叔孙通多次背主,为什么还有人称他为“圣人”?

今古大观


一样话,几样说。同样是易主,可以说是背主,也可以说是良禽择木,还可以说是弃暗投明。特别是在古代,背主投敌是大忌,在儒家看来更是“人臣之首恶”。那么我们就来看看,同样是多次易主,叔孙通为什么没有像后世的吕布那样遭人唾骂?又是哪些人,因为什么称他为“圣人”呢?

一、知权达变、弃暗投明

叔孙通最早是秦朝的待诏博士,是考取了公务员,准备分配职务的。但秦二世也是烂泥扶不上墙,陈胜造反的时候,使者向朝廷报告了消息,秦二世就问身旁的一帮儒生们,儒生们都建议火速发兵,剿灭叛贼。秦二世一听急眼了,龙颜大怒。叔孙通见状,上前说道:“明主在其上,法令具於下,人人奉职,四方辐辏,安敢有反者!此特群盗鼠窃狗盗耳,何足置之齿牙间。”秦二世听完这话才转怒为喜,治了其他那些直言的儒生,赏赐了叔孙通。回去后,叔孙通就收拾行李跑回了老家。这次易主,用他自己的话说:“几不脱於虎口。”他说谎,他逃跑,只是为了自保,没有伤害任何人。秦二世这样的主子已经烂透了,仅凭他叔孙通一人之力,跟着秦二世不但啥事也做不成,稍不注意就会丢了性命。

后来,叔孙通又去投靠了项梁;项梁战死,他又去投靠义帝楚怀王;傀儡义帝被项羽迁往长沙,他又侍奉项羽;彭城之战,刘邦率军攻入彭城,叔孙通又投靠了刘邦。可以说这几次的易主,情况基本与逃离秦二世大同小异,主上不明,而叔孙通洞若观火,懂得趋利避害,懂得弃暗投明。

也许有人会说,叔孙通这是投机取巧,谁强就跟谁?那就看看接下来,刘邦在彭城被项羽打得大败而逃,叔孙通怎么样?他是认准了刘邦,死心塌地跟着刘邦一块西逃。“汉王败而西,因竟从汉。 ”

叔孙通的数次易主,并非像后世的吕布那样反复无常、唯利是图。叔孙通只是为了在乱世求自保,易主的同时没有伤害任何人,是有自己原则的弃暗投明。所以,这些易主行为,丝毫不影响他后来的事业功绩,也不影响时人、后人对他的人格评价。

其实现在的公司也一样,领导要想留住员工,就要知人善用、人尽其才;公司发展要有前途,要让员工都能找到自己的位置、发挥自己的价值、获得应得的待遇。如果那样,谁还会三天两头跳槽找工作呢?谁不想在一个好公司里安安稳稳地创造个人价值,实现人生理想呢?

二、诸生可笑贪君赐,便许当时作圣人

北宋的王安石有一首诗《嘲叔孙通》写道:“诸君可笑贪君赐,便许当时作圣人。”是说叔孙通被人称为“圣人”这件事的。刘邦统一天下后,当上了皇帝,就命令叔孙通制定一套属于汉朝皇帝的礼仪制度。叔孙通不负圣望,带着一帮书生们参考古制,果然搞出了一套礼法制度。使用一番后,刘邦很享受,心满意足地说:“吾乃今日知为皇帝之贵也”,立即提升叔孙通作了太常,赐给他黄金五百斤。叔孙通又趁机向刘邦推荐了他的一帮弟子及儒生们,刘邦就立即任命那些儒生们都做了郎官。叔孙通又把五百金都分给了那些儒生们。诸生皆喜曰:“叔孙生诚圣人也,知当世之要务。”这下大家明白了吧,是谁称他为圣人?是跟着他的一帮弟子和儒生,都指望着跟着叔孙通升官发财奔前程呢。拍拍马屁、吹捧吹捧实乃情理之中。

西汉的司马迁也对叔孙通赞美有加,“希世度务,制礼进退,与时变化,卒为汉家儒宗。”称赞叔孙通因时而变,为大义而不拘小节,称叔孙通为“汉家儒宗”。

而北宋的司马光对叔孙通就多有诟病,“叔孙生之为器小也!徒窃礼之糠枇,以依世、谐俗、取宠而已”,叔孙通的器度太小了!他只不过是窃取礼制中琐屑无用的糠秕,借以依附时世、迎合风俗、求取宠幸罢了。“夫大儒者,恶肯毁其规矩、准绳以趋一时之功哉! ”如果是真正的大儒,怎么会破坏规矩道德,只是为了求取一时的功劳呢?

从历史的传统来看,叔孙通确实是称不上圣人的。他的“圣人”头衔顶多是在他得到刘邦重用时,作为当时儒生的领头人,他的一帮弟子对他的一种称赞和吹捧,其本人对后世的影响力微乎其微。

综上可以看出,叔孙通的多次易主,实为知权达变、弃暗投明,并非无原则的卖主求荣、唯利是图,这并不影响人们对他的人格道德评价。另外叔孙通作为当时儒生的领头人,带领一帮儒生们奔前程,儒生们称他为“圣人”,实是对他的一种称赞和吹捧。


水月观


叔孙通在历史上争议较大,司马迁称他为“汉家儒宗”,他的学生们称他为“圣人”,而北宋起他又被认为是趋炎附势的小人,甚至有人说秦国二世而亡,就是因为他的一句话。

高祖七年,叔孙通完成礼仪制定后,被刘邦任命为太常,赐黄金五百斤。叔孙通乘机向刘邦推荐他的学生们,这些学生都被刘邦任命为郎官,叔孙通又将五百斤黄金全部分给诸生,于是大家很高兴,说:“叔孙生诚圣人也,知当世之要务。”

不过,后人对“圣人”叔孙通大多不感冒,司马光说他“器小”,导致“先王之礼沦没”,王安石讥笑诸生“贪君赐”,洪亮吉说秦二世而亡,“实亡于叔孙通一言”,蔡东藩更是嘲笑叔孙通“贻讥后世”。

那么,叔孙通究竟是个什么样的人?一个多次背主的人,何以被称作“圣人”?我们又该如何看待后人对叔孙通的评价呢?

