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張愛玲的書,應該先從哪本讀起?有何建議?

O-O你們都是萬惡的源泉


讀張愛玲的書,應該先從哪本讀起?有何建議?

張愛玲是近現代著名的作家,是公認的才女,整個民國時期儘管有很多的才女,但是她無論是才情,還是才華,那都是獨樹一幟;也正是這個原因,使得她的作品別具一格,往往能夠通過一種極為細膩的筆觸,把現實生活中雞毛蒜皮的小事,描寫得極為生動有趣,同時又富含人性,達到了極高的藝術水平。

我個人是比較喜歡張愛玲的小說,儘管有很多人是衝著她的名氣去讀,有一點隨大流,可能有很多人根本就沒有讀懂,只是單純的讀了一個故事。那這樣的閱讀是不可能理解其中的意思,作為當時著名的作家,張愛玲大部分的小說,那都是寫得很深刻。她總是能夠從平凡的事物中,發現不平凡的一面,再通過自己的理解,把這些事物呈現出來。使得我們在讀了她小說之後,更多的還是會去思考。

那麼想要了解張愛玲的小說,想要系統性地閱讀,應該從哪一本開始?這也是很多人第一次接觸一位作家時,比較苦惱的一個問題。如果問先從哪部小說開始,我個人比較偏向於推崇中短篇小說,先從《傾城之戀》開始。雖然我最早讀張愛玲的小說是先從長篇小說《半生緣》,不過可能對於一些讀者來說,會覺得長篇太長了,會失去耐心,所以還是先從中短篇開始。畢竟讀這些中短篇小說,可能幾個小時就讀完了,但又會有一種回味無窮的感覺。那麼這個時候開始就可以去讀長篇小說,隨後再讀散文。

張愛玲除了創作小說之外,還寫下了很多經典的散文,那麼讀這些散文,也是對於一位作家瞭解的更為深刻。可能對於我們當下的讀者來說,會覺得張愛玲的小說太過於久遠了,可能有的時候無法理解其中的一些細節。那麼我個人認為,還是要先從歷史開始,先去了解民國時期的歷史,這樣有了歷史知識作為支撐,再來細緻讀張愛玲的小說,相信會有重新的認識。

我的建議是這樣:

1、可以先從中短篇小說開始,這樣先讓自己一點一點地去吸收。

2、讀過了他的一些中短篇小說之後,可以先放一放,然後去讀一讀民國的歷史,這樣對於那個時代會有一個全新的認識,此後再來讀張愛玲的長篇,以及後面的散文作品。

3、讀過了張愛玲的作品之後,最好是可以去讀一讀傳記,畢竟想要全面瞭解一位作家,那傳記是最簡單的方式。

希望我的回答可以幫助到你,如果覺得還滿意的話,那麼給我點一個贊吧!


品詩讀詞


我建議,先讀長篇,後讀短篇。如果讀完短篇還有興趣,再考慮劇本。而學術研究作品,像《紅樓夢魘》,可以作為對《紅樓夢》的研究來讀,而不必放在張愛玲小說的範疇之內。

張愛玲寫人性,極其深刻。正因為深刻,所以往往有一種悲劇的美,一種蒼涼的絕望,一種無可挽回與無可調和。讀她的作品,有時會讓人覺得喘不過氣來,壓抑得想哭又哭不出來,甚至乾脆心如死灰了無生趣。

因為篇幅的緣故,在短篇小說裡,這種絕望感特別明顯。像《金鎖記》,別說七巧性格扭曲變態,根本這裡面的人物個個都是瘋子,不是瘋子也是準備發瘋,而且一定會發瘋,絲毫沒有其他道路可走。

在長篇小說中,這種絕望感被瑣碎的日常描寫所沖淡,相對地能給人一點喘息的縫隙。就像《半生緣》,或者它的前生《十八春》,有誤會,有陷害,有無奈,但也有家庭的溫暖,也有真摯的愛情,也有歷久彌新的友誼。

