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擊疫情丨巴南一對父子共赴一線:回來不了,你們不用等我!

抗擊疫情丨巴南一對父子共赴一線:回來不了,你們不用等我!

巴南天氣

巴南天氣

6日夜間到7日白天

陰天

氣溫9~12℃

你在前線防控疫情

我在後方盼你平安

我們在同一個城市

卻彷彿相隔兩地

最近的距離

也是最遠的距離

……

抗击疫情丨巴南一对父子共赴一线:回来不了,你们不用等我!
抗击疫情丨巴南一对父子共赴一线:回来不了,你们不用等我!

巴南區疾控中心父子倆一同上戰疫前線

“這個家還過不過了!都十幾天了,坐在一起吃個團圓飯就這麼困難嗎!乾脆你們都搬到疾控中心住算了!”近日,一向溫柔賢惠的穆大姐鬧起了脾氣,起因是因為微信家庭群的幾條信息……

抗击疫情丨巴南一对父子共赴一线:回来不了,你们不用等我!

穆大姐與丈夫、兒子的聊天記錄

穆大姐的丈夫金紹初、兒子金翔都是巴南區疾控中心的普通職工。大年三十夜,由於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金氏父子分別作為消殺組、衛生檢驗組成員,第一時間回到各自戰“疫”崗位,連除夕夜的年夜飯都沒顧上吃一口。

“商量了好久才說今天初十,晚上大家補一個年夜飯。我和兒媳婦從早上起來就開始準備,煲雞湯、紅燒肉、水煮魚……一直等著他們回來,結果兩個人都說有工作回來不了!”提起這事兒,穆大姐仍然覺得是一個還沒完成的心願。

抗击疫情丨巴南一对父子共赴一线:回来不了,你们不用等我!

負責檢驗病毒工作的兒子(金翔)累了就在辦公室休息一會兒

“其實我也不是責怪他們,我是心疼他們。”穆大姐說,老金年輕的時候工作扭傷了腰,現在站久了就喊痛得很,都57歲的人了,還這麼拼命。兒子翔翔在檢驗科三班倒,不管是中午12點還是凌晨1點,輪到了就進實驗室,一進去就是5、6個小時,累得在椅子上一靠就能睡著。作為家人,穆大姐和兒媳婦心裡很不是滋味兒,一想起來就忍不住偷偷抹眼淚。

抗击疫情丨巴南一对父子共赴一线:回来不了,你们不用等我!

負責消殺工作的父親金紹初在一線忙碌的身影(2003年非典期間)

金紹初是傳染病防控與免疫規劃科的一名“老兵”,自1980年參加工作以來,一直都在這個科室工作。回憶起以前的“苦”日子,金老師的臉上卻掩蓋不住笑容“那個時候條件不好,單位自行車都只有3輛,我們幾個年輕小夥子輪流騎,揹著保溫箱一個鎮一個鎮去送疫苗。發生了傳染病疫情的話,幾個人背起消殺噴霧器就上,經常一去就是一個星期。雖然又苦又累,但是現在回憶起來,一切努力都值得!

“現在全中心同舟共濟、齊心協力共同抗擊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作為一名“老”疾控人,我怎麼能在這個時候退縮!我參與處置過的疫情很多,經驗比較豐富,那點腰傷不算什麼,讓我上!”一直以來,作為巴南區疾控中心的業務骨幹,金紹初抗擊過非典、支援過汶川抗震救災、處理過霍亂、登革熱等幾百次疫情,每一次艱難險重的一線現場,都有他忙碌的身影。

抗击疫情丨巴南一对父子共赴一线:回来不了,你们不用等我!

老金在進行消殺工作

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發生之際,雖然還有不足3年的時間就要退休了,金紹初依然主動承擔起消殺二組的組長一職,每天帶領組員對疫點和疫區進行隨時和終末消毒處理。30多斤的消殺噴霧器死死壓在他微駝的背上,走完一個又一個的疫點,一忙就是幾個小時,汗水浸透了他的衣服,可他從不喊苦喊累,他說“這就是我的責任”。

在父親的影響下,金翔從小就立志要成為一名疾控戰士。2013年,22歲的金翔長成了一個高大外向的帥氣小夥兒,而這一年,他也正式成為了一名合格的衛生檢驗人員。

抗击疫情丨巴南一对父子共赴一线:回来不了,你们不用等我!

小金完成病毒檢驗後寫報告

“肯吃苦、有衝勁兒,工作都是搶著做,跟他爸爸一個樣兒”,這是檢驗科馬科長對金翔的評價。

疫情發生以來,金翔和同事們便奮戰在病毒核酸檢測的崗位上,為了確保實驗室檢測的及時性,縮短檢驗報告時間,一次檢驗中5、6個小時不吃不喝不上廁所。笨重的防護服、嚴密的防護面罩後面,是他與病毒零距離交戰中依然帥氣卻充滿疲憊的臉。

穆大姐和兒媳婦準備了“遲到的年夜飯”,可還是因為父子倆的工作又落空了。

老金和小金同在抗疫一線,卻也有十多天沒有見面。

昨日,完成一天的消殺工作已近深夜,放下消殺噴霧器,老金走到巴南區疾控中心六樓看一看。兒子小金穿上防護裝備正準備開展下一輪的病毒核酸檢測。

隔著實驗室玻璃門

老金看著兒子

舉起拳頭,沒有說一句話

小金舉起右手

他說:

“加油!”

抗击疫情丨巴南一对父子共赴一线:回来不了,你们不用等我!

我們一起走,衝鋒是英雄

男子漢,要堅定,回頭是狗熊

上陣父子兵,我們並肩就能贏!

加油!加油!加油!

NEW!淚目!巴南一線抗疫人員與女兒隔空對望!

抗击疫情丨巴南一对父子共赴一线:回来不了,你们不用等我!

通訊員:李青青

做好疫情防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