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樓夢》原著中,薛寶釵喜歡賈寶玉什麼?薛寶釵為什麼明知道他喜歡林黛玉還非他不嫁?

我就是竹韻


(照片來自於網絡)薛寶釵作為少女,賈府打交道最多的賈寶玉不懷春喜歡,是不現實的。只是她知道賈寶玉喜歡林黛玉而不去表白,或者潛意識有喜歡自己也沒有把握去了。

作為封建社會尊從父母之命去選妃而暫寄居在賈府的姑娘,她在黛玉死後嫁給賈寶玉也是正常的。

紅樓夢好就好在以真實的人性寫人,而不是簡單的喜歡或不喜歡。而人性是複雜的。

空對著山中高士晶瑩雪、終不見世外仙蹤寂寞林!

寶釵文筆 才華也是一流,寶玉不會視而不見,互相傾慕不可避免。

所以寶釵喜歡寶玉必然的。

歡迎大家留言互動





藍叢山房


寶釵愛寶玉嗎?可以肯定地說,有一段時間是寶釵確實是情不自禁地愛上了寶玉,而且表現出了超乎尋常的熱情,我曾經講到過有三個節點。

一是史湘雲來了,那時候顧姑娘們還沒搬到大觀園去住,史湘雲住在林黛玉那兒,寶玉見雲妹妹來了,好奇心大發,早上起來都沒有梳洗,就往黛玉房間裡跑,這時候我們看到了另外一個場景,寶釵也是一大早王寶玉房裡跑,以至於襲人見到寶釵像是見了知音,跟她好好地訴了一大通苦,說姊妹們親熱也沒有這樣的沒有分寸的,寶釵對襲人的話暗暗表示讚許。可是,細看這一段我也覺得有點好笑,如果說寶玉跟黛玉湘雲沒有分寸,那麼寶釵一大早往寶玉房裡跑是不是更沒有分寸呢?

另外一個就是中午的時候,大熱天,寶釵和黛玉從王夫人房裡出來,然後寶釵獨自去了寶玉的房間,寶玉那時候正在午睡,僅穿了件肚兜,怡紅院所有的人都在午睡,連門口的兩個仙鶴都睡了,襲人藉故讓了出去,按理說寶釵此刻應該跟著襲人離開以避嫌,可是寶釵這完全是情不自禁啊!根本不能控制自己的腳步,哪個少女不懷春?

還有一次,寶釵晚上呆在怡紅院沒走,以至於晴雯在那邊罵人,說她動不動在這裡一坐半天,害得她們連覺也睡不了,偏偏這時候黛玉來探望寶玉,晴雯也不管是誰,不給一些門,害得黛玉吃了個閉門羹,跟寶玉好一通生氣。

三個時間節點,早中晚,寶釵都出現在寶玉房裡,她為什麼要去?她就是控制不住自己,作者通過這樣的細節描寫來告訴我們,寶釵戀愛了,她愛上了寶玉,雖然是單戀,但卻愛得火熱。想想也是,在大觀園的這一幫姑娘裡面,就數寶釵年齡最大,她最早進入戀愛狀態也是很自然的事情。能夠控制住自己情感的都是聖人,寶釵顯然不是。她那一刻是真的愛寶玉的。

至於後來,寶釵在寶玉面前碰了幾次壁以後,終於心灰意冷了,甚至最後嫁給寶玉都是為了家族的需要,無可奈何的選擇。


蘇小妮


【人魚薇沫】並沒有跡象表明,薛寶釵就是真的愛上賈寶玉了啊?她只是想嫁,書中多次表現出想嫁,但並沒有像黛玉那種強烈的愛的表現啊?明知道寶玉心中有黛玉還想橫刀奪愛,只有一種可能,不僅僅是愛那麼簡單。


1.賈寶玉是她理想的丈夫

薛寶釵做事條理分明,絕不是一個理性主義者,這一點從多處可以看出。


比如撲蝴蝶事件,明知道她悄悄躲起來,紅玉墜兒在亭子中不會看到她,還使出一箭雙鵰,大呼小叫林妹妹名字的計,為的是摘清自己,也把這小人之名潑在林妹妹身上。

搜檢大觀園的時候,她直接搬了出去,表明了態度,你們家的壞事不要粘在我身上。


這就說明她是一個頭腦非常清晰,知道自己做什麼的人,愛也是有目地清楚明白的。

賈寶玉家世好,是世襲的公子,而她家再怎麼富足,也不過是個商家,能攀上賈家這門親事,對她來說好處大的多,而且賈玉寶的性格又好,對女孩都是百般謙讓的,那長相就更不用說了吧。

2.薛寶衩的理想

她的理解就是相夫教子,不是普通意義的相夫,從幾次和姐妹中的對話知道,她士大夫情節是極嚴重的。


多次勸導林黛玉看正經的書,把作詩畫畫這些都當成微末小技,只有求學考功名對她來說才是正路。

若是能嫁給賈寶玉,那就是她事業的助力,她也能得以實現經濟抱負,做一個賢良淑德的官宦夫人。


3.有了這樣一個目地,其他愛與不愛又算什麼呢?


