攸縣:暖心,防疫一線的幾個感人瞬間

【鏡頭一】

愛人病重的他9天沒回家,

肖秋連:“老婆,忙完就送你去化療”

“現在是防控疫情的關鍵時刻,人命關天,絲毫不能馬虎。”2月4日上午,剛從幾個防疫卡點檢查回來的肖秋連,顧不上喝一口水,又用手機撥通一個疫情觀測組長的電話,詢問從武漢返鄉人員的體溫情況。

肖秋連,桃水鎮竹如山村黨總支書記,從大年初二起,他就一直和村幹部以及駐村幹部一起,奔波在各組各戶,拿著小喇叭不厭其煩地向村民們宣傳防疫知識,提醒做好各項防護措施,又挨家挨戶上門詢問、登記重點人群。遇到一些不理解的村民,他就耐心解釋,經常半夜才回村部,次日一早就出門了,恨不得多長一雙腿。

為節約時間,他每天住村部,一住就是9天,而他家就在2公里左右的地方。他愛人患膀胱癌,按醫囑年後要去長沙化療,由於肖秋連沒有時間,就拖了下來,每天疼痛不已。每次他都打電話安慰愛人:“老婆,我這邊很忙,忙完就送你去化療……”說完,又投入緊張的工作中。

【鏡頭二】

5醫護遞入黨申請書

寫下:“無論生死、逆風而行……”

攸縣:暖心,防疫一線的幾個感人瞬間

1月31日,攸縣人民醫院疫情防治隔離區封閉工作的譚三江等5名醫護人員,各自向醫院黨支部遞交了一份要求火線入黨的申請書,申請書裡言辭懇切、充滿堅定,他們都請黨組織在防治疫情的戰鬥中考驗自己。

這5名醫護人員分別是譚三江、丁小衛、劉明、王瑛、顏瓊,分別來自該醫院的疫情防治隔離區、救治點等疫情一線。面對肆虐的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早在春節期間,他們便主動遞交要求到一線去的申請書,義無反顧來到了抗疫最前線,有的一呆就是一週多,成為疫情防控戰鬥中的醫護骨幹。

其中,內科醫生譚三江在疫情防治隔離區連續封閉工作了10天。他是從1月23日開始,放下原本的創建辦工作,放下父母、妻兒,第一個主動請纓到一線救護崗位工作的。他是在病房裡,利用救護間隙時間,寫就的申請書,並請人遞交黨支部的。他寫道:“我願同千千萬萬的中國共產黨員一樣,不計報酬、無論生死、逆風而行……”

同樣火線遞交入黨申請書的,還有醫院綜合外科護士長丁小衛。37歲的丁小衛次日(2月1日)就要啟程前往新組建的菜花坪鎮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集中隔離救治點,承擔醫療救治重任。臨走,她寫下了這份入黨申請書。

【鏡頭三】

匿名送防疫物資,

他說:“我叫共產黨員!”

2月3日晚,一輛白色小車突然停在寧家坪鎮政府門前,車上下來一名中年男子,二話沒說就從車上一個勁往外搬東西,一邊道:“我來表達一點心意。”

鎮政府幹部上前一數:一箱醫用外科口罩、4桶20公斤漂白水、4桶20公斤消毒液和一些噴霧器、護目鏡、橡膠手套等防疫物資,估計價值1萬元左右。他搬完後還滿臉歉意地說:“車太小了,一次只能裝這麼多。”工作人員追問其姓名,他卻不肯相告,臨走只留下一句話:“我叫共產黨員!”

後經多方查實,終於得知中年男子叫劉新民,是該鎮下灣村流動黨支部一名黨員,在株洲做生意。近日,他在網上獲悉家鄉也遭疫情襲擊,心理非常難受,得知當地疫情防控物資緊缺的消息,他跑了很多地方購齊這些物資,連夜驅車從株洲市區趕回老家寧家坪,將防疫物資送給家鄉人民。

【鏡頭四】

疑似患者無人敢送醫

村支書吳建湘:“用我家的車送!”

2月1日一早,江橋街道泥腳巷村,湖北返鄉因疫情居家隔離人員李龍仔心急火燎,他7歲的外孫女出現嘔吐、發燒等現象。

正忙著幫一些因疫情居家隔離人員購買物資的村支部書記吳建湘聞訊,當即電話安慰李龍仔不要急,並立即趕到李龍仔家,簡單問清情況後,與當地衛生院聯繫。經醫生上門檢查,測得其體溫39多度,由於一時難以確定是否為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建議馬上送縣人民醫院確診。

但當時的士、滴滴車均已停運,當地有私車的人家也因擔心傳染,沒人敢送。咋辦?“用我家的車吧,我送你們去。”吳建湘沒有猶豫,見李龍仔一家人還有猶豫,就一把把他們拉上車,迅速往縣城趕去。縣人民醫院醫生檢查結果顯示僅是普通感冒,大家這才鬆了一口氣。

吳建湘家上有老、下有小,一大家子人,以防萬一感染,一回來就找了間僻靜的房間自行隔離起來。他說:“這樣做雖然風險很大,但危急時刻,我們黨員不上,誰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