙灭绝了几千万年,几乎所有的基因都已经被岁月“腐蚀”了,破碎的基因残缺不全,它们早已经碎成渣了。

实际上,生物细胞DNA的有效寿命也仅有几百年的时间,因为时间久了,它就跟食物变质了一样,DNA链会承受不住外部及内部的各种原因而自行断裂,年代越是久远,DNA断裂的现象也就越严重。这就好比一间小木屋一样,在没有任何外界人工保护及修补的情况下,它最终的命运肯定是时间越久,坍塌得越久越厉害,最终或许能够坍塌到连木渣都不剩的那种情况下存在。那么恐龙的DNA会被“腐蚀”到一点点DNA的片段都不存在的情况下吗?答案是肯定的,毕竟6000万年的时间啊,这么长的时间足以让当初所有留下来的基因支离破碎了吧。

支离破碎的恐龙基因,在现在的化石里面能够找到的,或许就仅剩一堆组成基因的零散嘌呤和嘧啶了吧。当前,乃至于未来,即便是使用超高灵敏度的DNA测序技术在不破坏化石内部的基因碎片的情况下进行最有效的提取扫描,那也几乎不可能再活得任何有价值的恐龙DNA片段出来了。

因此可以说,我们无法克隆恐龙,这并不是恐龙技术的不行,而是恐龙DNA原料欠缺。这就跟你要去配钥匙一样,你不你原有的钥匙交给别人,别人怎么能够配出你想要的那把钥匙呢?


小民科


克隆是怎么回事?

克隆,就是体细胞在体外的无性繁殖。由于不同生命体的固有差异,克隆的难易程度不同,细菌、原生生物可以说天生会克隆,它们以二分裂方式增殖,克隆就是它们的繁殖手段。

植物的扦插等营养繁殖也是一种克隆,离体的植物组织先脱分化为愈伤组织,然后再分化为根、芽等器官,最后长成一株完整的植物体。一些低等动物如昆虫、青蛙和鱼类的未受精卵,经过特定诱导也能发育成完整动物体,它们的克隆比高等动物简单,科学家在1952年就克隆了北方豹蛙蝌蚪,1963年成功克隆了鲤鱼。

高等动物的克隆

高等动物由于机体太过复杂,单个细胞无法在体外发育成完整个体,对体细胞离体培养只能得到癌变的细胞系,因此高等动物的克隆非常困难。直到1996年,科学家才首次用体细胞成功克隆了哺乳动物,也就是大家熟知的克隆羊“多利”。克隆羊多利,是先取一只白脸绵羊的体细胞作为供体细胞,同时取一只黑脸绵羊的卵细胞去掉细胞核,作为受体细胞。然后诱导体细胞和无核卵细胞融合,并培养为胚胎。最后将胚胎移入一只黑脸绵羊的子宫,经过几个月的妊娠,小多利就诞生了。

克隆羊多利有三个妈妈:第一个妈妈提供了体细胞核,由于遗传物质主要在细胞核中,这是多利的基因妈妈。第二个妈妈提供了卵细胞细胞质,是多利的借卵妈妈。第三个妈妈是生下多利的代孕妈妈。

结果是,多利是一只白脸绵羊,和基因妈妈几乎一模一样,只有一些细胞质遗传的性状继承了借卵妈妈,而代孕妈妈虽然怀胎生下了多利,但由于没有遗传物质的传递,多利和它最不像。

克隆恐龙可行吗?

目前牛、鹿、猫、狼和猪等常见的高等脊椎动物都已经被人类克隆了个遍,人类已经掌握了克隆现代动物的技术,但要克隆恐龙,谁来担任这三个妈妈的角色呢?

最难找的是恐龙的基因妈妈,DNA中的核苷酸分子在最理想的情况下也只能保存几百万年,而恐龙已经灭绝6580万年了。

《侏罗纪公园》中有个脑洞大开的情节,科学家在琥珀中的史前蚊子体内提取到了恐龙的DNA,并最终复活了这些庞然大物。这一情节严重缺乏科学性,且不说琥珀中的化学物质会破坏DNA分子链,即便是在密闭的琥珀中,恐龙的遗传物质也无法保存那么久。

找到恐龙的遗传物质只是第一步,克隆需要的是完整的恐龙细胞核。显然恐龙的细胞核不可能保存至今,现有的技术也无法人工制造细胞核,或者将恐龙的DNA注入其他细胞核替换原有的遗传物质。

恐龙的借卵妈妈和代孕妈妈要从它们的近亲里找。现存动物中和恐龙亲缘关系最近的是鸟类,其次为鳄鱼。鸟类是一类小型兽脚类恐龙的后代,起源于1.8亿年前。鳄鱼和恐龙有共同祖先,它们大约在2.5亿年前分道扬镳。

