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個人死了這件事,發生了兩萬次


病毒正在肆虐。

我們為什麼怕病毒?因為我們怕死。

十幾年前的非典,尚在苦讀的年輕人,可能不曾有這樣的感觸。如今,當初的那批年輕人已經成為家庭的脊樑,子女的依靠,父母的牽掛。

簡單地說就是,不能死。

不僅自己不能死,還要守護父母子女,全家過關。

這幾天,一篇《一個武漢姑娘的經歷——媽媽在武漢隔離病房去世》的文章,看哭了很多人。兄妹二人輾轉在隔離病房之外,尋醫問藥,終不能挽回媽媽的生命。哥哥哭得喘不過氣,為了哥哥的安全,姑娘強忍著失去母親的心痛,強力將他拉出感染科病房;殯儀館不允許進,兄妹二人就目送裝有遺體的車子,拼命磕頭。

人在死亡面前太卑微了。

截止到目前,肺炎在全國帶走的304條生命中,這只是其中一個。

死亡病例數每天都在攀升,從開始的個位數,到十位數,已至百位數。

我們每天在不斷刷新的新聞中跟進這些數字,甚至自覺有些冷漠,彷彿那就只是一個數字。

其實,這是幾百個破碎的家庭,幾百個讓人淚目的故事。

英國的《衛報》曾有文章認為,大數據統計正在削弱人們的同理心。相傳斯大林說“一個人的死亡是悲劇,一百萬人的死亡僅僅只是個統計數據而已”,這句話背後的意義值得深思。

人類不應該失去對死亡的同理心。

2011年3月11號日本發生9.0級特大地震,繼而引發太平洋海嘯。2019年最新統計,那次地震導致15897人死亡,2533人失蹤。

地震發生後不久,有記者採訪日本著名導演北野武,問日本對災難的控制會不會比四川汶川地震做得更好?

北野武說:“我認為在如此困難的時期中最重要的是‘同理心’。地震造成的死亡人數可能超過1萬,甚至超過2萬,這樣巨大的死亡和失蹤人數也會成為電視和報紙的頭條。但是,如果您將這場災難簡單視為‘2萬人喪生的事件’,那麼您根本不會理解受害者。然後,再只從數字上來對比,說似乎比死了8萬多人的中國四川大地震更好,這是對死者的褻瀆!

人的性命(死亡)不該說是2萬分之一,或8萬分之一,它的意思是,有一個人死了這件事,發生了2萬次。”

是的。

如果說地域、國別、膚色、文化和習俗等因素將人類有所區分,那麼最能呼喚起人類“同理心”的可能就是——死亡。

無論你出身富裕或者貧窮,無論是什麼膚色,無論說著什麼樣的語言,面對不可挽回的死亡,人類同樣渺小,也同樣悲壯。

《財富》雜誌編輯傑夫·科爾文在他的《不會被機器替代的人》一書中曾經說,未來,人工智能可以代替人類的很多工作,但是與人際交往的有關工作卻不能被替代,比如領導者,醫生,教師等等,因為這些職業不僅需要專業知識,還需要強大的情感交流能力。

換一句話說,科爾文認為“情感交流能力”才未來的最強競爭力。

今天我們看到的很多醫患問題,讓人最寒心的往往並不是人類無力迴天的診療能力,而是醫患雙方都缺乏同理心。

在國內,出門診的醫生,單槍匹馬在一間房子裡,半天時間就要接診四五十個病患,留給每個病患的時間可能不足五分鐘,這五分鐘的時間裡要問病情,查體,寫病歷,開藥方,甚至都沒時間多看病人一眼,“情感交流”從何談起?

如此週而復始,病患覺得醫生對生死之事見慣不慣——“冷血”,醫生認為病患對醫院無理取鬧——“無情”,互相指責,互相不信任。

紐約的特魯多醫生死後墓誌銘寫著一句廣為流傳的話——“To Cure Sometimes, To Relieve Often, To Comfort Always.”(有時治癒,常常幫助,總是安慰。)。在明知人類無法戰勝所有病痛,無法阻擋所有死亡情況下,時刻抱有對死亡的敬畏,對病患的同理心,時刻捍衛病患活的尊嚴,死的體面,也許是醫生不可替代的價值。


有一個人死了這件事,發生了兩萬次

中國人向來忌諱談死,這倒無可厚非,誰都不想死。“向死而生”本來就是人類最浪漫的壯舉。

但是死亡,談或者不談,就在那裡,死神不會因為人類的膽怯無知,亦或博學勇敢,就忌憚幾分。

美國醫生阿圖·葛文德寫過一本書叫《最好的告別》,是關於衰老、養老、死亡和臨終關懷。書中說,“(死亡)真相通常是一連串毀滅的過程,本質上會使死者的人性崩解,在我見過的死亡中,有尊嚴的並不多。”

阿圖·葛文德是哈佛大學教授,外科醫生,白宮最年輕的健康政策顧問。這樣優秀的醫生最終也不得不承認,無論人類如何追求醫術,也無法消滅死亡。如果死亡是一場不可挽回的局面,人類最應該做的是如何死得體面。

日本電影《入殮師》是筆者最喜歡的日本電影之一。主人公大悟原本是大提琴演奏家,為了生存去做入殮師,為周遭所不解。但是當他學著極其溫柔、細緻而又虔誠地為逝去者淨身、穿衣、化妝,看到逝者失去生氣的面容慢慢變得有光彩,一旁默默守候的死者家屬激動地心情溢於言表,他才真正理解並接受了自己的工作,原來讓逝者有尊嚴的離去,如此偉大。

面對災難,如果人與人之間用強大的同理心相互取暖,每一個活著的權利都被尊重,每一個死亡的告別都被善待,或許面對死亡的時候就不會無力到卑微,或許就不會再懼怕面對死亡,才能更沒有負擔地活。



摘錄及引用的圖片和文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