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观众建议,《中国诗词大会》应该有参赛选手自己的作品,您怎么看?

月归西山


观众建议《中国诗词大会》应该有参赛选手自己的作品,大家怎么看?

这种提法早就有人提出过,但至今未被组委会采纳。

个人认为,让选手现场作诗,增强观赏性,对抗性,凸显参赛选手的才华,是一个值得参考的建议。但说容易,作却难。仅就作一首绝句至少也得五分钟,那得是神童,如果质量好的话,至少也得半个小时,还得是诗人。曹植的七步诗只是个传说,是艺术夸张。

有一季诗词大会即将结束,董卿让康震郦波做首诗做结。康震老师当即读出:”大江东去流日月,古韵新妍竞芳菲。雄鸡高歌天地广,一代风流唱春晖”。我估计这首诗应该是康震事先有备课的,并不一定是现场发挥。

这首诗发表以后遭到网络文人的吐槽,批评康震只会讲诗,不会作诗。其实这首诗就是自由体,网络文人可找到毛病了,就大肆贬低康震教授“出律”。

由此可见在诗词大会增加选手创作诗词这个环节是很难达到的。博士生导师都被吐槽,选手就不用说了。在咏诵经典的现场任何人作的诗都是乏力的。

我个人认为出题可适当考虑续诗,就是有了三句诗,让选手续最后一句;或者给出三句诗,让选手从备选答案中选择一个正确的,放在适当的位置。或者把四句诗的顺序打乱,让选手排列成1.2.3.4的正确顺序。

或者适当出填空题,比如:海为龙世界,云是()家乡。……

在总决赛的时候可适当出点诗歌常识,比如,平仄,韵脚等。

现在的《中国诗词大会》还是普及阶段,以背记为主,理解为辅,还要了解作者,背景,出处,还要求一些天文地理等知识,对选手的要求就比较高了,要现场作诗有些勉为其难了。








风逐月影3


“中国诗词大会”,首先我认为这个题目不够醒目,没有说明诗词朗颂大会还是诗词写作硏讨大会。两者应区别对待,前者可以没作者本身的作品。后者应该以作者的写作水平,表达能力拟定评比标准。我认为标目应进一步完善。











梅山425


我觉得中国诗词大会,选手应有自己的作品,通过自己的作品来进行比赛。就是说在吸取古人诗词的经验的基础上,来丰富、发展和提高中国诗词现代化的水平。


抱瓮灌园


我觉得应该让参赛选手拿出自己的作品,来和大家比比文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