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农村搞一个生活垃圾处理厂怎么样?

大白Cai先森


在农村搞生活垃圾处理厂,这肯定是以后的必然趋势。因为现在农村都开始实行垃圾分类处理,而且随着农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农村的生活垃圾也会越来越多。至于搞一个处理厂,我觉得要注意的有

1,建立的垃圾处理厂是用什么方式处理垃圾。目前垃圾的处理无非就焚烧、填埋和发电。

2,占用的面积比较大。

3,最重要的就是村民的意见。我们这就是典型的例子。本来要在我们镇建一个垃圾焚烧厂的,但不管建到哪个村,那里的村民都极力反对。毕竟垃圾焚烧是会产生有害气体的,谁都不愿意住在被污染的环境中。所以这点是考虑的重中之重。

4,盈利肯定是非常可观的。垃圾收集回来之后还可以分类挑选,里面的很多东西可以卖钱。

但似乎生活垃圾处理厂这样的事一般都是镇府在做,普通人很难去搞。如果能利用科技,进行无害化处理,那就好了。



大马国的生活


在农村搞一个生活垃圾处理厂怎么样?

我的答案是,在别的地方不知道晚不晚,但在我们老家这边就有点晚了,我们老家是河南省林州市。在最近几年林州卫生环境变化很大,我们这边在去年一年时间里,各个乡镇,村里都配备了绿色的垃圾桶,每个村里都会在一定的距离内,根据人口的密集度,放置相应数量的垃圾桶,还配备了大型环保车,还有大型的垃圾储存罐,大型的垃圾储存罐每个村里都有6到12个,生活垃圾由专门的司机人员,负责把每天所有的生活垃圾拉到指定的地方进行处理。

所以生活垃圾站在我们这边是不行的。


农村小虾米


你好!我是小许,地地道道的农村人,看到你这个问题,结合我们当地的情况,我有一些看法,希望对你有帮助。

我在贵州省毕节市黔西县农村工作,我们这里的垃圾处理是这样的,镇上有一个垃圾中转站,不是处理站,由当地的精准扶贫户人员把乡下的垃圾和镇上的垃圾统一运送到这个中转站,再由县里的垃圾车运到县里集中处理。在收费方面,街上的每年每户是120元,逢赶集天(一个礼拜赶一天),每个摊位收取3元卫生费(已交120元的住户自己摆摊不收,收外面来的流动摊主),乡下是免费的。

综合以上指数,我觉得盈利性较低,都要靠政府补贴。如果你要从事这个项目,你要考虑垃圾的处理方式,目前的垃圾处理方式有焚烧、填埋、发电等,要结合当地的政策法规以及村民意见来决定处理方式。这是一个公益性项目,要有一定的社会责任感,如果以盈利为主要目的来做这件事情的话我个人觉得不行,因为前期投资很大,工人工资、垃圾处理成本也很高,光靠收取的卫生费很难维持。

