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有乙肝治療者,隔離碗筷但刷碗不可能徹底,家人會被傳染嗎?

廬州山人歷紅塵


別在這裡欺騙讀者了,你想唯恐天下不亂,乙肝不會通過日常生活傳染的,我是乙肝患者20多年,全家大小,包括老婆,幾十年來都沒有被傳染乙肝。


劉演鈴


家有乙肝莫驚慌//0020


依我的經驗,不是急性傳染期的乙肝病人,絕不會傳染給家人,大可放心。

我於1988年體檢查出是乙肝病毒攜帶者,1994年得肝硬化肝腹水肝細胞部分壞死,被傳染病醫院中醫科主任李根來認真負責釆用中西結合療法治好,至今沒有復發。

我住院五個月,在家休養四個月,連續服用李主任270副草藥。回家頭一兩年,我的碗筷單獨置放,隨著病情穩定持續好轉,慢慢就混放合洗了,並未有家人受傳染。理論上講乙肝病毒通過唾液汗液精液傳染,但我老伴也沒有被傳染。


(老中醫李根來在家中為人診脈)

所以,我奉勸乙肝病人的家屬,做一些諸如碗筷單放的措施可以,但不要驚慌失措談病色變,更不要讓病人覺得被嫌棄被歧視,那樣會影響病人的情緒,使治療無法取得最佳效果。

人吃五穀焉能無病?做為親屬,不能替家人害病,但親近他、關懷他、撫慰他,讓他樹立早日康復的信心,給予精神上的支持關勵,責無旁貸。倘若怕傳染避而遠之,怎稱家人?親情何在?!


詩瑪芊


我是乙肝病毒攜帶者,結婚後和老公也沒有防護措施,也不知道他會不會被傳染,但我很清楚的知道,我母親姐妹三人都是肝病去世。姨夫們都沒有被傳染。最先發現的是我,當時因為小家裡孩子多,男孩乾的活我在幹吧!十七八歲累著了吧!各種不適,後來去西安檢查是乙肝,妗子是麻醉師,然後就是隔離碗筷,反正那時的我,太敏感了!把自己陷在痛苦中,整天憂悶病情加重,後來把我是乙肝的事告訴我男朋友,農村訂親早,他當時在外打工,就去查了報紙,反正各種書都看了。他說不在乎,記得當時打幹擾素了,我覺得與心情關係挺大的。後來結婚了,生兩個孩子連醫院都沒去,平常也沒再治療過。孩子兩三歲時,由於壓力大加上老公出門打工了。家裡公婆還有個老奶奶。孩子們在身邊又怕傳染給他們,各種擔心,身體很不好,最後一狠心和老公一起出門打工了。因為知道別人對乙肝的ji視。從不敢說也不敢去應聘,所以一直打短工維持生活,後來,媽媽肝硬化住院,姨媽離世所有的親人因此病去世,在我意識裡,以為自己是禍根,心理壓力太大了。後來才想起外婆曾說媽媽的爺爺就是大肚子去世的,這才把自己心態調整好,才敢面對這個話題。雖然自已早期肝硬化,一直沒看過,只是一年複查一次,化驗結果挺好的,就B超不太好。本人經驗,不勞累不生氣,心態好不給家人添亂就好。


梓涵奶奶


我是醫者良言,是一名住院醫師,專為普及醫學知識造福人類健康,若想了解更多,請關注我,有疑問可留言,必回應!

家有乙肝治療者,隔離碗筷但是刷碗不可能徹底,家裡人會被傳染嗎?

之前我在沒有學醫學的時候,我覺得乙肝不就是個傳染性疾病嗎?不就是被乙肝病毒感染而得的疾病嗎?直接用藥物殺死它不就可以了嗎?後來當我真的接觸到醫學的時候,我才知道乙肝病毒是真的頑固。

目前乙肝仍然是一個比較複雜而且難治療的慢性傳染病,它在全世界廣泛流行,我國也是聞名已久的乙肝大國。根據最新的調查,我國的乙肝病毒感染率大約是60%,乙肝攜帶者超過1億人,全國的乙肝患者有3000多萬。為了讓大家更好地防治乙肝,我來分享一下相關的知識。

1.乙肝的傳染途徑是什麼?