從她出場,一次又一次說出金玉良緣,都是故意的,特意的,就是為了促成和賈寶玉結婚,所以她來賈家也就是為了嫁給寶玉。


木石良緣不用說了,是寶玉遊仙境時就知道的,也就是官方認可的。

但金玉這個事情是不是隻出自薛寶衩和她母親之口呢?而且她說當年是和尚要求的,這個和尚又要求黛玉終身不得見眼淚,又去送寶釵金鎖,不覺得有些矛盾嗎?所以推斷所指,這個金玉是編造的。


所以薛寶釵愛不愛寶玉並不重要,寶玉心裡有黛玉也不重要,重要的是她嫁給寶玉就個事實。


人魚薇沫


薛寶釵喜歡賈寶玉什麼?

寶玉除了不讀書,不符合家長們的期望這一條,其它方面寶玉是很優秀的。

一 寶玉知禮懂禮有孝心

寶玉自小跟著老太太,在禮節方面不會出錯。經過老爺外書房,還得下馬以示尊敬。長輩們晨昏定省是少不了的。自己院裡的花開了也是想著先孝敬奶奶和母親欣賞。當然,這些其它小爺們也做的不差。

二 寶玉詩書俱佳

元妃省親時,別人一人做一首詩,獨寶玉做三首。後來姐妹們結詩社,雖然寶玉回回落第,並非寶玉真的差而是寶玉謙讓。看看寶釵的哥哥,還是個唸白字的粗人,賈璉嘴裡從來不曾提出讀書。跟寶玉在一起,生活會趣味橫生。

三 寶玉善良

寶玉的善良表現為對女性的尊重。不知的茗玉小姐掛在心上,對下人們也是體恤在先,大了之後不再亂髮脾氣。

同時代其他子弟要麼跟著老一輩瞎混,要麼吃喝嫖賭樣樣全。在這樣一群子弟中可以發現寶玉是多麼難得。

面對這樣的寶玉,寶釵不動心也難。只是時間長了,寶釵知道了寶黛感情的忠貞不二,瞭解到寶玉的性情真不是自己的菜,二人三觀相差太遠太遠,寶釵便逐流從這段三角戀中跳出來。

金玉良緣非寶釵本意,後期薛家再無回天之力,必須緊緊靠在賈家這個半死的巨人身上,寶釵不得不不嫁。


紅迷輕羅小扇


薛寶釵喜歡寶玉,畢竟賈寶玉是個非常漂亮的男孩子,就連一向看寶玉不順眼的趙姨娘都不得不承認賈寶玉長的得人意兒,更何況薛寶釵這樣的十五六歲,情竇已開的小姑娘呢。



薛寶釵喜歡賈寶玉不假,但這種喜歡並不能達到非寶玉不嫁的地步。因此,薛寶釵在得知薛姨媽對王夫人說自己的金鎖需要有玉的來配的話,且賈府流傳金玉良緣的事情,而賈元春在端午節賜禮,又獨獨自己的禮物與寶玉的一樣時,她便想著以後遠著賈寶玉,以防別人說閒話。同時又慶幸寶玉被黛玉纏住了,不會打擾自己。



薛寶釵對賈寶玉的喜歡,那純粹是一種欣賞,讓賈寶玉做表弟好,做朋友也好,但若做老公,卻是缺乏點資格的,因為在薛寶釵的心裡,她是想要嫁一個有地位,有前途,負責任的丈夫,而不是一個有地位,無前途,會撩妹,還沒有責任感的紈絝公子哥兒。因此,當薛姨媽和王夫人一心一意要促成金玉良緣時,她經常勸賈寶玉多讀經濟文章。以致賈寶玉疏遠了寶釵,並且多年以後,也沒有回到薛寶釵剛來賈府時的快樂日子。

薛寶釵內心對賈寶玉的感情並不深厚,但是,薛寶釵卻一直與賈寶玉來往甚密,常常一起床就要跑到賈寶玉的院子去探望,中午也去賈寶玉的院子,晚上也去過,這些在書中都有交代。這裡不一一敘述。並且根據薛寶釵和林黛玉的判詞,薛寶釵最後還嫁給了賈寶玉。薛寶釵為什麼做事與她自己的想法南轅北轍呢?



