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听了那么多书和讲座,比如得到、樊登读书等,却感觉没学到什么?怎么办?

不重則不威


网络知识付费其实意义不大。买的人交智商税,卖的人发焦虑财。其实内心平静才是真。有也只有清楚自己内心需要什么,一点一滴去积累,才有收货。知识付费我觉得就是拔苗助长。


装修作家老赵


看到这个问题的瞬间,我感觉这个问题仿佛是专为我量身定做,从16年开始,我陆续花在各类网络培训的费用超过2万元。



我在生活中其实是一个很节约的人,但我特别舍得在学习方面花钱,大概是潜意识里觉得这种花费不同于一般的消费,算是一种投资,另外一方面,我又是一个感性的人,容易被营销。



比如得到刚推出付费专栏,我一下就订阅了两个,关注的公众号,推送了什么课程,只要是我稍微有点兴趣的,马上就会下单,只要别人说好的培训,我内心就会按耐不住,因为我对现状太不满,太想寻求改变和突破了,一直抱着听几次课,吸收一点新信息,就能获得蜕变的幻想。



我上过一天1000元的线下营销培训课,还买过几千的培训资料,花几千块参加一年的社群,还学过几千块的写作课,但最后想想我得到了什么呢?



说实话,从物质层面来看,没有挣到一分钱,工作还是维持原样,从精神层面来看,我更加空虚和内疚。我最开始的学习完全出于功利目的,我学习的初衷是想获得更好的职位,更高的薪水,我是有所求的,但是结果并不像课程宣传的那样。



我不怪别人,只能怪自己太年轻,把学习想得过于简单。现在我深刻理解到,工作后的学习还是需要联系实际,学跟工作相关的内容,学了马上有用武之地,俗称边干边学,这样的学习叫理论联系实际,才有意义。



19年这一年,我再没有抱培训课程,工作之余的时间都在陪孩子和做家务,内心没有功利,反而平静很多。

我现在认为,像你问题中提到的那种学习,对我们的职业生涯帮助真的不大,还被别人牵着走,浪费很多时间。成年人还是应该有意识的寻求自己感兴趣的东西,哪怕对工作没有帮助,能让自己身心愉悦,不功利的学习,长期来看对我们也很有利。

我给你的具体建议有以下三点:

1、对那些快餐课程不要抱太高的期望;

不要幻想你学了某个课程,就能成为牛人,大部分时间你都只是参与了一下,属于被收割的韭菜一类。

2、对工作不要太心急,允许成绩慢慢来;

人的心一急,就很难做出客观的判断。我们要把自己当成个普通人,允许自己走得慢一点,把时间拉长看,开始慢的最后大多都走得更高。

3、投入生活中去

一个人除了工作,还应该有生活,不要忘记分一些时间给家庭,陪陪家人,一个人越多参与生活,他越可能成为一个接地气不固执的人,他才不容易有不切实际的幻想。


阿川说情


说说我认识的一个朋友的故事吧。

朋友今年29岁,初次相识感觉比较精致、干练,但也仅仅是看起来而已。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朋友开始读书,什么四大名著,海内外历年畅销书等等。几年下来,家里堆满了各种书,遗憾的是,这些书未曾被翻过几页,崭新依旧……

再后来随着《樊登读书》的兴起,朋友立刻开了会员,并到线下参加读书会。这本来是一件很有意义的事情,但后来发现朋友参加读书会仅仅是为了往朋友圈传几张摆拍的照片。再后来随着对朋友的了解,我才知道,原来她所谓的读书仅仅是为了让别人觉得自己因读书而有“气质”而已……

为此我觉得很好笑,但念与朋友的自尊,又不好直接讲出来。所谓的“腹有诗书气自华”,竟然将朋友“引入歧途”。所以,朋友“读”了这么多年的书,似乎什么都没有改变,除了家里越来越多的书。

培根说:“读书不是为了雄辩和驳斥,也不是为了轻信和盲从,而是为了思考和权衡。”读书,需要思考,需要内化,需要将所读所学真正转化成自己的东西。


小女子热爱生活


对于听书,我说一下我的看法。

我用的听书软件是得到和喜马拉雅,喜马拉雅主要是在睡觉的时候或者喝茶聊天的时候,放一些情感故事或者听一些相声、评书之类的。使用最多的还是得到,但是我属于蹭课的,就是那种不缴费,天天蹭免费的课的人。先声明,不缴费不是人品的问题,而是其他层面的问题。