这是一个利国利民的事业,在政府的帮助下还是可以的,希望你能成功,为祖国的环保做出贡献。


农村小许


农村建设生活垃圾处理厂是个不错的想法,这个有发展潜力,也可优化农村生活环境。但是建设垃圾处理厂要考虑一下几点情况。

1、报备。这是一个必须面对的事,如果没有上报村委/政府,接下来就没法进行了。上报通过才有下一步选址,私人根本不可能想做就做。毕竟垃圾厂用地得从村集体那里划出。

2、审批。以建设垃圾处理厂上报村委或是镇上国土资源办公室和环保办公室等待查验后审批。

3、选址。生活垃圾处理厂多少都会有味道;选址尽量要在远离村庄的下风口,以人烟稀少为好,远离饮用水水源地。

4、设备。处理农村生活垃圾,优先考虑分拣后可以制成肥料那种,进出方便,可以考虑就近出售肥料。垃圾变废为宝,减少掩埋数量。

5、环境评估。这个问题也是相当重要的,如果环评没过,一切都要回到原点。找到本地有相应资质的环境评估部门去做,然后交由相关部门。


8、补助。对应的垃圾厂里内的所有情况做好报备,提供一切可以提供的资质或是评估结果,以及本行业在本地区的可行性报告等等各种手续,向政府申请该行业的补助。

9、运营。这方面可以和村委或是镇上合作经营。你有设备,他们需要优化农村人居环境,双方一举两得。

10、用工。这个可以优先考虑合作对象治下的村民,现在国家大力解决农村贫困问题,大力扶贫;可以从这个角度过来优先使用那些想要脱贫努力脱贫的贫困户。


以上为小肖个人意见,所有程序及规章以本地为准。与政府合作应详细签订合作条款,申请报备、环评等众多程序务必认真做好。做垃圾处理厂对农村来说是好事,更好的改善人居环境,不过前期投入成本可能过高。希望量力而行,实施前请务必慎重考虑。小肖在这里抱拳了。


smile新农小肖


   随着农民物质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农村环境问题也变得越来越严峻。比如:大部分农村地区处理垃圾基本还是依赖于“污水基本靠晒、垃圾基本靠烧”的最原始办法;农村居民购物的垃圾袋仍以廉价方便的塑料包装为主,“限塑令”几同虚设;由于收运成本高,很多地方的垃圾房、垃圾池,基本上堆在那没人管。凡此等等,不一而足。

  农村生活垃圾的污染相对于生活污水的污染更加直观,也更严重,不仅仅影响村容村貌,更严重的是,这些垃圾还污染了水源和农田,并且在污染后难以修复还原。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重点在农村。农村垃圾处置问题已经成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过程中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面对亟待完善和治理的农村垃圾处理问题,我建议从以下几个方面加大投入和重视。

  一、多方聚集资金,合理高效地对生活垃圾进行收集和运输。

  现在很多地方虽然已经建成了乡镇垃圾中转站,但由于运行经费过高,实际使用上只能当摆设,平时放着不用,造成了农村普遍设立的垃圾房、垃圾池,有严重的二次污染问题存在。

  我建议,对于垃圾处理设施,除了国家增加投入力度外,可以放开投资渠道,引导并鼓励各类社会资金参与农村生活垃圾处置设施的建设和运营。移动式垃圾

  箱虽然成本较高,但对于对农村地区污染小,运输方便,可以大力推广。在村镇投资使用移动式垃圾箱需要注意,垃圾箱的间隔不能太远,以方便群众为前提。同时,村委会应负责按户向村民收集垃圾清理费用,所收资金用于发放自然村保洁员工资。

  二、加强技术引进和科学处理办法的普及。

  在垃圾处理上,如果没有形成循环再利用的机制,就不能从根本上解决垃圾问题。将垃圾循环处理,将垃圾变成资源,并形成产业化,这是垃圾处理的最科学的出路。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在这方面做得比较成功的一些西方国家的垃圾处理经验值得我们借鉴。比如,德国、日本优良的农村生态环境有目共睹,他们在农村垃圾处置这方面,工作做得很细致,不仅仅表现在对细节的监管,科学再利用的做法非常值得借鉴。

  三、加强农村居民节约、环保意识的宣传教育,灌输垃圾分类知识。

  1、倡导建立低碳环保的节约型社会。在百姓中宣传节约意识,生活中注意规划,少产生不必要的垃圾。比如:在各种包装材料的再利用方面,提倡家庭将商品的外包装袋、水果箱等不一而足的包装材料用来收集生活垃圾,然后丢弃,避免购买垃圾袋;宴客时选用纸杯而不是塑料杯等等,避免垃圾的二次产生。

  2、要组织专业人员下乡普及垃圾分类的知识,让村民们知晓垃圾分类的好处,掌握垃圾分类的常识。要引导居民树立良好的卫生习惯,摒弃“各人自扫门前雪”的错误观念,让村民养成自觉对日常生活中产生的垃圾进行减量化和资源化处理的习惯,降低垃圾的收运成本。