多次背主的叔孙通,被曲阜儒生骂作马屁精

叔孙通在秦二世时期,被征为待诏博士,几年后就爆发了陈胜吴广起义。在赵高的欺瞒下,直到义军攻破陈郡,胡亥才得知实情。昏庸的胡亥此时化作了一个掩耳盗铃之徒,他一听到大臣们建议出兵围剿就发怒。


叔孙通见状,说:“事情没那么严重,现在天下安定,上有明君,下有法令,哪有什么造反,不过是一些鸡鸣狗盗之徒罢了,只要地方官出手抓捕就行了,不值得大惊小怪。”

秦二世高兴了,他下令将认为有造反发生的官员一律下狱,将认为只是盗贼闹事的官员一律奖赏,叔孙通被奖励二十匹丝绸,还被任命为博士。结果散朝后,叔孙通摸摸后脑勺,拔腿逃出咸阳,投了项梁。这就是有人说叔孙通一言亡秦的理由。

此后,项梁战死,叔孙通就该投项梁的上司楚怀王,楚怀王被项羽“搬家”后,叔孙通又服务于项羽。后来刘邦攻破彭城,叔孙通又投了刘邦。

多年后,叔孙通修订礼仪,到曲阜招聘儒生,有两位儒生拒绝应召,他们讽刺叔孙通说:

“公所事者且十主,皆面谀以得亲贵。今天下初定,死者未葬,伤者未起,又欲起礼乐。礼乐所由起,积德百年而後可兴也。吾不忍为公所为。公所为不合古,吾不行。公往矣,无污我!”

你靠谄媚发家,主人换了一个又一个,跟你一起搞不合时宜的礼仪,简直是玷污我的名节,滚!

修定礼法是叔孙通一生的高光时刻

光靠拍马谄媚,肯定不能被司马迁推崇为“儒宗”,叔孙通最大的贡献,就在于为刘邦修订了礼法。


古代的礼法与今天的仪礼与法律概念完全不同,古代礼与法密不可分,是维护古代统治秩序的根本大法,其地位类似于今天的宪法,所以很重要。

我们知道,礼法起源于西周,但秦朝自商鞅变法后,礼法作为维护宗法制的工具,已经被淘汰。所以,秦统一后,礼法衰亡失传。

叔孙通的贡献就在于礼法的传承,而礼法又是儒家思想的核心部分,所以,司马迁称叔孙通为“汉家儒宗”。

“汉五年,已并天下,诸侯共尊汉王为皇帝於定陶,叔孙通就其仪号。高帝悉去秦苛仪法,为简易。”

不过,叔孙通的礼法不是简单的复古,他认为,自三皇五帝开始,礼法就各不相同,孔子也曾对三代礼法做过修订,所以他力主以“简易”为原则,参照古法,重新制定了一套汉代礼法。

经过两年的努力,叔孙通的朝会礼仪,在长乐宫落成典礼上启用,并获得了巨大成功,刘邦高兴地说:“吾乃今日知为皇帝之贵也。”

叔孙通提携学生就发生在这件事之后。

此后,叔孙通又受命,重新制定了朝拜、祭祀等各种礼法典仪。

“圣人”还是“投机分子”,叔孙通的是非论

学生们称赞叔孙通是“叔孙生诚圣人也,知当世之要务”,王安石则作诗唱反调:“马上成功不喜文,叔孙绵蕞擅经纶。诸生可笑贪君赐,便许当时作圣人。”

学生们的理由是叔孙通识时务,知道什么时候做什么事,有智慧,所以他是圣人。

这话的背景是,当年一帮学生跟在叔孙通身后,叔孙通一个都不推荐,反而向刘邦推荐“大猾”之徒(专言诸故群盗壮士进之),学生们气得直骂叔孙通。叔孙通对此作了解释:

“汉王方蒙矢石争天下,诸生宁能斗乎?故先言斩将搴旗之士。诸生且待我,我不忘矣。”

如今是打天下的时候,汉王需要的是勇士,你们谁行?老实呆着,将来我会有让你们出头的日子。果然,天下统一后重新制定礼法,他们都走向了前台。这就是学生们,说叔孙通“知当世要务”的原因。

可是识要务就是圣人吗?显然他们的话过于浮夸,王安石干脆说,这帮吹鼓手,无非是因为得了叔孙通的好处,便四处唱赞歌!

要我说,这就是人性的通病,喜欢一个人就夸得像朵花,不喜欢一个人就往死里整。叔孙通被称作圣人,显然夸大得太离谱!识时务顶多说他有智慧,有智慧就是圣人的话,这世上得有多少圣人?

说叔孙通靠谄媚起家,不断换主,道德亏损,这个说法也过于迂腐,谁说一定要跟没落的势力陪葬,才算得上道德君子?

为何后世的儒家士族,对叔孙通多有贬损呢?儒家思想变味了!

“鄙儒”与“儒宗”,站在儒学岔道上的叔孙通

面对曲阜儒生的指责,叔孙通笑着说:“若真鄙儒也,不知时变。”

你们真是“鄙儒”,不懂得时变!什么叫时变?就是环境改变,环境改变了,人就要与时俱进,以适应变化,而不是死守教条,否则就是“鄙儒”,让人看不起!

用在叔孙通身上,比如秦朝皇帝混账,天下大乱,秦法不合时宜,就该灭亡,认识不到这一点,妄图以一己之力改变天时,甚至死守道德,与暴秦同存亡,那就是“鄙儒”!

刘邦打天下时,礼法不重要,就要学会潜伏,不要争强好胜添乱,给皇帝推荐适用的人才,这才叫识时务。

没有一层不变的天时,也没有一层不变的礼法,三皇五帝的社会结构和当今差别太大,不能照搬,孔子也曾经修改三代礼法,以适应社会,叔孙通重新修订汉朝礼法,难道不是识时务的与时俱进?所以司马光指责他导致古法的沦没,是毫无道理的!

其实,汉朝的儒学跟孔子的儒家思想差别很大,儒家思想的发展,有其进步意义,但是也带来一些弊端,比如学术的迂腐和思想的僵化。

最直接的例子就是,五代十国之后,儒家好以道德的大帽子压人,动不动以道德立场评判别人的言行,完全不顾环境的变迁。比如忠君,逐渐发展成迂腐的单向效忠,禁锢了后人的民主思想。

西汉是儒家思想的岔路口,儒学与政治的联姻,逐步失去了原有的包容性与活跃度,对叔孙通的审视,其实就是从两个不同角度观察到的不同结果。

以我们今天的视角,看待对叔孙通的批判者,他们就是“鄙儒”!

以我们今天的视角,看待称叔孙通为圣人者,他们其实也是“鄙儒”!

我倒是赞同司马迁对叔孙通的结论:“叔孙通希世度务,制礼进退,与时变化,卒为汉家儒宗。‘大直若诎,道固委蛇’,盖谓是乎?”他就是个洞彻时务,与时俱进的智慧型学者,谈不上“圣人”,也不该被指责!