我个人来说是比较喜欢听书的,在我小时候,文化生活是比较匮乏的,甚至于连课外书都没有,家里倒是有一些繁体字的书,但是看不懂。文化获取除了上学,基本上就是村里的广播和后来家里的黑白电视。广播每天在傍晚的时候会播放一段评书,属于连载性质的,大致要听上好几个月才行,早晨家里的黑白电视也是放评书,现在还记得田连元讲的七侠五义。可以说,我有很多历史知识,基本上是靠听评书所获取的。

后来在朋友的推荐下,开始听罗振宇讲逻辑思维,后来他成立了得到大学后,我就下载了得到APP,说句实在话,他现在在每天一讲里面,质量明显不比前几年,更多的是介绍课程,不过也讲新的内容。我几乎每天都会听,把当天的听完还会接着听以前的。时间主要是上班的路上和下班的路上,周末跑步也会听,不过效果会差一些,毕竟跑步的时候思考不是很方便,总被气喘吁吁所打断。

我先说说我是怎么听的,基本上都是听“罗胖”老师的观点,对自己感兴趣的观点,自己会主动思考一下,对于自己不喜欢听的,比如经济之类、公司之类的,就做一个大致的了解,但不是不听,尤其是里面说不准有那句话就会和你的实际工作、生活经历相贴合起来,自己以前没感觉,有时候一啄磨,不就是这回事吗。对于所说的一些观点,自己会用手机的记事本先记下来,可以和别人探讨,可以自己查找资料,这个过程就是自己深化认知的过程。

有时候,讲的东西自己并记不住,但是有时候能够大约记得一些观点和做法,我认为这就足够了。要想在做深一步的了解和思考,如果是想钻研这个领域或者从事这个领域的工作,我想可以,但如果不想的话,这就足够了。

从题主的说法来看,觉得没有什么用,其实听书、看书,并不是让你觉得自己有了多大的收获,不能简单的划为能够背了多少收唐诗宋词,记下了多少个英语单词,听书和看书,会让你增长阅历。从我个人来讲,通过听书,有很多的观点正在慢慢的融入自己的思想,自己虽然没有感觉到,但是从与别人的交流中就会发现自己的思考正在进步,尤其是在与同事们沟通工作上的事情或者开会座谈的时候,引用一两个观点,再加上自己的一些见解,别人都感到非常惊讶。就好比罗胖老师曾经讲到过的自由,自由是什么,自由不是你想要干什么就干什么,而是你不想干什么就不干什么。

所以,听书、读书是一个长期潜移默化的过程,但是过程中一定要自己思考,或许现在没有收获,但是坚持下去,自己一定能够成为一个思想成熟的人。


傲虎楼主


有些人学习是为了解决问题,有些人学习就是跟风,有些人就是不知道该干嘛,所以天天保持学习上进的形象。看看有些人的朋友圈就知道了,天天早起打卡记单词,可是你要问他做这些事情的目的是什么,有没有什么具体的变现途径,他就回答不上来了。


国人现在学英语的热情之高,超乎想象。上次我下班回去的路上,碰到英语机构地推人员发宣传单,非得拉我上去参加试听课。耐不过她的坚持,就上去参观了一下。没想到人气还挺旺,不少附近公司上班的白领,帅哥靓女,还有家庭主妇,还有没事干的老爷爷老奶奶在那里学习,戴耳机听英语的有,一群中国人围到一起坑坑把把说英语的有,看英语电影的有。

当时我就在想:没事干的时候多学习,参加类似的活动,肯定是好的。可是真的有这么多人需要英语吗?除了那些工作中真的有机会用到英语的公司白领,有多少人是真的需要英语的呢?比如那些老头儿老太太,都半截身子埋土里的人了,不想干嘛就干嘛去呗,为什么要凑热闹要干这些,吃力还不一定有结果的事情呢?今天记两个单词,明天忘记八个,越学越倒退,越学越受打击,那你学习英语的意义是什么呢?

