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家分晋最终篇-晋阳之战,韩赵魏崛起


三家分晋最终篇-晋阳之战,韩赵魏崛起

晋国整体地图

上篇我们收到六卿争权后,晋国变成了智、韩、赵、魏四家。智申和赵鞅按照自己的方式选好了接班人,其实从接班人的选拔上就可以看出两家族的结局。接下来我们看三家分晋的最终篇。

智申和赵鞅像说好了一样,几乎是同时离开了人世,两个新舵手在同一个时间段闪亮登场,他们的家族大船,将要驶向何方呢?智瑶登台后,迅速开始了战略扩张,他东面伐齐,两次伐郑,灭掉了中山属国仇由,一系列扩张战斗打下来,地盘再度扩张不少,看上去,当年他老爹这个接班人选的没问题啊。但是很多事情,是需要将时间轴拉长来看的。

智瑶这个舵手,是个玩赛艇的,他并不知道,这场权利的游戏,是场帆船拉力赛。甭管是吃东西还是吞地盘,你都是需要时间去进行消化的,一味的扩张并不符合事物消化的规律。葛大爷有句很形象的话:步子迈大了,容易扯着蛋。

三家分晋最终篇-晋阳之战,韩赵魏崛起

智瑶不仅霹雳手段的各种开打,还很快就展现了他的诸多缺点(请参看上一篇《六卿争权》),又有一次他伐卫,不仅和赵无恤在战场上就闹翻了,战后与韩氏魏氏的宗主搞聚会时,自视甚高的他还戏弄了韩氏的宗主韩虎和韩家的总管段规。态度放浪,说话很不规矩,他认为自己很风趣,结果弄得人家老韩家上不去下不来的。这就是损人不利己的孩子气行为,事后他的族人对他进行警告:侮辱了别人就要有所准备,如果不进行防备,灾难就要降临。智瑶则充分的展现出了他的辩才:我就是灾难,我不去给别人灾难就很不错了,谁敢给我灾难?对外打了一溜够后,他觉得他智家现在太牛了,那三卿着实碍眼,自己该一统晋国了。

智瑶虽然狂,但他不傻,他不是慈禧太后一口气对全世界宣战,那三家他得一个一个收拾。咋能让那哥仨排队让你揍呢?这难不倒智瑶,我想搞你,理由跟办法总是不缺的。智瑶先是嚷嚷晋侯太可怜了,自己要捐给晋侯一个万户大县重振大晋雄风。姿态表完后,智瑶很快又陆续找了另外的三家。注意,这小子很聪明,他并没有拉起大伙开四方会谈,而是一家一家的过去谈。他先找的是最弱的老韩家,韩家掌门韩虎气的想开战,你爱发扬风格你随便,凭啥你做慈善把我家电视机抱走了!不过他的总管段规说:这小子性情刚愎,我们不如先顺从他,他尝了甜头后势必会如法炮制再去别家索要,我们再相机而动,韩虎作为老牌政治家,压住气头采纳了段规的建议。老韩家服软了,智瑶又向魏驹张了嘴,索要一个万户大县。魏驹的身边也有明白人,魏相任章也分析了智瑶的性格,认为欲使其灭亡,必让其疯狂。魏家也让出了地。再次得手的智瑶将手伸向了赵无恤。

赵无恤是智瑶的第一目标,因为这哥俩之前就不对付,智瑶满世界咬的时候赵无恤总是出工不出力。赵无恤没有忍耐,他选择了雄起,严词拒绝,准备应战。这道选择题,赵无恤没有做对,其实他应该选择忍耐,给智瑶甜头。智瑶控制不了自己的欲望,他会干出更离谱的事,到时候再约上一同吃过智瑶亏的韩、魏二氏向他开炮。赵无恤还是年轻,如果是他爹,一定不会选择此时与智瑶翻脸,不过他还是想起来了他爹临死前的那句交代:关键时刻,只能相信晋阳。晋阳为老根据地,民心附,城池坚,更主要的,共同经历过风雨。最好不过结发妻,一起经过事儿的亲两口子,是你最宝贵的财富。还在质疑赵鞅当年让赵无恤背《赵鞅选集》吗?赵无恤在关键判断上想起了老爹的遗言嘱托。这是上一篇《六卿争权》我们所说的乱世生存基本点之一:知道自己的实力有几斤几两。赵无恤挑选了最适合自己进行战略性决战的战场。

智瑶在赵无恤翻脸后第一时间对赵家宣战,然后派出了使者向韩魏两家借兵,说咱这都是为了国家,赵无恤这小子不上道,你们看着办!韩,魏二氏都是老狐狸,他们答应了智瑶的借兵,共同伐赵。出工不一定要出力,无论智,赵两家谁赢谁输,都是削弱对手的实力,自己再相机而动,智瑶灭了赵家就分赵家的采邑,智瑶败了就合伙打劫智氏。更主要的是,这二位宗主想要亲自去看看这两个小子各自的成色。