因為薛寶釵雖然有自己的想法,但是她是一個懂事的乖孩子,為了家族的興盛,為了兄長的前途,也為了自己以後的榮華,她不得不收起自己內心的那一點兒不滿,放下自己的自尊,不斷的糾纏著賈寶,並且?在家長們的安排下嫁給了賈寶玉。


萍風竹雨123


   薛寶釵,金陵十二釵之一,薛姨媽的女兒,家中擁有百萬之富。她容貌美麗,肌骨瑩潤,舉止嫻雅。她熱衷於“仕途經濟” ,恪守封建婦德,而且城府頗深,能籠絡人心,得到賈府上下的誇讚。她掛有一把鏨有“不離不棄,芳齡永繼”的金鎖,薛姨媽早就放風說∶“你這金鎖要揀有玉的方可配”,在賈母、王夫人等的一手操辦下,賈寶玉被迫娶薛寶釵為妻。由於雙方沒有共同的理想與志趣,賈寶玉又無法忘懷知音林黛玉,婚後不久即出家當和尚去了。薛寶釵只好獨守空閨,抱恨終身。

    薛寶釵是中國著名的古典小說《紅樓夢》中的一個重要人物。她的重要性不僅在於她是寶、黛、釵愛情悲劇的主人公之一,而且還在於這一藝術形像所蘊含的豐富內容,以及這一形像的創新性。

  對於薛寶釵這一人物形象,歷來有不同的看法。有的尊薛而抑林,有的則尊林而抑薛。歷代所引鄒弢與其友許伯謙因爭論激烈而“幾揮老拳”的故事,就是一典型事例。即使到今天,仍然有不同看法。有人認為林黛玉尖酸刻薄,心胸狹窄,愛使小性兒,而寶釵端莊穩重,溫柔敦厚,豁達大度;有人則認為,寶釵性冷無情,虛偽奸險,是個“女曹操”。同一人物形象,竟然有截然相反的看法,一則固然有仁者見仁、智者見智的原因,同時也說明這一形象的複雜性、豐富性和描寫的客觀性。那麼,到底怎樣看待這一人物形像呢?首先必須摒棄個人的偏見和愛惡,而從作品的描寫刻畫中進行具體分析。

人物刻畫

  從《紅樓夢》對薛寶釵的描寫中可以看出,曹雪芹所塑造的薛寶釵形像,是封建社會中一位典型的標準的淑女。這一形像的基本特徵,表現為她是封禮教忠誠的信仰者、自覺的執行者和可悲的殉道者。

  然而這一封建淑女形象又是複雜的、豐富多彩的。薛寶釵一出場,容貌美麗,舉止嫻雅,看似當時正統淑女的典範,骨子裡卻頗有憤世嫉俗的性格因子,她對當時的社會抱有一種強烈的批判精神。第38回作《螃蟹詠》,對當時橫行霸道的官場人物如賈雨村之流,尖銳諷刺。而她最喜愛的詞曲,居然也是一首富於孤憤、反叛色彩的《山門·寄生草》!由於受程高本誤導,紅學界對薛寶釵思想性格認識長期偏離實際情況。傳統觀點認為薛寶釵“城府頗深,能籠絡人心,得到賈府上下的誇讚”。其實在曹雪芹的筆下,她恰恰因為自己的個性而得罪了家長!

  小說第22回,寶釵曾一首《更香謎》引得賈政掃興:“小小之人作此詞句,更覺不祥,皆非永遠福壽之輩”。第40回,在賈母攜劉姥姥參觀大觀園的時候,寶釵蘅蕪苑那“雪洞”一般樸素的室內佈置,又引起了賈母的大為不滿,認為是在親戚面前很掃了她的面子。賈母對寶釵,一則曰“使不得”,二則曰“不象”,三則曰“忌諱”,四則曰“不要很離了格兒”,五則曰“我們這老婆子,越發該住馬圈去了”。——全是負面評價。“榮國府元宵開夜宴”的時刻,賈母命自己所心愛的寶琴、湘雲、黛玉、寶玉四人,與自己同坐主桌,卻惟獨將寶釵排擠到了主桌之外,同李紋、李綺輩坐在一起,都是寶釵在賈母面前由“受寵”轉為“失寵”的重要標誌。如她真是“城府頗深,能籠絡人心”,她何以會落到如此結果呢?可見,在曹雪芹的原著中,寶釵恰恰是最不屑於玩弄什麼“城府”,以討好家長的人!正好,脂硯齋對於釵、黛寫應制詩一事的評語也是:“在寶卿有生不屑為此,在黛卿實不足一為”。對弱者真切的同情,卻對權勢者“不屑”,這才是寶釵行事的基調。

