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城人关公是怎么被人神化的?

545288856875


关羽,一个败军之将,对历史并没有什么贡献,也没有留下什么诗文,但他受到后人的崇拜和神话,却是任何人都无法比拟的。他受到的称号全衔共二十六个字:“忠义神武灵佑仁勇威显护国保民精诚绥靖翊赞宣德关圣帝君”

关公已经演绎成为一种文化,一种精神,一种民间信仰,关公庙在海内外数量及规模远远超过了孔子的文庙,不单纯崇拜那种“忠”“信”“义”“勇”的道德偶像,而是无所不能的神了。

雍正皇帝说:“自古圣贤名臣,各以功德食于其土。其载在祀典,由京师达于天下,郡邑有司岁时以礼致祭者,社稷山川而外唯先师孔子及关圣大帝为然。孔子祀天下学官,而关帝庙食偏薄海内外,其地自通都大邑下至山陬海隅村墟穷僻之壤,其人自贞臣贤士仰德崇义之徒,下至愚夫愚妇儿童走卒之微贱,所在崇饰庙貌,奔走祈禳,敬畏瞻依,凛然若有所见。盖孔子以圣,关帝以神。”

关羽最早的“超凡”形象或传说,不是神,而是表现为一种厉鬼的凶恶形象。因为关羽是在荆州战死的,而且死得比较凄惨,荆州一带地区流行厉鬼崇拜。北禅宗的创始人神秀和尚更是授予了关羽“护法伽蓝神”的佛教神职,这也是关羽第一次得到“神”的称号,但是在官方哪里还没有什么地位。

关公的神化过程,满清起了很大的作用。在关公之前有两个武圣,一个是姜子牙,一个岳飞。唐朝设定武庙,武圣为姜尚、亚圣为张良,关羽只是在第三等的六十四将里吃冷猪肉。明朝时,关公的地位也不如岳飞,岳飞入祀历代帝王庙的古今三十七名臣之一,关羽还没资格。只有到清朝时候升级为武圣,雍正下令将岳飞移出武庙,同时雍正帝还下令追封关羽三代,在全国各地普建关帝庙。

满清为何推崇关公贬损岳飞呢?

岳飞是抗金英雄,满清是金人后代,满人统治需要的是忠心,不需要岳飞来抵抗。关公的千秋忠义,这是统治百姓的最好麻醉剂,能不喜欢吗?

满人有尚武的精神,因此对武艺高强的人格外敬仰,清人王嵩儒所言:“本朝未入关之先,以翻译《三国》为兵略,故其崇拜关羽。”满清自努尔哈赤起,就以《三国演义》做为军事启蒙教材,受该书影响,就把关羽当成他们的战争守护神来崇拜,每次出战之前,必烧香拜佛祈祷关羽保佑。满人自称“伏魔呵护我朝,灵异极多,国初称为‘关玛法’。‘玛法’者,国语谓祖之称也”,“关玛法”就是关爷爷。满人打仗离不开关爷爷的保护。

佛道两教广泛传播关羽,民间对关羽的崇拜正好做为满清树立偶像创造了条件,官方意识和民间信仰合二为一。

关羽死后,蜀汉给的谥号是“壮缪侯”,“缪”的意思为“武功不成”。乾隆为了树立关公的高大形象篡改历史,让修《四库全书》的人,将《三国志》中关羽的“壮缪侯”,全部改成“忠义侯”。

满清皇帝不断给关公加官进爵,已成惯例。

“顺治九年,敕封忠义神武关圣大帝。”

“乾隆三十三年,以壮缪原谥,未孚定论,更命神勇,加号灵佑。”后又改曰忠义。

“嘉庆十八年,以林清扰禁城,灵显翊卫,命皇子报祀如仪,加封仁勇。”“道光中,加威显。咸丰二年,加护国。明年,加保民。”

“同治九年,加号翊赞。光绪五年,加号宣德。”

乾隆封关公为武玉皇,假托自己是刘备转生,满清为了笼络人心也是费劲心思。后来皇帝和太后在观看关公戏时,只有关公一上场,“皇上与西太后均要离座,佯为散行几步,方才坐下。”

清朝学者梁章钜说:“相传每朝之兴,必有尊神为之护国。前明为岳忠武,我大清则奉关帝护国。二百年来,武功之盛,震迭古今。神亦随地显灵,威震华夏。故朝廷尊崇封祀,洋溢寰区。”

中国自古有文圣孔子,人们把关羽抬高到“圣”的地位,与孔子并列,称“武圣”,成为中国历史人物中生后最为荣耀的典型。有一幅对联高度概括了关羽由人到神到圣的变化:“儒称圣,释称佛,道称天尊,三教尽皈依,式詹庙貌长新,无人不肃然起敬;汉封侯,宋封王,明封大帝,历朝加尊号,矧是神功卓著,真所谓荡乎难名。”

满清神化关公,目的完全就是为了统治的需要而已。


非常道毕延河


说到关羽,大家脑海中自然会浮现出千里走单骑、温酒斩华雄、华容道捉放曹、过五关斩六将等等很多个三国演义中脍炙人口的英雄故事。然而,这个华夏民族奉之为武圣人的关公,其实历史上真实的身份不过是东汉末年刘备身边的一员大将而已,虽然勇猛,却也不乏败绩。



那么,这个普通武将是怎样被神话为圣人形象的?

究其根本,关羽之所以成圣,乃封建帝王出于笼络人心,维护皇权统治而刻意树立的一个道德楷模。而且,关公神化的道路亦不是一蹴而就,是历代帝王不断对其褒封,在其身上加注耀眼光环,逐渐让关公的地位越来越高,最终成为与孔子齐名的武圣人。



封建统治者为了宣扬忠义思想,希望有更多的文臣武将能像关羽那样尽忠义于君王,逐渐抬高关羽的政治地位。从唐中期开始,在民间,已经有了供奉关羽的关庙。到了南宋,忠心辅佐刘备的关羽,不但政治价值被提高,神化色彩也更为浓烈。到了元朝,关羽的神像出现在宫廷佛事供奉中。



清代推崇关羽更是卖力,清太祖努尔哈赤是个《三国演义》迷,从中学到不少兵法与韬略,为了神化自己,说自己得到了关羽神佑。清顺治九年,敕封关羽为“忠义神武关圣大帝”。乾隆二十五年,改封为“忠义神勇关圣大帝”,乾隆三十四年(1769)敕封为“灵佑忠义神武关圣大帝”。从此,关羽被抬到武圣的高度,所立的武庙与孔子的文庙比肩。


太原晚报


“气挟风雷无匹敌,志垂日月有光芒。”山西人运城关公作为武圣,其忠义仁勇的精神广为传颂。

关羽,三国时蜀汉名将。诸葛亮评价美髯公无可匹敌,曹操叹曰“天下义士也”,再加之,刮骨疗毒时的气定神闲,威震华夏的豪情气概,最终成就了关羽义薄云天的高大形象,使他成为了忠义与正义的化身。他去世后,备受世人推崇,被尊为“关公”,后世帝王亦多有褒封,明代封为“三界伏魔大帝神威远镇天尊关圣帝君”,清朝封为“忠义神武灵佑仁勇威显关圣大帝”,而儒释道三教也都有褒封与供奉。至清代时,关公庙就已经遍布天下,并且“无有不震其威灵者,香火之盛,将与天地同不朽。”由一个人的身份,最终成就了神的地位,受世人广泛膜拜,且不为教派领袖,这在中国历史上、世界文化史上都是少见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