  3、对环保知识的宣传教育不仅要全面也要抓重点人群。农村家庭中承担大部分家务的以中老年妇女居多,要以她们喜闻乐见的方式进行环保知识灌输,也可以通过对小孩的宣传教育来带动大人。在中小学开展垃圾分类教育,让学生学习垃圾分类的知识及好处,并鼓励学生在家庭中实践。现在的小孩都是家中宝,孩子要做的事情,家长基本都支持,这在无形中就能起到对垃圾分类处理的宣传作用。

  4、适当给予奖励措施。很多时候大家只注重眼前的利益,缺乏长远的环保意识,所以,我们在制定政策与制度时,要从农民的利益出发,要让农民参与进来,有利于农民自我治理。

  事实上,村民对垃圾分类并不抗拒,只是开始时有点不习惯。必须相信群众,依靠群众,发动群众,科学管理。政府应出台相关政策,对环境保护做出一定贡献的农民进行奖励,而对那些不注意保护环境以及对环境恶意破坏的个人进行惩罚,过去怎样在农村抓计划生育,现在就怎样在农村抓垃圾处理。村镇也可以通过发放一定物质奖励,对垃圾分类做的好的村组进行奖励。物质奖励量小实惠,能够发动村民积极性。这点最直接也好用,效果也是立竿见影。

  乡村垃圾治理需要充分动员群众参与,明确村民的义务,不能光是“政府干、村民看”。要赏罚分明,要进行诸如“文明乡村”、“文明户”、“环保先进个人”等形式的评比活动,调动村民积极性,发掘人民群众的创新潜力,加强监督,抓出实效。

  四、逐层监督管理,出台强制性规章制度。

  基层政府将环卫工作纳入官员政绩考核机制。在明确政府主导责任的同时,制定农业环境保护地方性法规,组建工作组,综合研究政策措施,科学制订整治方案和强制性回收制度,充分整合资源力量,有效形成整治合力。

  村庄聘请保洁员,负责公共区域卫生清理。可以按照每30至50户农户配备一名环境保洁员的标准进行配置,工资由乡镇统付。保洁员重点考虑有劳动能力的低保户等人员,建立专门的保洁工作队伍。这样做,既能增加低收入人群的收入,也能提高农村垃圾处理的专业水平。可回收的废品垃圾,如金属、塑料等垃圾,由保洁员收集变卖,出售所得归保洁员所有。也可将拾荒者组织起来,成立拾荒者合作社。垃圾分拣是劳动密集型工作,合作社可以创造大量就业机会。在合作社工作使过去处于社会边缘的拾荒者能够得到政府和民间组织的指导和帮助,让他们有一种社会归属感。











北京周边卖房的小郝


现在在农村搞生活垃圾处理厂可以,但一定要在区域性城市群周围,主要原因有四个:

1.市场前景良好。2019年上海启动垃圾分类试点之后,全国各个城市纷纷启动垃圾分类工作,根据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印发《关于在全国地级及以上城市全面开展生活垃圾分类工作的通知》要求,2020年将有46个城市开始进行垃圾分类。很明显,垃圾分类处理符合国家支持发展方向的,是风口上的产业,政府很支持,拥有良好的市场发展环境。

2.生产升本下降。在2019年之前有很多搞生活垃圾处理的企业举步维艰,最后很多沦为了垃圾收购站,主要原因或者说发展的瓶颈是垃圾分类,因为把各种生活垃圾混合收回后再分类是一个十分困难复杂的过程,致使生产成本很高。垃圾分类实施后, 垃圾分类工作前置到各企业、各社区,生活垃圾处理厂就可以直接实施垃圾处理,因此生产成本就会大幅下降。

3.原材料很充足。我国是人口大国,产生的生活垃圾数量非常巨大,根据新闻报道,每年全国产生的生活垃圾在数亿吨,平均一个生活垃圾处理厂一年可以处理10-20万吨,所以从来不用担心原材料的问题,可再生还用不完,非常的充足。

4.技术和设备成熟。经过多年的发展,目前生活垃圾处理的设备和技术已经很成熟了,在网络上或者线下都可以购买到相应的设备和生产线,包括粉碎、筛选、分离、加工等一整套支持设备都很完善。而且其中很多垃圾还可以提炼,来进行二次加工,在赚取处理费用的基础上,还可以再挣一些贵金属回收、零件回收、肥料饲料加工生产等费用,形成多渠道、多种类的丰富营收模式。

