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中國地區文化差異明顯,還能統一使用筷子?

成泰逸


中華文化博大精深,卻離不開方與圓,表面尋求圓滑的處世之道,內心堅持原則,守住方寸之心的根本。


Zhangwindy


我們的國家,至禹王商紂時期,就以地域廣闊,各有其本民族及區域的獨立文化。至今都保留著各自的文化習俗。

而使用筷子一習俗,也是廣大人民群眾的集體智慧,經過漫長的歷史變遷,及人類文明的進化,而足見奠定了國人用筷子的基礎。而我們國家使用筷子,也是世界上的母國,受其影響,至今還有很多國家延用,如東亞的日本,朝鮮,韓國,泰國,越南,蒙古國等。

對於國人為什麼,雖有各自的獨立文化,卻能統一用筷子吃飯,我也無可釋解!就跟大家分享一個古人相傳的典故吧!

相傳,姜子牙衷於直釣魚,無掙錢之工作,所以家境窮困,他的老婆討厭同他過苦日子,就想將他害死,另嫁他人。

一天,姜子牙又是空手而歸,老婆就讓他吃有毒的燒肉,姜子牙也是餓了,便伸手去抓,窗外突然飛進一隻鳥,啄了他一口,便把鳥趕走,當他第二次去拿肉時,鳥又啄了他一口,姜子牙犯疑,難到這肉裡有毒,為了試鳥,他第三次去拿肉,這時鳥又來啄他,姜子牙慌然,這可能是隻神鳥,便裝趕鳥,一直追到無人的山坡上,神鳥棲息在一枝絲竹上,呢喃鳴唱,姜子牙呀姜子牙,吃肉不可用手抓,挾肉就在我腳下,姜子牙聽了,忙折了兩根絲竹回家。

這時老婆又催他吃肉,姜子牙便用兩根絲竹挾肉,突然看見絲竹噝噝冒出股股青煙,姜子牙裝不知道有毒,便給老婆吃,老婆臉都嚇白了,忙逃出去。姜子牙明白了,這是神鳥送的神絲竹,從此每天都用兩根絲竹吃飯,此後他老婆也不敢下毒了,而且四阾們也聽得姜子牙的事後,也都紛紛校紡用兩根絲竹吃飯。

現在看來,用筷子吃飯更衛生,我想,這便是雖有文化和習俗不同,卻能統一用筷子吃飯的原因吧!

此論點只是各人釋解,不代表國人歷史文化及習俗由來的淵源!






2019時光記憶


筷子是中國人的發明,至少在殷商晚期就已經有了象箸的記載。象箸就是用象牙製成的筷子。

筷子是怎麼發明的呢?這是一個逐漸發展的過程。遠古時期人們在石板上烤東西吃的時候,防止燙傷,就隨手摺斷兩根樹枝。久而久之,人們就熟悉了使用筷子。

據說大禹奉命治理水患,三過家門而不入,吃住都在水患發生地,當獸肉燒開鍋後,沸騰的湯水根本無法進食,於是就折斷樹枝夾而食之,這就是筷子的最初原型。

一雙筷子包含了太多的智慧,比如古人攜帶筷子,用以點穴或者按摩。筷子還包含太極陰陽這一概念,太極是一,陰陽是二,類似這樣的智慧還有不少。標準的筷子長度是七寸六分,代表著人的七情六慾,表達了人與動物的本質區別。

筷子也是人類文明進步的標誌,意義非凡。由於使用筷子進食時,需要身體關節和肌肉協同工作,這有助於保持手腦的協調性。如今除了中國使用筷子外,亞洲很多國家也使用筷子,比如朝鮮、日本、韓國、新加坡等,這些都是在古代深受中華文化影響的國家。


及時雨120015876


首先說中國雖然地域廣闊,生活文化、生活習慣差異很大,但是自古以來基本上都是的“中華大文化圈”,包括中國周邊的國家,比如日本、韓國、朝鮮、越南等,這些地方深受著中華大文化的影響。其中與筷子有關係的,恐怕就是中華的崇“禮”文化了。為什麼這麼說呢?

