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合自身实际,请大家分析一下“有用之用与无用之用”?

哈贝时光


这个话题非常大,让我想起一个河南的跳绳世界冠军的故事,当时是国内温饱还是问题,可是他跳绳也是不会有多余的粮食可以吃。结果被当做浪费粮食的典型人物批判!

后来这个人教了很多徒弟,也是在世界上很多跳绳比赛拿奖,给国家做出了很多贡献!

有用没用看的是社会需求,现在很多人愿意把自己需要的看成有用的东西,把别人需要的东西看成没用的东西,这个是一种现象,不是实事求是的客观评价。

学问这个东西很难说,到底大家需要什么?什么样的学问是有用的,什么样的学问是无用的,真不是在空谈中可以确定的,我个人认为社会需求的东西就是有用,社会不需要的就是无用!

当然从字面上分析有用之用和无用之用,很好理解,可是真的把这句话应用到所有行业来对比,就是一个无法完成的任务了!

大众需求的东西,大家认同的东西有的时候无法满足小众的需求,小众的需求比较被划分成无用的范围里!

比如中医,很多西方医学无法解决的东西,国外患者来中国找中医治疗,结果康复了!这个就是带来了两个截然不同的看法:一个是支持的人表示祖国文化很伟大!还有一部分学西医的人会觉得中医是骗人的,中医做的成绩西医反而会加大鄙视,这个是人为的东西,不是事物的本来面目。

中医也是笑话西医,中国老祖宗在几千年前就认识了经纶,现在西医还是没有认识到!这些都是缺乏沟通交流的结果!

现在社会上有一个奇怪现象,一个有人需求的东西,了解的人会肯定,听说的人不去了解,坐在家里可以就可以做出反对的言论,这些言论虽然没有什么科学依据,反而会成为一个真理被传递,这个都是发生在我们周围的真人真事!

评论的人往往有比较高的知名度。

有用之用和无用之用其实也是涵盖精神和物质两个方面,有些精神的东西会容易被理解成无用的东西,比如哲学,心理学方面的东西被当成无用的东西,因为这些一般是少数人的需求!

有用之用和无用之用都是用,区别是受益人群不同!

比如中国古代,皇家需要的东西,不见得老百姓可以用,老百姓用了就是大逆不道,皇家用了就是顺从天意的需要!

有用之用一般是物质需求的需要,无用之用多数是人的内心需要,属于精神需求的部分,精神需求的很多方面容易被理解成无用之用,尤其是一些个别群体的需要!

不过也是有真实存在的无用之用,有些无用之用确实害人,比如宗教异端的学说!

总之一句话,有用之用和无用之用里可用的部分是对人身心健康有用的就是有用!

对人身心健康无益的东西可以认为是无用之用,对害人的无用之用应该是取缔!

不过无用之用有的时候给人的内心带来动力是可以有用的!

愚公移山的故事告诉我们是一个民族内在的东西,愚公的精神是有用的,这个跟愚公做了什么没有关系。这个只是说明一个民族内在的文化内涵,不是说移山这件事!

很多东西是看内涵是什么来决定,而不是分析这件事可行不可行,这个是精神的东西,只有从精神层面来理解才是有用的东西!

有用之用不是全有用,比如厚黑学就不该提倡!

无用之用不是算无用,比如铁杵磨成针的故事,不能认为是无用之用!

要是碰到具体的东西,就应该具体分析!

在决定有用没用的时候不应该请教专家,而是应该请教有需求的群体!

总之不管什么用,人民大众需要的,没有对社会和个人带来危害的有用的事物就是有用!反之就是无用!