得到啊,樊登读书会啊,还有那么多的书籍和讲座,学习的机会和平台,铺天盖地,到处都是。这些东西都是时代进步的标志,肯定都是好的,可是作为你个人,你的目标一定要明确,你要清楚的知道自己的问题所在,自己学习的目的是什么。

最近我天天看奇葩说,得到平台的创始人罗振宇也是现场嘉宾,我经常看到有其他主讲嘉宾直接就讽刺他是“贩卖焦虑”的,很多人都跟着笑。当时我就在想:得到平台做那么大,影响人群那么广,而且现在也取得了那么大市场效益,罗振宇的得到平台,被估值十几亿美金。难道就一句“贩卖焦虑”就完全讲明白了吗?还有樊登读书会,被高晓松说成是贩卖成功学,难道就是因为一部分人,尤其是这些人是名人,对这些平台不认同,你就跟着排斥了他们吗?不,你要做一个独立自主的人,保持思想上的独立思考,不能盲从,对事情要有自己的独立判断。

别人都说好的,也不一定适合你;别人都说不好的,也不一定就真的对你没有帮助。一切要以自己的感觉为准,以自己的实际行动为检验标准。


对于学习,我们不能盲从;对于学到的东西,不能仅限于听明白了。听明白了,没有实际去用,就还是不够明白。一定是从自己的实际需要为出发点来学习的,而且要不断地检验自己的学习成果。其实得出今天这样一个问题是好事儿。爱学习也是好事,总比那些什么都不做整天在那里抱怨的人要强。


杨文华61


这个问题我自己也反省了很多年,尤其在连续几年每年看书几十本,还又听公开课,又每年看几十部电影,却觉得好像还不如以前读大学的时候就一学期认真看一本书然后就写一篇书评来得收获多。

归其原因主要有几点:

放进篮子里的菜≠吃到肚子里的营养

听课、阅读、看电影看展,这些都是我们学习很好的途径。

但是我们每个人都上过学。都知道,如果光听一节课,老师讲得再生动,你听得再专注,但如果不记笔记日后回顾,不做作业立刻巩固,不参加测试考试检验疏漏,那过不了多久,这堂课就只会成为一段经历,具体其中的价值和收获都会慢慢淡忘。

这就好比我们去超市买了一大堆菜,但是就放在那里,也不下锅做菜,最后的结果肯定是我们肚子依旧饿着,菜慢慢烂掉罢了。

所以,最好的方法自然就是模仿以前小时候课堂上的学习过程:

带着问题和系统输入 - 记笔记整理精华 - 用自己的方法输出巩固 - 过一段时间自我检查

就拿我们读一本书来说:

第一步: 预习

阅读前了解整本书的系统结构,找出自己着重需要阅读的部分

第二步:记笔记

阅读中随时记笔记,勾画重点和自己的理解,如果很重要的部分不能理解还可以做一些相关搜索

第三步:做作业

阅读完一本书后整理自己的笔记,如果是文学类作品可以理出情节情感线,如果是论理性作品可以做思维导图,并对自己勾画的亮点和分析进行整理,甚至可以试着输出一些感悟和书评

第四步:考试

可以自己设置每隔一段时间,对这本书中的精华内容进行检测,看看自己是不是还记得当时的理解和学习,可以看看聊天和新的输出过程中是否能正确运用

不是所有买回来的菜,都非要下锅端上桌不可得

做过饭的人都知道,有时候想好要做什么菜,买回来后发现家里少了点什么配料和配菜,只能先搁置,或者换种菜式;

而即使原材料都OK,买回来发现里面夹杂着一些不干净不好的菜,那就得立刻剔除,甚至可能整颗菜都要扔掉。

我之前有段时间想学习一些人际交往接地气一些的实践操作和运用,在这个过程中就发现正好有两个关注的公众号都推了一本书,就去下了电子书看。

可是看了几页发现内容好像没有什么新鲜,反而连篇累牍地赘述了很多我早就知道的东西,但是总觉得既然已经看了,不看完好像自己之前都“白看了”,还偏偏这本书并不薄,但我又不怎么感兴趣,于是花了我断断续续一个多礼拜才看完,而看完的那一刻又觉得,现在好像才是真的“白看了”。

我们学习的过程,不只是输入,输入前和输入过程中都要随时进行筛选和甄别,更重要。

发现不合适的内容就立刻略过和快进,发现这本书这堂课原来根本不是我想要学习的方向,那立刻停止,及时止损才是最好的选择,而不是把时间花在没有没有价值的事情上,只为了追求“我今天又读完了一本书”而已。

囫囵吞枣,没被噎死已经算你命大

现在很多app都设置了各种数据打卡的模式,让我们每完成一节课,读完一本书都能点上“已完成”的图标,那一刻特别有成就感。而等到你一个月、一年后来看自己实现了了那么多“已完成”,更是成就感爆棚。