性格特點

    薛寶釵另一個突出的特點,就是很世故,即很會做人和處世。在賈府這個派系複雜、矛盾重重的大家族中,她一方面抱取“事不關己不開口,一問搖頭三不知”的明哲保身的處世哲學;另一方面,她又善於處理人際關係,和各方面的人保持著一種親切自然、合宜得體的關係;正如脂評所說:“待人接物不親不疏,不遠不近,可厭之人末見冷淡之態,形諸聲色;可喜之人亦未見醴密之情,形諸聲色。”而在這種貌似不偏不倚的處世態度中,她特別注意揣摩和迎合賈府統治者的心意,以博取他們的好感,而對於被人瞧不起的趙姨娘等人,也未嘗表現出冷淡和鄙視的神色,因而得到了賈府上上下下各種人等的稱讚。賈母誇她“穩重和平”;從不稱讚別人的趙姨娘也說她“展洋大方”。就連小丫頭們,也多和她親近。

  很多人認為寶釵虛偽,說她喜歡討好人和奉承人。賈母要給她做生日,問她愛聽什麼戲,愛吃什麼東西。她深知老年人喜歡熱鬧戲文,愛吃甜爛食物,就按賈母平時的愛好回答。她還當著面奉承過賈母。她說:“我來了這麼幾年,留神看起來,鳳丫頭憑她怎麼巧,也巧不過老太太去。”結果是賈母大誇獎她:“提起姊妹”,“從我們家四個女孩兒算起,全不如寶丫頭。

  我們不能夠一味指責薛寶釵虛偽,說她是個馬屁精。寶釵博得老人開心,也是種敬老愛老傳統美德的表現,寶釵留心觀察,這點是必不可少的。寶釵富有幫助別人的熱心,如湘雲、邢岫煙、黛玉甚至香菱,就連極不怎麼樣的賈環,在分送禮品時,都不忘了他的一份。她的做法符合她平時的一貫處世態度,圓潤,面面俱倒,不漏一處,也不厚此薄彼,拉攏著人心。她能夠在妒心極重,“恨不得你吃了我,我吃了你”的賈府,廣得人緣,好評如潮,這


永恆Amy待續


即使沒有讀過《紅樓夢》原著的朋友,也知道寶黛釵的故事。這是一段三角戀,但又不是尋常意義上的三角戀。寶玉對黛玉“弱水三千,只取一瓢飲”,黛玉對寶玉更不要說了,一生的眼淚都為寶玉流。那麼,寶釵喜不喜歡寶玉呢?當然喜歡了,這是毋庸置疑的。

薛寶釵品格端方,容貌豐美,肌膚豐澤。從寶玉眼中看去,“唇不點而紅,眉不畫而翠;臉若銀盆,眼如水杏”,被比作楊貴妃,容貌之美,可見一端。薛寶釵上京,是因為皇帝要求,凡仕宦名家之女,皆親名達部,以備選為公主、郡主入學陪侍,充為才人、贊善之職。並不是衝著寶玉來的。但是,在賈府居住時間長了,寶釵對寶玉產生了感情,王夫人、薛姨媽也有結親之意,“金玉良緣”一時甚囂塵上。

寶釵喜歡寶玉的顏值。哪個少女不懷春,寶玉“面若中秋之月, 色如春曉之花。鬢若刀裁,眉如墨畫,面如桃瓣,目若秋波。雖怒時而若笑,即嗔視而有情。”且溫柔體貼,尊重女性,是個真正溫潤如玉的翩翩佳公子,寶釵怎能不動心?

寶釵喜歡寶玉的才華。寶釵說寶玉是個“無事忙”,但這是揶揄之詞。寶玉在眾姊妹面前甘拜下風,但也是才華出眾。大觀園試才題對額,連賈政也說不出錯處來。

寶釵喜歡寶玉的家世。賈家乃世襲公府,賈母對寶玉愛如珍寶,寶玉是眾人捧在手心裡的“鳳凰”,更兼姐姐是得寵貴妃。薛家雖然是四大家族之一,但到了寶釵一輩已經沒落。寶釵父親早亡,哥哥薛蟠不成器。薛家和賈家聯姻,也可拉薛家一把。

薛寶釵很清楚寶玉和黛玉兩小無猜,兩情相悅。但這在寶釵那裡不成問題。寶釵務實冷靜,恪守禮法 ,她認定,婚姻大事需要媒妁之言, 父母之命。 沒有家長的認可,寶黛二人的“戀愛”就是小兒過家家,對寶釵構不成任何阻礙。


