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最能打動自己的藏品故事(與價值無關)分享一下吧?

登善堂


上小學的時候,無憂無慮,除了上課之外,就知道個玩,根本不懂什麼是收藏,更沒有收藏愛好。

偶然的一個課間,一個同學拿了一塊古錢幣,當時覺得很不錯,後來,那個同學送給我了,拿回家後,愛不釋手,整天把玩。


也就是從那個時候,我逐漸迷戀上收集古錢幣,後來,隨著經驗的積累,我發現同學送我的那塊古錢幣竟然是塊假幣,為了防止判斷錯誤,諮詢了很多人,均不看好,再後來,也是為了驗證真偽,輕輕的在水泥地面磕了幾下,碎斷了,當時很鬱悶。


直到現在,我相信那位同學並不知道是假幣,隨著時間的流失和藏品的增多,我也不在為此幣糾結,但是,就是這一次假幣的經歷,影響了我一輩子的收藏愛好。

一晃,三十多年過去了,畢業後,與那位同學從未見面。

至今,這塊假幣,我依然保留著,是珍惜同學之間的情誼,還是個人的收藏習慣,我也說不清楚,總之,永遠不會丟掉此幣,此幣尚還在,同學你可好?


滴水藏海0925


收藏者最高興的事是什麼?撿漏也。8O年代中期,我被臨時安排去附近農村支援,為他們安裝變壓器。當時的農村是沒有電的,照明用洋油。當看到“工人老大哥”來給他們裝燈,佈線。那些農民兄弟,馬上將你由“哥”而升輩為“叔”,那股親切勁是現代人無法理解的。因我愛好收藏,順便在他們當中提一句:你們有老銀元,老銅錢嗎?我收。當時就有人送來了一些袁大頭,小銅錢。那天晚上,突然有人敲門,只見來了一位老者,手裡提了一包銅幣,手一提還很沉的。



當打開提包,裡面有:湖南省造雙旗銅幣二十文,另有光緒元寶戶部銅幣二十文。共有4OO多枚,重量達8市斤。最後,經過協商,按當時的廢銅價,每市斤5元加2倍,即15元買1斤銅幣,需要資金12O元。我當時學徒工剛結朿不久,每月工資是28,5元。這8斤銅幣是我3個多月的工資,我很糾結,想買又不敢買。當老農民看到我的難處,主動提出,全給你,只要1OO元。那2O元算我送你們工人兄弟們的禮物,你們辛苦啦。最後,我將全體工友的錢包七拼八湊,並將一塊剛買的上海牌手錶折價,才將此事了結。後結算,1斤約5O塊,1塊銅幣只要2角多錢。



現已時移近4O年,這兩種銅幣目前價位,在我地平均可達1OO元/枚。1OO元/O,3元,其價值升了33O倍。當時還有人拿出二版大黑拾,要價僅2OOO元/張,(現值1O萬以上,隨便丟)。現我家收藏品:各種銀元有上百枚,鐧錢達5000多枚,各種紙幣不少於5OO張,還有硬幣,加起來不少於3O斤。“無利不起早”,我的收藏愛好,全因當時的幾本收藏書籍,也是我愛財,惜財的心態起了作用。收藏是門藝術,更是一種投資捷徑。當你沒事時,心煩時,拿出看看,摸摸,確是人生一大樂趣!


龍抬頭666


要說銀元收藏最多,包漿最好的還是遊牧民族。這是生活和生產環境決定的。他們的銀元無法埋,其實也沒必要埋。我認識二位甘南朋友,他們經常去牧區收古董。有一次,他兩各自拿出好幾百塊銀元讓我選。他們說藏區的土豪家中有時有四五百塊銀元。這是真的。瞭解文革歷史的人知道,這期間美蔣在西藏搞情報工作,活動費用即是銀元。我在內蒙,直到上世紀八十年代,農村男女訂婚,女方家還要三十塊袁大頭。可見數量多麼龐大。





