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顺治帝为什么23岁暴亡?

厚德载物49847


顺治十八年在董鄂妃去世一年后顺治皇帝也随他最爱的皇妃离去。顺治皇帝驾崩的时候仅有23岁,又说24岁。所以关于他的死因历史上也是众说纷纭。

流传最广的版本说顺治皇帝是死于天花,天花是由天花病毒引起的烈性传染病,传染性强,致死率高。

还有版本说顺治帝是因为董鄂妃离世,极其悲伤,看破了红尘,将皇位传给康熙,交代好一切后,就上五台山出家当和尚去了。还有一种更离奇的说法,说顺治既不是死于天花,也没有出家,而是被大炮轰死的。

在郑成功后人著作《延平王起义实录》中记载:顺治帝是被郑成功用大炮轰死的,因为当时的官员为了保命,就对顺治的死秘而不发,最后实在是瞒不住了,就吞金自杀了。这些版本中最可信的便是顺治帝死于天花的说法了。



绀香旦日谈


顺治十八年,正月初六,夜里子时(23时至凌晨1时),深宫突然传出了顺治皇帝在养心殿驾崩的消息。顺治死亡时仅有二十三岁,清朝官方给出了极其简短的记载,“丁巳,夜,子刻,上崩于养心殿。” 这也为后世对其死因的各种猜测,预留了足够多的想像空间。

各种的猜测中,流传最广的分别有三个: 一是顺治(空棺)出家;二是被郑成功炸死;三是出天花。至于顺治死于宫廷斗争及商丘白云寺等说法,因太过于匪夷所思这里不再叙述。


一、顺治出家

清朝皇室家谱《玉牒》 中,对于顺治的死,仅记录了驾崩的时间, 至于死因仍旧是避而不谈。据清宫满文档案记载, 顺治皇帝14岁那年,在遵化打猎的时候,认识了一位在山洞内静修的别山法师。

从这以后,顺治就与佛教结下了不解之缘。 顺治十四年,在太监的精心安排下,20岁的顺治在京师海会寺同高僧憨璞聪见面。这次会面后,使顺治对佛教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传说中顺治帝的法号“行痴” 就是他起的。

顺治崇佛已久,且早有出家之意, 董鄂妃死后,他曾经一度伤心欲绝,无心朝政。后人认为病逝于养心殿或许只是个对外托词,顺治并没有死,而是遁入空门削发为僧,出家地点就在清凉山(五台山)。

后人关于顺治出家的猜想基于几方面,一是顺治棺材是空的;二是明末清初国子监祭酒吴伟业的《清凉山赞佛诗》;三是五台山御用之物;四是康熙六次西巡中五次都到过五台山;五是光绪老师翁同龢日记里的诗;六是受董鄂妃的去世打击。



二、被郑成功炸死

据《延平王起义实录》记载,在高崎之战中, 顺治在厦门思明港被炮击中,清军将领达素不敢对外公布这个消息。 此外,《延平王起义实录》上也有太师郑芝龙被害的文字,其中提到了顺治帝死因,顺治是被炮毙于厦门。

且辅臣苏克萨哈曾向康熙建议,“郑成功可以用炮击死先皇,皇上难道就不能处死他的父亲吗? ” 康熙采纳了他的意见,即位不久后,郑芝龙就被处死。

关于达素畏罪自杀,在《海上见闻录》 中, 也有相似的记载。且明确指出,十月达素在得知将回京时,即自行吞金而死。而民间更有顺治被炮击中后,尸首掉到海里后被鱼吃掉的传说。


三、出天花

(相较于另两个猜测,这个说法得到了最多的认可。但是,这说法也同样遭到不少质疑。)

首先,顺治死后实是行火葬。顺治生前笃信佛教,曾试图披缁山林,并多次叮嘱臣下,自己去世后必须火葬。因为,这样才能按照佛教上说的让灵魂升天。

顺治实行火葬,骨灰被置入骨灰罐中,自然就是空棺了。而所谓的空棺之说,更多的是把顺治时期民间曾发生过的两个空棺案,移植到了顺治身上。(其中一案被纪晓岚记录在的《阅微草堂笔记》中)

顺治出家说只凭两首诗或“庚子之变”时,慈禧携光绪逃难至五台山,五台山和尚找出了许多宫廷的御用之物招待他们,并由此而猜测,是顺治出家所带之物。这样的推断有点扯,既然康熙五次到了五台山,赏赐些器皿是再正常不过了。