尤其当你打开各种app上都是“我如何一年阅读200本书”这样类似的推送时,虽然这些文章可能分享的是真的有价值的阅读方法,但可能对我们留下最深刻印象的还是这些数字给我们潜移默化传递的焦虑。

于是很多人,包括我,就会沉迷于追求数量绝对值的这种表面成就感之中。

一口气不停吞下那么多东西,没把我们噎死,甚至让我们彻底对学习和阅读失去兴趣,已经算我们幸运了。

很多的焦虑,不是来自于外界的施压,而是我们自己对自己的心理暗示。

心理暗示,其实是对我们学习非常重要的一种动力,但与其总是告诉自己“我还可以做更多”,还不如告诉自己“慢慢来,我可以做更好。”


蟹肉的职场星球


看了很多人的回答,我觉得都没说到点子上。很多人都没有看透一个问题,读书这件事的意义,它不会超出书本身。你看一本书或听一本书,这个行为的价值不会超出你看过或听过的那本书本身。

不论你是一个小学生,学习小学数学还是语文,也仅限于你学会了,甚至有的孩子还学不会。

如果你是一个高考生,你所学的那些似乎也只是在为高考做准备,从整个人生来看,似乎一个高中生所读的那些书的价值是最大的了,最起码能得到一个结果——考上大学。

成年以后,很多人不再读书,一旦再读起书来,要么依然为了考试,比如考注册会计师,考心理咨询师,读书最大的收获也就是拿到一个证书。

然而,更多的成年人读书没有目的,或者说他们以为自己有目的,却不明确到底是什么目的,又或者说他们是一边读书一边寻求目的,想要通过读书找到自己潜在的一些人生目标。

但他们忘了,读书本身的意义不会超出书本,除非你把知识变成行动,你用读书鞭策自己,转化为生产力。你指望读一本书自己就能变成另一种人过上另一种人生?那怎么可能!

有一本英国小说《非普通读者》,讲的就是这个道理,不论你是草根还是女王,读书都不会给你的生活带来多么明显的改变。

悟性高的人会因读书而转变思维提升自己的人生追求,悟性低的人大概多数时候读书都是浪费了时光。

读书确实对一部分人无效,他们从心底里就不相信书能改变自己,只要能从书中找到一些证据证明自己的人生是多么正确就已经算是读书带给他们最大的收获了,还谈什么改变。

所以,读书无用论的存在是有存在基础的,这是对读书人最大的讽刺。




爸妈趣读


为什么听了那么多书和讲座,比如得到、樊登读书等,却感觉没学到什么?怎么办?

这是什么?黄色对吗?

这又是什么?蓝色对吗?

这是什么?这是五颜六色,也可以说是无意义的色块。迷彩服这样告诉我们没有目标;大脑也是这样告诉我们,没学到什么。

一、信息过载与知识焦虑陷阱

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以有涯随无涯,殆矣。

两千多年前,庄子就告诫我们,想学完所有知识吗?那是不可能的,人生苦短。

或许当年还有人怀疑,但是今天,全世界每天超过4000本书出版,合计超过4亿字,按照樊登读书“每年一起读五十本书”的口号来计算,要读80年。排除少时认字和老年痴呆的时光,可以说我们终其一生也无法读完全世界“一天”出版的书籍!而这个差距还在不断扩大。很可能在不远的将来,全世界“一小时”出版的书籍将超过我们“一生”的阅读量!

这就是当今信息知识过载的残酷事实,这种例子数不胜数:

纽约时报一天的文字量等于牛顿同时代人一生的阅读量;

每天一个专业领域就有超过200个公众号正在注册,有近1000篇文字正在产生……

而移动互联网时代的到来,又让我们与这浩瀚无垠的知识海洋触手可及,

“没有老师怎么学啊?”

“我要速成某某技能”

“同事都在学,我还不学怎么行”

“没有几个付费专栏好意思出来混吗”

有无数理由让我们争分夺秒利用网络学习!

“你的人生高度取决于学习的速度,做事的速度”,这样的声音激荡全网,传递焦虑,让我们无不渴望获得哆啦A梦的记忆面包,然而现实的骨感告诉你,哆啦A梦终究只是南柯一梦,知识付费并没有带来预期的智识。那么,到底如何有效学习呢?

