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一个喜欢书法的农民来讲,他学习书法有什么意义?

水木天子


一个人能够做他自己喜欢的事情,就是他生活的最大意义。有什么事情比一个人可以做自己喜欢的事更好呢!1、自从人类社会有了分工,就有了不同的职业。在竞争的社会里,不同的职业掌握不同的资源,也由此产生高低贵贱,这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但是任何人在人格上都是平等的,大家都可以喜欢自己喜欢的东西。2、书法是对入门技能要求较低的艺术,适合任何受过教育的人去学习。作为一种爱好是简单易行的。3、任何事情都是可以进化的。一个农民经过学习,他的书法可以取得进步,可以由于进步改变自己的职业,可以由于进步进行创作,发展书法艺术,成就自己的辉煌。清朝大书法家邓石如不就是一个布衣吗?可是谁能无视他呢!


桃花客栈2019


这种问题确实带有一定的歧视的口吻,不论是农民还是商人、工人、农民工等等,任何人学习书法或者是学习绘画、音乐、文学等,都有意义。生活不是一杯白开水,更像是一杯加了糖的咖啡,而兴趣爱好就是漂浮于空气中那淡淡的咖啡的香气。

我老婆从小就是在农村长大,我经常会陪她回到农村老家看望家里的亲戚朋友,对农民的生活还是比较了解的。农民一年到头,忙的时候是真忙,农闲的时候也真的是闲。很多农民朋友闲下来还真没太多的事情可作,一般都是带带小孩,看看电视,有的人闲的太狠就去打牌赌钱,娱乐生活还是比较匮乏的。

而如果能利用这些大把的空闲时间,写写书法、画画,对于业余生活来说,还是真的不错的。如果在农村一个人写毛笔字好,那还真的会成为邻里眼中的名人。逢年过节、婚丧嫁娶各种事情,很多时候都需要会毛笔字的人来写很多的东西。

一般喜欢书法的人,文化功底多少还是不错的,懂的东西也比较多。在农村,传统思想还是很重的,对于有文化的人大家都是比较尊重的,在邻里之间会比较有威望。我老婆的四舅就是这样的人,虽然学历不高,但年轻的时候喜欢看书,写写画画的,懂的比较多,因此在他们那个村子里,虽然不是什么官,但是邻里对他还是很尊重的。

其实也不只是农民,对任何一个人来说,生活中有一兴趣爱好,这就是生活的调味剂。而练习书法需要的就是静,能沉得下来。所以,不论你人生是得意的时候,还是失意的时候,在你练书法的过程中,就会完全沉静下来,你会暂时抛开人生的浮华,忘掉一切,沉静在书法的这个小天地里,让疲劳的身心难得放松一下。

特别是当人生不如意的时候,一盏孤灯、一支笔、一张纸,会陪你度过漫漫长夜。最后,改一下黄庭坚的一句诗送给大家:“桃李春风一支笔,江湖夜雨十年灯”。


翰墨今香


我的觉无论从事什么工作,有一个爱好总是好的,农民当然也可以在闲暇时光练练书法,练的好了还能写出点成就来。

我的曾经的一位老师以前就是一位纯正的农民,种了四十多年的菜,也写了四十多年的字,在他很年轻的时候就因为字写得好而闻名十里八乡了,九十年代以后他开始参加各种比赛,拿了很多的奖,是我们县里面最早一批加入省级书法家协会的,50岁以后,他放下了锄头,到县城里开了自己的工作室,开始靠卖字为生,虽然发不了大财,但是从此人生走向了另外一条道路,还成了我们县里书法家协会的主席团成员。

认识的另一位朋友也是农民出身,35岁以前一直在家里种地,农闲的时候就跑到这种书法机构学习书法,功底不负有心人,没几年就加入了国家级书法家协会, 成了我们那最早的一批中书协的会员,现在在市里开了书法工作室,以教学为生,也成了我们是书协的骨干成员。

实际上我们上一代的书法家很少有职业练习书法的,大部分都有自己的本职工作,业余时间喜欢练习书法,并且还都非常用功,就比如我以前的老师,之前从事什么行业的都有,比如有的老师以前是厨师,有的是烧锅炉的,有的还是监狱的狱警,有的是农民,有的是中小学的老师等等。