寻根拜祖


我是帝国通史,我来回答:

叔孙通,在中国历史上曾经风靡一时,但现如今却名声极小,这与他的传奇人生俨然不相符。题主所说的叔孙通多次“背主”,应该辩证看待,因为这不应该成为叔孙通“瑕疵”的理由。叔孙通被尊为圣人,也是其自身确实过人之处。就叔孙通这个问题,我做三点分析:

01,时势所迫之下的无奈之举,不能一概而论。

02,一心为施展抱负而奔波的真实例子,代表着无数士子。

03,确定封建王朝的千年礼制,集儒家礼法之大成,被尊为西汉儒宗无愧于圣人之称。

对于叔孙通,史书中有一句著名的评价,叫“秦实亡于叔孙通一言”,意思就是叔孙通的一句话造成了大秦帝国的覆灭,虽然有点滑稽,但却是真实的历史事件。

大秦帝国,就是所谓叔孙通背弃的第一个主,当时四起起义不断,叔孙通等人被二世召去,众人说要镇压起义二世不悦,叔孙通借机言道不用太在意,二世很高兴很赏识叔孙通,但结果是叔孙通立即逃走,大秦帝国在起义中覆灭。分析结果就一点,叔孙通背弃大秦,是因为已经看透这个腐烂的帝国了。

项梁、项羽、义帝,是叔孙通所谓背弃的第二波主子,项梁死后叔孙通投奔义帝,义帝失势后叔孙通又投奔项羽。项羽如日中天之际,叔孙通又背弃项羽投奔了刘邦,这也就是所谓叔孙通多次背主的历史背景。我分析答案就一点:良臣择主而仕。叔孙通投奔项梁是因为起义势大,他有可能施展自己的抱负,项梁死后义帝(楚怀王)是名义上的领袖,追随他有可能施展抱负,追随项羽亦然。

项羽此人众所周知,无法做明主,而相对之下唯有刘邦最有资历,于是叔孙通投奔了刘邦。刘邦一统之后,叔孙通官拜太常,一直致力于施展抱负,将自己的儒家礼法在大汉王朝扩展开来,确定了礼法秩序,为后世千百年的礼法奠定了基础,这也就是他的理想抱负。

后世尊之为圣人,是因为叔孙通的经历和为官作为,还代表着无数额后世文人的理想报复和志气。加上叔孙通为官无瑕疵而且在大汉王朝一心忠君报国,被称为汉家儒宗。


帝国通史


叔孙通在世时,有位姓鲁的儒生曾当着他的面说:“公所事者且十主,皆面谀以得亲贵”,当面对叔孙通先后侍奉多位君王,左右逢源,无道德节操的行为予以无情的嘲讽。叔孙通也因此得到一个“面谀”的绰号,这也成为后人鄙薄叔孙通的一个重要原因。

历史上的大儒对叔孙通的评价大多不高,如司马光、苏轼、朱熹、陆九渊等都对叔孙通的人品嗤之以鼻,司马光甚至说:“叔孙生之器小也! 徒窃礼之糠秕,以依世、谐俗、取宠而已”,但是司马迁在《史记》中,却为叔孙通立传,并称其为“儒宗”,对叔孙通给予了充分肯定。南宋史学家孙奕认为“叔孙通在秦则为谀士,在汉而直谏”,是因为叔孙通知道暴秦必亡,为了自保而不得以对秦二世“面谀”。他后来虽然在项梁、楚义帝和项羽手下都做过官,这不过是他一个选择明主的过程。当他认定了刘邦之后,不惜在刘邦势孤败退之际以从,并且再无改变,足以证明叔孙通并非反复无常之人。

叔孙通的人品可以通过一件事反映出来。当刘邦听戚夫人之言,欲废太子刘盈而立赵王如意时,叔孙通以死相谏:“陛下必欲废适 而立少,臣愿先伏诛,以颈血污地!”司马迁对叔孙通这一举动大加赞赏,认为是“大直若屈”之举,对叔孙给予了极高的正面肯定和评价。

叔孙通之所以被儒家奉为“圣人”,是因为他是是汉代儒学改造的始作俑者之一。正是他与陆贾对对儒学进行了改造与变通,儒学的价值才为统治者所认识,儒学从此成为统治阶级治国的根本思想。

儒家的宗旨是宣扬以仁义礼乐统一天下,以“仁”治理社会。但是自它诞生以来,在各国并不受待见,它的种种说教显得非常苍白无力。秦以法家思想统一天下,那些重道义轻王公的儒生们对秦朝的暴政秦政进行了尖锐激烈的批判,这才导致秦始皇做出了“焚书坑儒”的举动。儒生们被迫转入地下,等待一个宣扬儒家思想的时机。

刘邦建立汉朝之后,对儒家的那一套并不感冒。因为刘邦及手下功臣大多出身低微,许多人都是秦朝的低级官吏,思想上不可避免地受到秦朝法家治国思想的影响。特别是刘邦是马上得天下的皇帝,自然对武力有着天然的推崇,对那些一张嘴就是之乎者也的儒生有着天生的厌恶。刘邦最喜欢骂儒生是“竖儒”,甚至拿儒生的帽子当尿壶使用,他还说过一句名言:“为天下安用腐儒!”

汉朝初年,许多儒生对汉朝能否行德政实际上是抱一种观望态度的。刘邦君臣虽然深知秦朝治理天下的那一套法家思想为时人所厌恶,但并没有想过以儒家治国。实际上汉朝初年治国的根本是黄老思想,追求的是“无为而治”,是“治道贵清静而民自定”。

与那些迂腐的儒生不同,叔孙通是一个有着极强应变能力的儒生。

早在他投奔刘邦初期,因为平常喜欢穿儒生的衣服,惹得刘邦很不开心。叔孙通很快就“变其服,服短衣,楚制,汉王喜”,不久之后便被刘邦拜为博士。刘邦一辈子就封过两个博士,叔孙通能在这么短的时间内取得刘邦的信任,可见他的变通能力之强大。

(刘邦和他的功臣们)

叔孙通第一次让刘邦感觉到儒学的重要是在汉朝建立后不久。当时刘邦的功臣集团仍然保持着当年的基层作风,君臣之间嬉笑怒骂,完全没有一点规矩。刘邦虽然认识到这个问题,但并没有好的解决办法。正是叔孙通站了出来,表示“愿征鲁诸生,与臣弟子共起朝仪”,为刘邦制定了简单易懂的朝廷礼仪,使得刘邦十分满意,认为从此才懂得了天子的威严。

叔孙通制汉礼一直为后世儒家诟病,很多儒生认为由于叔孙制出的汉礼,抛弃了祖传的周公旧礼,是“徒窃礼之糠秕”,这种做法“未足以为功之首,而足以为罪之魁矣”。持这种看法的人其实相当迂腐,因为周公之礼被抛弃,根本不能怪到叔孙通的头上。