另外,康熙在当上皇帝后的第二十二年,才首次到五台山。如果顺治真的出家,为何相隔二十年康熙才去看望?这也是对出家说受到最多质的地方。因此,出家说并不可信。

顺治因董鄂妃的去世伤心而出家的说法可信度也不高,更像是民间传说。董鄂妃原是顺治同父异母弟,襄亲王博穆博果尔的妻子,董鄂氏隶属满洲正白旗。清初有命妇轮番入侍后妃的制度,这给了顺治与董鄂妃接近的机会。


天生丽质的董鄂妃因常到后宫来拜见皇太后,渐渐与顺治相识并坠入情网。孝庄皇太后察觉后立即采取措施,宣布停止命妇入侍的旧制,以“严上下之体,杜绝嫌疑”。

但这并未阻止顺治对董鄂氏的迷恋。在博穆博果尔自尽后,没等守孝一年,董鄂妃便被顺治皇帝接进宫封为王妃。一个月后,封为贵妃,地位仅次于皇后。而在董鄂妃去世后,顺治因悲伤过度,愤而出家。

顺治临死之前留下的遗诏。 开列出多达十四 条。其中,不仅对自己平生所为内疚自责,更认为在对待董鄂妃一事上,确实是过了。这似乎印证了此时的顺治,早已放下对董鄂妃的思念。

其次,若顺治真被郑成功炸死,应该早有大量的史料进行记载,可为何只见于《延平王起义实录》及《海上见闻录》?而在记录郑成功事迹的《先王实录》 里,郑成功本人在出兵恢复台湾之前的讲话中,也只提到打败达素军队, 并没有说打死了顺治。因此,这说法同样说不过去。


最后,虽然顺治出天花有着大量的证据或史料记载。但是,偏偏这些记载又出现了前后矛盾。顺治年间,一个叫张宸的官员在个人笔记中记载,正月初七这一天,朝廷传谕民间不许 炒豆、不许点灯等,而这些禁忌只有在皇帝“出痘” 的情况下才会出现。

而专家王戎笙曾经发表过一篇学术论文,指出据《张氏医通》 描述天花的症状,“痘疮成浆之时精神倦怠,神思昏沉,不省人事,呼之不应……”。说明患有天花的顺治,在临死前根本不可能神志清醒。

既然这样,就根本不可能亲自口授遗诏。两《自撰年谱》 中所记载的, 顺治临死前口授遗诏,甚至继位及辅政大臣的安排是如何做到的?另外《自撰年谱》中记载,顺治是在初七清晨子刻驾崩的。

而据《平圃杂记》 所载,张宸是在初八上朝时,才得知顺治驾崩的消息。在顺治驾崩时间的记在上相差了整整一天。顺治哪天得病, 史料上的记载也同样有矛盾。《清实录》中ⅱ载, 初二那天,顺治感到身体不适。

《平圃杂记》 中却说,初二顺治到悯忠寺看太监吴良辅剃度。而《自撰年谱》却记载, 王熙初一到初三连续三天进宫请安, 但是都没有说顺治生病。 而且初三这天,顺治还和王熙讨论事情。

王熙事后对于与顺治讨论的内容,仅用了“俱不敢载”四个字。两人到底讨论了什么?王熙又为何不敢载?

结语:

顺治死因,是清初三大悬疑之一。虽然一直以来有着众多的猜测,但无一例外都存有瑕疵。至于真相,恐怕只有在发现更多的史料或证据后才可得知。


夜不闭户深耕半夜


清朝顺治帝福临生于1638年3月15日,是清太宗皇太极的第九子,1643年9月皇太极死后,5岁的福临被多尔衮等人拥立为皇帝,多尔衮成为摄政王,后来又成为皇叔父摄政王、皇父摄政王,是清朝实际上的最高统治者。顺治帝是1644年清兵入关定都北京的第一位皇帝。

1650年,38岁的多尔衮暴亡以后,12岁的顺治帝开始亲政。

1661年2月5日,23岁的顺治帝突然暴亡,关于顺治帝之死,众说纷纭,但据说清朝为顺治帝举行祭奠仪式时,气氛非常阴森恐怖,假如得病而死,哭哭啼啼在情理之中,但阴森恐怖却极不正常,似乎可看出其死因复杂。

