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声演员搭档,逗哏和捧哏之间的收入怎么分配?

52026401


首先我们来了解一下二者的概念,捧哏和逗哏都是相声中必不可少的角色,从理论上来说,两个角色是平等存在的,

但是在表演关系的主次上,逗哏为主,要负责场上的笑点,背下更多的台词;捧哏为次,负责附和逗哏的笑点和观点。

这样看来二者的收入有区别就很正常了,再举个例子吧,大家都知道郭德纲,却对他的捧哏于谦不是那么了解。捧哏和逗哏的商业价值并不一样,一个好的逗哏有名气、人气高,随便哪个捧哏都能搭配,所以早期在收入上,双方可能是七三和六四分。

毕竟大家看演出很可能都是冲着逗哏去的,因为逗哏才是那个带动全场,劳动更多的人。所以捧哏和逗哏的收入分配并不平均,一般来说逗哏的收入占比更高,大家都是没什么异议的,如果两人关系不是很好的话,可能捧哏只占二三成的都有,因此人际也很重要啊。

但是这并不代表捧哏是不重要的,相反,正是因为有了捧哏的附和、衬托,才有了逗哏的优秀发挥。

所以郭德纲和于谦之间的收入分配,在演出一场之后两人都是平均分配的,这也说明郭德纲非常的讲义气啊。

不过郭德纲作为名气大点儿的相声演员,总收入肯定还是高过于谦的,毕竟人气和实力摆在那里。像是参加一些综艺节目,或者是访谈节目的话,那么收入就完全是郭德纲自己的。


丸子追综艺


这个问题,表面上说的是收入分配,实质上事关合作。直接决定了能不能合作长久。所以这就看主事的人,是个爱钱的精明人,还是个有远见的智慧人。


比如,郭德纲和于谦这一对火档。二人互为难得的搭档,互相成就对方。合作的效果,远远超出了1+1>2。郭德纲原来与多位合作过。无论是张文顺,还是李菁,王文林,均无法达到于谦的水平。如果没有于谦,郭德纲会在几十年中,需要花一部分精力用在寻找更好的捧哏上。而如果不是遇到郭德纲,于谦恐怕早不说相声了。更无法到海外去。所以这是互相决定对方的命运,价值无法用金钱衡量。

但是两人之间,并非没有一点矛盾。因为涉及到经济分配。郭德纲爆红之后,收入剧增。但他在利益的分配中,也许他觉得对于谦的涨了不少。于谦却觉得还是太少。这跟自己的付出和带来的收益不相符。这天,郭德纲跟于谦说,又接到业务了,准备演出。于谦推说身体欠佳,推辞不去。


那时,郭德纲的业务,简直是一场连着一场,苦于分身乏术。关键时刻怎能掉链子?不仅演出效果要打折,而且,会被人质疑因为钱财发生裂穴,直接影响个人声誉。郭德纲表现得富有智慧,爽快地大幅度提高了于谦的出场费。至于是55分成,或者是1/3,这点外人说不清。因为郭德纲是老板,还要养活德云社。于谦是单纯的挣工资。如果说1/3作为发展基金,余下的每人再分1/3。这也等于,两人平分。这个比较合理。当然这也是瞎猜。反正是两人合作至今,无论经历多大风波,从未分离,堪称合作的典范。

再举一个例子,结果就很不理想了。老前辈马志明和谢天顺。要说都是大师级别的。他俩说的《纠纷》,真是太精彩了。他们是体制内的,在单位挣工资。发工资做主的是单位。工资多少,跟个人级别挂钩。评级别时,马志明比谢天顺的级别高了一级。可能领导认为,逗哏的名气大,说话的活多吧。谢天顺不服,前去理论,协商无果。一气之下,谢天顺离开,后来加入德云社。而马志明因为失去了难得的搭档,从此鼎盛不再。成为相声界一件憾事。当然这事责任在体制。


所以,相声界的好搭档,第一重要的必须是合作,第二才是金钱!