世界上大體上有三種進食的方式,手抓(印度等地)、筷子(東亞)、叉勺(歐洲)。古代先民從茹毛飲血到吃上有溫度的熟食,用手抓就會有些進食不便,於是就開始使用不同的工具來進食。中國飲食呈現熟食性質,菜餚都一般都要煮開、燒熟,幾乎沒有像西餐的蔬菜沙拉,或日本料理的生魚片那樣生吃的食物。

不僅如此,中國人飲水也慣於煮開,尤其是泡茶,而極少直接飲用生水。不僅如此,漢語裡將“茹毛飲血”、“生吞活剝”都視為野蠻不文的行為,在儒家經典的《禮記》、《大戴禮記》中,均將“不火食”(生食)、“不粒食”(不食五穀)視為四方夷狄之俗。這在某種程度上的確是更進步的一種生活方式,因為生的食物帶進腸道的微生物要多得多,更易致病。

在這個大文化範圍內的人都傳承了使用筷子的傳統。

另外,筷子也稱為“箸”,先秦時期“箸”只用來夾菜,《禮記·曲禮上》中說:“羹之有菜者用梜;其無菜者不用梜。”羹不是現在所說的湯,而是指用肉或菜做成的帶汁食物,用筷子取食顯然更合適。“筷子”之名的出現,應該在明代。明代《菽園雜記》記載:“民間俗諱,各處有之,而吳中為甚。如舟行諱‘住’,諱‘翻’,以‘箸’為‘快兒’。”由於“箸”和“住”同音,船家特別忌諱,改稱“快兒”,希望船可以快行,討個口彩。考慮到筷子的材質一般是竹木,所以又加了個竹字頭。這個名字在民間廣泛流傳,久而久之,當時的士大夫階層也開始使用。到現代,則統一稱為“筷子”。



田龍TLong


為什麼中國地區文化差異明顯,還能統一使用筷子?

中國是筷子的發源地,有3000年的歷史,筷子作為當今世界上一種獨特餐具,相比歐洲和北美使用刀叉匙,雖然看起來只是非常簡單的兩根小細棒,但它能挑,撥,夾,拌,使用方便。

今天的筷子已經不單作為一種就餐工具,而是成為一種獨特的文化形式,代表著一種文明氣息。

知道世界上有幾種進餐的方法嗎?

一種手抓還有筷子,還有刀叉,除此以外別無其它,是因為只能用筷子,所以南北沒什麼區別,周邊國家受中國影響使用筷子都是文化輸出的結果,沒有強力的影響人改變用餐習慣是很難的。畢竟我們不拘泥某種進食工具,中國的刀叉筷子出現的及早怎麼吃飯都有,後來發現筷子是方便的。





蟹小魚


中西方文化差異大,中國人用筷子吃飯,西方人用刀叉,原因是:東西方步入文明時代之後,在進食時工具的使用方面有著不同發展軌跡;東西方飲食結構的差異,造成了西方習慣用刀叉,中國人用筷子;這又形成了東西方文化的差異,繼續對未來產生影響

餐桌上的文化,有很多,比如子曰:食不語,寢不言。意思是吃飯的時候不說話,睡覺的時候也是。這是我國漫長的五千年曆史文明中形成的。

和西方進行比較,我們發現兩者之間存在差異,比如中國人用筷子吃飯,西方人用刀叉。這是由什麼造成的呢?我認為包括:

一、東西方步入文明時代之後,在進食時工具的使用方面有著不同發展軌跡

遠古時代,人們都是用手拿著食物吃飯的。後來隨著生產力的發展,人們逐漸開始用刀,用於切割狩獵來的、並加工成熟的動物。這時東西方再進食工具上沒有差異,真正的差異,源自於步入文明時代之後,二者開始分道揚鑣。

二、東西方飲食結構的差異,造成了西方習慣用刀叉,中國人用筷子

西方,主要的飲食結構,偏向於肉食,這些東西的分割需要用到刀,這為刀在西方的發展提供了需求,後來演變為也使用叉;而我國主要的飲食結構偏向於種植類,比如小麥、玉米,這些東西進食時,顯然筷子更方便。