北京史学界还有另一种鲜为人知的顺治帝死因之说,认为他死于满族内部纷争,为仇人所杀害,死后只见尸身,不见头部。还有一种说法是顺治帝被郑成功炮毙于厦门。

据史书记载,顺治帝是染上天花死亡的。在1661年正月初四,顺治帝开始发高烧。初六的他就开始口述遗诏,1天之后,年仅23岁的顺治皇帝驾鹤西去,就此死亡。

很多人并不相信这位年轻的皇帝就如此死去,坊间更愿意接受他是因为前一年自己的爱妃董鄂妃去世,然后看破红尘,最终将朝廷大事安排妥当之后,自己出家为僧了。

然而,在《延平王起义实录》中却有这样一段文字:

有人密启藩主以高崎之战伪帝顺治实在思明港被炮击没,达素秘密而不敢宣,及京中查无下落。

达素是清朝的将领,这段文字表述了顺治帝的又一个可能死因,那就是死于郑成功的炮火之下。

在清兵入关之后,虽然势如破竹的取得了江南大片土地,但南明政权依靠李定国郑成功等名将顽强抗击清军,并没有那么容易被清军扼杀。尤其以郑成功为首的海上势力,正是清朝的薄弱点。

1658年,郑成功统帅近20万大军北伐。因为受到飓风的侵扰,不得不退回厦门的根据地。

一年之后,郑成功率领大军再次北上,这一次声势浩大的北伐,让清朝统治者不寒而栗。沿途所经州县,纷纷开门投降。这使得北伐军一路势如破竹,在攻到南京之后,郑成功围困了南京城。郑成功的军队和清朝的军队展开了艰苦的拉锯战。如果南京城破,以当时人们对明朝的思属和对异族的仇恨,满清是很难在关内征服全国的。

但南京围城因为郑成功的懈怠最终遭遇了失败。郑成功也又一次退回了厦门。

1660年,顺治帝派出4万清军水师,想要在厦门彻底消灭郑成功的有生力量。就是在这次战役中,清军的4万人却溃不成军,有认为这次战役并非清将指挥,而是顺治帝御驾亲征。

因为年轻的顺治帝想要一鼓作气将南明军队彻底击溃,却在战争中被炮火击中,而匆忙回到京城之后,已是奄奄一息。

而后金的开国皇帝努尔哈赤,就是被明朝头号抗金名将民族英雄袁崇焕的炮火所伤,在八个月以后死去。清朝不能再有第二个皇帝因炮火而死,才以天花示人,匆匆地安葬顺治帝,稳住当朝局势,最终才没让满清的局势进一步滑落。

综上所述,由于清朝官方对皇帝死因的掩盖与篡改,顺治帝暴亡就像康熙帝被雍正帝毒死、雍正帝被人砍去脑袋而死、嘉庆帝被雷劈死等一样众说纷纭,成为迷雾重重的千古之谜。只有光绪帝的头发中被现代专家检验出巨量砒霜成分,证明光绪帝的确是被人毒死。


厚德载物49847


众所周知,顺治身为少年皇帝,完全有舞台可以施展大把抱负,在中华大地上有一番作为,留下千古美名,最后却想遁入空门,这其中究竟有何隐情,究其原因有三。

一:多尔衮的长年压迫和操纵政权

皇太极死后,没有指定继承人,在当时,想上位皇帝的有两派人,分别是皇太极的长子豪格和皇太极的弟弟多尔衮两方,这两方实力半斤八两,谁也不敢主动挑起战争,谁也没有绝对的优势战胜对方。

双方便各退一步,经过一番政治上的博弈以后,决定推举皇太极的小儿子福临上位,由多尔衮担任摄政王。皇帝年幼,摄政王势大,朝政自然是由多尔衮来把持。

加之多尔衮的长年压迫,年幼的福临沦为傀儡,没有自主权,从此,便在心里埋下了不满的种子,只待以后生根发芽。幼年摄政王独揽朝政的经历又让他缺乏一种安全感,自负与自卑的交织性格,折磨着他,惩罚着他。

二:性格的羸弱和成年时心理的逆反

福临能登上皇位,自然还有他的母亲孝庄的推动,至于说多尔衮和孝庄太后的关系到底如何,众说纷纭,他们背后的利益是什么,不得而知,但可以知晓的是孝庄为了福临,付出了很多。

初登上皇位的他还是个小孩子,不懂事情,就做傀儡。长大了以后,再叫他去做傀儡,就觉得不太满意了。但是加之长期安全感的缺失,这让顺治脆弱的自尊心无法得到满足,所以,他容易自卑,暴怒,大发雷霆,爱面子,不容许被质疑。