龙映熹


结合自身实际,分析一下有用之用与无用之用。

庄子说,人皆知有用之用,而莫知无用之用也。我个人体会最深,N年前,我做家庭教育公益活动,当时别人都在看我的笑话,我是军转干部,一是不懂专业,二是家庭教育不是工作份内的事,出力不讨好干了别人的活,别人认为我在做秀。私下非议之声很多。我当时的分管领导也是军转,劝我说,家庭教育活动别搞了,家里你孩子也大了,生活上不需要,工作上又帮不上你,这些公益课对你来说没有什么用,别折腾了。我当时也心有触动,只是我并没有听劝,因为我喜欢这项活动,坚持了八年,我硬是把笑话做成了神话,从一个公益讲课的门外汉,做成了全城响当当的知名专家,当年嘲笑过我的人,家庭教育出现问题了,也私下请教我应该怎么办。有用之用,无用之大用在我身上体味最深。感谢信任,关注我们,一起努力成长吧。





方方梦语


回:结合自身实际。谈论自己经验有用之用无用,之用。

我本人自身实际结合体验!自幼性格决定命运。听只见只学只用只成只败只损只受只苦只难只实只验只

命只风水阳宅只一生总只。

简易说。自幼性格强。一生自主张。青少学马列。常学。读毛泽东思想。贯通脑筋,用事为真。现今知命理!难推存。命逢死绝,天不助。理论再高难显音。处处招阻无人信。24岁冲三门。家祖村乡镇到县。理论层层都过关。教育局看我口才好增送一书让读研。批林批孔总教才。全县机关三部全。我又研学此教书可说理论锦上添。命逢死绝天不助。病魔缠身正十年。十年九经死上死。贫困如洗难生还。十里八里30里。生活倒数第一,关。全靠党和政府助。拿点救济度

万难。想死寻死做多变。治病医生近求完。祖留直钱都卖完。越治身体越不粘。伤运伤地过了后。运临比肩情况变。用药只用十多元十年百病全好全。病好身体财自出。财路门路自有献。有了精神治家园三年翻身无难关。耕养建房家具添。

添人建房应子孙。十年九口新人添

出外求财天书献。好奇买书无事看三年钻透书中理。三十七岁作实验。走乡串户一实验。人人称赞事中仙。虽意云游四处去有人想求看情缘。我说过,前有济公活佛为榜样。游散四处人快乐:请你尊重不自然。行游乡村数十年。请的也有靠前缘:没有一家及时到等到时吉自向前。

本人以到七十岁想把知识献于栏,理想这次天能助。帝旺大运互身关一生百想事难成。这些天助声传天直播视频能助力。正常能亮天下传

我的总结:有用之用无用之用

一生实际讲:命也。不论。正非。在世间。命中之有难改关。不吃不只酸辣咸。苦甜。之!中。吃吃验

这些不是你生只。还是祖先传经验。不经不学不去验你说万物没存栏。只有实验得真知。验多世人称仙贤。一言闭知称天才。人人勤学都过关。


興龍易学堂范老范兴海


至于这个问题,正好有一本书《长短经》,〈唐〉/赵蕤•著,葛景春/译。

书中!第二卷,第四节,第71页,记述了,庄子,关于“有用”与“无用”的精湛论述。全文照录如下:以供品析!

题目• 四 以“无用”为用

考其“无用”的真义,也就是以“无用”为用。一些迷惑不解的人,却忽视了这个不曾深入探讨的领域,冷落了“无用”的功用。

古人说:“捉住鸟的,只是罗网的一个孔,但是!只有一个孔的罗网,是捕不住鸟的。鸟,之所以能够飞远,主要依靠翅膀上的六根大羽毛,但是!如果没有其它小羽毛的相助,也是不能飞的。”

由此可以推知,“无用”的用处,可谓大矣。

名家代表人物惠子对庄子说:“你的言论没有用处”。

庄子说:“知道无用才能和你谈有用。天地并非不广大,人所用的不过是容足之地罢了。然而!如果把立足以外的地方,都挖到黄泉,那么!人所立足的这块小地方,还有用吗?”

惠子说:“没有用”。

庄子说:“那么!无用的用处,就很明显了”。


A小雅29


好读书,不求甚解,我是浅书百物语。

“人皆知有用之用,尔莫知无用之用也”。

字面意思很好理解:有用的东西大家都知道它有用,但大家却没有发现,那些无用的东西,其实也有用。

《庄子》虽是国学,但真理没有国界,咱们不妨换个角度看看。

先和大家分享几个故事。

美国3M公司的15%法则。

这次疫情,让我们知道了口罩的重要性,也认识了一个生产口罩的美国企业——3M公司。(当然,人家并不只生产口罩,这不是今天的重点。)