娱乐座谈会


我曾一度喜欢看相声,也了解过不少,我来说一说吧。一场相声中捧哏,逗哏,都是缺一不可的,收入怎么分配,我就拿最近火的德云男子天团来说吧。一场相声下来,做为德云社的弟子,演出的大概20%左右归德云社,剩下的钱捧哏,逗哏是平分的,这里大家可能会有疑问,像岳云鹏,孙越这样的组合。大家可能会觉得岳云鹏名气比孙越大的多,几乎所有人都是冲着岳云鹏去看的,为什么孙越跟岳云鹏同等收入呢。其实不难想象。同是说一场相声,而且,孙越做绿叶来衬托岳云鹏这个红花,我孙越花同样的时间,同样的精力来捧你岳云鹏,使得你名气大这么多,可以参加各种综艺,影视节目,各种资源都源源不断,在一场相声的演出费上我还要比你少拿。你们乐意吗。下图是德云社年收入表。



孙越作为一个捧哏,而且收入全靠演出,收入排在德云社第五位,岳云鹏多出来钱基本都是综艺,影视,网店的收入。所以,捧哏,逗哏的演出分应该是平分的。


沃克sqy


三分逗七分捧,就已经言明了收入的分配,只不过发展至今,被郭德纲所打破;

“三分逗、七分捧”,这在一些经典相声作品中是常听到的对白,这也向大家揭示了捧哏的重要性,虽然逗哏是所有人眼里的主角,但包袱能不能抖的响,完全看捧哏能不能接住词、会不会捧,所以在早期,逗哏和捧哏之间是按逗三成、捧七成来分配的;但这一不成文的规矩,早已经被郭德纲打破了,当然,这是后话;

逗哏和捧哏之间,虽然捧哏的“捧”尤为重要,但大家还是习惯性的在意率先出场、率先说词的逗哏,这也让逗哏有了更高的名气和商业价值,就比如已故的侯宝林和马三立来说,他们二人一生有过的搭档很多,但大家对他二人的了解远远超过其搭档,甚至之前还传出,二人和搭档的分配比例是“九一”,因为和他们二人说相声对捧哏的名气有帮助,所以也就没人会在乎“一成太少”了;

不平等的分配被郭德纲打破;

2000年,郭德纲临时替演,在缺少捧哏的情况下,团里拉来了于谦帮帮捧哏,就这样,二人开始了第一次非常偶然的合作;下台后,二人分道扬镳,在之后的两年时间,郭德纲分别和张永久、王世勇、杨进明等人合作,但都没有和于谦合作的那种感觉,于是在2002年,找到了于谦,一拍即合,二人正是搭档出场,一直至今,已经有17年的时间了;

他们刚认识的时候,身份是不对等的,当时郭德纲只是一个毫无名气的北漂,虽然创建了“北京相声大会”,但个人温饱问题都难以解决;而于谦除了在团里演出之外,还能接到很多影视剧龙套的工作,收入要比郭德纲高出很多。

但就这样身份不对等的情况下,后期郭德纲接受采访时被问到“收入分配”时,郭德纲也直言说二人就是“五五分”;

所以,“三分逗七分捧”这样的分配比例到郭德纲和于谦这里也算是得到了终结,而作为德云社旗下的艺人,或许也会是按照这个比例进行分配吧!


以上均为个人观点,如有不同意见欢迎评论补充!


影视巨能聊


看了别人的答案,大多数都是来自于自己的想想。

郭德纲和于谦两个人是平分的,这个两人在公共场合也都表过态,可以说是没什么疑问的。

大家普遍觉得郭德纲不能跟于谦平分,是因为觉得郭德纲是班主,一场演出的收入如果跟于谦平分,简直亏大了。

但其实真实情况郭德纲也说过,郭德纲不是老板,也只是德云社的一个员工,一场演出多少钱是固定的。

德云社的老板是郭德纲的老婆王慧。虽然老板挣得钱最终还是在郭德纲的腰包里,但是一场相声演出的劳务费,郭德纲跟于谦得平分。

派完劳务费剩下的钱,是德云社公司的,公司法人是王慧。在账务上而言,这些钱不归郭德纲。

我们再来说一下德云社之外的捧哏与逗哏之间的工资分配。

现在一些小剧场的工资应该也能做到平分了,这要感谢德云社为行业做的带头作用。

在之前,小剧场相声没有起来之前,大多数相声演员是领国家工资的体制内演员,按演员的评级区分工资高低,没有所谓的捧哏逗哏工资多少的区别。

这就没什么好说的了。

再过去的艺人,二八分,三七分,四六分的情况都有。合作之前商量吧,有那个知名的逗哏,随便给个零头就能养活捧哏一家。万人迷李德钖一个人配三个捧哏的轮流用!