加上多尔衮亲自指定他的皇后,不允许他插手,这更是大大刺激了顺治的自尊心。为了宣泄对这种包办婚姻的不满,顺治就一直冷淡皇后,过了几年,顺治萌生了废后的念头,这年头越滚越大,直至不可收拾。到最后,荒诞不羁的顺治还是废了后。

三:董鄂妃的离世

世人皆知顺治最爱董鄂氏,在他和董鄂氏的儿子死去后董鄂氏也因伤心过度而相继离世,这让失去精神支柱的顺治也是终日郁郁寡欢。

这世上唯一懂他的人去了,于是就更加疯狂的研究佛教,这一研究,让顺治彻底决定跳出世间,决定出家侍奉佛祖,但在最后关头被孝庄太后阻止,这一闹剧就此罢场。

加之又要操劳烦心国事,身体每况愈下,还感染上了当时被视为不治之症的“天花”疾病,在顺治十八年崩于养心殿,就这样年仅二十四岁的青年天子便这样与世长辞了。


席乐历史说


清顺治帝爱新觉罗.福临,清朝第三帝,定都北京的首位皇帝。他六岁登基,由摄政王多尔衮辅政。入主中原且多尔衮死后,他于14岁幼龄提前亲政,清算多尔衮罪行,采取“招降弥乱”之策平息反清怒潮,起用洪承畴经营南方,采取有力措施发展农业生产,最终基本统一了除东南沿海以外的中国领土。

近20岁时,他成为忠实的佛教徒。他心爱的董鄂妃死后,他万念俱灰,剃度为光头天子。后经大师劝谏,暂息此念。

1661年正月初二,他亲临悯忠寺安排并观看犯罪太监吴良辅出家仪式,当晚即染天花发高烧。他自知油尽灯将灭,召大臣口授遗诏。正月初七,他“崩于养心殿,年二十四。”

他英年早逝之外因是染上当时的天花绝症,内因是对两任皇后毫无感情、内心深受的董鄂妃又因病撒手人寰,使其了无生趣。内外夹攻之下,福临难逃一劫。


2许云辉


爱新觉罗·福临,清朝顺治皇帝,满清入关后的第一位皇帝;这位本应有一番大作为的皇帝,却只在人间活了短短23年。

令人疑惑的是,对于顺治的死因,在皇家档案中,只写了“丁巳夜子刻,上崩于养心殿”短短几个字,并没有对其进行详细的说明,形成了一块空白的历史;正是如此,让后人对于顺治的死产生了很多人的疑问!

甚至有传言,顺治的死系因爱妃董鄂妃病逝,故而出家隐遁,这种说法在民间广为传播,甚至戏曲、小说都是采用这种说法;但经过考证,史学家们已基本否定这种说法。

那么,顺治的死因到底是什么呢?

在清史中,有这样一段不寻常的记载;顺治八年,也就是公元1651年,顺治帝至遵化打猎;这看似正常,但令人费解的是,一般皇帝都是选择在秋天外出打猎,为何顺治这次偏偏在寒冬外出打猎呢?

原来,这年冬天,北京天花肆虐,这次外出狩猎的真实目的就是为了躲避天花。

天花,中医名为痘疮,是一种烈性传染病,古代医疗条件有限,只要一染上天花,死亡的概率非常的大;早在之前,顺治的叔叔多铎就因染上天花而丧命,年仅36岁。

那么,顺治的死是否和天花有关呢?而朝廷为了社会的安定以及皇家的尊严,故意隐瞒了顺治的死因,让其成为了一个千古之谜?

另外,在《延平郡王起义实录》中也有这样一段记载,顺治帝在亲征福建厦门时,被明军郑成功所部击毙;不过,史学家认为这种说法存在一定的可能性,但有待进一步论证。

著名明清史专家何龄修说:顺治的祭奠仪式阴森恐怖,可看出其死因复杂。

历史的空白,让顺治帝的死因成谜,成为了清朝四大谜案之一。


海洋说历史


顺治之死是清初的一大谜题,由于正史中对顺治皇帝死因的记载较为简略,所以顺治之死衍生了多种说法,有死于天花、假死出家、被郑成功炮轰而死等。

我们先说根据正史记载的,顺治皇帝的驾崩,是由于天花。

天花是一种死亡率极高的传染病,大约在两汉时期就已经传入中国了。而天花在中国肆虐,最早可见于晋朝的医书《肘后救卒方》。科学研究表明,天花的致死率约为30%。很不幸的是,明末清初,我国过多次天花大爆发,在这些次病毒爆发中,死去的可不止顺治帝一个人。