3M公司是一家百年企业了,能存活上百年的现代企业,自有其过人之处。

3M公司就有一个很有趣的理念,叫做15%法则,就是公司每年会拿出15%的资源,去做一些没有办法用绩效考核进行评估的事情。

这个听起来没什么,但实际运作的话会发现很难,因为在大多数现代化企业里,KPI是第一生产力。没有了KPI得考核,就会做出许多“无用”的事。

可事实上,后来3M公司的许多技术和产品,都来自于当初那些“不知道有什么用”的事,包括我们现在知道的口罩技术~

阿波罗登月的技术延伸

阿波罗登月计划,普遍的解读是冷战时期美国看到苏联已经围着月球转一圈了,害怕这种技术运用于导弹攻击美国本土,于是耗费240亿美元、也就是现在的1800亿美元启动了这个项目。

举全国之力开展的登月计划,其实直接的回报率很低。240亿美元的投资,并没有赚到一分钱。但是当阿波罗登月的技术应用到民用领域的时候,产出的就不止240亿美元了。

当时,出现了许多从无到有的事:算力还不怎么强的计算机、距离38万公里的现场直播,这些现在看起来稀松平常的事,在当时都昂贵到只能由一个国家来买单。1969年阿波罗登月,1972年阿波罗计划就解散了,那么围绕阿波罗登月做的一切是不是都变成了“无用”呢?

并不是,这些技术到民用领域产生了巨大的经济价值,计算机领域、材料科学、建筑领域取得的很多技术尽展,都可以追溯到阿波罗11号上去。

300年才证明的费马大定理。

17世纪,法国的数学家提出了费马猜想。而证实它,则是在1995年。

人类用了300年的时间,才把费马猜想变成了费马大定理,这也意味着,在这件事上,人类失败了300年,做的无用功不胜枚举。

可是换一个思路想呢,这300多年的尝试,又催生了多少数学上的重大突破?

谁来判定“有用”和“无用”

举了这么多例子,其实是想说明一件事:谁来判定一件事究竟是“有用”还是“无用”?

很多事情,并不是直接产出实际的利益,但却在实实在在地做着积累。

比如读书,很难说读完一本成功学就马上成功,读完一本心理学就洞悉人心。那么读书就无用吗?

如果仅仅以“付出马上有回报”作为判定标准,那读书无用论没毛病。

但真实的情况是怎样的,我们都清楚。


回到这道题目,有用之用,无用之用,判定标准不一样,那么得到的结果肯定也不一样。

时间是宇宙的魔法师,也许随着时间的流转,有用与无用之间,也会发生奇妙的转变。

最后,分享黄执中在《奇葩说》里的一句话:即便是最黯淡的星星,串成一片,就是星座,星座指引方向。


浅书百物语


我过去学哲学,同班同学最喜欢讨论我们的专业有用还是无用。我想我还是很适合回答这个问题的。

首先,在回答最后的“用”之前,我想对“有用之学”与“无用之学”做以区分。

这里先引一段《论语》帮助理解:

出自《论语译注》(杨伯峻)。

这是一段颇受争议的对话,因为动乱时代有人据此说孔子看不起农民。事实上这段对话刚好反映了孔子对“有用之用”与“无用之用”的看法。有用的学问,相当于技能,学习有用的学问,就是培养技能。如“种庄稼”“种菜”之类,学到即对生活的相应方面起到效用,甚至可以直接带来利益的,这便是“有用之用”。这个效用是可以即时起用的。照道理说,培养有用学问的地方是“职业技术学校”。显然,孔子私学并不是教技能的学校,他教人成为君子、成为“大人”,他培养的是人的精神,让人具备某种德行,也就是“仁义礼智信”。成为一个“五常”具足的好公民有什么明显的好处吗?短期好像看不出,仔细一看,似乎还会吃亏,因为“人善被人欺”。但五常具足好青年通常不会在意眼前的利益得失,他追求的是人性的至臻完善。人性的至臻完善有什么好处吗?

  • 为人坦荡。
  • 人缘好。毕竟,谁会愿意跟背信弃义的人做朋友呢?