虽然鸟类是小型兽脚类恐龙的直系后代,但相隔太久远,可能已经存在某种形式的隔离机制。一些恐龙身躯太过庞大,即使鸵鸟和鸸鹋这类大型走禽可能也难以完成孕育恐龙的重任。



另外,通过克隆只能得到某种恐龙的一个个体,即使克隆多个个体也是同一套遗传物质的多次拷贝,本质上还是一个个体。无性生殖的细菌可以通过克隆增殖,但恐龙是有性生殖的,只有少量个体势必无法走出近亲杂交和遗传漂变的泥潭。

基于上述原因,<strong>想通过克隆复活恐龙在今天仍是天方夜谭。


动物博览


在电影侏罗纪世界当中,科学家们从琥珀中的蚊子体内,提取到了珍贵的恐龙DNA,于是克隆技术将远古时代的恐龙复活,让这些庞然大物们重新出现在地球上,但电影终究只是电影,就现实的情况来说,人类无法利用克隆技术复活恐龙,因为人类根本找不到恐龙的原始DNA。

事实上当一个生物死亡的时候,它的身体就开始分解,而身体的最基本单位是细胞,因为细胞内存在着它的遗传信息,但这些遗传信息的保存时间是有限的,它们从有到无的时间大概在680万年左右,也就是说一个生物死亡之后,它的DNA信息在680万年后会彻底消失。

考虑到恐龙灭绝于6500万年之前,所以即使人类今天发现了很多很多的恐龙化石,但这些化石当中已经没有恐龙的遗传信息了,所以提取DNA复活恐龙这条路,早就被大自然封死了,但人类并没有就此放弃,一些科学家在经过研究之后,找出来另外一条复活恐龙的路。

现代的考古研究普遍认为,今天的鸟类是恐龙的直系后裔,它们是兽脚类恐龙的一支进化而来的,那么有一些科学家们认为,基因逆转技术从理论上来说,可以将鸡变成它们祖先的模样,而且这样的例子在自然界当中已经存在了,例如有一些动物在生下来的时候,会出现特殊的返祖现象。

所以只要我们能控制鸟类的基因,就能让它们一步一步退化成恐龙,例如国外的一个研究团队就曾经修改过鸡的基因,结果这个鸡的胚胎真的出现了一些恐龙的信息特征,所以只要人类拥有足够的耐心,把鸡变成恐龙是完全有可能的.....


种植恒星


大家都被影视作品中的桥段给骗了,像《侏罗纪世界》里科学家在古老的琥珀里发现了跟恐龙一个时代的蚊子,并且血液保存完整。科学家根据恐龙血液里的细胞进行克隆,重新创造了一个侏罗纪世界。

但实际上这种桥段在现实生活中不可能发生,因为DNA也是有“保质期”的。大家可能第一次听说DNA还有保质期,但确实如此。DNA是脱氧核糖核酸,一种分子结构很复杂的有机化合物。它们存在于细胞核内和蛋白质共同构成染色体,这也是生物遗传基因所在。除此之外细胞内的细胞器线粒体内也含有少量的遗传基因。

既然是有机化合物那么在一些复杂的条件下时间过长就会被分解。而恐龙在地球上生活了一亿多年,但是在6500万年前灭绝于一场小行星撞击地球,其中大部分的恐龙都灭绝,只有部分随着时间进化成今天的鸟类,例如你吃的炸鸡“恐龙味”。

目前科学家发现的最古老的DNA大约有100万年的历史,而据一项研究表明DNA的半衰期大约是521年,经过计算大约需要680万年,DNA的化学键就会全部断开分解。而面对6500万年前死亡的恐龙它们的DNA不会被完整地保存。即使幸运的话也只会得到一些DNA的片段,而人类想要把大量的DNA片段重新链接根本不可能实现。

而世界著名的克隆羊“多利”,从第一头羊的身上取出体细胞提取细胞核,再从第二头羊的身体里取出卵细胞去核,最后通过科技手段把细胞核融入卵细胞,在外加条件刺激下培养新细胞,最后一步把新的胚胎放入到第三只羊的子宫内,克隆羊多利就是走着这样的流水线。

这项技术如果对象是人类的话有伦理问题存在,但是对于一些濒危物种还是有积极意义的。


科学黑洞


既然克隆羊都可以,为什么克隆恐龙不行?

也许是我们技术不行,现在克隆动物还存在非常大的局限性,因为并不是有单一物种的DNA即可,还需要母体的卵细胞,对于羊或者猴子等其他动物并不存在问题,因为这些都是现存大量的动物,但恐龙的条件就要高多了!

克隆羊多利是第一只人类通过克隆技术出生的雌性绵羊,从1996年7月5出生到2003年2月14日死亡,存活了7年不到,死因:被确诊进行性肺病后“安乐死”!

上图是克隆羊多利的“制造与生产”过程,其中有几个关键点我们来总结下:

1、提供关键的供体细胞,多利用的乳腺细胞,当然这只是证明高度分化成熟的乳腺细胞仍然是全能性的!