闲白社


首先我们来了解一下二者的概念,捧哏和逗哏都是相声中必不可少的角色,从理论上来说,两个角色是平等存在的,但是在表演关系的主次上,逗哏为主,要负责场上的笑点,背下更多的台词;捧哏为次,负责附和逗哏的笑点和观点。

这样看来二者的收入有区别就很正常了,再举个例子吧,大家都知道郭德纲,却对他的捧哏于谦不是那么了解。捧哏和逗哏的商业价值并不一样,一个好的逗哏有名气、人气高,随便哪个捧哏都能搭配,所以早期在收入上,双方可能是七三和六四分。

毕竟大家看演出很可能都是冲着逗哏去的,因为逗哏才是那个带动全场,劳动更多的人。所以捧哏和逗哏的收入分配并不平均,一般来说逗哏的收入占比更高,大家都是没什么异议的,

如果两人关系不是很好的话,可能捧哏只占二三成的都有,因此人际也很重要啊。

但是这并不代表捧哏是不重要的,相反,正是因为有了捧哏的附和、衬托,才有了逗哏的优秀发挥。所以郭德纲和于谦之间的收入分配,在演出一场之后两人都是平均分配的,这也说明郭德纲非常的讲义气啊。

不过郭德纲作为名气大点儿的相声演员,总收入肯定还是高过于谦的,毕竟人气和实力摆在那里。像是参加一些综艺节目,或者是访谈节目的话,那么收入就完全是郭德纲自己的


娱乐综艺欢乐颂


俗语说:三分逗七分捧,然而实际上却不会如此分账。名利双收的是逗哏;相声的角儿都是逗哏演员,捧哏真是如同绿叶一样。

捧哏虽说是绿叶,但也是不可缺少的重要因素;捧哏和逗哏的地位很难平衡,纵然捧哏辈分高也是如此。例如,岳云鹏和孙越这一组;商演卖票卖的角儿是岳云鹏,不是孙越。因此,在地位悬殊下,二者收入不会平衡的。

在建国前,捧哏全是靠着逗哏活着;每次演出结束,逗哏给捧哏一些金钱。

如果逗捧间有约定,就按着约定分配;七三有之,六四有之,五五亦有之。郭德纲于谦就是五五分。




爱相声的胖纸


相声演艺中,现今最为普遍的莫过于对口相声,就是由两名相声演员组成的“一逗一捧”。通常我们会把他们称为逗哏和捧哏,而这样的相声表演多以“三分逗哏,七分捧哏”来维持它的演艺。



虽然说“三分逗,七分捧”,但凡有看过相声的朋友应该都知道,逗哏明显比捧哏难、比捧哏卖力。似乎在对口相声中,逗哏起着决定性的作用,一个包袱要抖出来,完全取决于逗哏的能耐了。而捧哏更多的还是起协助作用,帮忙接个活、插个话。

既然逗哏和捧哏在演艺中有主次之分,那么他们的收入是怎么分配的呢?对于这个问题,似乎从相声开始发展到现今,都未曾有个明文规定,主要还是以相声组合间内部自己协商。

不过,捧哏和逗哏收入分配,听得比较多的还是以“三七分”、“四六分”,或者干脆就“五五分”。

首先,就来说说目前最为红火的逗哏捧哏郭德纲和于谦这对组合。他们在2000年开始合作搭档至今,可以说是最为默契的一对。每当德云社演出,相信很多朋友最想看到的就是郭德纲的演出了,在名气与搞笑方面,郭德纲都会比于谦高出许多。



对于他们这对逗哏和捧哏,或许大多数人都会认为在收入分配上,郭德纲肯定是拿的比较多的。但是事实让你感到意外,他们从起初搭档到现今,每次商演都是“五五分”的,这里说的是商演。关于这个问题,郭德纲曾经说过,高峰也曾说过。

于谦与郭德纲搭档十几年,从未传出彼此不合传闻,或许这也是最为重要的一个因素。确实,郭德纲能有今天的成就,很大一部分功劳得益于于谦这个捧哏。民间曾流传这么一句话:“不羡鸳鸯不羡仙,只羡德纲有于谦。”言外之意,也就是论捧哏的重要性。