其實乙肝的傳染途徑和艾滋病類似,但是它也可以通過生活的接觸傳播,具體的傳播途徑如下。

血液傳播:乙肝也是一種可以通過血液傳播的疾病,當人在輸入了乙肝患者的血液或者共用注射器等都很有可能被感染。

母嬰傳播:我覺得這個名字就把乙肝的傳染途徑說的很明白了,就是指有乙肝的母親直接把乙肝傳染給胎兒或者在分娩的時候通過產道把乙肝傳染給嬰兒。不過隨著現在醫療技術的提高,這種傳染的途徑也基本被遏制了。

性傳播:提到這個不會有人覺得陌生,這裡說的性傳播包括同性戀、多個性伴侶、性生活混亂等,這種親密的性行為是乙肝的一個重要的傳播途徑。但是對於夫妻之間的傳播的風險大約是14%,如果能做到潔身自好,就可以大大減少被乙肝病毒感染的風險。

生活接觸傳播:這種主要就是指和乙肝病人或者乙肝病毒攜帶者長期接觸而感染乙肝,他們的唾液、尿液、血液和膽汁、乳汁均有一定的傳染性,在人體的皮膚有破損再接觸這些的時候就會增加感染的風險。但是這種傳播的風險不大,因為帶病毒的量不高,即使進入人體也會很快被我們的免疫系統清除。

2.家裡人有乙肝患者,容易被傳染嗎?

通過上述對於乙肝的傳播途徑的解釋,相必大家能看出通過日常的一些接觸而感染乙肝的可能性不大,不必或許擔心。

另外建議您家別的人去醫院都查一下乙肝五項,看看是否被感染了乙肝病毒,如果沒有感染而且有抗體那就不需要擔心什麼。如果有的人沒有抗體也沒有被感染,那就積極接種乙肝疫苗。

乙肝雖然很可怕,但是如果有乙肝抗體,被感染乙肝的可能性幾乎為零。

3.對家裡的乙肝患者多一份關心:

其實誰都不想得乙肝的,這些乙肝患者也特別渴望得到關心和愛護,平時應該多增加一點對於他們的關愛,不要歧視他們,要用一顆平常心去和他們相處。

之前我們村裡也有一對夫妻,這個女的是個乙肝患者,雖然自己媳婦有乙肝,但是這個男的對自己的妻子比較關愛。不久他們就生下了一個孩子,孩子平安無事,也沒有感染乙肝。雖然乙肝是一種比較可怕的傳染病,但是如果積極接受正規的治療和干預,是完全可以阻斷它的傳播的。

最後小結:日常的接觸傳染乙肝的可能性不大,而且現在大多數人從小就接種乙肝疫苗的,都有一定的免疫力。另外建議您家別的人都去檢查一下乙肝五項,看看是否有抗體、是否感染了乙肝。

純屬手打,實屬不易,若覺得寫的還可以就賞個贊、點個關注唄,如有疑問可在下方留言……


醫者良言


我先講一個真實發生的事。有個在國企工作的朋友,他入職體檢查乙肝兩對半時被檢測出是乙肝病毒攜帶者。他怕有什麼影響,於是第二次體檢的時候他找了個健康的同事代替他去體檢,結果是存在乙肝表面抗體。後來體檢醫院就拿著結果來找他了,說是要求他再抽一次血檢查一下乙肝五項。他才承認他是找了人替代體檢,鬧了個大笑話。



朋友的做法完全沒有必要。因為得了乙肝並不會對他的職場之路有什麼大影響。那麼家裡有乙肝治療者,家人會被傳染麼?

首先我們要知道,乙肝雖然是一種傳染性疾病,但並不是那麼容易被傳染。乙肝的主要傳播途徑有:母嬰傳播、性傳播、血液傳播。乙肝是不會通過消化道途徑傳染的,所以一般的擁抱、共餐是不會被傳染的。如果口腔黏膜是完整的,就算與乙肝病毒攜帶者接吻也不大會被傳染。所以對待乙肝病人我們一定不要歧視,如果患了乙肝也不要自卑。



其次,家裡有乙肝治療者的話,建議家人去醫院查一下乙肝五項,如果沒有乙肝表面抗體的話建議去接種乙肝疫苗。如果有乙肝表面抗體,那麼共餐就更不可能會被傳染了,所以要放寬心,免得家人之間產生隔閡。


普外三角針


在進食方面早在很多年前就已經有結論不會經消化道傳播了,你現在出去聚會10個人平均有1個是乙肝攜帶者,而唯一有一點傳播機會的是,對方口腔有潰瘍出血,而你又沒有抗體而且口腔潰瘍或者出血,這種情況下就有一點機會傳染到你,舉個很淺顯的例子,我有個親戚老婆有乙肝,生了四個孩子都有乙肝,但是老公沒有,夫妻恩愛,人家沒性生活?沒接吻?沒共用碗筷?人家也是近幾年才發現妻兒有肝炎的,而他本人也沒有抗體。

所以目前乙肝傳播的主要途徑:

一、母嬰傳播

母親患有乙肝,生孩子的時候傳給小孩。所以現在乙肝患者生小孩時會注射免疫球蛋白同時接種疫苗,感染率已經明顯下降了。

二、血液傳播

乙肝患者的體液具有傳染性,體液的具體包括精液,陰道的液體,乳汁,血液,淋巴液,腦脊髓的液體,肺腔的液體,腹膜的液體,關節的液體,羊水甚至共用剃鬚刀等等。

三、性傳播

由於精液和陰道的液體含有乙肝病毒,所以可以通過性傳播。需要知道的是除非非感染者剛好陰部有破損且沒有抗體才有機會傳播。

所以,乙肝傳播並沒那麼可怕,但為什麼會讓大家這麼介意共餐呢,主要是因為以前生活環境較差,經常爆發甲肝,而甲肝我們也統稱之為肝炎,而甲肝就是消化道傳播的可治癒的肝炎,但是百姓大眾不清楚啊,以為肝炎都是一樣的,所以出現了拒絕狂潮,後來逐漸的出現連絕大部分入職及入學體檢都不用再檢查乙肝了。

總而言之,沒檢查過乙肝的儘快完善檢查,如果沒有抗體的儘快接種疫苗,這就是對自己最大的保護了。


經典影視彙總


一個傳染疾病的傳播過程需要三個要素:傳染源、傳播途徑、易感人群。

乙肝患者或者說病毒攜帶者是傳染源;所有健康人都是易感人群;傳播途徑:血液(體液)傳播、母嬰傳播、性傳播。


在日常生活中,握手、擁抱、談話是不會被傳染的。在家庭的生活當中,一起吃飯通常情況下也不會傳染,但是如果正好雙方患者口腔有潰瘍,乙肝病毒就有機會通過潰瘍創面進入體內,因此,有條件的情況下還是餐具分開,尤其是在特殊時期,患者餐飲用具可以煮沸消毒或者高壓蒸汽滅菌。

還有一個重要的環節:家庭中其他成員接種乙肝疫苗。這是最為有效的預防措施。


再說說乙肝的常見幾個誤區:

  • 乙肝是可以被治好的,現在的醫學條件下,通過治療,乙肝患者肝功能、病毒量可以控制在正常範圍,但體內的乙肝病毒還不能被完全清除,即使有,那也是極少數的個例,不具有普遍意義。很多患者有病亂求醫,聽信偏方,亂用藥,結果反而加重了病情。

  • 轉氨酶正常就不會有事,這是一個很大的誤區,肝功能轉氨酶高低與疾病的輕重並不呈正相關,許多晚期肝硬化、肝癌的患者轉氨酶反而是正常的。因此,在日常的監測中,要注意檢查乙肝病毒量、肝臟B超等進行綜合評估。

  • “大三陽重,小三陽輕”。大小三陽是用以評估乙肝病毒活躍的不同階段,並不能完全代表乙肝病情的輕重,它們之間相互轉換,需要結合其他檢查指標綜合評估病情,以及制定治療方案。


關注健康,關注香草小醫生,感謝點贊,歡迎交流!

香草小醫生


  目前還沒有藥物能殺滅乙肝病毒,且乙肝具有發展成為肝癌的可能性。因此,不少人“談乙肝色變”,而也有很多乙肝患者不敢在人前承自己患有乙肝疾病。那麼,究竟乙肝是怎樣傳播?家有乙肝患者者,隔離碗筷但刷碗不可能徹底,家人會被傳染嗎?下面咱們作以科普。

  一、乙肝的傳播途徑:

  1、母嬰傳播。母親患有乙肝,生孩子時,陰道分娩傳播給小孩。

  2、血液傳播。乙肝患者的體液具有傳染性,體液具體包括精液、陰道液體、乳汁、血液、淋巴液、腦脊髓液體、肺腔液體、腹膜液體、關節液、羊水等。其中最重要的就是血液,如果正常的人皮膚上有破口,這時接觸了乙肝病人的體液,就可能被傳染。

  3、性傳播。由於精液和陰道液體含有乙肝病毒,所以可以通過性傳播。

  二、乙肝患者需要和家人分碗筷嗎?

  乙肝病毒不會通過消化道傳播,因此共同進餐不會傳染乙肝,所以,在家吃飯與家人碗筷分開並不是很有必要。當然,如果能做到餐具分開自然更好。因為,如果沒有乙肝抗體且口腔潰瘍的人,與乙肝患者一起共用餐具則有可能感染上乙肝。所以,為了安全起見,乙肝患者在家中儘量不要與家人共用私人物品。