說《半生緣》這樣的作品,會讓人感到絕望中有一絲希望,比較容易接受。


棲鴻看紅樓


還有,要根據自己的年齡、文學修養、成熟度等考慮,如年輕的話就讀她早期作品或短篇,如年齡稍大、成熟、文學修養好的話就讀她最長的作品。

我記得我當時讀到她的第一本小說是《半生緣》,我也看了該書的影視劇,我很喜歡這本書,也喜歡她的小說。

我喜歡她美麗、細膩、深刻、獨到的文字,她的文字才情橫溢,行雲流水,對女性心理(陰暗面)刻畫非常深刻,對邊緣化小人物描寫也十分到位,令人感動、讚賞。我喜歡她書裡描寫的那個時代人所特有的愛情,是反映社會環境的一個視角、一面鏡子。

她的小說有種悲涼的美。當然,這與她的出身、經歷有關,她從小父母離異,長大後愛情一波三折,受盡冷遇。


納蘭自強


建議先從《小團圓》和《流言》開始讀,第一本是張愛玲帶有自傳色彩的小說,第二本是張愛玲的散文集。從這兩部作品中,可以看到沒落大家族中,遺老吸鴉片的父親,新潮卻離開的母親,親人間的種種算計和冷漠,這就是張愛玲的成長環境。

《小團圓》中主要內容是九莉和之雍的一段感情,這段感情的原型,就是張愛玲和胡蘭成。眾所周知,胡蘭成是一個風流成性的男人,他的情感故事在他的《今生今世》中有詳細的講述。張愛玲被胡蘭成拋棄,但是卻沒有在《小團圓》中醜化感情,從小說裡,我們看到從小缺愛的張愛玲得到過胡蘭成那種煙火氣的溫情。比如,一個夏夜,九莉被蚊子叮了,之雍用手指沾了口水塗在九莉的紅腫處。這一段寫得特別動情,可見當時張愛玲對胡蘭成的感情。

《流言》集中可見張愛玲對美的獨到眼光,比如《談跳舞 》、《談畫》等,還記述了自己的心酸的童年如《童言無忌》等。其中還有張愛玲對社會現象的文化反思,比如《到底是上海人》、《更衣記》等。

再讀幾個重要的中篇《金鎖記》,《傾城之戀》、《沉香屑——第一爐香》、《沉香屑——第二爐香》、《茉莉香片》、《心經》、《封鎖》、《留情》、《創世紀》、《桂花蒸阿小悲秋》《紅玫瑰與白玫瑰》。這些作品中張愛玲通過寫男女情愛寫出了過渡時代,新舊雜陳,許多人新潮的外表下實際有保守的芯子。

《紅玫瑰與白玫瑰》中佟振保最終做了一個“好人”,卻不是“真人”,他放棄了自己的愛情。《封鎖》中,只在封鎖的那短暫一段時間中,互相欣賞的兩個人才有勇氣交流,封鎖一結束,一切也就結束了。所以,男男女女都是“不徹底的”。這種不徹底或許更深的還在於人性本身的軟弱。當然,故事也介紹了金錢的罪惡,金錢撞上封建就是加倍的罪惡。《金鎖記》曹七巧最終被所在金錢的枷鎖中。

最後,可以讀一下《半生緣》《色戒》《紅樓夢魘》《秧歌》。《半生緣》被拍成過電視劇,但是電影版內容和味道更接近原著。世鈞和曼楨的感情是半生的緣分,這個故事把人生的“蒼涼底色”寫得太徹底。

《色戒》裡面易先生和王佳芝的感情寫出了感情的莫名和非理性色彩,女人痴情時候的瘋狂以及男女對愛情的不同態度。《秧歌》帶意識形態色彩,不怎麼被介紹。這部作品從一個側面寫出了歷史的樣子,這個樣子不同於歷史教材。但是究竟哪個是更真實的歷史呢?歷史總是被“書寫”的。

《色戒》其實也是一個側面,王佳芝的身份很值得思考,她的被利用,被看低,被拋棄都是很有意味的。最後,《紅樓夢魘》是張愛玲研究《紅樓夢》的作品,這本書被傅雷高度評價。


薦書三姐妹


讀書當然是要看個人的閱讀習慣,除了分部的長篇小說或者有前後順序密切關聯的書之外,絕大多數書籍是沒有順序要求的。就連張愛玲本人也說讀書全憑興趣,不喜歡的書絕對不看。