叔孙通为刘邦制定礼仪是有条件限制的,那就是如刘邦说的“令易知,度吾所能行为之”。也就是说,刘邦需要的是简单易懂的,自己和手下那帮大老粗兄弟们能够掌握的礼仪。如果叔孙通照搬繁琐的周礼,估计他早被刘邦踢到十万八千里外了。所以叔孙通对古礼进行了有选择性地继承和发展,这是符合当时实际的。

苏轼老先生对叔孙通一直是批判的,但对这件事,苏老先生也说了实话。他认为“叔孙通制礼,虽不能如三代,然亦因时施宜,有补于世者。鲁二生非之,其言未必皆当,通以为不知时变,亦宜矣。”对叔孙通的这次变通,苏轼还是认可的。

(朝拜皇帝大典)

公元前200年十月,长乐宫落成,汉朝借此机会举办了第一次朝拜皇帝大典。当作为赞礼官的叔孙通率领大臣们依尊卑高低各就各位,依次向刘邦跪拜时,刘邦不由得发出了“吾乃今日知为皇帝贵也!”的感叹。

刘帮心里清楚,现在的他已不再是泗水那个亭长了,他和他的汉朝需要一套维护统治的稳定秩序。这种秩序首先就是要明尊卑贵贱,保证下不能犯上,保证皇权的神圣不可侵犯,用礼仪来彰显皇权的尊严。而叔孙通非常变通地完成了这个任务,为汉朝建立了一套维护统治的礼仪制度,叔孙通也因此被司马迁赞为“稀世度务制礼,进退与时变化,卒为汉家儒宗”。

(尊叔孙通为圣的司马迁)

我们知道汉朝是自武帝开始“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世人都将这件事归功于董仲舒。但是董仲舒的思想是从哪里来的?正是叔孙通将儒学与皇权相结合的尝试。所以说西汉儒学政治化的奠基者是叔孙通,董仲舒只不过将其发展推动成为治国之策罢了。

随着叔孙通被刘邦重用为太常,他为儒生们创造了通过入仕去实践人生价值的榜样和途径,造成了“汉之儒者自叔孙通师弟子固皆以利禄为事”的局面,开了儒家以利禄事君之风。自叔孙通之后,赵绾、王臧、董仲舒、公孙弘等儒家杰出人物渐渐登上了政治舞台的中心,他们也纷纷利用自己的影响力去扩大儒学的影响,所以说叔孙通对儒家做出的贡献极为巨大的。

(叔孙通)

叔孙通倡导的思想与那些呆板僵化的儒生有着很大的区别,具有一种革新进取的生机。

叔孙通认为“古人之所行者,亦与今世同”,在他眼里,古人没有什么神秘的,能把古人的经验教训供今人借鉴,便是最好的师古,而并不是事事都要引经据典,追随古人的做法。因此他提出的“道近不必出于久远 ,取其至要而有成”的思想是非常具有前瞻性和科学性的。

叔孙通生活的年代,很多儒生只会死读书,读死书,事事泥古不化,很多儒生都是“非古不行”,其实这些儒生并不知道,历史上从来不会存在一个他们想象中的、纯以仁义礼乐治理天下的理想社会。所以这些不知道变通的儒生在叔孙通眼里是不知时变的“鄙儒”,他们对现实社会的建设根本没有任何有处。

(入仕的儒生)

有着正确儒学实践观的叔孙通在政治上实现了自己的人生价值,叔孙通是秦汉之际最大儒学实践者之一。

他通过对儒生的培养与教化,通过自己的儒学实践,为后世儒生树立了儒家在政治上成功的榜样。儒家再也不是当年孔老夫子周游列国时被列国所拒绝的一家之言,而是可以在政治舞台上进行从典章制度到意识形态的全方位的儒学实践,并且能做到知当世要务,以致用为宗旨,与时俱进,去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去影响改变君主和人民,乃至改变历史进程。

叔孙通的变通并不是割断历史与现实的联系,而是主张根据时代的要求,去变革儒学中不合时的内容。叔孙通知道孔子推崇的周礼,也不是百分百的周朝礼仪,而是经过孔子完善后、充满仁爱精神的周礼。所以儒家不能死搬硬套,抓着老夫子的东西不放。事实上叔孙通的儒家思想,代表的是一部分积极进取的儒生,代表的是儒学自身的一种可以与时俱进、不固步自封的态度。而这正是最质朴的儒学要义,也是叔孙通被尊称为”圣人”的原因。