但为什么要建在区域性城市群周围呢?因为区域性城市群周围的乡村,在市场前景、生产成本、原材料数量、技术设备等方面,相比较别的地方都更有优势,也更容易获得成功。至于会不会因为影响当地环境被村民阻止,能不能拿到地等技术性问题,这里就不再详细谈了,只要能经营、能赚钱,这些问题都是可以解决的,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河北老张的快乐生活


这是个好点子,而且只要自己有土地,且拿到审批手续,有一定的经济实力,建造一个垃圾处理厂并不是什么难事,但这一切都是最理想的想法阶段,实现起来恐怕有些困难。

用地以及处理设备

说实话,农村的土地只有两种,一种是宅基地,一种是耕地,宅基地只能用来盖房,耕地是不允许随意侵占的,所以我们在建厂之间就必须拿到审批手续,就这一点说简单也简单,说困难也非常困难。拿不下用地一切都是白搭。

这还不算上设备的投入,虽然垃圾处理设备的价格倒是没多少钱,但这可是实打实的前期投入,租地、建厂房、购买设备等,这一系列下来,需要的金钱可不是个小数目,根本不是普通人能做的。

供需需求以及盈利模式

虽然垃圾处理厂的确能造福一方百姓跟水土,如果是国家或当地扶持项目,给与一定的补贴还好,起码能维持收支平衡。但如果是个人或私企来操作这种项目,真的很难生存下去,或者说农村那种环境下养活不了这样的企业,除非是一些特别大的农村,且交通便利,还要有足够的生活垃圾可供处理。

现实案例证明这种设想不可行

如果仔细观察就会发现,现在的城镇里也是有垃圾处理厂的,但大多都处于某一个城市的郊区或附近的乡镇,而且大多数都是政府扶持项目,旨在处理生活垃圾,而非盈利,就单凭这一点,这就是大多数企业或个人做不到的,因为个人和企业干这些都是为了赚钱。更重要的是,只有一些大型的城市才会配备垃圾处理厂,像一些小城市,都是有专门的垃圾处理区域,主要的处理方式就是掩埋。

个人建议:综合自己的人脉资源,以及经济能力之后,再做决定吧。


新农志


这个建议很好[赞][赞]



美食美琴


你这个项目,不知道你要建设的规模。

1.关系这一层就不要说了,越在乡下越重要,而且需要村民民调。

2.这个项目涉及环评报告书的审批,需要专家评审审核通过才可以,从递交到专家评审时间大概半年左右。

3.选址也是很重要的,必须是工业用地,需要政府审批才可以。而且,审批之前必须看到你的建设成型才能批的下,这个时间成本很高。

4.我支持乡村建设,这个投资也是很不错的。


草根哥谈创业


你好,很高兴回答你的问题

随着生活条件的提升,便捷用品的使用,各种垃圾也是越来越多,所以建造一个垃圾处理厂还是可以赚钱的,其盈利的部分主要有

垃圾堆肥场可以卖肥料,回收再生厂可以卖有价值的废料,垃圾填埋场可以利用沼气发电;垃圾焚烧厂也可以发电卖电。

其次要有注册资金;

最后等着审批,审批过后就可以建厂了。一定要先审批,后建厂。不然罚款。

对于不同的垃圾有不同的处理方法:

1、对于厨余垃圾,含水率高,不宜焚烧,可以用于制沼气等;

2、一般不可再利用的垃圾进行填埋,但要注意渗滤液的问题,最好交给专门机构处理;

3、对于热值高的,例如纸张,木头等,可以用于发电;

4、金属类,玻璃,橡胶类可进行回收处理后再利用。

当然,不同处理垃圾方式的垃圾厂所需要的设备都是不一样的,价格也是不一样的,大家还需以实际情况为准。另外,想要建垃圾处理厂要得到当地政府同意建设批复,谢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