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了高血压,过多少年才会出现心肌梗死、脑梗死这些严重并发症,怎么预防?

医学莘


得过高血压病不一定就会发生心肌梗塞或者脑梗的,因为这样的事情谁都无法预知但可以预防,众所周知有高血压病的人因为长期吃药或者是血压长期高会对心血管有很大的影响,这种情况我们患有心肌梗塞和脑梗的风险要远远大于正常人。



讲一个发生在我身边的事,有一个朋友患有高血压而且肥胖他很喜欢喝酒经常喝醉,家人都劝他不要喝那么多酒但是他怎么也听不进去,就在前几年吧有次同学聚会喝多了脑梗死了,其实说这么一个事例就是想告诉患有高血压的人是可以控制这种风险的,前提是必须要不能喝酒,减轻体重,绝对不能任性,这样就显得无知且对生命不重视,因为自己的不够重视和无知,年纪轻轻就离开了人世丢下妻儿,所以说很多事情不是我们不能而是我们不够重视。

高血压患者对发生心肌梗塞和脑梗等风险是可以控制的,但我们必须要清淡饮食,按时吃药,不喝酒,不吃刺激性的食物,不做剧烈运动,保持三高指标在正常范围,这样就可以减少发生心肌梗塞和脑梗,其中血脂过高就是容易引起脑梗和心肌梗塞,既然患了高血压就要严格要求自己,只要保持血压稳定是不会发生意外的。


肾判官


得了高血压多久,就会出现心肌梗死脑梗死等严重的并发症?

这个真不好说,为什么呢?因为要看高血压控制的情况,有的人控制的好,一辈子可能都不会出现并发症,有的人控制不好很短的时间就可能就会出现心梗或者脑梗等并发症了。

身边的病例

我给大家举两个例子,我们是重症科,每年都会有20多岁和30多岁患者,出现严重的脑梗并发症,年前有一个高血压的患者,出现的是脑出血,才25岁,去年我们心内科有一个23岁的得了心梗的。

这些人一个共同特点,平时除了高血压外,还有熬夜抽烟喝酒等毛病。所以控制不好,可能会很快出现并发症。

偶尔身边还有很多人,70多岁了,甚至80多岁了虽然一直有高血压,但是一直坚持吃药,身体依然不错,从来没有出现心梗和脑梗这样的疾病。

怎么预防并发症的发生

高血压患者预防并发症的发生很重要的,关键就是把血压降到正常。

一般来说美国的降压标准更严格,美国的标准是血压降到130/80mmHg以内,我国是140/90mmHg,只有每天血压平稳降到这个范围之内,才能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每天坚持吃药,并且加上一些非药治疗,比如限制盐的摄入量,每天坚持锻炼,戒烟戒酒,不熬夜,保持乐观的心态。

这些情况都注意了,并发症就会不发生,或者晚发生,发生的时候比较轻。

同时平时注意,还有定期体检,出现症状及时就医。

希望每个人都健健康康的。

“快乐的小大夫”每天为您推送健康医学知识,分享病例,不要忘记点击右上角关注呦!


快乐的小大夫


【专业医生为您做解答】

有朋友问:我得了高血压,多少年后可能会发生心梗、脑梗、脑出血?如何预防它们的发生?

这是一个没有准确答案的问题,因为即使平常没有高血压病的人,也可能因为忽然的血压升高,在几个小时或是几天之内发生高血压脑病而危及生命,何况是本身就患有高血压的患者呢?而在实际生活中,也有高血压患者在血压控制良好的情况下,数十年也没有发生严重的心脑血管病。因此对于高血压患者来说,心脑血管意外随时都可能发生,而高血压最终的治疗目标,就是要把这种风险降至最低。

人的血压受多种因素的影响,比如在发怒、激动、着急时血压会突然急剧升高,数分钟或数小时内就会导致脑血管自主调节机制障碍,引起严重的脑缺血、脑血管破裂、心力衰竭等,正常人都可能发生。而高血压患者由于长期高血压的存在,心脑血管会发生动脉粥样硬化及斑块病变,更加难以承受突然升高的血压,更容易发生急性心脑血管意外,这也是为什么常见到身边的人突然发生心梗、脑梗、脑出血等猝死的主要原因。

那么,高血压患者如何避免这些后果的发生呢?