石艾110928151


對自己來說,有意義,有緣分,有故事的一概不賣。留的不單是錢幣,更是念想與記憶。

上小學五年級的時候,發現外公櫃子兩邊把手上有兩銅錢,那時候剛開始瞎收集著玩,每次去家裡玩見了都摸一摸,看一看,很想要卻拿不下來,急的在旁邊轉,時間久了,外公後來每次見了就笑一笑。他也想給我,也是不好拿下來。

直到暑假給他去祝壽的時候,外公從他小屋裡走出來,叫著我的名字,慈祥的笑著,把手掌伸向我,手心裡放著一枚錢幣,我高興的接了過來,欣喜萬分。這個場景和姥爺對我的這些舉動深深地印在了我腦海裡,雖然已經過去十年了。當時是錢幣背面朝上,剛接過來並沒看出是他櫃子上的,以後在哪弄得,後來一問得知,是撬的他櫃子上的,以前姥爺給我說過,這個櫃子是他結婚,姥姥家裡陪送過來的。為了把銅錢給我竟然把這個櫃子上把手撬下來了,雖然又裝上,肯定不結實了,我很高興,又很感動。

後來,姥爺不在了,舅家蓋房子,我爸幫忙抬這個櫃子的時候一提把手掉了下來,我姥姥看見了就說:"你看,他姥爺多疼他,想要上面銅錢,櫃子也捨得給撬。"

以前小時候收著玩的那些錢幣很多都有點故事,數量不是非常多,基本上我都記得哪個是怎麼來的,而這個更加深刻,也是我最珍貴的一枚,在別人看來只是一個普通的康熙的,在我眼裡卻是最重要的物品,單出收藏在一個小盒子裡,放在老家裡永久收藏。

每當回家空閒賞幣的時候拿出來看看這枚錢幣,靜靜的回憶著這段故事,想念著疼愛我的姥爺,深深地思念。

圖片手機裡現在沒有,錢幣放在老家裡了,每次回家都會看出來看看。



泰巖泉幣收藏


這問題提的好!有關收藏問題是很難上熱榜的!既然上了,我就支持一下,談談我自己的所見所聞!(順便自己蹭下熱度!)

我就談紫砂壺方面的問題!因為在紫砂壺方面我還略微懂點收藏的知識!

剛來到宜興,我印象最深刻的就是有一個環島,很醒目的標誌就是紫砂壺!剛開始不懂,後來發現這些紫砂壺標誌哪裡都有!直到到了丁山,才發現全是紫砂壺!太壯觀了!幾乎家家都有紫砂壺!後來才知道紫砂壺是宜興獨有的!這個產業也不小了!養活了多少手藝人!

有關紫砂壺收藏這個問題就仁者見仁,智者見智了!自己喜歡的紫砂壺就已經有收藏價值了!至於真正的好壺是極少的!每一位的制壺藝人最主要要有德!絕大多數壺友認可的師傅就是好師傅,他們所做的壺就是好壺!這裡面的行業標杆就是顧景舟!

顧老的壺極具收藏價值!但是極個別人擁有他的壺!首先要達到顧老的做壺工藝基本太難了!幾十年的專心製作也很難達到!很多人模仿他的壺的神韻,但是最終還是不能與之相提並論!


王永忠匠人紫砂


在老撾遇到2個小孩,一個叫:阿南,一個叫:阿天。

2個都是隔壁鄰居,都在讀小學,平日裡我會沒事的時候去河邊撿石頭回來。他們放學過後也會來看我清洗,但他們不知道我為什麼要撿他們認為什麼都沒用的石頭。石頭老撾人叫(瑪亨)譯音

直到有一次腸炎發作住2天院回來,他們2個一人抱一塊我前幾天沒拿回來的石頭。因為前幾天週末他們2個和我一起去河邊玩過。當時沒看上所以沒帶回。誰知道他們2個今天專門去給我抱回來送我,雖然語言不通。但是從表情就能看出他們滿臉喜悅!