因此说,如果说“有用之学”的作用是生产利益,“无用之学”则并不以生产利益为目标,而是成全人性。但它遵循因果,以人性为因,其果为人心,人心会带来更大的利益。这是“无用之学”所起的效用。

其次,我想把问题再探深一点,来说说“有用之物”与“无用之物”。

《易经·系辞》有言:“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大道无形,有形的是器物。器物是道的显现。因此,庄子也说,道“无所不在”,道“在蝼蚁”“在稊稗”“在瓦甓”“在屎溺”。题目中所说的,“有用之物”即是这个世界有形有相的客观事物。比如关于人体的结构、机能,关于种树、种花草、种农作物,关于机器的结构、零件以及运转等等等,对这些事物的学习能够帮助我们认识外部,甚至是认识作为客体的人。学习“有用之物”的作用就是认识自然和改造自然的过程,它是即学即用的。“无用之物”即是无形的“道”,作用在人体中,最直接的显现是人的品行。而人是事件的主体,如对待瘟疫的各项应急处理中,就是人的行为,其中就有品行的体现。“有用之物”正是通过“无用之物”来实现的。“无用之物”的学习过程是长期的,因此,“无用之用”的体现也是长期的。

最后,来结合自己说一下“有用之用”与“无用之用”的区别吧。

在学习哲学的整个时间段,同班同学总有不少人在质疑专业无用。这种质疑很容易理解,因为它不是英语、法律、计算机类的专业,学了之后有明确对口的岗位,很容易过上安定生活,而哲学专业却用几倍于别人的努力才能安定下来,单是找到合适工作就要比别人花费多很多的时间。我那些不考博的同学们大多转行去银行、去律所、去考公务员。但这些年的学习就没用了吗?不是的。过去的学习早已内化在心里,遇到利益冲突之时,我们自然地选择坚守道德。

至于它会带来什么,短期内带来的是精神世界的纯净吧。时间再拉长,纯净的精神会从面容上、气质上、为人处事上体现出来。如此,“大器”也终成!



月山手卷


有用之用与无用之用。我并没有理解题意。看了一下其它老师的回答。试着谈点看法。

有用之用与无用之用,这句话是说,按每一个人的能力大小合理使用。如果是这个意思。那么,这句话是对的。但在用词上又觉得,讲这话的人,却是个无知之人。

一个人能力大小,这是个自然现象。都是有用之材,缺一不可。试想,一台机器能少一颗螺钉吗?再强大的机器,也只是一堆废铁。一个人的美,三分长相,七分打扮。你认为,是人有用,还是打扮有用呢?所以任何现象的出现,多有她的自然对应现象。人不能只选其一,而弃之另外的一半,将她们分开,并歧视她们。只有公平合理的善待尊重她们。也是对自己的善待尊重。人类社会才能共同发展,和谐共融。


用户补懂者


“有用之用与无用之用”出自《庄子·人间世》。原文:“人皆知有用之用,而莫知无用之用也。”意思是说:人们都知道有用的用处,却不懂得无用的更大用处。

(网络图片)

“有用之用”这个道理大家都明白,就好比粮食,它有使人们饿不死而能长身体,健康地生存,粮食就是人们所需的“有用之用”。

“无用之用”却不一样了,这是这句话的关键词。如何理解“无用之用”?在这个问题上的理解人们是有不同看法的。

多数人理解为:平时要注意积累,重视自认为无用的东西(问题),因为,自认为无用的东西,很可能以后有大的用处。

这种带有普遍性的观点,强调“无用之用”并不是庄子哲学的最高境界。一切从“用”的立场去观察事物,很显然是带有片面性的。庄子的“无用之用”隐含着突破“用”的限制,以达到不以“用”的立场,角度和眼光去观察事物,对待事物。

例如我们吃饭。我们吃饭所用的地方就是家中或者饭店,尤其是那些高官贵人把吃饭基本挪到大饭店了。但是,人们难道人们吃饭仅仅局限在家中或是饭店吗?不见得,我们可以看到许多在路边吃饭的人群,还有公园等娱乐场所。有时在路边或公共场所边吃边乐的场面寓意很深,快乐无比。这就是“无用之用”的典型事例。谁也不能抹杀“无用之用”的现实意义。

“无用之用”是在提示人们:要在无用之时做些无用之事。这好比下棋需要布局一样。不是每一步都立刻能用,但也得照常走。但要学会不走无用之棋,否则,就会失去有用之局。这才是庄子“有用之用与无用之用”的真谛。