首先,要积极控制血压,至少要把血压控制在140/90mmHg以下。研究证实:人的血压高于120/80mmHg后即会对血管产生微损伤,当血压高于140/90mmHg时这种损害将加重加快,给脂肪的沉积创造了条件,动脉粥样硬化及斑块即会形成,心脑血管病便会发生。

其次,要严格控制血脂,高血压患者的血管内皮不可避免地会受到损伤,因此降低血脂,尤其是降低将脂肪运送进血管内皮的低密度脂蛋白水平非常重要,控制目标是低于1.8mmol/L,临床通常采用长期服用他汀类降脂药的方式控制与调节低密度脂蛋白水平。

第三,要严格控制血糖,高血压的发生与机体代谢异常密切相关,大多患者会同时伴有血糖的升高,而高血糖与高血压会“狼狈为奸”加重对血管的损伤,加速血管病变的发生,因此高血压患者要将空腹血糖控制在6.1mmol/L以下,餐后2小时血糖要控制在7.8mmol/L以下。

第四,要预防血栓形成,高血压导致的动脉粥样硬化及斑块,就像血管中的不定时炸弹,随时可能在某些因素的影响下发生破裂,破裂斑块中的脂质物暴露在血液中,会引来血小板大量聚集形成血栓而堵塞血管,因此在血压控制达标的情况下,应服用抗血小板聚集的药物如阿司匹林等预防血栓的形成。

第五,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戒烟限酒、按时作息不熬夜、合理饮食、加强运动、避免过度劳累与情绪激动等,既是稳定血压的要求也可避免诱发心脑血管意外的发生。

【希望此回答能帮到您,欢迎点击关注并留言,一起学习交流更多健康知识】


天天听健康


高血压是一种常见的慢性疾病,高发于中老年人群。一般而言,高血压一旦确诊,患者就需坚持长期用药治疗,同时应注意日常生活方式的干预治疗。

得了高血压,多少年才会出现心梗、脑梗这些严重并发症,怎么预防?

高血压不仅仅是一个数字,其最大的危害在于会致心脑肾等靶器官受损,加速血管老化、硬化,进而诱发心脑血管疾病。因此,高血压患者终身用药方案不只是为控制血压稳定,更是为了预防并发症的发生。

1、高血压导致的并发症:长期血压升高会致心脑肾等靶器官受损,进而诱发一系列的并发症。高血压常见的并发症包括高血压性心脏病、冠心病、高血压脑病、脑血管疾病如脑出血、脑血栓、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等。同时,长期高血压会致肾脏受损,导致肾功能不全,严重会致肾衰等。而高血压导致的眼底动脉粥样硬化,会致视力下降甚至是失明。

总之,长期血压升高会导致一系列的并发症。但是,这并非意味着高血压患者就一定会发生严重并发症。临床上,很多高血压患者可以跟正常人一样健康长寿。而且,不同患者发生心梗、脑梗等并发症的时间也有很大区别。

并发症的发生是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除了血压的波动外,还与人们日常的生活方式息息相关。健康的生活方式加以积极的药物治疗,可减少并发症的发生风险,甚至终身不会发生。但是,若患者不积极配合医生治疗,且不注意自我生活方式的管理,可能很快就会发生严重的并发症。所以说,从高血压确诊到并发症的发生时没有明确的时间限度的。

2、高血压并发症的预防:患者预防并发症的发生,关键是药物治疗和生活方式干预。

①积极治疗,定期体检:高血压患者必须坚持长期药物治疗,切忌随意停药或减药。任何的用药方案调整都应遵医嘱进行。同时,患者需注意定期进行血压测试,定期进行检查,包括对靶器官受损的监测,对血管病变的检查等,以便第一时间发现潜在的威胁因素,及时进行相应的治疗。


②生活方式干预:高血压患者一定要注意日常的生活方式管理,其中饮食应注意低盐、低脂,少食动物性食物、油炸食物等,多食蔬菜水果、粗粮等,切忌暴饮暴食、饮食过饱;注意适度运动,坚持每天运动30min,养成好习惯;注意规律作息,切忌熬夜;避免过劳,注意劳逸结合;注意情绪调节,保持良好心态等。


盐酸索他洛尔


高血压是中老年人中常见的慢性疾病,一旦出现,通常会伴随终身,故高血压一经诊断,几乎需要终身治疗。治疗的目的不仅是为了降低血压,更是为了减少血压升高以后对心、脑、肾、视网膜等靶器官造成的慢性损害,避免高血压带来的严重并发症,如心肌梗死、脑卒中、终末期肾病等。


那么,在诊断高血压以后,通常需要多少年才会出现心肌梗死、脑梗死这些严重并发症呢

如果非要给一个年限,还真不好在这个空格填上一个合适的数字。出现高血压以后,发生心肌梗死、脑梗死的几率因人而异:若配合治疗,血压长期达标,几率自然而然会越来越低,出现的时间点也会延后,甚至不会出现;若不配合治疗,血压长期高于正常范围,几率自然就会越来越高,出现的时间也会相应提前。所以,出现高血压以后,过多久才会出现心肌梗死、脑梗死还真没一个量化的指标。但我们可以通过血压的高低、合并心血管的危险因素、出现靶器官损害与否、是否伴随临床并发症,作一个初步预测。