所以我觉得你是什么职业不知要,都可以练习书法,只要能够用心钻研都可以做出一定的成绩,即使做不出大的成就,当成一个爱好也是可以的。


不二斋


这话题本身就有点歧视的味道。老农民学书法并没有惊世骇俗的不妥之处。中国人写汉字天经地义,老农民一样拥有学习书法的权利。

兴趣爱好是一生的恋人与挚友。没有兴趣才是真贫穷,没有爱好才是最寂寞。老农民练书法,最大的动因在兴趣,对于真正的书法爱好者来说,写字有瘾,不写不快。耕读闲逸,翰翰墨之趣,多舒服的一件事。尤其是情怀所至,当自已历尽艰辛、一幅书法作品横空出世,岂不也是一种丰收的快乐。



学习求知是一种激情,也是昂扬向上的人生态度。不知道大家有没有听过左旗的一首口白――《那时,你老了》,没有激情的人生,才是真正的垂垂老矣。活到老学到老,学习本身就是高贵的品质、高尚的态度。“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老农民的生活如此苍劲有力,理应为他点赞。



艺多不压身,老农民一样可以挑战自我、更充分的探寻实现人生价值。为左邻右舍写个中堂、春联,偶尔一篇作品参赛获奖,这都是一件花钱买不来的怡情之乐。长寿的秘诀在于生活习惯,更在于一种积极的心态。文化学识是人内在最重要的名片之一,拥有一技之长被肯定获赞许,这就是一种心理鼓舞和疗慰,其效果可能丝毫不逊于任何一种养生保健药。



抱庸乱谈。


抱庸詩書


这个问题好像有点歧视农民伯伯啊,现在很多城里人,可能和我一样,也是从农村出来的。即使不是,往上追一辈、两辈,极可能也是农村人。


哈哈,不扯远了。关于这个问题,我先介绍几个人,然后再说我的观点。

一、介绍几位书法家

1、孙伯翔,天津人,碑学大家,兰亭奖终身成就奖,他的碑学理念和创作思想,影响了一大批人。

但是,你能想到他的第一份工作吗?搓澡工。

2、洪厚甜,四川人,楷书名家,国展评委,中国楷书委员会委员。

他以前的职业:厨师。

3、汪敦银,湖北人,第十一届国展获奖作者,数十次在全国书法展览中获奖、入展。

他的职业?地地道道的农民。

此外,还有湖北某袁姓书法家,多次在国展获奖、入展,而他是屠夫出身,拿杀猪刀的手,拿起毛笔照样有感觉。

所谓“英雄不问出身”,回到题目,说一下我的观点。

二、关于书法爱好

1、每个人都有爱好书法的权利

“人是要有点爱好的。”此话不知出自哪位名人之口,说的很有道理,它能在繁重的工作、学习之余,让人有所寄托,有所放松。

打麻将是一种爱好,打游戏是一种爱好,运动是一种爱好,书法当然也是一种爱好。

爱好没有高低贵贱之分,不能说,小平同志爱好的桥牌,我辈就不能玩了?



书法是同样的道理,大人物能喜好,小老百姓就不能喜好了?

2、学习书法很花钱

学习书法,笔墨纸砚都是消耗品,尤其是笔和纸,消耗量大。

而目前来看,能够写出来,作品能够得到市场认可,也就是说,靠书法能挣到钱的人毕竟是少数。


所以说,学习书法一是要有心理准备,这爱好很花钱;二是心态要正确,不能抱着写字卖钱的想法去学书法。

3、爱好书法不能影响正常的生活

这方面比较极端的例子是南唐后主李煜,放着一个国家不去好好治理,天天在那写写画画,自己做了亡国之君事小,让百姓涂炭事大。

所谓“玩物丧志”,说的就是这类人,书法虽然是个好东西,但我们毕竟还有生活,还要工作,还要学习,千万不能因小失大。

更多文章,敬请关注千年兰亭。


千年兰亭


首先强烈反对一个人的爱好不分社会阶层的,难道书法指定哪些人写,我们湖南齐白石画家不是农村出生的吗?

虽然我是农民,但我也爱好书法,从小受外公的熏陶,自己练习毛笔字,在小学的时候毛笔字上过学校的学习园地,这使自己更深层次的喜欢毛笔字

最初看见村里人有什么红白喜事都得请外公写毛笔字,喜庆联,丧联,写完后别人说了好多的感谢话,还请外公去吃喜酒,总觉得有种成就感,自豪感。也因为这样,我一直把写毛笔字当成自己的爱好。

爱好书法,不一定要使自己成为出色的书法家,或者去靠写毛笔字来养家糊口,我把爱好书法来陶治自己的心情,作为一种修身养性,丰富自已的生活,为周围邻居写写对联,何而不乐呢?当然啦,春节时间,也可以卖对联。

