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怎么看中老年二婚不扯证,还AA制?

遇见穗妈


试婚,就是要的这感觉。其实就是非法同居,就是想打一枪换个地方,没想真心在一起。都不想负责任,有病了各回各家,让各自儿女管,没病时候搭伙过日子。说白了就是闲的难受,吃饱了撑得慌。


RBH258


中老年二婚不扯证,实行AA制,应该说能避免很多不必要的麻烦,相互之间也比较轻松,还能避开一些隐患。

我的同事告诉了我她的奇葩二婚经历。同事九年前离异了,遇到了一个比她大10岁的男人。这个男人对同事温柔体贴,关怀备至,同事为了走出离婚带来的伤痛,就与这个男人在一起了。

这个男人没有正式的职业,没有稳定的收入,靠给别人打临工为生。同事在事业单位上班,有稳定的工资收入。于是,这个男人住在同事的房子里,享受着同事所提供的一切,家里的所有开支都是同事负责,这个男人只需要每天做好午饭,等于说是同事在养着这个男人。

经历过婚姻失败的同事是一个非常善良的女人,她是一心一意想要跟这个男人过日子的,甚至还帮这个男人带了三年孙子。但他们没有领证,因为这个男人说他没有钱。

但前不久,两个人却闹矛盾分手了。起因是同事的弟弟和弟媳需要下乡工作一年,一个四岁的孩子没有人管,于是就把孩子托付给了姐姐,请姐姐帮着看一年。本来亲姑妈照顾小侄子,这事合情合理。

可同事把小侄子接到了家里,这个男人却开始闹了,逼着同事让把小侄子送走,说同事只能照顾他的孙子,别人家的孩子绝对不能进来。

同事气愤极了,反驳了几句,没想到这个男人竟然抬手给了她一耳光。这一耳光让同事清醒了,她辛辛苦苦地付出九年,养了这个男人九年,这个男人竟然把所有的一切视为理所当然,摆不清自己的位置了。

同事提出分手,反正也没有领证。没想到更震撼人的事发生了,男人说他为同事做了九年饭,还买过油盐酱醋,同时打临工的钱也部分地投入了家里,所以让同事给予他赔偿。另外,他在这个家里呆了九年也不能白待,也要相应地给他一些赔付,林林总总算下来,竟然算了10多万。

这些行为终于激怒了同事,一向好脾气的同事把他的所有用品全部扔出了门外,把他驱逐出去了。

同事说,幸好他怕花钱没有领证,否则事情可能还比较麻烦呢。

中老年再婚本来牵扯到的问题就比较多,都有各自的子女,有各自原来的家庭。两个人因为各种原因再婚走在一起,可是并不能完全摆脱原本的家庭,毕竟还有自己的家人在,尤其是孩子是怎么都放不下的。

只要一方有私心,打自己的小算盘,对新家庭的付出就不能做到完全的无私,公平合理。所以不领证经济上AA制,倒是能够解决很多问题,能让两个人都过得比较自在,比较轻松,也不用考虑太多,还能达到找个伴,过完后半生的目的。





轩窗淡品雨


妈妈走了的时候,大家就给爸爸说,找一个可以,不要领结婚证,爸爸有退休金而且还高,还有房子,存款,就害怕居心不良的人,楼上一个老婆婆,老公也没了,想和爸爸在一起,做了好吃的就给爸爸端去,他儿子还叫我爸爸爸爸,如果真心的也没有什么,三个儿,大的离婚了,老婆婆在带孙子,老三还没有结婚,不务正业还,回来哥哥把爸爸接走了


彼岸花xine


要是说不领证,就是找一保姆,对女方也有点不太公平。我爸就是再婚的,找的比他小12岁是农村的没有正式工作,在超市里面上班,他们也没有小孩,女方家两个女儿,我家就我一个,我在外地,平时回去也不多,我爸的退休工资也一般,他跟我说把他们住的那套房子以后留给她,然后等那女的不上班了,就把她的社保给她补齐,然后把钱给了我,当然也没有全给我😍只是现在给了我30万的保险,保险是现金储蓄类的。如果我爸以后需要人照顾的时候,那女的不出啥幺蛾子,好好照顾着,那房子留给她,我一点意见都没有。所以说二婚夫妻不领证AA制,对女的来说还是挺吃亏的。你都有自己养活自己的能力了还去上赶着再照顾一个老头,还让人家给当贼防着,有那闲工夫还不如去做个家政,挣点儿钱,老了去老年公寓或者跟着孩子过呢。