笑语千年


身在乱世,强者争竞,茫然求生,只要大节不毁,能随世变通,传法授道,以利天下治平的,仍不失为豪杰人物。

秦末汉初的叔孙通,山东薛县人,初为秦待诏博士,陈胜吴广起义的消息传来,秦二世招集身边的博士和儒生并问他们:“楚地派去守边的士兵半路造反,已攻下蕲县,攻入陈郡,你们说该怎么办?”众儒生都说:“做臣子的绝不能兴兵聚众造反,对造反的绝不能宽恕,请陛下速派兵剿灭!”亲二世听了更是着急得不得了。这时叔孙通却说:“儒生们都是瞎说。如今天下一统,各郡县城池早已铲平,民间所有的兵器都已销毁,这就早已向天下宣布用不着这些东西了。当今上有英明的皇帝,下有完备的法令,派出去的官吏都效忠职守,四面八方一心都忠于朝廷,在这种情况下,哪里还有人敢造反呢!那些人不过是偷鸡摸狗的盗贼,哪里还值得一提呢!各地的郡守县令们很快就可以把他们逮捕问罪了,有什么可担心的!”秦二世一听转怒为喜,连说讲得好。他又挨个问众儒生,有的仍固执己见说是造反,有的说是盗贼。结果秦二世让御史把那些认为是造反的都抓起来投进了监獄,说这种话根本不是他们所该讲的。而那些说是盗贼的都什么事没有了。为此秦二世特赐给叔孙通二十匹丝绸和一套新衣服,并把他升为博士。叔孙通出宫回到家,儒生们都斥责他会拍马屁,叔孙通却说:“你们不知道,我不这样说,也差一点儿就掉入虎口了。”说完就赶忙卷起行李逃走了。等他逃到老家薛县,薛县已归起义军占有,项梁来到薛县,叔孙通就跟了项梁。后来项梁在定陶战死,他又投靠了楚怀王,等到楚怀王被封义帝迁往长沙后,叔孙通就跟上了项羽。当刘邦率各路诸侯攻下彭城后,叔孙通又投降了刘邦。至此不论刘邦胜败,叔孙通就一直跟上了刘邦。刘邦讨厌叔孙通总是穿着一套儒生服装,叔孙通就改穿楚人打扮的短衣服,让刘邦看着高兴。当叔孙通投靠刘邦时,跟着他一道来的有一百多个弟子,但叔孙通一个也没向刘邦举荐,而是专门向刘邦举荐了一些旧日的土匪强盗。他的弟子在背后都骂他,他却说:“现在用不上你们,过后我是不会忘了你们的。”刘邦就让叔孙通当博士,赐号稷嗣君。汉高祖五年,刘邦统一了天下,但天下初定,君臣之礼未定,在一次庆祝宴会上,大臣们汹酒争功,狂呼乱叫,甚至拔剑击柱,没有一点儿礼法。刘邦很讨厌,就招来叔孙通,让他制定一套简便易行的君臣礼仪。叔孙通乘机推荐了一大批包括自己弟子在内的儒生,要求让他们和自己一道制定礼仪,得到了刘邦的同意。叔孙通就到曲阜找儒生,有两个儒生拒绝参加,骂叔孙通侍奉主子已有十多个了,都是靠拍马屁得宠,为他们所不耻。叔孙通却笑他们是榆木脑袋,不懂时代变通。最后叔孙通结合夏商周和秦朝时的礼仪,创出了一套简便易行的礼仪,并组织一百多儒生在长安演习了一个多月。刘邦看了以后,就让他组织群臣排练演习,准备十月朝会正式使用。汉高祖七年,长乐宫建成,各地诸侯和朝廷大臣都来参加十月朝会,在朝会上严格按演习的礼仪进行,自始至终都没有一个敢失礼喧哗者。最后刘邦心满意足地说:“今天我才体会到了做皇帝的尊贵。”于是他立即提升叔孙通为太常,还赐给他五百金。叔孙通趁刘邦高兴之机就举荐说:“我的那些弟子已经跟了我好多年了,是他们和我一起制定的这套礼仪,请陛下也能给他们一些官做。”刘邦当即任命那些儒生都做了官。叔孙通出宫后将赏赐的五百金都分给了儒生们,儒生们都很感激地说:“叔孙通可真是圣人,他能把握住形势的需要。”高祖九年,刘邦又让叔孙通做了太子太傅。后来刘邦想改立太子,叔孙通以春秋晋国骊姬之祸,秦朝没早定太子致赵高篡诏立胡亥等教训谏阻刘邦,使刘邦最终取消了更换太子的念头。刘邦死后,汉惠帝即位,又着叔孙通制定了祭祀宗庙的仪法和其他方面的礼法。汉初之所以能达到君君臣臣父父子子,使社会礼法秩序井然,叔孙通当居功至伟。

礼施已然之前,法施已然之后。礼为经国家定社稷的根本,叔孙通以自己的博学,能在大乱初平的西汉,很快适应社会需要,制定出一套很适合社会需要的礼仪来,为社会的稳定有序,都有着重要的意义。因此,为生存,叔孙通尽管生逢乱世多次投主,却无伤大雅,不是有句话说得很好吗:“良禽择木而栖,贤臣择主而仕”。因此司马迁、班固等人都对叔孙通评价很高,说他“希世度务,制礼进退,与时变化,卒为汉家儒宗。”而那些受封赏的儒生们更是称叔孙通为圣人。但北宋史学家司马光却指责叔孙通制订礼乐只为逞一时之功,其结果使古礼失传。世易时移,能随世所需,制订出当世更适合的礼法,不是很好吗?司马光是不是有点儿太守古追古了?


sunjin72976689


词典对“圣人”的解释:一指道德高尚,智慧最高超的人;二专指孔子;三指君王时代对帝王的尊称;四指皇后、皇太后;五泛指佛、菩萨等得道者;六指对有异术的仙道、方士的尊称;七是清酒的别称,亦指酒之清者。通过比对叔孙通本人,他跟第一条有些靠谱。叔孙通智慧高超,但他多次背主,能不能算圣人,只有聪明的读者看完本篇后才能作出判断!不过,此公看人极准,从而迅速作出调整,凡人难以企及。

叔孙通一背其主秦二世

叔孙通,《楚汉春秋》作叔孙何(一说“通”为其字),生卒年不详,约生于公元前245年,卒于约公元前190年,薛县(山东枣庄滕州市官桥镇)人。起初被秦始皇封为待诏博士,至秦二世即位被封为博士。胡亥只知道享乐,不问政事,将大权将与赵高把持。经历漫长的统一战争,民生维艰,急需休养生息,但秦二世期间,政治更加严酷,导致陈胜吴广揭竿起义。胡亥听说有人造反,慌忙召集群臣商议。有些大臣纷纷上奏,陈言这次起义的严峻形势,建议火速派兵镇压。听了大臣们的奏请,胡亥忐忑不安,不知如何是好。叔孙通见皇帝吓成这样,赶紧启奏:“此特群盗鼠窃狗盗耳,何足置之齿牙间?”。翻译成现代汉语为:“(皇上不必紧张),他们不过是一群蟊贼而已,何足挂齿?”。并且又解释道:现在上有英明的皇帝,下有完备的法律,派出去的官吏都忠于职守,四面八方都像辐条向着轴心一样向着朝廷,在这种情况下,哪里还有人敢造反呢!那些人不过是些鸡鸣狗盗之辈,哪里值得一提呢!各地郡守郡尉很快就会将他们逮捕问罪了,有什么可担心的!胡亥听了他一番高谈阔论,一颗悬着的心放了下来,对叔孙通心存感激并予以嘉奖,相反对那些“危言耸听”的人全部抓起来问责。事后,侥幸回到住地的儒生责问他为什么瞎说?叔孙通庆幸道:“迫在眉睫,若不胡说八道,岂能脱身?”,说完,他立即卷起行李逃走了。原来,他揣摩这个秦二世昏庸无能,迟早玩完,他就是要利用受嘉奖的机会逃之夭夭的。不久,秦二世被杀,秦朝危如累卵。

叔孙通二背其主项梁

叔孙通见秦二世无能,秦朝即将灭亡,不想就此葬送自己的前程,便逃回薛城故地,归附盘据在薛城的项梁。项梁,泗水郡下相县人,秦末著名起义军首领之一,楚国贵族项燕之子,西楚霸王项羽的叔父。秦朝末年起兵于会稽,复立楚王即位,拜武信君。反秦战争中,颇有功劳。后因骄兵轻敌,大战秦国名将章邯于定陶,消磨秦军主力,兵败身死。