二、学习的正本溯源

王朔书中曾写,几个混混到一个读书人的房间里,看到满满的都是书,说道:这么多书,有种你能背下来?很多人受小学“背诵全文”要求的影响,认为有文化就得口若悬河、口吐莲花,所以唠叨成瘾的人时常见到。

诚然,学习需要记忆,我们无意革小学课本的命。但是当我们的大脑告诉我们从知识付费学习平台上没有学到什么,一定是出现了问题。

建造我们的知识大厦,需要如同混凝土、钢筋这些建筑材料的知识点。但是如果我们本身没有做建筑规划和设计,没有施工蓝图和论证,而是直接买了建筑材料就施工会怎样呢?

今天A厂C30混凝土质量好,我们就买了两吨做几个柱子;

明天B厂钢筋降价,我们又买一吨做个大门骨架;

后天C厂引入了进口红砖,我们又买入一些做几十米墙……

长此以往,我们的知识大厦不仅极可能建成四不像的烂尾楼,最后更有可能因为建筑材料的承压或兼容问题而垮塌。而A厂的混凝土,B厂的钢筋和C厂的砖块,不正是我们今天在各类知识付费平台可以看到的专栏、课程、直播吗?

更重要的是,这些课程和书籍为了贴合大家学习碎片化的特点,并提高点击率、转化率,在很大程度上,难以避免地呈现以下特点:

1、没有学习的详细系统,所有知识单独成点,这导致知识的破碎。

2、没有知识的发展沿革,只有知识的当下形态,这剥夺了知识的科学性。

3、没有学科的深入挖掘,只有表面的兴趣要点;这让知识流于肤浅。

这些特点,影响了知识的记忆、理解和运用,阻碍了知识与其他学科、其他知识的联结,成为了一个个孤立的马赛克小碎片。一开始我们觉得很受用、很有启发、很感兴趣,然而,时间一长,学的一多,我们发现自己的知识和技能像在走迷宫一样,原来它们还在这里。

而更麻烦的是,“你所接受的一切信息,将构成你的思维方式”,长期而言,记忆这些孤立的小碎片不仅更加耗费时间,还让大脑充斥着无连接,不相关、难运用的别人想法,让我们失去创造力,失去自己的思维方式。这莫不是传说中的“走火入魔”?

所以,什么是学习?这个问题或许终究需要正本清源。

(一)学习本质是自身认知结构的再造

苏联心理学家巴浦洛夫那只训练条件反射的狗,每次先摇铃铛而后喂小狗,最终摇铃铛就能让小狗流口水,但这并非小狗学习,而只能称为“知道”,知道的对象只能是“数据和信息”,难以称其为“知识“,更难以形成个人的“才能和智慧”。这是为什么呢?

提出结构学习论的著名认知教育学家布鲁纳认为:

学习的目的在于用探索学习逻辑的方式,把学科的基本结构转变为学生头脑中的认知结构。因而,学习的实质是主动形成以学科基本结构为核心的认知结构,这个基本结构包括基本概念,原理、态度和方法。

他十分强调认知结构的作用。

学习者在研究中主动获取知识,并通过把新获得知识和已有的认知结构联系起来,积极地构建知识体系。认知结构可以把我们遇到规律、知识组织起来,并赋予它们真正意义,让我们可以超越所学,举一反三,触类旁通。

而在问题中的听书和讲座里,我们极少听到学科的基本结构,而是片片块块的有趣味的知识点,因而它偏离了学习的本质意义。

(二)学习效果受主客两端因素的共同影响

美国著名认知教育心理学家奥苏伯尔将学习分为机械学习和意义学习。通俗而言,机械学习即死记硬背,意义学习就是理解意义基础上学习。学习主要是意义学习。意义学习既受教学者、教学材料影响,更受学习者本身影响。

学习也可以说是概念同化的过程,学习者接受知识的心理过程表现为:1、在认知结构中找到能同化新知识的有关观念。
2、找到新知识与旧知识的相同点,并以此旧知识为新知识的位置固定点。
3、找到新旧知识的不同点,清楚区分新概念与旧概念,并积极地融会贯通,使知识系统化。

后来发展的建构主义理论更强调学习者的个人认知过程。他们认为知识不可能以客观实体的形式存在于具体的个体之外。虽然知识可能有讲座、听书这类较为普遍认可的外在形式,但这并不意味不同学习者有同样理解,理解结果只取决于每个人基于自己经验背景下的不同学习历程。

所以,为真正优化教学效果,教师应做教育学、教育心理学的培训,教学材料必须具有学科逻辑意义,并在学习者的认知能力范围之内。

而面对网络听书和讲座,这类教学资源面向全网,学习者可能遍布各个学历,各个年龄,拥有跨度相差巨大的知识经验储备,拥有千差万别的学习历程。这些教学资源如何有效帮助千差万别的学习者循序渐进地学习和理解呢?