三心草哦


不领证更适合老来找伴,主要是怕房屋存款有闪失。我有个邻居,儿女都有家有房,妻去世一年多恋上了相距不足一公里有房的退休女士不到半年领证结婚后麻烦就来了,先男方房产证添加女方名字,再女方女儿女婿外孙女都住入男方家。男的儿女经常来看望觉得人多提醒父亲别大吃累,父亲笑脸答应。二老加起来四千多元开销少了点。女方促使男方卖掉房搬她家往。谁知搬家时才知道是租的房,问女方房也卖掉了,打算加起来买个大房,这样双方儿女来了吃饭呆着都有地方,手心手背都是肉,高兴就行。可事情不是这么回事,要租房二老退休金更不够用。而女方又对买大房没有下文。这时男方才提出来把自己卖房钱交出来补帖家用(男方几十年钱就是上交老婆管)。女方拿不出,问多了只有直说都让她女儿拿走了钱。女方女儿一家不来人不接电话,男方只有报警,真象出来了:小两口二三年都没去上班了,每天玩牌,父母气不过把他们赶到这个重组家庭。老头没办法只有回头找儿女,房卖了,我妈还留下十几万呢,都用了。儿女只有安慰父亲继续和阿姨过下去,过不下去了我们送您去养老院,退休金不够我们垫。这样的结局是教育老人再婚别领证。


用户8348720425201


我们打球群有个老爷子,电信高工退休,57岁那年老伴因病去世,他扛过3年,60岁时在“黄昏恋”的群里认识了一个中年偏高的女人。来往了一年多,他们商定,老爷子给女人20万,不领结婚证,同居了。老爷子退休金7000多,房子160平米,生活费全部是老爷子出,房子不过户。那个女人还算漂亮,是县城的,过了十几年,老爷子70多了,女的也快60了,他们又分手了。这女人对球友们说,房子没捞着,我吃了十多年的饭,存了30多万,也可以了,我们不为难,我要回老家带我自己孙子去了……


酿皮子


中老年再婚确实存在着不领结婚证,搭伙过日子的现象。并且除了在一块睡觉之外,其余的还真是各花各的,各人管个人的情况。就如同外国人说的那样,AA制的模式。让人觉得特别现实,家庭非常的冷。看不到关心和温嗳。给人感觉这日子就是在混,所以看不到希望。这种AA制的婚姻极有可能造成失败和分手。


记得有一次去表妹家吃饭,表妹是离婚后与妹夫在一起的。所以说,表妹家里的没施都是凑和的,比如厨房没灶台,是用板凳临时的,放电视的是用小课桌等。更有意思的是那天正赶上自来水公司的人上门收费,我表妹说等丈夫回来的,我寻思她没钱交,就想替她交上,可表妹说,不用管生活交费都是妹夫负责。我这才明白,原来是表妹夫妻之间AA制。

我觉得再婚夫妻,算计着花钱没有毛病,重要的是感情别AA制就好!


伊春美食美客


对于这样搭伙过日子的婚姻,我是觉得很不屑的。我甚至觉得它玷污了婚姻的神圣,以夫妻相称,却不敢承认夫妻之实,只是各怀心事,尤其是财产方面的自私罢了。


邻居李大爷和张大妈六十多岁结婚,儿女们死活不让她们领结婚证,无奈的两个老人只能先住在了一起,过了没几年,李大爷突发脑溢血瘫在了床上,张大妈没日没夜的伺候了三年,李大爷撒手而去。