叔孙通三背其主楚怀王

项梁因轻敌战死定陶后,叔孙通并没有为他殉节,转投楚怀王名下,为之效力。

叔孙通四背其主项羽

楚怀王为义帝,迁至长沙,叔孙通看出来了,怀王只是个傀儡,跟着他没什么前途,因此没有随行前往,留下来侍奉叱咤风云的项羽。叔孙通发现,项羽虽可称盖世英雄,然其人刚愎自用,恐难成大业,因此有心离开,另寻明主。高祖二年(前205年),刘邦率领诸侯进攻彭城(徐州)。叔孙通觉得刘邦这人虽说是混混一个,然很会用人,有担当,定能成就大业。在刘邦率大军进攻项羽,反被兵少将寡的项羽打败的情况下,投奔汉军并跟着刘邦败逃。为了得到刘邦的青睐,他为刘邦举荐了很多勇武之士。这些勇武之士为汉军冲锋陷阵,攻城略地,立功无数,从此刘邦对叔孙通格外器重,拜其为博士,封稷嗣君,所荐之人都享有很高的地位。当时叔孙通有弟一百多人,都没有推荐,所荐勇武之士不过是与他毫无瓜葛的土匪、强盗,弟子们免不了对他有怨气,叔孙通解释道:“你们都是些儒生,打仗不行。刘邦与人争天下,要的是能打仗的人,我不会忘记你们的”。

会来事,深得刘邦喜爱。

刘邦得天下后,在定陶被尊为皇帝。刘邦是个务实的人,不愿为繁琐的礼仪伤神,下令废除秦朝的仪法。但是有一天,臣子们在酒宴上狂呼乱叫,酗酒争功,还拔剑击柱,无奇不有,根本不把刘邦放在眼里。这件事发生后,刘邦觉得还是要制定一套礼法来规范君臣关系。叔孙通知道后,自荐为刘邦制定礼仪。他从鲁地找了三十多个儒生,加上自已的弟子一百多人,根据刘邦的简化思想,共同制定并排演礼法。

汉高祖七年,长乐宫建成。十月岁首新礼仪在朝会上正式使用。谒者执行礼仪,只听一声“趋”,负责保卫宫廷的骑兵、歩兵进入各自的站位;功臣、列侯、将军以及其它军官们都站在西边,面朝东方;丞相以下各种文官都站到东边,面朝西方;九行人设立九个傧相,专门负责上下传呼;最后皇帝的车子从后宫出来,他贴身的人拿着旗子,传话叫大家注意,然后领着诸侯王以下六百石官员向皇帝朝贺。从诸侯王以下所有人都诚惶诚恐,肃然起敬。君臣行礼后,又按严格的礼法摆出酒宴。坐在大殿上的人们都伏在席上,一个个按爵位高低依次给刘邦敬酒,待酒过九巡,谒者传出命令“停止"。如果哪一个稍有不合礼法,负责纠察的御史立即把他拖出去,整个朝会无人敢喧哗失礼。刘邦见此情景,心满意足地说:“今天我才体会到做皇帝的尊严!”。经此一事,刘邦更觉得叔孙通是个不可多得的人才,马上提拔他为太常,并赠黄金五百斤。乘龙颜大悦,叔孙通对刘邦说:“我的那些弟子跟了我好些年了,他们和我一道制订了礼法,请陛下给他们一些官做”,刘邦立即答应了他的请求,封他们为郎官。回到住地后,叔孙通把这个好消息告诉弟子们,又将五百斤金(黄铜)让给他们分,弟子们激动地说:“叔孙通真是个圣人!”。

汉高祖九年,又加封叔孙通为太子太傅。汉惠帝时,又帮其制定宗庙仪法及其它各种仪法,因此,深受皇帝喜爱,被司马迁尊为儒宗。读者诸亲们,你们认为他算圣人吗?


春秋风云


鬼谷子认为捭阖之术,是万物运行的一条普遍法则,是各种事物运动发展变化的规律,捭阖就是变动阴阳干扰自然顺序,就是用开闭之法促进万事万物的发展转化。我们把长生、安乐富贵、尊荣、爱好、财力、得意等分为阳类事物,把死亡、忧患、贫苦、侮辱、失意、有害等归为阴类事物。在使用捭阖之术游说的过程中,先把握对方的内心,已确定对方是喜欢阴性事物还是阳性事物。在与处于仰阳势,内心积极的人谈论时应从大处入手,选择大道理来引导对方。与喜欢阴性事物的人谈论时,应从小处入手用琐碎卑微的内容,用具体细小的事例来引导对方。因此可以说,用捭阖之术去游说,没有试探不到的真相,没有不听从我们决策的人,没有不能说服的人。用捭阖之术去游说,可以说动每个人,可以说动每个有封地的大夫,可以说动每个诸侯国的君主,可以说动天下的霸主。

叔孙通一生先事秦而后辅汉,两代为官都能红极一时,最初叔孙通因为有文才而被秦朝朝廷征召,后来秦朝灭亡叔孙通又曾协助汉高祖制订汉朝的宫廷礼仪,成为西汉开国之初的一位引人注目的角色。但人们对他评价历来褒贬不一。司马迁誉之为因时而变,为大义而不拘小节,称其为“汉家儒宗”。而司马光则责之制定礼乐只为逞一时之功,结果使贾古礼失传。究竟孰是孰非,我们只能从真实的历史背景中去寻找答案。

孙叔通是秦二世时的儒士,被任命为待诏博士,适逢陈胜、吴广揭竿而起,天下纷纷响应。秦二世知道后十分忧虑,便召集待诏博士和儒生们询问对策,三十多名博士和儒生异口同声说:“百姓造反。这是不能赦免的死罪,希望陛下赶快发兵讨伐。”秦二世听后勃然大怒。叔孙通见状上前说道:“如今天下合为一家先帝毁掉郡、县的城墙,销天下的兵器,向天下表示不再用兵打仗了,况且我朝上有圣明天子,下有完善的法律,人人尽职守法,四海安宁,何人会造反,这不过是些偷鸡摸狗的小贼罢了,不足挂齿。”

二世转怒为喜。有头脑灵活的儒生们见状,很快转过弯儿来,复合叔孙通说起义者不过是盗贼,而脑筋僵硬的仍坚持说是百姓造反,于是秦二世便把说造反的都关进监狱,赐给叔孙通二十匹帛和一件衣服。

当时便有人骂叔孙通是“阿二世”即阿谀奉承之人。叔孙通没有理会,因为他是聪明人,知道秦二世的这个政权已经没有希望了,没必要严肃对待。后来秦朝败亡,叔孙通便带着儒生们逃出咸阳,先是投奔项梁,项梁死后又侍奉楚怀王,后来又投奔刘邦。他知道刘邦最是讨厌儒生,见到儒生便把他们的帽子摘下来往里边便溺,以侮辱儒生。叔孙通脱掉儒装改穿短小贴身的衣服,这令刘邦很是高兴,叔孙通既不向刘邦宣讲儒家,也不向他推荐自己的学生,而是向刘邦推荐那些盗贼出身,善战的壮士,这让刘邦更是高兴,拜叔孙通为博士。