三、這又形成了東西方文化的差異,繼續對未來產生影響

現在東西方飲食文化業已成型,這一相對穩定的傾向,形成自己獨特的體系,也正以此為源泉,繼續影響這未來的人類的發展。


石頭521


筷子,是指中國常用的飲食工具,已經有3000多年的歷史。據考古發現,在商代就出現了筷子。筷子在先秦時代為“梜”,漢代時已稱“箸”,明代開始稱“筷”。

筷子的材質:通常由竹、木、骨、瓷、象牙、金屬、塑料等材料製作,是中華飲食文化的重要標誌之一,發明於中國,後傳至朝鮮、日本、越南等漢字文化圈。

筷子的由來:中華文明的根基是農耕文明,食物以穀物和蔬菜為主,這就決定了人們用筷子夾取食品。而筷子的製作又非常簡單,使用方便,因而廣為流行。

西歐國家以遊牧文化為根基,以肉食為主,最初用手抓取,後來隨著文明發展,出現金屬,便採用金屬製作刀叉來切割叉取食物。

筷子的使用:是中華民族悠久歷史的重要見證。用筷子進餐,擯棄了用手直接抓取食物的習俗,是中華民族飲食文化的一大進步,也是人類文明歷史上的一個里程碑。

筷子的內涵:筷子看似簡單,其中也蘊含著豐富的文化內涵。一雙筷子為兩根,合為一雙,分則兩根。夾取食品時,一動一靜,靜則的陰,動則為陽。筷子通常長為七寸六分,象徵著人有七情六慾,時時對人具有警示意義。

現代醫學研究表明,筷子的使用,使人五指的肌肉群得到很好的鍛鍊,可以促進左腦的發育。

中國是個多民族國家,在文明發展的進程中,都是以農耕文明為根基,有著共同的血脈和共同的祖先,都是炎黃子孫。許多少數民族也有自己的習俗,但最終都融入了中華民族大家庭。許多少數民族雖然因居住地不同而有生活習俗的差異,但都有著共同的農耕文化源頭,因而都使用筷子這一基本的進食工具。

不但如此,隨著中華民族的強盛,中國漢文化的影響力也逐漸擴大,對於日本、韓國以及東南亞地區也產生了巨大的影響,也都使用筷子來進食。





柏夫文藝


中國人用筷子是“中道”最好的體現

先看看我們是怎麼用筷子,中指在兩隻筷子中間,中指、食指和拇指控制上面的筷子,無名指和拇指控制下面的筷子。中指放在中間,即使中國人“中道”最好的體現,中,表示不偏不倚。

在使用筷子的過程中,只有不偏不倚,才能將菜夾起來。下面一根筷子通常是不動的,上面的一根筷子動,主動為陽,被動為陰,體現了中國一陰一陽的陰陽哲學。一雙筷子,是兩根,合二為一。

豐子愷在《吃瓜子》中說,有了一雙筷,可抵刀鋸叉瓢一切器具之用,爬羅剔抉,無所不精。這兩根毛竹彷彿是身體上的一部分,手指的延長,或者一對取食的觸手。用時好象變戲法者的一種演技,熟能生巧,巧極通神。

中國人什麼時候開始用筷子?

司馬遷在《史記·宗微子世家》亦云:“紂為象箸。”

在商紂王時期,即3000多年前,中國已經出現了筷子。

中國最早是用刀叉的,因為飲食文化的發展,商周時期,食物逐漸開始精細化,五穀為主,肉菜為輔,羹成為主要的菜餚,羹中含有少量肉塊和菜,刀叉已經不能滿足挾菜的需求,筷子逐漸普及,逐漸取代了刀叉。

劉雲、朱碇歐在所著《筷子》一書中認為,粒食、熱食、飯碗,是造成中國人用筷子吃飯的基本原因。試想,如果用勺子吃飯,然後再用勺子舀菜,粘在勺子上的飯容易弄。倒菜裡;若是用筷子,則不會這樣。

《周禮》記載,“子能食食,教以右手。”學習用筷子的過程也就是學習用餐禮儀,學習做人的基礎。


和鹹文化


中國人使用筷子至少已持續達三千年。筷子古稱為“箸”,或“筯”(zhù),又稱為“筴”(jiā),古書常將“匕箸”連用,即勺和筷子。

“箸”字見於楚懷王十一年(前318)聯合燕、韓、趙、魏攻秦時的盟誓《詛楚文》刻石,亦見於戰國竹簡。《韓非子·喻老》篇載,“昔者紂為象箸,而箕子怖”。據《史記·宋微子世家》解釋,商王紂(前1075—前1036)以象牙為箸,必以玉為杯,盛遠方珍奇之物而食之,如此揮霍無度則國危矣,故大臣箕子為之恐懼。這不是說箸始自商王紂,而是說此暴君以象牙為箸,生活奢侈。1934年至1935年,河南安陽殷墟出土商代後期(前14—前11世紀)青銅箸六支,1994年湖北長陽縣香爐石遺址出土商代中期(前15—前14世紀)的骨箸,長16釐米。此後,歷代所出各種材質的箸不計其數,詳見大連市中國箸文化陳列館。

筷子的使用有很高科學含量,是智力的表現。因為必須用四個手指靈活而協調的動作才能將菜餚夾起直接送入口中,這就要手腦並用。手功能的訓練又促進大腦的發育,人從小學會用筷子,並以其作各種遊戲如搭橋、搭排樓或拼圖案、文字,是培養智力發展的有效措施。手腦互動的訓練有助於熟練從事各行業生產勞動、文學藝術創作和科學研究。