最可气的是几个儿子,父亲死后就开始挣父亲的房子,而且毫无情面的把张大妈赶了出去,张大妈为了给李大爷治病,自己的房子早就卖了,这几个儿子的做法真的是让人心寒。


所以我觉得老年人的婚姻也同样要心心相印,既然愿意在一起,彼此之间就应该有一种责任感。而搭伙过日子,我觉得这样予爱情予婚姻还有对自己都是一种不负责任的态度。


我是焱垚


我是这样看的:夕阳恋,扯证易扯皮。从长远看,在财产终极流向上,对子女而言,确有隐患,也存在法律风险。

老人牵手,不扯证就是扯蛋。非法同居,于法不容,于事无补:现实生活中,有很多老年女性,当了多年的免费保姆,把老头伺候走了,自己也被老头的孩子赶出家门了。这种过河拆桥的案例,生活中非常多见。我说的“于事无补”,就是这个道理。

扯证扯皮,不扯证扯蛋,这种“皮蛋”效应,和真实“皮蛋”的性质一样:鸡蛋最简单最有营养的做法,就是清水荷包蛋。“皮蛋”做法复杂,没有营养,完全是为了满足口感,不考虑营养价值,是本末倒置的事物。

失偶老人,晚年走到一起,前提应该有爱情这只“荷包蛋”。仅仅是为了相互照顾、搭伙过日子,难免会深陷“皮蛋”旋涡。

老年人,是为了追求晚年幸福,才去寻找另一半的。不扯证,AA制,彼此象防贼一样互相防着,这样的相伴生活,到底还有多少幸福可言???


0老三两0


现在社会上,有许多中老年人二婚不扯证,经济上实行AA的人,生活在一起。

这种现象在最近几年很流行,我身边就有两个朋友,在准备二婚的时侯,并不希望扯证,却一直生活在一起,并且生活的很平静。

赵姐,八年前离婚并带有一个女儿,后来经朋友介绍,认识了现在的男朋友。

经过相处,两人认为彼此都有过一段失败的婚烟,人生已过半,应该彼此珍惜对方,携手走完往后余生。

赵姐及男方,对对方都很好,虽然他们沒有拿结婚证,没有形式上的一纸婚约,但双方在思想上早已达成共识,日子是自己过的,只要彼此为对方着想,不辜负对方,并不是一纸婚约能够保证的。

尤其是男方,两个女儿都已工作,对赵姐的女儿很关心爱护,无论是在家还是出差在外,比如,当他出差在上海,也会想着赵姐的女儿爱吃海鲜,会快递海鲜回来;出差日本,会给她们母女俩人买回来化妆品,在金钱方面,真的没有计较过,象极了一家人,甚至在某些方面胜过原生家庭。

比如就拿最近的事情来说,赵姐的女儿去年大学毕业,想去日本留学,和家长说了自己的想法。

在赵姐犹豫不决的时候,又是男方给予了很大的支持,首先是做通了赵姐的工作,认为孩子想学习语言,多掌握东西毕竟是好事;其次在经济上,帮助赵姐度过难关,解除了赵姐的后顾之忧。

这对于一个后组建的家庭,男方能做到这些,真的很可贵。

所以,凡事没有绝对,无论以哪种形式生活在一起,二婚也好,没扯证也罢,AA也好,只不过是形式而已,只要双方当事人能接受,并且在思想上达成共识,往后余生爱一个人,为一个家,也一定能生活的很好。

生活中,也见过一婚的夫妻经济选择AA的,我十多年前的原单位同事,她们是自由恋爱,曾经也是爱的死去活来,愿意为对方拋弃一切。

可是在日复一日的一地鸡毛中,早已耗尽了热情,削弱了彼此的责任。可以为孩子的学费,零花钱,由谁来付,吵的天翻地覆;也可以因为买菜做饭这些日常生活,大动干戈,伤了感情。

最后,俩人各负责孩子的一半学费,水电费各人负担一个月,买菜做饭各人一星期轮流着来负责,并且还各种吵架不断,这可是自由恋爱的一婚呀。

这样的日子,并没有维持多久,在她们女儿小学毕业之后,俩人离了婚,最终各奔东西。

所以,无论是一婚还是二婚,也无论以哪种形式生活在一起,当然前提是合法合理,不能伤害别人,只要当事人愿意,任何人都不应该说三道四,加以指点评说别人的生活。

也祝福二婚的朋友,能找到相惜的另一半,过好后半生,像赵姐那样,能幸福的生活下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