言者青青


“皆知有用之用,莫知无用之用”,在此谈谈对这句话的理解。

《庄子•人间世》中讲了一则寓言故事。故事中说,一个姓石的木匠和徒弟们一起,经过一棵参天大树,枝繁叶茂,高耸入云。石木匠转身走开了,徒弟们急忙追上来问,这么大的树,为什么不屑一顾?石木匠说:这棵树不中用,用来作舟,必将沉船;用来作棺材,很快腐烂;用来作器具,容易毁坏;用来作门窗,不能合缝;用来作柱子,易受虫蚀,此乃不成材之木。当晚,此树托梦给石木匠,说:那些有用的树木早就被砍了,正因为我百无一用,所以才长寿至今。

就此寓言,庄子对弟子们说:皆知有用之用,而莫知无用之用。庄子想表达什么意思呢?下面,谈谈对庄子智慧的感悟。

有用、无用是主观的。有用、无用在乎心,是主观判断,不是客观标准。通常,人们会站在自己的角度,通过事物的利己性,判断是否有用。有用与否,是对自己而言的,不会考虑对其他人,更不会考虑事物自身的感受。

有用、无用是动态的。人的需求是发展变化的,事物是发展变化的,周围环境也是发展变化的。人们认知的,是今天的有用,今天的无用。时移世易之后,有用的可能会变无用,无用的也可能会变有用。假如寓言中的大树活到今天,旅游观光的人一定很多,它就会变得很有用。一个东西此时无用,并不代表永远无用;此时有用,也不代表一直有用。有用、无用会随着时间变化而变化。

有用、无用相互转化。如果做出判断的主体发生变化,有用和无用,是可以相互转化的。正如寓言中所讲,因为其他树木材质有用,所以它们会被砍伐。这种对人类使用的有用,也是对树木生命的无用,正所谓有用变无用。而那棵大树的材质对人类无用,所以它一直没有被砍伐,这种对人类使用的无用,也是对树木生命的有用,正所谓无用变有用。

天生万物,各有各的价值,各有各的用途。区别在于,使用领域不同,使用时间不同,使用频次不同,作用大小不同。用对了,无用是有用;用错了,有用是无用。没有没用的东西,只有没用的眼光!那么,对我们的生活有什么启示呢?

经历都是有用的,总结经验,有总结就有提高。别人成功的经验不可过多借鉴,只有自己的经验最适合自己。在我们的经历中,有失败的经验,有成功的经验。失败的教训是成功之母,成功的经验会启发下一个成功。无论是工作上,还是生活上的经历,经过总结提炼,都是宝贵的财富。

身边人都是有用的,广结善缘,道路才越走越宽。作为亲朋好友,不宜认为身边不如自己的人没用。据《史记·孟尝君列传》记载,鸡鸣狗盗之徒,在危难之际,救了孟尝君性命。作为领导上级,不宜认为平庸的下属没用。即便能力平庸的人,只要用对了地方,也能发挥好作用。三贫三富不到老,十年成败多少人。人都有起起落落,都有不得志的时候,都有遇到危难的关头。来日,谁会失意落魄,谁会时来运转,谁会拉谁一把,谁也说不清楚。广结善缘,人生道路才会越走越宽。

天生我才必有用,找到天分,终能实现自我价值。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天分,自己擅长的领域,自己独特的技艺,切莫妄自菲薄。有些领域被广泛关注,如唱歌、跳舞等,这类天分容易被发现。有些领域少有被关注,相比之下,这类天分不容易被发现。发现自己的天分,发现自己的特长,对于一个人来说至关重要。只有找到自己的天分,才能最大限度实现自我价值。

皆知有用之用,莫知无用之用。《庄子•人间世》给我们的启示:人生在世,要扬长避短,扬有天分的长,避无天分的短。要把无天分的短变为优势,把有天分的长发扬光大。做人是这样,用人是这样,育人也是这样。

图片来自互联网,权属归原作者。


鉴古成今


所以,从辩证法的角度看,世间万物,存在就有它的价值,没有绝对无用的东西,也没有绝对有用的东西,多点辩证思维,看待事物的观念就会豁然开朗,柳暗花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