筷子是訓練心靈手巧的工具。將短箸用作計數和計算工具,古稱為“籌”或“算籌”,中國古代用於數學演算,名籌算。《漢書·律曆志》規定算籌用長6寸(13.8釐米)的小竹箸製成。將其縱橫排列,按十進位法可表現任何數字。據數學史家錢寶琮(1893—1974)研究,至遲在春秋(前770—前477)時已有籌算,至漢代進一步發展,除以此作加減乘除、分數、比例運算外,還能開平方、立方、解三元一次聯立方程。由於中國用這種方式演算,所以代數學特別發達。1971年8月,陝西千陽縣西漢墓出土骨制算籌,最大長13.8釐米,與文獻所述基本一致,裝於死者腰部佩戴的絲帶內。

中國古代思想家還以箸作為抽象思維的工具,典型事例就是以長短箸表述最古老的典籍《周易》中的陰陽八卦思想,用以解釋自然和社會現象。以長箸(—)為陰爻、二短箸(--)為陽爻,是為兩儀,將兩爻按不同排列成為四象、八卦、六十四卦、三百八十四卦。每卦各有不同含義。如以—、--以1和0代替,八卦就分別表示000(坤)、001(乾)……,即二進制記法。八卦在17世紀經法國在華耶穌會士白晉(Joachim Bouvet,1656—1730)傳入歐洲後,由德國學者萊布尼茲(Gotfried Wilhelm Laibniz,1641—1716)研究後建立二進制。眾所周知,二進制是現代電子計算機採用的主要進位制。

箸還被古代政治家和軍事統帥用來作形勢分析、作出決策和排兵佈陣的演示工具。“運籌帷幄之中,決戰千里之外”一語即指此。《史記·留侯世家》載,秦末(前3世紀)楚漢相爭,酈食其勸劉邦立六國後代,共同攻楚。時劉邦正在吃飯,謀士張良入見,以為計不可行,說“臣請借前箸為大王籌之”。意指借劉邦吃飯用的筷子,以指畫當時形勢。後世以“借籌”指代人策劃。明人李盤(1590—1645在世)於崇禎三年(1630)所著兵書即名為《金湯借箸十二籌》。箸還用於其他科學領域、醫藥和工農業生產中,如以鐵箸提取高溫或有毒物質,或以竹箸用於養蠶等。

“筷子”一名見於明成化十一年(1475)陸容(1436—1494)著《菽園雜記》卷1,其中寫道:“民間俗諱,各處有之,而吳中(今江蘇吳縣)為甚。如舟行諱‘住’、諱‘翻’,以‘箸’為‘快兒’,‘幡布’為‘抹布’……此皆俚俗可笑處,今士大夫亦有犯俗稱‘快兒’者。”

這是說江南地區的船家在開船過程中期盼儘快而安全地到達目的地,忌諱說“住”(停止)、“翻”等不祥之字,“箸”與“住”音同,故將“箸”稱為“快兒”。此名迅即傳開,以致士大夫也跟著叫起。“快兒”再加一竹字頭,就成為“筷子”。明人李豫亨於隆慶年間(1567—1572)成書的《推篷窹語》中寫道,“亦有諱惡字而呼為美字,如立箸諱滯,呼為快子,今因流傳之久,至有士大夫之間亦呼為筷子者,志其始也”。

因為筷子有豐富的科學文化內涵和廣泛社會功能,所以,即使中國地區文化差異明顯,各地區也迅速地學會並使用筷子這一進食工具。


錢二兩


我看很多在普及筷子歷史的,原諒我笑了。文不對題,用老師的話說:下筆千言,離題萬里。

首先,我們肯定筷子出現的歷史;其次,中華文明的發展史也是民族交融史,從中原地區開始的文化擴散,伴隨著朝代更迭,民族遷徙而傳播,文化傳播到各地隨著時間推移出現了一定的地域差異性,比如客家文化圈、閩南語文化圈、粵語文化圈等等;最後關鍵是——中國的“書同文”,統一的文字。

說白了:文化差異性是後來的事,而筷子的統一使用是在文化往外傳播和產生差異之前,華夏民族(最起碼在商代)聚居時就都使用開了。當然除了筷子,各地也有不同的吃飯輔助工具,也有用叉子的、匙子的。這就是文化傳統的統一性和因地制宜的差異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