  • 血压水平。血压越高,对我们血管及各重要器官的损伤就越严重,出现心肌梗死、脑梗死的几率自然就越高。超过180/110mmHg的血压,几率高于超过160/100mmHg的血压;超过160/100mmHg的血压,高于超过140/90mmHg的血压。
  • 心血管的危险因素。心血管危险因素是指可以损害心、脑血管的各种有害因素。合并的心血管因素越多,对血管、心脏的影响就越大,出现心肌梗死、脑梗脑梗死的几率就越高。这些危险因素主要包括吸烟、糖耐量异常、血脂异常、肥胖或腹型肥胖、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等。


  • 靶器官损害。靶器官损害是指在长期高血压的作用下,已经出现了相应器官的损害,若不加干预,很可能会出现心肌梗死、脑梗死、脑出血、肾衰竭等。主要包括左心室肥厚、颈动脉斑块、蛋白尿、肾小球滤过率下降等。
  • 临床伴发疾病。临床伴发疾病主要指已经出现心绞痛、短暂脑缺血发作、糖尿病肾病、糖尿病等。其中,心绞痛、短暂脑缺血发作是心肌梗死、脑梗死的早期病变,在外界诱因的作用下,很可能会发展为心肌梗死、脑梗死。。

如何预防心肌梗死、报告脑梗死的发生

  • 血压。通过饮食配合运动,必要时结合药物治疗,将血压控制在合适范围,普通人群不超过140/90mmHg,已经出现靶器官损害或糖尿病,应控制在130/80mmHg。


  • 控制危险因素。戒烟,控制好血糖、血脂,控制体重,口服叶酸降低血同型半胱氨酸。
  • 治疗伴发疾病。已经出现频发心绞痛、短暂脑缺血发作的患者,建议造影明确冠脉、脑血管狭窄程度,若狭窄程度达到了70-75%,建议植入血管支架以预防心肌梗死、脑梗死的发生。
  • 基石药物。针对高危患者,有动脉粥样硬化及斑块形成的患者,建议应用阿司匹林和他汀预防心肌梗死、脑梗死的发生。


综上,出现高血压以后,血压水平越高、合并的心血管危险因素越多或已经出现靶器官损害,出现心肌梗死、脑梗死的几率越高,出现的时间也会提前。控制好血压,控制好危险因素,尽早给予阿司匹林与他汀预防,必要时植入支架,可预防心肌梗死、脑梗死的发生。

注:本文图片来源于网络,若侵及版权,请联系删除。本文内容仅作为健康科普,不作为医疗建议或意见,不具备医疗指导条件。


医学莘


高血压病患者,最大的问题是最终发生心脑血管疾病问题,至于多少年后才会出现心肌梗死、脑梗死,主要取决于血压水平、主要心血管风险因素及已经有的临床靶器官损害及并发症情况。



首先,长期血压控制不理想的后果是造成动脉硬化,最终发生心、脑、肾靶器官的损害,发生心肌梗死、脑梗死等严重并发症。但这个过程大多是以“年”计算的,至于多久能发生,医生会根据血压的数值水平,结合吸烟、高脂血症、糖尿病、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等心血管风险因素及左心室肥厚、动脉壁增厚、微量蛋白尿等靶器官损害情况和冠心病、脑梗死、CKD等临床并发症情况,把高血压患者分为低危组、中危组和、高危组和很高危组,对应10年内发生主要心血管事件的概率分别为: <15%、15%~20%、20%~30%和>30%。



所以所有高血压患者,必须在生活方式改善的基础上,终身用药使血压达标,控制血糖、血脂等心血管风险因素。研究发现,通过降压治疗可降低脑卒中风险35%~40%,降低心肌梗死风险20%~25%。特别是对于危险分层高的高血压患者,一定要在心血管医生的指导下严格规律用药,定期复查随访,才能真正减少脑梗死、心梗等这些高血压的严重并发症的发生。


医患家


朋友们,你们好,我是刘医生!

,健康科普,用心科普!