叔孙通的学生们饱受冷落,暗地里骂他。叔孙通听到后便对学生说:“汉王正冒着枪林弹雨争夺天下,你们这些儒生能上阵杀敌吗?你们跟着我,我并没有忘记你们。”待刘邦平定天下,那些跟随他打天下的没有知识的武夫,根本不懂什么是规矩,在朝堂上喝酒争功,醉了就大喊大叫,甚至拔剑砍大殿上的柱子,刘邦看着乱糟糟的景象,头痛不已。此时叔孙猜准了刘邦的心思,便对刘邦推荐儒家思想称:“儒家虽不能夺天下却善于守城。”刘邦同意后,叔孙通与鲁国的儒生和自己的学生一起斟酌古代和秦朝的礼仪制度,因时制宜,制定了一套切实可行的礼仪制度。从此,大臣们上朝都严格遵循礼仪,稍有越轨便被一旁监视的御史拉下惩治,人人心中畏惧,朝中气象大为改观,刘邦看着驯服的臣民方才感慨道:“我直到今日才知道天子的尊贵呀!”

于是他便赐封叔孙通为太常,又赐金五百。叔孙通见时机已到,这时向刘邦才提出:“臣的学生们跟随臣多年又和臣一起制定礼仪,希望陛下给他们封官。”刘邦此时已从心里喜欢儒生了,便把叔孙通的学生们都封为郎官。叔孙通又把刘邦赐赏的五百金分给学生,学生们这才明白叔孙通的用意,都高兴的说:“叔孙通先生堪称圣人,懂得这世界的事情和规律。”

鬼谷子云:“捭阖者,道之大化,说之变也。必豫审其变化。志意、喜欲、思虑、智谋,皆由门户出入。故关之以捭阖,制之以出入。”使用捭阖之术,使事物转化,是阴阳之道的关键。灵活变通,把握人心,也把握事物的关键。叔孙通可能并非圣人,但他的确知晓权变之奥秘,以一人之身,能够适应秦二世之昏,项羽之威,刘邦之薄,在那样一个天下大乱,文人遭劫的时代,不只苟全性命,还能处处得意。这一切都取决于他很好地握住了,变与不变的尺度,所谓“变”就是在琢磨君王的脾气,秉性,好恶的基础上,不断改变自己的言行加以应对。


大鹏带你看古建


秦朝末年是一个激烈聚合的年代,很多人都被卷入历史的大潮流之中,生死存亡是一件大事。秦朝末年的叔孙通是一个能言善辩之士,善于把控形势,看人脸色办事,左右逢源,能被一部分人称之为“圣人”,自然有其独到之处了。

叔孙通审时度势的结果是:不停的跳槽!

五易其主。

叔孙通是一个儒者,同时又是一个纵横家,非常善于改变自己的立场,他五易其主,每一次都是“英明的决策”。

第一次易主。

叔孙通是山东薛县人(今天山东枣庄薛城区),他通晓儒家经典,因而被秦朝选拔到中央政府担任待招博士,这时的他也就是混碗饭吃,然后给皇帝讲解一下儒家学说而已。

公元前209年,陈胜吴广在大泽乡起义了,占据了不少地方。秦二世急的没有办法,急忙召见了了几十个博士讨论如何处理这件事情,毕竟秦朝的准备戍守边疆的士兵反叛了。博士们众口一词要对叛乱者进行镇压,这让秦二世脸色非常难看,毕竟他老爸秦始皇在世之时没有自己的军队反叛过,面子上非常难看。(叔孙通先后五位主人,秦二世、项梁、楚怀王、项羽、刘邦形象图)

叔孙通善于审时度势,他立马出来反驳那些将“陈胜吴广起义”定性为“叛乱”的博士们,称这些起义的人只不过是一些“盗贼”,调集军队镇压就行了,秦朝的军队怎么可能造反呐?秦二世也够心很毒辣,询问了所有的博士,宣称是秦朝士兵反叛的博士一律处死,称“盗贼”的博士都活了下来。

叔孙通由于称起义为盗贼,秦二世赏赐了他二十匹丝绸,一套新衣服,提升为“博士”。但叔孙通被提拔之后早就看清了秦朝早晚要灭亡的局势,趁机卷铺盖卷逃跑回到了山东老家避难去了。一旦秦二世清醒过来,叔孙通难免人头落地!

三次易主。

叔孙通回到老家后,投降了楚地的起义军,正好项梁来到薛县,他就追随了他南征北战。不巧的是项梁在山东定陶被杀,叔孙通又追随了楚怀王。项羽大封天下诸侯王之后,楚怀王被封在长沙,因为叔孙通曾经追随项梁的缘故,被项羽留下来,侍奉项羽。

叔孙通是一介书生,在战争年代基本上没有多大用处,是一个打酱油的角色,身不由己,三易其主。

投降刘邦。

刘邦趁着项羽在齐国大战之时,攻占了项羽的老巢彭城(今天江苏徐州),叔孙通又赶忙投奔了刘邦。在这次易主之时,叔孙通还是有英明决断的。项羽击败刘邦,叔孙通不敢再次归降项羽,归降的结果肯定是被诛杀了,只好死心塌地追随刘邦了。

在一个战乱年代的书生,能够存活下来就不错了,投降易主是那个时代的常态,关键是最后投降到刘邦集团,刘邦有容人之量,心胸比较宽广一些。

审时度势。

叔孙通善于察言观色,他在汉军中经常穿着“儒生”的打扮,刘邦看他非常不顺眼,于是他改穿楚地的服饰,这下刘邦非常高兴,叔孙通也在刘邦哪里留下了好印象。

追随叔孙通的儒家弟子有一百多人,都跟着刘邦。叔孙通作为一个谋士,经常向刘邦推荐一些地方上知名的强盗、盗贼给刘邦,刘邦也非常高兴。而追随叔孙通的一百多人,他一个也没有推荐,这惹起了这些儒家学者的不满。

叔孙通对他们很是瞧不起,他这样解释为何不举荐这些书生给刘邦:

汉王方蒙矢石争天下,诸生宁能斗乎?故先言斩将搴旗之士。诸生且待我,我不忘矣。(《史记》)

这些书生在战争年代基本上是一无是处,举荐他们给刘邦的那些人都是上战场征战的,举荐他们的时机不对,你们这些书生要等待时机的到来!

刘邦打下天下之后,那些将领功臣们都想着封侯和荣华富贵,刘邦对他们暗生嫌弃。叔孙通察言观色,已经觉察到了刘邦的变化,这是要“鸟尽弓藏”啊!