2、获取去除了细胞核的无核卵细胞;

3、将细胞核植入无核卵细胞并体外培养;

4、植入代孕母羊;

这其中有几个关键,第一个就是提供关键的体细胞,在《侏罗纪公园》中,使用的是琥珀中蚊子的血液,比较凑巧,这只蚊子在被松脂沾住之前刚好吸食了一只恐龙的血,所以得以将恐龙的血液保存了下来!

似乎这是一个完美的过程,毕竟现代琥珀的保存量极大,找到几个有吸食了恐龙的蚊子琥珀还是非常有可能的!因此《侏罗纪公园》中最关键的一环成功了吗?

提取琥珀中蚊子血液的过程

但事实上从血液脱离恐龙身体开始就步入了一个死亡的过程!据新西兰的一项科学研究表明,DNA也存在“半衰期”,时间约为521年,简单的说每隔521年脱氧核糖核苷酸之间的化学键就会断裂一半,再下一个521年又是一般,大约只需要过680万年,这些化学键终将荡然无存!而这只是理论上的保存时间,人类在自然界发现的最古老的DNA片段是拿大永久冻土层的70万年前的马!

也许吴亨利博士的运气比较好,6500万年前的恐龙血液在琥珀中保存可以穿越时空,那么后面的条件具备了吗?

第二是取得无核卵细胞?到现在为止已经不存在任何恐龙,去哪里找无核卵细胞?

第三是体外培养,似乎并不是特别严重的问题,现代技术可以达到这个要求!

第四是代孕恐龙?这又是一个问题,如何解决?

恐龙有近亲吗?鸟类据说是恐龙的近亲,但事实上相隔6500万年的鸟类已经进化成了恒温动物,但恐龙是不是温血动物值得商榷,有科学家研究表明恐龙是一种介于温血动物和冷血动物之间的物种,因此借助于鸟类也许差的可就不止一星半点了!

另一个跟恐龙有些关系的似乎是巨蜥?尽管要扯亲缘关系还是可以说上一二,但要直接取卵与代孕,这就只能呵呵了,那需要的可不止是亲缘关系了!

看来吴博士的工作还是具有相当水准的,在只有恐龙不完整DNA的条件下,居然将恐龙给克隆出来了,这说明科学技术还是王道哈!

当然请不要将科幻片《侏罗纪公园》混淆到现实生活中,而克隆恐龙也存在难以逾越的鸿沟,话说我们也不太希望在现实生活中见到恐龙,这个来自6500万年前的物种在我们的印象中破坏力实在太大,也许我这样讲可能会有人会反对,毕竟还有很多可爱的小恐龙是不?但事实上的墨菲定律还真有可能会发生,难保不会有人克隆比如霸王龙这样的物种并且失控,这才是真正的灾难!


星辰大海路上的种花家


因为没有完整的DNA片段

为什么克隆羊可以?

我们要知道,如果你要克隆一个动物,最重要的是要用到这个动物的DNA片段,而且越完整越好。而克隆羊其实DNA是现成的,而且是整套整套的,DNA的问题根本不需要担心。而且我们要知道,生命的一切行为,都需要DNA通过指导蛋白质的合成才能完成的。也就是说,如果没有DNA,那这个动物是活不了的。

DNA的半衰期

而DNA并不是可以长期存在的,DNA的半衰期是521年,意思是说DNA分子骨架中的化学键有一半发生断裂的时间是521年,所以在理想状态下,DNA最多可以存在680万年左右。但是,实际上大概也就是100万年的时间,DNA就会因为实在零碎,导致我们无法读取到它的信息。

恐龙是在6500年前灭绝的

我们都知道恐龙是在6500年前灭绝的。

也就是说,因为DNA半衰期的存在,恐龙的DNA早就不复存在了,我们根本无法读取到恐龙的DNA信息,更不要说拿到DNA的信息去做克隆这件事情了。所以,我们根本无法克隆恐龙,除非能够找到其他的办法。

总结一下,我们无法像克隆羊那样克隆恐龙是因为DNA的半衰期是521年,在100万年之后就会因为太零碎而无法读取信息,而恐龙距今已经有6500万年的了。


钟铭聊科学


克隆羊有羊DNA, 恐龙沒有DNA 可以提取。恐龙化石內基本沒有可用DNA。就算你可以提取可用DNA, 受精卵要放在近親物种(代孕)的子宮发育成形。再由代孕物种自然生產。恐龙的近親是鸡,你沒看錯,是鸡🐔能生得出來吗?生哪吒嗎?還是真的生个球?

再說DNA有24組合,沒人可以確定怎麼組合。有科學家剛發現恐龙可能是有羽毛,那是不是所有恐龙都有羽毛?組成个超大鸡好嗎?


芯Kam35190490


目前只能克隆哺乳动物,恐龙是卵生动物,所以没法克隆。


用户8475243050124


你没有DNA怎么克隆,人类现在还没有能力凭空创造生命,就算创造出来,那也不是恐龙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