大部分高血压的患者对于高血压的并发症都有所了解,长期的高血压可以导致脑梗死、脑出血、心肌梗死、肾功能衰竭、心力衰竭、主动脉瘤破裂出血等。但是并不是所有得了高血压的患者就一定会患这些并发症,或者说患了高血压,就很快会出现这些并发症。


高血压发生并发症与否或者发生并发症的早晚和血压的升高程度,高血压的病程长短,高血压的控制稳定情况,以及是否合并有其他疾病(糖尿病、高血脂、肥胖等)相关。

若一位患者,血压升高发现的早,及时治疗,规律服药,血压平稳控制,也能保持健康的生活饮食习惯。那么他发生高血压的并发症的概率和一般人群无二。若患者血压升高发现晚,控制不佳,血压波动大,持续时间长,其他血糖、血脂也不管理,也不注意改善健康的生活方式,那么心梗和脑梗很快就可能找上他。



而说到预防这些并发症的发生,其实在上诉内容中已经说到了。

要预防并发症的发生,就得做到血压升高的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正规服用降压药物,定期监测血压,血压控制达标,血压平稳控制,同时管理好血脂和血糖,控制体重,保持健康的生活和饮食习惯(低盐、低脂、低糖、多蔬菜水果、多运动、减肥、戒烟限制饮酒、保持愉悦心情)。


更多健康知识,请关注 !


普内科刘医生


营养师小糖来为大家解答。得了高血压,多久后会出现严重的并发症?这个问题并没有准确答案,因为每个人的病情都不一样。有的人重视血压管理,长期坚持控制,活到了七老八十还健健康康的,一点毛病都没有。有的人年纪轻轻,血压高的吓人也不管,结果导致了心梗、脑梗、尿毒症,英年早逝。

高血压是一种慢性病,对身体的损伤也是缓慢进行的,不会说得了高血压立即就会出现并发症。所以查出高血压不要紧张,只要积极去控制,问题不会很大。

高血压患者该怎么预防并发症?

1.积极控制血压,至少应把血压控制在140/90mmHg以下。如并发有糖尿病,则应把血压控制在130/85mmHg以下。

2.同时控制血糖、血脂、尿酸、肌酐等,综合控制能把并发症风险降到最低。

3.饮食清淡,严格限盐,每日食用量最好控制在5克以内。

4.保持好心情,情绪波动会导致血压波动,高血压患者应尽量保持心态平和。

5.坚持锻炼,以较为平稳的有氧运动为主,如散步、游泳、体操、打太极等。

6.如达到用药标准,应谨遵医嘱用药,不应该擅自停药改药。

7.戒烟限酒,烟会损伤血管,诱发并加重血管病变,而酒则会加重血压波动。所以高血压患者应尽早戒烟,酒尽量少喝,能不喝最好。

能做到上面这些,高血压患者就能健康长寿,再也不用担心并发症。

希望小糖的回答能帮到大家,更多三高百科知识就来找小糖解答哦!


糖人健康网


一、高血压的并发症都有哪些?

高血压的并发症有很多,我们常见的高血压的并发症是对血管的动脉粥样硬化进程的影响,高血压导致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进而可以引起冠心病,脑梗塞,外周动脉粥样硬化等诸多动脉粥样硬化性疾病。再者,高血压可以引起肾脏的损害、眼的损害、引发脑出血梗塞、心脏损害等许多脏器的伤害。


二、高血压发生后多久会出现并发症?

罹患高血压以后,过多少年才会出现冠心病,脑梗塞,脑出血等相关并发症呢?这和很多因素有关系,比如血压的高低、血压平时控制的好坏、是否达标,患者是否合并其他疾病等等相关因素。如果罹患高血压以后,患者的血压控制一直都是达标的,那么患者也会可能和正常人一样。如果患者罹患的血压并不是很高,但并没有加以控制,而且还合并糖尿病等其他疾病,那么其并发症也会很快出现。


三、怎样预防高血压的并发症出现?

高血压的并发症主要来源于血压没有控制,如果血压控制好,那么可以有效的减少高血压的并发症,所以预防高血压的并发症出现,最主要的还是控制血压,使得血压达标。然而只控制血压达标就可以了嘛,当然也不是!高血压一旦确诊,进行生活方式的干预也是非常有必要的,生活方式的干预,并不是一时或者是一年两年,而是需要长期甚至是终身进行生活方式的干预,才可以有效的减少高血压的并发症出现。


看懂了吗?关注我们,每天都有更新的科普推送给您。


心健康


心肌梗死和脑梗死可以是高血压的并发症,但患高血压不一定会发生心肌梗死和脑梗死。

引起心肌梗死和脑梗死的原因很多,如高血脂、高血压,高血糖等,就是身体的血管病变都有可能引起心肌梗死和脑梗死。高血压当然也不例外,但高血压就一定会引起心肌梗死和脑梗死吗?还真不一定!

1、每个人的体质不同,高矮胖瘦的,相应的对高血压的耐受也不同。

2、如果任其高血压自由发展,就是不出现心肌梗死和脑梗死,有一些其他的并发症也不是好的,发现高血压积极面对,锻炼身体、药物控制降压都不错。

3、积极面对,保持好心情,不可以有思想压力,高血压是一种常见病,现在有很多种方法可以控制好,高血压也不会和心肌梗死和脑梗死划等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