雖然石頭不咋的,但是很是感動!與價值無關!




渝A無銘之境


看到這個問題,對自己觸動挺大,有些東西是講究緣分的,想得得不到,無求其自來,凡事不必苛求,順其自然,下面分享下我的故事 。

我對象外祖家祖上是跑船運的,往來於天津及老家一帶,算當地一富足之戶,家底殷實,錢財不少,留下不少銀元,解放後因人口多生活困難,大部分賣了換了口糧,留下幾塊做為家傳,文革時怕抄走藏了起來,後來改革開放日子好起來後,聽岳母說小輩因銀元還鬧了矛盾,除一塊藏迷了找不到外,其餘分給小輩人。去年對象外祖家拆遷,破舊傢俱沒人要,對象說讓我拉回我農村老家,能用就用,不能用就做柴燒生火做飯,我就拉了一車破傢俱回老家,到家後,我就喊了幾個年輕人幫忙卸車,母親說,把幾件好的送給年輕人,破的劈了做柴用。這事就放下了,後來又回老家看望老人,母親說在一破傢俱抽屜裡發現了一枚光緒元戶部一兩龍元,母親說沒見過這麼大的銀元,因母親孃家也是殷實之家,小時候見過銀元。就這樣這枚龍元就傳入我家,無論價值大小(在百度百科查過,說此龍洋是珍品,價值百萬以上),以後做為傳家之物,把此故事講給後人,明晰萬事不苛求,順其自然,是你的跑也跑不掉,不是你的搶也搶不來,萬事皆有緣!


臘梅抱雪


人人心裡都裝著故事,我想那個故事一定是你喜歡的,當慢慢長大了,那個故事還在啟發你,讓你銘記在心。

那個故事發生的時間,我記得十分清楚,在1967年6月9日,那個晚上我把陽曆牌那一頁撕了下來,收藏在了家中的炕被底下。

那天到底發生了什麼?首先在孩子的心裡,感覺那天的天氣特別怪,藍天白雲紅日,頃刻間電閃雷鳴,大雨如注。我們這群孩子朝家裡跑,這時在雨中有個聲音讓我們停止了奔跑。

“修理雨傘汗傘……”

聲音離我們越來越近,一次次地喊著:“修理雨傘汗傘。”呼喊由高向低,呼喊由強變弱,呼喊在雨中顫抖,最後被大雨完全吞沒了。

我們走到了近前,修傘人己坐到了雨水裡,他的臉色很難看,他問:“你們看沒看見有一個6歲小女孩,她打著一把花汗傘?”我們孩子相互對視著,沒有一個吭聲的。修傘人失望地站起來,嘴裡又發出了先前的呼喊。隨著他的聲音傳出,在雨中人越聚越多,修傘人開始述說事情的經過。

就在大雨之前,憑他對天氣的經驗,修傘人意識到了要有一場大雨來臨。他開始迅速收拾工具,陽光下女兒打著花汗傘朝他笑,他說:“你不信,待一會兒你就讓大雨拍在這了。”小女孩還在笑。他兩正準備離開時,有一婦女急急忙忙來修傘,她說:“師傅幫忙修修這把傘。”她遞過來一把用油紙製作的雨傘,修傘人為難地打開那把傘,發現用竹子製作的骨架斷了4根。“能修嗎?”婦女問他,修傘人沒有回答。婦女說:“我是替鄰居趙大娘修的傘,老人的兒子在部隊,家裡沒有什麼人。”

修傘人不僅修理好了雨傘,而且冒雨把傘送到了趙大娘的家裡。送傘時他讓女兒看堆,回來時女兒就不見了。聽了事情的經過,有人說:“你女兒是不是自己先回家了。”

有人說:“快到派岀所報案吧!”

有人說:“能不能出了意外?”