记得去年,我大舅妈去世了,当时我正在深圳,由于工作的问题,我没回去,老婆来电话说,你不在家,想找一个写丧联,记事的好难。真的,办丧事,有许多的场地要写毛笔字,但是也要稍微毛笔字写的好一点。你不能让别人认不出你写的字。

爱好书法,是我最大的乐趣,能为周围邻居服务,这才是我爱好书法的意义,好了,献上我前几年的作品




yjP香烟有毒


一个农民好好种地吧学什么书法,把地种好!把那些砖家,教兽养的胖胖的好让他们祸国殃民,好让他们信口雌黄!书法,美学并不是某些人的专利,是所有爱美人士的追求,农夫怎么了,农夫也不低人一等,农夫也有追求美的权力,农夫也有传承中华传统文化的责任,是谁剥夺了农夫练书法的权力,农夫照样能把书法练好!甚至比一些所谓的专家教兽写的更好更传统!农民朋友拿起笔来,好好的写!好好的练吧!让那些嘲笑我们的教兽砖家嚗哮吧!让那些看不起农民的家伙去哭泣吧!去发抖吧!


云中鹤71683


学习书画,可以快乐八辈子,即使让你一个人在荒野里看大门、守陵园也快乐不寂寞,真的。











老跨斗


对这个提问?听起来是有那么一点歧视的味道。但在这个浮躁的社会,生活压力巨大的社会,这个提问,虽话不中听,还是有一些道理的,反映出了当今社会状况。农民,是当今社会最苦,最不挣钱,最没有社会地位的一种职业,一种身份。哪怕进城打工当工人,都叫农民工。是没文化,下苦力弱食群体的代名词。在一帮高高在上的阶层人看来:你吃饭都成问题,还玩什么书法这些所谓高雅点的东西,不切实际,整没用的。这就是残酷的现实。我想表达的观点是,人的穷与富是多方面原因造成的,但人与人之间,人格是平等的,对毛笔字这书法艺术的喜爱和追求学习的权力不能被剥夺和打击。全中国10亿农民,喜欢书法,又有天资的,勤奋好学的人也不在少数,理应和其它阶层的喜欢书法的人一样,得到社会的理解,支持,肯定。几年前,我遇见一个60多岁的民间搞书法的人,当年他也当过农村赤脚医生,毛笔字写得挺漂亮,电视台也做个专题报道,现在他在办书画培训班。当时他对我说的这段话,我觉得很有道理,现分享给大家。他说:现在很多书画家,不是说作品不好,而是包装,宣传,水分比作品本身还要好,吹得凶。我应邀参加讲课,带学生指导,没有一个书书画家搞得过我这个农民。现在真正写得好字的是农民。为什么?因为农民有充足的时间写字练字,与世无争,没有一点点应酬,能静下心来钻研。所以,农民才写得好字。大家说说看,这位农民老者说的有没道理?一个农民,在各种条件都很难苦的条件,还要坚持写毛笔字,丰富和完善自己的生活与追求,坚持做自己喜欢做的事,无论日后成功与否,都不重要,都应得社会的表扬和关怀。


用户1085905759380312


学习书法是一种爱好,对有的人来说甚至达到痴迷程度。农民朋友爱书法,学书法,很好!

它的意义我想有六:

1、调节生活。相对城市来说,现在许多地方的农村文化生活还是比较枯燥单调。虽然有了手机和电视,但总不能整天看电视,或沉湎于手机。有书法爱好,正可以调节一下劳作以外的生活。

2、扩大知识面。学书法不是单一的光练几个字,还需要了解某个书法家的生平事迹、时代背景等,就需要学习历史知识。想多懂得一些书法理论,要上网去查找。需要抄写优秀诗词,不仅要去找资料,而且还要理解这些诗词含义。因此带来许多要学习的新知识。

3、为乡亲们服务。学会书法,逢年过节写对联、送福字,都能派上用场。平时在村里布置周围环境、会场,写标语、横幅都用得上。还可以帮乡亲们代写书信,等等。和乡亲们的关系也会因此变得更加团结和融洽。

4、带动子女和乡亲学文化。自己会书法,可以辅导自己的子女,使他们从小爱好书法。在文化程度普遍还不高的农村,可以以教书法带动乡亲们识字,帮助大家提高文化水平。

5、增加经济收入。现在浙江、广东一些农村、海岛,结合旅游,搞书画之乡,向逰客出售自己的书法作品,也不失为一条脱贫致富的道路。

6、提高自己的文化修养。长期坚持学书法能使人心静不躁,增加修养,脱离低俗,对于培养自己的道德情操大有禆益。

想到以上六个方面,供你参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