根据记载,在清还未入关前,天花就已经在清朝皇室肆虐了,公元1631年,努尔哈赤之子,大贝勒代善家天花发病,导致代善长子、第五子、第六子以及一个外孙丧命,这还只是有记载的,那些没有记载的平民,还不知道死了多少。

而等到满清入关之后,天花在清朝皇室就更加肆虐了,每年的冬春两季,天花几乎都会在北京城爆发一次,而且,根据时人描述,北京的满人“多出疹而殆”,这句话的意思是,北京的满人大多数是因为出疹子而死的,这里的疹就是天花。

等到公元1649年,天花又在清朝皇室中爆发,这一次,辅国公锦柱因为天花身亡,而后是多尔衮的兄弟多铎,再之后是多尔衮兄弟阿济格的两位夫人。

可以说,清朝皇室在明军面前英勇无比,但在天花面前却束手无策,只能躲着。根据《清实录》记载,清朝皇室每到冬春之际就会以打猎等名义避开人多聚集之处,也不会轻易召集大臣。而当天花肆虐时,皇城所在地周围18里不允许有没染过天花的人出现。

可以说,为了严防天花染给皇室,清廷已经用尽办法了——这其中,严防天花传染给顺治帝,更是重中之重。

根据记载,在京城南南部的无人区有一座南苑(上图为南苑老照片)行宫,每当天花肆虐时,顺治皇帝都会搬到这里居住,如果天花特别严重,顺治皇帝就回去关外“打猎”。至于那些庆典、祭祀、朝拜,如果在冬春季节举行,则能免则免,根据统计,顺治皇帝统治期间,因避痘而取消的元旦朝贺就至少有8次。具体如下:

但有时候人算不如天算,该来的总会来。顺治十八年正月,顺治皇帝还是因染上天花,死于养心殿。

不过,很多人对这个说法都比较质疑,因为在顺治皇帝死之前的几年,他基本上都是在外避痘的,怎么偏偏这一次就在大正月的呆在了养心殿呢?有的说法是,顺治十七年,顺治皇帝最心爱的妻子董鄂氏死了,这时候他没有去避痘,是在操劳董鄂氏的葬礼。

这当然说得过去。不过,民间更倾向于认为顺治皇帝是假死出家了。这个说法倒是也有一定的依据,因为顺治皇帝确实喜好佛教。

从顺治十四年开始,顺治皇帝便开始接触佛教,并在之后成为佛教信徒,之后还有了行痴这个法号。在董鄂氏死后,传有顺治皇帝已经厌世了,他决心出家,但由于孝庄皇太后的干预他最终没能成功。但在顺治十八年,他还是找到了出家的办法,就是假死出家。

顺治十八年的元旦实际上也是取消了朝贺的,不过,根据《清实录》记载,这时候的他已经病得很重了,他急匆匆的找见了麻勒吉、王熙等人起草了遗诏,并宣布了继承人。

这也太仓促了。可就是这么仓促的时间里,他还亲自为代替自己出家的太监吴良辅去剃度,这似乎有些说不过去。

所以,大伙就认为顺治皇帝这是先给自己找个伴,然后自己再假死出家。

由于出家这个说法和爱情相关,更容易被读者接受,故很多文学作品都会采纳,这也就让很多人更加认同这个说法了。

但笔者一直对这个说法持怀疑态度,因为那时候孝庄皇太后还在,她见过那么多的大风大浪,是断然不会让健康的顺治出家,再让一个8岁的孩子即位的——这对大清的江山太不利了。

至于第三种说法,是郑成功炮击杀死了顺治,这个说法来自于《延平王起义实录》,说顺治率兵攻打郑成功部时被炮击而亡,虽然这个实录不假,但考虑到顺治皇帝没有御驾亲征过,故不予采纳。估计是郑成功的人把某个满族首领给当做顺治皇帝了。

当然了,既然是历史之谜,自然是有谜的地方,若不是各方都能拿出支撑自己的证据,也就不能叫谜了。所以,各位相信顺治皇帝的哪种“死法”,就看能不能自圆其说了。


伏生说历史


 历史记载顺治帝是感染天花病逝的。

爱新觉罗·福临,即清世祖,是清朝第三位皇帝,皇太极第九子,生母为孝庄文皇后,年号顺治,在位十八年。由于登位年纪太小,所以当时的朝政被摄政王多尔衮把持,年幼的顺治帝成为傀儡皇帝。多尔衮死后,顺治自己把控朝局之后,对摄政王的势力进行了干净利落的铲除。