(三)学习过程包含三个循环往复的复合阶段

学习并不等于单纯知道,而是一个复合过程。布鲁纳认为学习过程包含知识获得、知识转化和学习评价,而学习评价之时,也许又让我们收获了知识。

1、获得知识是完成学习的基础条件,它是我们改造自我的开始。

2、当我们获得新知后,可能是对原有知识的精炼或升级,当然也有可能与它们相违背,这时我们需要通过转化,将原来单线知识转化成高阶或矛盾形式,或者学习更多知识将它们组织、统一起来。

3、学习评价是对知识转化是否适用于任务解决,或者知识用法是否正确的检验。“知识”并不是对客观现实的准确表征,它只是一种假设和解释,很多时候并非一用就灵,而是需要针对具体情境与问题进行再创造,实现统一我们的知识结构与客观世界的目标。

所以,孔子说:温故而知新。可能并非说复习旧知识就能获得新知识,而是在对旧知识的转化和使用评价中,进一步更新了知识体系。而爱因斯坦也说,未经思考的知识不是知识。大物理学家与大教育家、思想家跨越这么多年却在此问题上惊人相似,恐怕不是巧合。

而网络听书和讲座,仅仅是帮助我们做到了第一步,更为重要的后续阶段——转化和评价则需要我们自己跟进完成,但恐怕相当一部分网络学习者不曾做过。

综上分析,利用网络上的听书和讲座等学习资源,违背了学习的“一个本质,两端影响因素,三个复合阶段”的重要教育规律,简称违背了学习的“123”规律,会让学习效果大打折扣。

三、听书和讲座真的毫无是处吗?如何有效学习?

写到此时,已近三千余字,如果您还在认真研读,笔者对您改善学习效果的决心感到欣慰。关于有效学习的方法,每个人应当根据学习的“123”规律,总结出自己的学习方法论,下面是个人建议,仅供参考。

(一)将网络学习方式作为学习入口。这些学习资源并不是毫无是处,它往往不仅涵盖了学会者的总结和体悟,还包含各个学科里面有趣味的知识点,帮我们用较短的时间探索学科一斑,赋予我们感性认识。我们可以以此为学习的入口,明白自己的兴趣所在,而后再根据个人情况做深入研究。知识付费领域也可以考虑为构建学习者的知识结构或探索深化学习阶段再下功夫。

(二)构建个人知识体系。培根说知识就是力量,福柯说知识就是权力!可见知识体系在人的一生中举足轻重。值得一提的是,知识体系并非一个人所有记忆中的知识互相关联形成的总体系,而是为完成某一特定任务所需的知识体系。构建知识体系的能力是一个人真正力量乃至权力的来源。它在很大程度上决定很多人的一生成就。总结下来构建知识体系有六大步骤:目标、获取、精炼、实践、聚合、扩充。

1、目标:树立学习目标,目标可以是解决问题,也可以是增长某领域见闻。根据目标,定下学习的领域、方式、渠道等。

2、获取:根据目标拉网式获取知识,通过专家咨询、亲自实验、网上搜索、翻阅经典(人事网书)等多种方式快速获取知识。许多名家喜欢首先翻阅经典或咨询大神,借助经典书籍和行业大神的表达脉络,可以较快建立自己知识结构的总体框架。

3、精炼:筛选所有信息,剔除无用信息,理顺剩余信息的逻辑关系,板结相关知识点,实现知识点的结构化和模块化。

4、实践:实践也即上文所说的评价环节。在古代,陆游说绝知此事要躬行,王阳明讲知行合一,都说明唯有学习,才能实践;唯有实践,才会掌握和信仰所学。当然实践的方式有多种:包括写文章、做交流、做产品等。