另外,现今第二红火的组合,当属岳云鹏和孙越了,也是非常明显逗哏岳云鹏的名气选大于孙越,他们演出收入分配虽然没有明确的公布,但我想演出分配应该也是五五分的,毕竟岳云鹏师父都是这么做的,而且岳云鹏的走红,很大一部分也是靠孙越这个知名捧哏。



虽然在年总收入中,孙越的收入选不及岳云鹏,但这里的差距主要还是在于岳云鹏名气大,出场费高,这里的专场出场费应该就属个人拿了,还有岳云鹏经常参加一些综艺和电影的演出,这些都是相声外的收入。

不过,在早年,相声中捧哏和逗哏是很少有“五五分”的,多数还是以“三七分”、“四六分”为主。因为那时的逗哏在名气和相声技巧上原本就非常高了。也就是说,换作哪一个捧哏,都能运用自如,确实那时很多逗哏相声演员,都不仅仅只有一位捧哏。



就如相声艺术大师侯宝林来说,与他搭档的捧哏,收入分配上肯定不可能“五五分”,有“九一分”就非常不错了,甚至还有可能没有分配。因为跟这样级别的相声大师一起说相声,对自己的发展还是很有帮助的,也不在乎那些分配了。

再来看看,侯耀文和石富宽这对搭档,虽然石富宽的名气也很大,但与侯耀文搭档演出,收入分配也不一定按照“五五分”啊。



不过,相声发展至今,很多相声组合,他们之间就像一个不可分割的群体,有时更像是一个招牌,少了谁似乎都不能把节目继续下去。好比当年的“奇志大兵”,观众喜欢的就是这对搭档间的默契,一分开似乎名气就不在。



所以,虽然逗哏和捧哏之间收入分配没有明文规定,但也慢慢往“五五分”靠拢,因为找一个捧哏确实不容易啊,那默契度可不是与谁都能产生的。而且捧哏在组合里也起着很大的作用,在达到一定名气后,如果收入没有均衡,搭档间很容易走到缘分的尽头。

欢迎路过的朋友点赞、留言讨论哦,关注小练儿,更多娱乐资讯第一时间与您共享!

娱乐小练儿


这个问题很好!我以前也曾经深入的了解过,在这里给你说一下我的了解。

逗哏和捧哏是每一对相声表演不可或缺的角色,理论上两个人应该是平等的,如果从专业的角度上来说,逗哏和捧哏都是非常重要的,缺一不可的,但是现实生活中,这两个角色的差别确实十分的巨大。

这种差别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逗哏才是全场的主角,所有的光环都在逗哏身上,其实有一个比喻非常好,就是说红花和绿叶的关系,逗哏才是红花,绿叶很少有人去关注,所以从一开始,逗哏和捧哏的关系就已经确定了,谁是主谁是次这个没有丝毫的疑问,这里不是说捧哏不好,但是捧哏的地位就是衬托作用,这点没有什么说的。

举个例子,现在说相声最火的岳云鹏和孙越,很多人了解岳云鹏,但是有几个人能知道或者了解孙越,所以说观众的注意力都在逗哏身上真的没有错。

2.由于所有关注都在逗哏身上,所以决定了逗哏有着更多的商业价值和地位,捧哏的商业价值小的太多,差距不是一点半点。

德云社的郭德纲和于谦,两人搭档了十几年,郭德纲的名气和财富超过于谦不是一点半点。郭德纲的儿子郭麒麟一出道就是逗哏,可以看出那一个在相声中地位更高!

所以说不管从专业角度还是从个人的商业价值都是逗哏远远超过捧哏,这也就决定了他们搭档之间不可能均分利益!

别说是利益均分,就是四六分都不能保证,在现在的生活谁是角,关注点在谁身上,谁就有绝对的话语权,他们收入的差距已经非常大了。

你想岳云鹏说相声,很少人会关注捧哏是不是孙越,对不对?

具体收入分配,是人家的商业机密,没有人会透入,但是就从岳云鹏和孙越来看,他们的收入真的差的不是一点半点。

还有德云社,同是元老的郭德纲和于谦,郭德纲才是德云社的掌管人,于谦的权威和财富比郭德纲还是差远了。


娱乐吟唱


相声界公认的是三分逗七分捧,那么在收入分配上怎么是七分逗三分捧呢?这是不是相声搭档合作不长的原因?(当然于谦出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