制定礼仪,被称“圣人”。

刘邦天下初定,需要制定一套礼仪制度,让天下人都遵循,同时要让刘邦满意。于是乎,叔孙通跑回到曲阜召集儒生,按照周朝、秦朝的礼仪制定汉朝的礼仪制度。当时在孔子老家召集了三十多个儒生,其中有两个不愿意跟随,他们称:

公所事者且十主,皆面谀以得亲贵。今天下初定,死者未葬,伤者未起,又欲起礼乐。

曲阜的两个儒生称叔孙通起码背主有十次了,每次都是阿谀奉承权贵。天下刚刚平息战乱,制定什么礼乐呐。对那些直指自己缺点的儒生,他一笑置之,说他们跟不上时代的节奏啊。

公元前200年,长乐宫建成,叔孙通制定的汉朝的礼仪也通过了刘邦的审查。10月,刘邦举行大朝会,各级官员、诸侯都按照制定的礼仪进行,一切进行的井井有条,满足了刘邦的帝王享受。大朝会举办成功,刘邦非常高兴。(《汉殿论功图》,刘邦建立汉朝,武将们为了争功拔剑,叔孙通趁机奏请制定朝廷礼仪,以刘邦的皇帝为尊位)

叔叔通趁热打铁,向刘邦举荐这些追随自己制定礼仪的那些儒生们。刘邦也有意提拔儒生到朝廷中来,借以打压那些一起打天下的“功臣们”,立马同意让叔孙通一起的100多儒生,全部都成为“郎官”,都是刘邦的侍从官员。叔孙通向儒生们宣布刘邦的命令,同时将刘邦赏赐给自己的500金全部分给这些儒生。

叔孙生诚圣人也,知当世之要务。

这些曾经埋怨叔孙通的儒生们这时才感觉到叔孙通的“伟大”,他们不但高官得坐,而且有“金”,能不感恩戴德,称他为“圣人”吗!

在秦末汉初那个混乱的年代,叔孙通总是能审时度势,不断跳槽,每次都能将自己的价值最大化,并将儒家书生们引荐到汉朝的朝廷之中来,被称作“汉朝儒宗”。


穿越再现彼岸


叔孙通,《楚汉春秋》作“叔孙何”,生卒年不详,秦汉时期薛县人(今山东省枣庄市滕州市官桥镇)。

叔孙通是秦朝待诏博士,陈胜、吴广起义时,秦二世召集了身边的博士们进行讨论,秦二世问他们“现在有人造反,我们需要怎么应对?”问完,众多博士就开始说到“这种造反的乱臣贼子应该赶快派兵去镇压。”听完,二世很是着急,这时,叔孙通却走到堂前说到“他们说的有欠考虑,现在天下非常太平,百姓都归陛下您管,根本没有什么要造反的人,陛下不要担心。”皇帝听后很高兴,立马将叔孙通封为博士,并赏赐了布匹和一套衣服,并把之前说有造反的博士们抓起来。

后秦亡,叔孙通投奔了项梁,项梁死于定陶;叔孙通又跟了项羽,替项羽做事;又过了一段时间,刘邦进军彭城,他又去效力于刘邦。

因为当时刘邦一直很讨厌文人儒生,叔孙通为了保全自己性命并创造机会,就脱去了原有的服装,穿上了短衣见了刘邦,果然刘邦看到他后很是高兴。

叔孙通经常推荐一些武夫给刘邦,大部分都是可以上阵打仗的一些人,不过当时,叔孙通还有很多学生,他的学生很不理解,为什么跟了这么久的老师不推荐他们,叔孙通转而告诉他们“现在正是争夺天下的时候,你们儒生哪里打得了仗呢,真正需要的时候会推荐的”。

刘邦夺得天下建立汉室,汉室的武将居多,举行宴会的时候,汉朝的开国功臣们吃饭吃酒到兴奋的时候,举止粗犷豪气,还老是在宫中疯狂欢呼乱叫,一个个都来争抢功劳,朝堂一度无法控制。高祖刘邦看到这样的景象,很头疼,叔孙通立马察觉到,便说“陛下,朝堂现在这般闹哄哄应该需要制定一套礼仪。”刘邦听了非常高兴,就让叔孙通去办了。

叔孙通受命后,立即召集了二三十名儒生,又把自己的百余名学生叫过来一起定制礼制。他先对儒生们讲了制定朝仪的大略,后逐条讲解,共同商定。接着又在郊外一宽敞的场地进行演练。在广阔的草地上,他将许多竹竿插在地上当做位置的标准,又用编线搓成绳索,横缚在竹竿上面,并把它们连结起来,分划地位,再把剪下的茅草捆缚成束,一束一束的竖立起来,作为尊卑高下的次序,这景象历史上叫绵蕞习仪。

到长乐宫建成后,文武百官都来朝贺,因为礼仪的施行,以前的喧哗声没有了,朝臣站在两边,郑重肃穆。诸侯一一鞠躬向高祖刘邦恭贺,高祖先行表示谢意后,诸侯才敢起身。

高祖刘邦就坐宴饮的时候,因为旁边有人监察礼仪的御史,大臣们不敢擅自先吃,而是按照先尊后卑的顺序。如果要是有醉酒的臣子,便会将他请出去殿外。高祖见这般景象很满意,他说:“七年了,我才感受到皇帝的尊贵。”过了几天后,叔孙通就被任命奉常,并赏赐了黄金,后来,叔孙通还为汉朝指定了很多礼律。

汉朝礼制的施行成为了叔孙通的最大贡献,正是他的“礼”也为汉室的政治稳定起了很大的作用。叔孙通是一个圆滑而又现实的人,他懂得为自己创造机会,从秦朝的博士到项羽麾下再到汉朝的博士都在体现这一点。虽然后世对于叔孙通褒贬不一,但是不可否认的是他的礼制确实成功了,并被后世所效仿和延续。

后世对叔孙通的作为亦有不同看法。司马迁称赞叔孙通因时而变,为大义而不拘小节,称叔孙通为「汉家儒宗」。司马光则指责叔孙通制订礼乐只为逞一时之功,结果使古礼失传;又认为他对汉惠帝建原庙的建议是教导汉惠帝文过饰非。


Z过客K


叔孙通降汉后向高祖进言,君主在进取、争夺天下时,最需要能打仗的人才。到了守护成果的时候,文人、儒生便比较可靠。

叔孙通在引荐人才及制礼作乐等事上,多次表示对适应时局的重视。当时有些儒生对其行动态度持不同意见。当叔孙通在山东征召儒生为汉高祖制礼作乐时,有两位儒生不愿同行,指责叔孙通在天下初定时便制礼作乐,行为不合古义。叔孙通取笑他们不通世务。后来,同行的儒生获得汉高祖的封赏后,则称赞叔孙通是个圣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