5、聚合:初步知识结构在接受实践的检验后,进一步丰富所有知识点的关系。在知识点关系分合过程中,形成更加优化和完整的知识结构。

6、扩充:当我们经历了以上五个步骤,或许已经形成了在逻辑上看似完全自洽的知识结构,或许我们也确信这就是解决此问题的终极方案了。但是,这也很可能是局限于我们认知环境和条件而产生的片面的思维定式。继续秉持包容开放的沟通精神,或许我们又会找到一片新大陆。

(三)勤于规划,善用软件,持之以恒。学习的历程本质上来说是一场个人的修行,他人的进步和退步,他人的收获或沮丧,其实与我们没有太大关系。

萨特曾说:他人是地狱。过度关注他人带来的知识焦虑,就像考试即将结束的钟声,会打乱我们的学习节奏,影响我们的学习效率。因此我们的学习要有自己的规划,并沿着自己的学习规划持之以恒去探索和开拓。就个人而言,会根据问题难易程度在每周或每两周专门研究一个问题,可用Mind-manager, X-mind, 印象笔记,有道云笔记等工具帮助自己学习整合和研究。

探索学习,永无止境。本文如有纰漏,欢迎各位来言探讨,也算为砺为(公众号砺为)的 “扩充”提供机会O(∩_∩)O。如果认为本文对您有用,多谢点赞、转发和关注,如需转载,请先私信。最后,祝福您善学、好学、乐学。


砺为


实际上,书不是用来读的,多读也是没有用的。

不愿读的人,还不如去散步。

而讲座也一样,分享的只是自己的感悟。

有人说,你这样说不是说读书无用论吗?

不是,恰恰我认为书要用自己的感悟去读,

而不是只是读书的表面文字。

书有三层东西。

一、大部分人读到这一层。


第一层,就是最浅显的一层。

里面表现出的故事也是大家所比较容易读懂的。

就拿莫泊桑的小说《我的叔叔于勒》来说。

第一层,就是我们所看到的,

一家人什么事情都关心叔叔于勒。

而看起来叔叔于勒也是全家最有希望的,

而希望的破灭是因为叔叔自己的不小心。

我们很多人看到的就是这一层。

即使很多分分析了很多东西,但是切记,分析

永远只是属于分析的人的,

并不是说听了分析之后,

你也有和分析人一样的高度。

这个故事的难度就和小蝌蚪找妈妈,

龟兔赛跑一样,一看就能明白。

二、这一层读的人少。


第二层说的就不普通了。

就像爬一座山,普通的人只能怕修好的路。

而第二层的人,已经可以走普通人不走的那些路。

这个是一个能力问题,还有一个思维问题。

普通人想的是自己能征服这座山,无论用什么方式。

而第二层的人则是要全面了解这座山。

还有就是表达的问题,层次不在同一平面,或者观点不在一起的人,

他就没有办法沟通。

所以最近很火的电视剧《庆余年》故事的起因,是因为文学史专业的学生张庆用自己的方式熟读古典名著,但是他用现代观念剖析古代文学史的论文命题不被叶教授所认可。

我们要知道,每个人都是独立的个体,

最终被大家所认可的是深入人心的道理。

张庆为了让叶教授理解自己,让他成为自己的研究生导师,张庆决定通过写小说的方式,进一步阐述自己想要表达的观点。

故事就顺理成章的展开了。

而我们看这部《庆余年》的时候,看了半天,也不明白为什么会是这样,

即使电视剧情节看了很爽,但是爽过之后呢?

什么都没有留下。

这是因为不了解发生的原因,而没有到达第二层。

三、自己在那个时代会怎么样。


这就是最难的第三个境界。

第三个境界就是要理解为什么自己要去爬山。

是为了赚钱,为了养生,为了孩子的梦想?

总之目标千千万,只有为了爬山而爬山的人,

才能真正明白第三层的意思。

王阳明为了了解朱熹的格物致知,

而去格竹子。

起先的时候,他和他的同学都是满怀热情,

认为圣人说的,肯定是没有问题的,

能出问题的肯定是自己。

这个是我们很多人学习时候遇到的问题,

在没有了解事情的经过的情况下,却先有了一个

预定的答案。

这个答案到底是帮助人呢,还是害人呢?

所以王阳明看竹子就看了几天几夜,直看到晕倒了,

也没有明白他这个格物致知是什么意思。

其实朱熹说的很清楚了,只是说每个物体都有它自己存在的意义。

我们可以学习竹子的虚心,挺拔。

我们可以学习水流的滋润万物。

可是王阳明希望是竹子自己出来说话,那怎么可能。

就好像我们现在的线上读书,线下读书?