顺治在位期间重用汉官,对满汉民族关系的融合做出了贡献,政治上推行宽松的安抚政策,为后来统一全国,奠定了良好的基础。顺治帝为了恢复战后经济,在农业上推行屯田,鼓励开荒,在一定程度上恢复了农业生产。

顺治性格刚愎自用,并且叛逆,在政治上力不从心,加上心爱的妃子去世对他的打击很大,曾经剃度出家,想在佛法中寻找依托,后来在禅师的开导下放弃出家。

顺治帝对佛法极为沉迷,他的去世就是在一次外出观看出家仪式的时候染上了天花,药石无医,与世长辞的。


隔壁的老王呢


公元1649年,满清入主中原的第五个年头,这年春节刚过,紫禁城里一片恐慌,这次并不是李自成打过来了,而是痘疫爆发了就是俗称的天花。摄政王多尔衮下令,京城户籍居民中未曾出痘者,以及无京城户籍的生人,按朝廷的避痘制度,约定带出二十里之外。

老百姓被驱赶,皇族大臣则四处躲避,此时的顺治皇帝早就城外的南苑避痘去了。留在城里的满清贵族们也一个个的紧闭大门,战战兢兢地等待着瘟疫的过去。然而防不胜防,他来了,悄无声息地他迈着小步伐还是来了。农历三月十八,顺治的亲叔叔豫亲王多铎在经历了天花病毒数十天的折磨之后,咽下了最后一口气,年仅36岁。

自此,天花就像一个调皮的幽灵一样,一直盘桓在满清统治者的头上,长达200多年。在与天花的你来我跑,你走我回的较量之中,满清付出了巨大的代价。终于在1660年,顺治帝最宠爱的妃子,董鄂妃感染了天花香消玉殒。三四个月之后天花卷土重来席卷了京城,而还沉浸在失去爱人悲痛中的顺治,此时却忘记了出城躲避。虽说是个多情的种子,但是天花也没有怜香惜玉之心,24岁的顺治帝感染了天花。

1661年正月初七,顺治诏令大赦天下。半夜子时,顺治因为天花而病逝,在死之前他选定了帝国的继承人,正是出过天花却幸运地存活下来的玄烨。顺治帝的八字六女之中,因为天花而死亡的皇子有四人,皇女有五人,超过半数,顺治帝的女儿差点儿团灭。


姑臧山鹰


顺治23岁就去世,更是说明了皇帝其实也是凡胎肉体,不可能个个都寿比如山,即便有长寿的也是少数。有人做过统计,历代以来的209位皇帝,平均寿命也只有39岁,与我们现在的平均寿命相比差了一大截,但是与平均寿命只有35岁的古代老百姓相比,皇帝还算高一点。

所以,顺治的短命不足为奇,倒是顺治的死因引起了我们的好奇。到底顺治是怎么死的呢?

正史记载顺治是得了天花去世。古时候天花是一种致命的传染病,根本无药可治,谁得了就离死神不远了,即便是躲在深宫里的顺治也不能幸免。

除了记载顺治是因为天花去世外,还有一种说法是顺治御驾亲征郑成功,被炮轰于厦门城下而死。结合当时的史料,顺治根本不可能离开京城,也没有必要御驾亲征,毕竟当时满人的战斗力还是相当厉害的,水上不行,但在陆地上满清骑兵还是所向霹雳的。

另外还有说法,说顺治去山西五台山出家为僧了,原因竟是自己喜爱的董鄂妃去世,自己不爱江山爱美人,为超度董鄂妃自己出家了。这更是荒谬了,即便顺治想出家,我想当时的孝庄皇太后也不会答应。加上康熙小皇帝被鳌拜那么欺负,顺治能放心吗?

所以看完种种可能,顺治死因只能是因为得了天花去世的。有一个证据也可以侧面说明顺治是得了天花去世的,那就是当时顺治的继承人康熙。排行老三的康熙本来没有机会当上皇帝,可正是因为康熙得过天花大难不死,所以顺治因为天花去世后,才决定让康熙继承皇位,毕竟出过水痘的人不会再得天花。

所以可以推断,顺治是得了不治之症天花才在23岁去世的,如果不是因为天花,而是其他疾病的话,或许顺治不会这么早去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