能看得出,大家都在真誠地關心小女孩的去向。沒有錯,誰說的話都有道理,錯就錯在這場突如其來的大雨。

大家開始高一聲低一聲呼喊,還有一夥人去了派出所。我們一群孩子開始奔向大雨,邊跑邊呼喊:“修理雨傘汗傘……”因為這個呼喊,修傘人剛才說了,女兒的母親生下她因難產去世了,女兒是聽這個聲音長大的。我們不停地呼喊著,彷彿小女孩就在某個角落裡躲雨,當她聽到了我們的聲音,一定能飛快地跑過來與我們匯合,哪怕她一聲聲的啼哭,我們誰也不責怪她。

然而,小女孩並沒有在任何角落裡,她正在市立醫院急診室治療。小女孩是被送廢鐵的馬車刮傷的,小女孩是為追趕被狂風颳跑的花汗傘,她一直追到了馬路。

後來聽說小女孩康復岀院了,後來還聽說趙大娘在部隊的兒子,一直幫助修傘人的女兒。

這個故事只能講到這裡了。





wangyong


看見問題,我的記憶好像又被拉回到十幾年前的那情那景。

我有一件"藏品",是一件鐵質的小豬。對於所有人來說,其價值不大,甚至可以說無價值,但是對於我來說,卻有著不一樣的"價值"。

掛件剛拿來時就已鏽跡斑斑,看著像是被人隨意丟棄的。

這隻小豬掛件又是哪來的呢?

十幾年前的一次春節,我回家過年。和往年一樣,帶著碩大的行李箱,過了中午才到家。到家後,小侄女和小侄子就圍著我轉,忙著給我倒茶、拿水果,很是親暱。

正當我掰開行李箱,給他們拿帶回來的禮物和零食時,小侄子走到我跟前,他從褲兜裡掏出自己的小拳頭給我,他把小拳頭放在我的手心裡,然後笑眯眯地鬆開手,然後說"小叔,送你一隻小豬"。原來他手裡藏著一隻鐵製的掛件小豬,想給我一個驚喜。

看著手心裡的小豬,我內心抑制不住地開心,要知道小侄子才三歲左右,就知道送別人"小禮物",而且是隻可愛的小豬掛件。他這個年齡應該是對"玩物"最摳門的年齡,但卻知道把喜歡的東西留給別人。

我拿起小豬掛件,仔細端詳後說,這小豬真可愛,哪來的小豬?你真的送給小叔嗎?

小侄子說,是他以前外面玩的時候撿的,一直放著,就等著我回來。

當時,包括現在,我都為他的童心和天真而感動,也一直記得他那張稚嫩的小臉蛋。

一晃十幾年過去了,那隻小豬掛件,一直放在我身邊,每當拿出來把玩時,就會想到當時的情景,同時也懷念小侄子小時候的一舉一動。

只是,前幾年回家時,無意中問他還記不記得他送我的小豬掛件時,他卻說不記得了。




CIBN影院院長


在我記憶中,沒有多少是值得感動的,其中印象比較深刻的應該是我的媽媽:

記得小時候家裡很窮,父母每天都忙於工作,努力讓我們姐弟個過得更好一點,每天都是早上很早出門,晚上到深夜才回來,雖然那個時候不知道為什麼大人要拼了命的去賺錢。我的父母在我小的時候,是那種推著三輪車擺攤賣涼菜熟食的,有一天晚上我媽很晚很晚才回來,我們姐弟三個守著黑白電視旁邊看著當年的神劇《還珠格格》,當然我們都沒有吃飯,這個時候聽到有開門的聲音,我們三個不約而同的喊出:媽!!推開門出去一看,果然是她!她對我們說:快快快!孩兒們今天生意不錯,我留了很多剃羊頭後的骨頭,上面還有很多肉,就再這個時候我爸也回來了,我們一家五口,就圍著我媽的三輪車,瘋狂的啃骨頭。現在想想當時是多麼的幸福,現在生活條件好了,姐姐也都出嫁了,再也找不到當年的感覺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