有几个人是认为读书真的有用的,

在还没有读的时候就已经设定好了自己要干的事情,

我可以用什么样子的东西发朋友圈,

我可以认识这一群假装读书的人,

可以让图书馆中的我腹有诗书气自华?


四、莫辜负自己。


这就到达了最后一层了。

所有的难度里面,最高的这一层。

这一层没有多少人达到。

但是这个不是重点。

王阳明在小的时候,虽然大声说自己要成为圣人。

他那个状元老爹却是很看不起

觉得他不识时务。

但是王阳明作为一个普通的孩子,

能有这么大的志向,难道不应该值得赞赏吗?

孙悟空没有志气,能在凌霄宝殿上面呼风唤雨吗?

释迦摩尼没有参透人生能在菩提树下说出名言吗?

耶稣没有看透人性,能去揭露人性吗?

这一切的本质在于看透。

立志是很重要的,

在一切的事情上就是非常重要。

周恩来的为中华崛起而读书,是因为他本来是伟人吗?

假如刚开始他只说不做,肯定也是没有用的。

而是在一步一步的过程中,不断实现自己的诺言。

人生只有一次,

读书不是目的,整日捧着书也成为不了圣人,

只有用心感悟,而马上去做的人,才能收获幸福。

傅雷给他儿子傅聪说:人生最美满的幸福是:眼看自己一天天的长大进步,了解的东西一天天的加多,精神领域一天天的加阔,胸襟一天天的宽大,感情一天天的丰满深刻。

同样做所有的事情,只是为了这一个目的。

(谢谢阅读,欢迎关注大叔,您的支持是我们前进的动力)


花边有爱大叔


说到这个问题,就不得不提一下费曼学习法。

什么是费曼学习法呢?费曼是一个加拿大的物理学家,而这个学习法就是费曼发明的,被称为世界上最好的学习法!

在讲方法前先给大家讲一个故事:

一个农民让自己的孩子每天去学校上课回来讲一下自己学过的内容,这样可以一份学费学两次,就这么一个单纯的想法,他的孩子学习成绩一直很优异最终考上了清华。

不论上面的报道是否属实,但它正是费曼学习法的典型体现。费曼学习法用通俗易懂的话来说就是:通过向别人清楚的解说某一件事,来确认自己是否真正弄懂了这件事

而费曼学习法的核心就是:

1、选择目标

这个选择目标很简单,就是在学习之前你要认定你要学习的东西。比如一项技能,一门语言,一个文学领悟,就如现在的题目一样,学习一本书。

2、教学

这个就是费曼的核心所在,当你选择一个目标并且学习以后,去创造一个场景,在这个场景中将自己学到的知识讲授给 “别人”。在这个过程中会遇到很多问题,比如说不清楚,讲不明白,自己也模棱两可等,显而易见,问题也就出来了,在你描述不清楚的时候,也就证明你没有对这个知识点有很好的理解。

有朋友可能说,没有人可教授怎么办?其实,这里的教学是统称,具体可因地制宜的创造出许多场景。如果能真实的一对一或一对多的教授那再好不过了。如果没办这样,可以通过写作、录制教学视频、对着手机录音、实践等方式来进行演变。

3、纠错学习

在第二步中遇到了问题,那么就需要进入第三步 —— 纠错学习。无论是在教授的过程中说错的、说不清楚的、模棱两可的都需要在这一步中进行强化。反复查询资料、学习、强化记忆,然后再重复第二步进行验证,直到可以顺利的教授相应的知识。

4、简化

这一步是对上面学习的内容进行提炼、简化,去掉非必要的,多余的信息,并且能够用自己的语言通俗易懂的表达出来,而不是照本宣科。

其实这一步骤还有一个重点,就是简化到可以通过类比,让一个非专业人士(夸张点说就是小孩儿)都能听懂。此时,你就真正掌握了这门学习方法。

了解以上学习法之后,你就知道为什么听一本书感觉就像没有学过一样了。

学习重点就在于教学,以教促学,也可以理解为“输出倒逼输入”。

恰恰相反,在听书的同时,听完以后,你不仅没有学到知识,反而是讲授给你听的人有了更好的学习!

所以那些演讲人和书评人越讲懂得越多,思路也越清晰,知识也越丰富,所以人家在讲台,而你一直都是观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