  另外,握手、禮節性親吻、擁抱、交談等不會感染乙肝,乙肝患者及家人不必過於擔心。最後提醒大家,要注意規律作息、愉悅生活,同時很有必要注意注射乙肝疫苗。

關注“家庭醫生在線”頭條號,更多健康問答輕鬆看~~~


家庭醫生在線


乙肝的傳播途徑主要有三個。

第一,母嬰傳播

母親患有乙肝,生孩子的時候傳給小孩。

第二,血液傳播。

乙肝患者的體液具有傳染性,體液的具體包括精液,陰道的液體,乳汁,血液,淋巴液,腦脊髓的液體,肺腔的液體,腹膜的液體,關節的液體,羊水等等。

其中最重要的就是血液,如果正常的人皮膚上有破口,這時候接觸了乙肝病人的體液,就可能被傳染。所以不能公用剃鬚刀,牙刷等生活用品。

第三,性傳播

由於精液和陰道的液體含有乙肝病毒,所以可以通過性傳播。



以下行為一般不會傳播乙肝

握手,禮節性親吻,擁抱,交談。

雖然一般情況下和乙肝患者吃飯是不會被傳染的,但是假如在雙方都出現口唇黏膜破損的情況下那麼還是有被傳染的可能的。



避免傳染最好的辦法就是注射乙肝疫苗。

如果家裡面有乙肝患者,免不了日常接觸,難免發生磕磕碰碰,為了避免傳染,最好的辦法就是注射乙肝疫苗,產生抗體後就不怕傳染了。




普外科曾醫生


家裡有乙肝治療者,除了沒有抗體的性伴侶要注意可能會通過性傳播外,吃飯等日常行為對於其他家庭成員來說,即使共用經過清洗的碗筷,都是沒有傳播風險的。



乙肝的主要傳播途徑是性傳播、血液傳播和母嬰傳播。普通的生活接觸,由於乙肝病毒沒有通過血液暴露進入傷口的機會,是不會被傳染的。

比如,乙肝患者和家人一起吃飯,接觸的是碗筷,或者可能會接觸一些唾液,但進入的是消化道,而乙肝是不通過消化道傳染的,胃酸會把乙肝病毒殺滅的。

乙肝的傳播,首先,必須得有帶病毒的血液和體液,其次,要經過一些皮膚或黏膜的破損,進入人體的毛細血管,才能通過被人體的吞噬細胞吞噬而進入並感染。

共用經過清洗的碗筷,就算是有微量的病毒,這些病毒的致病能力也是很弱的,而且病毒量也很少。加上病毒本身並沒有活動能力,不像人們想象中的那樣,自己會找到血管的破損和進入。

家庭中有乙肝正在治療的患者,其實治療如果效果好的話,病毒DNA也應該是很低的,所以傳染性方面也應該是很小。傳染性跟乙肝病毒DNA水平有關,而跟患者是否轉氨酶升高沒有關係。



這就是為什麼有些患者看上去病殃殃的,感覺病情很重的樣子,那只是說明他本身的疾病很嚴重,並不代表他的傳染性很強。人們對疾病都有一種恐懼心理,看到重病人總會觸景生情的認為,可能會對自己的健康造成威脅。

龍大夫在病房裡,經常會發現有這樣的現象,兩個患者同樣的病住在同一個病房,病情輕的會害怕病情重的把病情“傳染”給他,導致他病情加重。這是潛意識裡的疾病“歧視鏈”!

這只是心理因素的影響,兩個人的疾病是一樣的。即使是傳染病,也不存在病重的會傳染給病情輕的人的問題。你認為病毒有變異,但這種說法是沒有意義的。

乙肝患者的碗筷既然已經隔離了,如果大家都可以接受的話,倒也是一個很好的辦法,這樣畢竟會更衛生一些,可以避免一些消化道傳染病的傳播,比如幽門螺桿菌的傳播。

但是,都已經隔離碗筷了,還擔心碗刷不乾淨,這是把乙肝病毒想象成具有像502膠水那樣強的粘滯能力。這種想象太離譜,也不切實際,是很不科學的。

善待病人,不歧視乙肝。我們每天看到人在口頭上那麼說,很多人並沒有從骨子裡認識到,自己有一些想法是完全沒有必要的。這是心裡恐慌造成的。如果實在害怕傳染的話,家人都可以去做一下乙肝兩對半,看看有沒有抗體或者有沒有感染。

對於既沒有抗體,也同時沒有乙肝病毒感染的人,可以注射乙肝疫苗來獲得對乙肝病毒的免疫力,那樣的話,無論怎樣的情況,都是沒有必要再擔心了,這可能是最好的解決辦法。

如果害怕血液方面接觸的風險。那麼,家人發生傷口和發生皮膚破損的時候,要注意相互之間避免破損之間的之間接觸和摩擦。常備一些消毒劑和紗布,及時對自己的傷口進行消毒和隔離,是可以預防乙肝通過血液傳播的。

想了解更多有趣而溫暖的肝病和感染科醫學知識,請關注@龍大夫的肝病課堂!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