淡看雲起


在《紅樓夢》中,薛寶釵是第四回出場,這一回叫做《薄命女偏逢薄命郎 葫蘆僧亂判葫蘆案》。

在這一回中作者交代了薛寶釵因何進京到賈府,書中這樣寫道:“近因今上崇詩尚禮,徵採才能,降不世出之隆恩,除聘選妃嬪之外,凡仕宦名家之女,皆親名達部,以備選為公主郡主入學陪侍,充為才人贊善之職”。可見寶釵進京是為入選“才人贊善之職”,作者明確是作為公主郡主的陪讀,而並非一般所認為的皇帝妃嬪。

而隨著故事的進一步發展,寶釵逐漸贏得賈府的青睞,成了二奶奶的不二人選,與她最初進京的目的背道而馳,而實際上,以薛寶釵的心機城府和才能見識,她是看不上賈寶玉這種終日在胭脂堆裡廝混的紈絝子弟的。在正文第七十回裡,林黛玉重建桃花社,薛寶釵做了一首《臨江仙》,從中我們可以看出寶釵的內心,以及她對賈府上下的看法,還有自己的進京的初衷。只不過,寶釵是客人,於賈家而言,有些話和事只可意會不可音傳,寶釵的性格特點就是務實,她是一個受過正統封建教育的官宦之女,她的婚姻觀裡是不會有風花雪夜的,她只求結果,而不求過程。薛寶釵最終與賈寶玉的結合,並不是出於受情,而是政治婚姻。

寶玉與寶釵之間,在小說中隱約之中有一道鴻溝,他們的精神世界互相不相容。寶玉一向反感考取功名,而薛寶釵偏偏就好這口,自己未來的丈夫不思進取,讓她百感交激。而她在私底下也曾吐槽過寶玉米“不中用”,這一點倒和王熙鳳不謀而合,鳳姐也是評價寶玉“不中用”。

總而言之,寶釵與寶玉的結合註定是個悲劇,而這個結局非二人所能抗拒。對寶釵而言,她有一個有心無力的母親,和一個草包哥哥,放眼周邊,什麼能帶給她安全感?是入選宮中做公主郡主陪讀?還是嫁入賈府?兩者選其一,在當時的社會環境下,以寶釵的聰明才智,她心中早就有了答案!


羽飛文史


薛寶釵並不是真正的喜歡賈寶玉,用現在話說,賈寶玉就是備胎。薛寶釵到賈府是為了進京選妃,寶玉是她退而求其次。

為什麼這麼說呢?

薛家是四大家族之一,是與賈家齊名的名門望族,薛寶釵與賈寶玉可以說是門當戶對,但是薛寶釵是有抱負的人,原本到賈府也只是客居路過而已,一開始也沒想要與黛玉競爭寶玉。賈寶玉不愛念書,不喜歡仕途經濟那一套,而這恰恰是薛寶釵擇偶條件中最重要的方面。薛寶釵和賈寶玉可謂是三觀不合,價值觀念完全不同,甚至是相反的,他們不是一路人,薛寶釵也未必看到上賈寶玉。

好風憑藉力,送我上青雲

但是,隨著選妃失敗,再加上薛家逐漸走向下坡路,在王夫人和薛姨媽的撮合下,考慮兩個大家族的綜合利益,薛寶釵第一次感覺到做個寶二奶奶也是個不錯的選擇,於是賈寶玉變成了她的主要目標。

薛寶釵是功利的、現實的,她完全符合封建社會、封建大家族的價值觀念,深得長輩喜愛;而賈寶玉是無私的、超前的,與現實社會格格不入,是個異類。兩個人即使在一起也不會有什麼好結果。

我覺得,和林黛玉相比,薛寶釵對寶玉只是虛情假意,而林黛玉卻是真心的喜歡寶玉。賈寶玉達不到薛寶釵的期望,薛寶釵也永遠代替不了林黛玉,所以才會“縱然是舉案齊眉,到底意難平”。

綜上所述,薛寶釵並不喜歡賈寶玉,也並不是非他不嫁,而是在當時的環境下嫁給賈寶玉是比較好的選擇。


玉生侃紅樓


1,賈寶玉顏值高,暖男(雖然是個中央空調,但過去好像都不太介意)。

2,在女子不見外男的大環境下,與賈寶玉日日相對,難免生情。

3,賈寶玉門第高。

4,皇妃(賈元春)已經認可了。

5,最重要的一點是:父母之命。她媽讓她嫁,她也只能嫁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