晋国第三次全国内战开打。三家大军包围了晋阳,智瑶下令猛攻晋阳城。事实印证了赵无恤的选择,老根据地的百姓觉悟就是不一样,晋阳军民上下同仇敌忾,让智瑶的军马吃了大亏,智瑶甚至用上了当时最先进的攻城器材攻城塔,结果被赵无恤的发明了火箭给烧了个干干净净。攻城设施损毁后,智瑶下令让战士们蚁附攻城,但损失极其惨重,鏖战三月,攻城军往复多次,晋阳屹立不倒,攻城陷入了僵局。三家随后开始围困晋阳,又过去了一年多。这个时候,老天爷选择帮智瑶一把,天降大雨。其实下雨两头浇,之所以说老天帮了智瑶,因为晋阳城外有条大河,大名鼎鼎的汾水从旁边流过,但晋阳的地势比较悲催,就是地势比较低。智瑶掘开了汾水,涛涛的汾水怒号着将晋阳变成泽国。水势在离城墙还有六尺的距离时终于停下的脚步,没有漫灌进城,虽如此,此时城中水已没过膝盖了,晋阳城岌岌可危。晋阳变成泽国的最大影响,在于城内没有了干的木柴可以生火,所有的水井都被污染了,城中的粮草开始腐烂变质,潮湿的环境下传染病开始横行。

三家分晋最终篇-晋阳之战,韩赵魏崛起

水灌晋阳

无粮,无水,瘟疫肆虐,赵氏彻底的面临着生死存亡。城外的高地上,即将胜利的智瑶则喜不自胜,望着一叶孤舟般的晋阳城,自得道:“今天我才知道,水可以使人亡国呀!”说者无心,但听者有意。韩虎与魏驹陷入了沉思:依这位爷的性格,赵氏倒下后,就该轮到我们了,而且更主要的是,汾水也可以灌安邑(魏氏根据地),绛水也可以灌平阳(韩氏根据地)。

陷入了绝境的赵无恤翻开了最后的底牌做尝试,派出了自己的密使张孟谈,秘见韩虎与魏驹,决定做最后的尝试。张孟谈见到韩虎与魏驹后,晓以利弊,希望两家临阵倒戈,共灭智瑶。张孟谈的所有说词基本上就是一个核心:智瑶这小子不靠谱,我完了就该你们了。另外两家联想到前期智瑶的无理索地,再加上智氏的强大实力,非常同意张孟谈的说法,智瑶这小子是个祸头,必须铲除。达成共识后,三家约定了共同发兵的时间。

赵无恤在得知魏韩两家反水的消息后,心中仍然是没有把握的。因为嘴上答应的东西永远只能听听,万一魏韩两家还是倒向智瑶的,那么共同出兵时,他的最后一搏将变成羊入虎口。但他没有了选择,他只能赌,因为他已经没有了任何回旋的余地,此时他一定后悔当初应该多一点忍耐。约定当夜,韩魏两家先是杀掉了看守人造湖堤坝的智氏兵卒,随后战斗队改工程队,掘开了围困晋阳的湖堤。原本淹晋阳的大水朝着智军方向漫灌而去。对于水攻颇有心得的智瑶自己却将部队驻扎在了低处,黑夜中,大水袭来,智军大乱。赵军随后倾巢出动,五万赵军划着数千竹筏齐出晋阳城,扑向智瑶大营。赵军划着木筏子痛打落水狗,在喊杀声中,韩军与魏军也加入了战局,共同扑向了智军。

智瑶的强宗大族,霸主之梦,在三家的水攻夜袭下灰飞烟灭。四族中,实力最强的智氏在晋阳之战被灭,随后智家二百余口被杀,智氏采邑被瓜分。

三家分晋最终篇-晋阳之战,韩赵魏崛起

灭智后的三家版图

所谓的三家分晋,其实不如应叫“三家分智”,因为晋候早就失去了控制力,分的早就不是他的地了。山西大地上,由六卿并立,再到四国对峙,最终三足鼎立,赵,智两代人自导自演了这一出历史中极其重要的戏份,魏韩两家骑墙吃瓜,也都顺应着时势做出了最优的选择。至此,晋国三足鼎立的局面正式确立。

周威烈王二十三年(公元403年),韩虔,魏斯,赵籍派使者面见周天子,求其册封。周天子遂封三氏为侯爵,自此韩,赵,魏三家正式分晋,支摊单过。这三个国家,由于地处天下之中,所以成为了后面整个战国历史中的最重要战场。所谓战国的历史主线,就是三晋扛强秦。又十年后,齐国大夫田和废齐康公,灭齐国公族,自立为齐国国君。

自此,在中华大地上,有七个强国并立。西秦,东齐,北燕,南楚,中间韩赵魏,战国时代,正式拉开帷幕。

下一战《马陵之战,大魏由盛转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