因此,基於我個人的閱讀習慣,給你推薦一下順序

↓ ↓ ↓ ↓

1:《傾城之戀》>豆瓣評分8.7

這是一本中短篇小說,故事不是很長,但是卻十分精彩,對於初讀張愛玲的人來說可以先從這種故事性強的文章開始,畢竟容易產生閱讀興趣。在張愛玲筆下,傾城之戀這麼美好純真的詞語卻與字面不同,男人和女人之間的感情在算計和猜測中蕩然無存,讓人後背發涼。

2:《紅玫瑰與白玫瑰》 >豆瓣評分8.4

如果讓我們描寫男人花心,我們可能會寫“男人都是這樣,喜新厭舊”,然而張愛玲卻這樣寫——“也許每一個男子全都有過這樣的兩個女人,至少兩個。娶了紅玫瑰,久而久之,紅的變了牆上的一抹蚊子血,白的還是"床前明月光";娶了白玫瑰,白的便是衣服上沾的一粒飯黏子,紅的卻是心口上一顆硃砂痣”。

3:《金鎖記》>豆瓣評分8.5

有人說同為張愛玲早期的作品,《金鎖記》已經完全超越了《傾城之戀》 ,小說描寫了一個小商人家庭出身的女子曹七巧的心靈變遷歷程。七巧做過殘疾人的妻子,欲愛而不能愛,幾乎像瘋子一樣在姜家過了30年。在財欲與情慾的壓迫下,她的性格終於被扭曲,行為變得乖戾,不但破壞兒子的婚姻,致使兒媳被折磨而死,還拆散女兒的愛情。可恨的人物,可悲的命運,在張愛玲的筆下栩栩如生。

4:《半生緣》>豆瓣評分8.6

《半生緣》是張愛玲第一部完整的長篇小說,原名《十八春》,一九五一年結稿,後來張愛玲旅美期間,進行改寫,刪掉了一些略帶政治色彩的結尾,改名為《半生緣》。張愛玲對女性命運的理解一直是深刻且悲涼的,半生緣展現的,不僅僅是一群年輕人愛情的悲劇,更是懷著悲憫之心的張愛玲,對女性悲劇命運的刻畫。

5:《流言》>豆瓣評分8.7

《流言》是張愛玲的隨筆散文集,有很多名言都是出於此,適合利用碎片時間時間來讀,一定能將你對張愛玲的認知豐富起來。

其他還有一些,例如《小團圓》、《怨女》、《心經》、《茉莉香片》、《封鎖》等等,個人認為或氣氛沉重、或用力過猛。建議放在第二批次閱讀,

以上就是我推薦的書和順序啦,希望你喜歡。


萬能小橘子


隨意看吧!

建議張愛玲人生後期的書籍,放到最後去看。

像《十八春》、《小團圓》等等,已經是張愛玲努力迎合市場時期了。

雖然文字依舊,但已力不從心,頗有幾分蒼涼。

早期的文字,無非是冷。

而蒼涼到連冷也維持不住的時候,人生自然是滿目瘡痍。

至於《金鎖記》、《傾城之戀》、《第一爐香》乃至《紅玫瑰與白玫瑰》等等,都可以隨意翻看,總是會讓你一氣讀下來。

最後,張愛玲和三毛都是我很喜歡的女作家,希望她們在路的那頭,平安喜樂。


春秋隨話


這個硬要分個先後的話其實倒也簡單。舉個簡單例子,想研究齊白石畫作畫風的研究人員會以什麼順序?時間順序,毋庸置疑,因為這是循序漸進的過程,寫小說也一樣,水平的變化,寫作主題類型的變化等等都不是一覺醒來性情大標的,都是有個演變的過程中。所以,以作品誕生的時間順序進行閱讀為好。


小河分享燴


張愛玲有很多經典的作品。個人建議可以先讀她的散文,裡面有作者生活的樂趣和睿智,讓人感嘆生活中點滴的美好


徐二公子


如果想系統瞭解張愛玲,建議按照張愛玲出書的先後順序來解讀。如果只是想一知半解了解一下張愛玲,就選擇她經典的幾部分作品來解讀,如 半生緣,傾城之戀等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