趁疫情,把定金付了

00


口罩敲響的警鐘


這場新型肺炎給大家帶來的影響巨大,疫情的信息我們就不多做傳播了,感恩戰鬥在一線的人員,感恩強大的國家。

隨著疫情火起來的 口罩,真是應了雷軍那句話:在風口上,豬都能飛上天

口罩火到啥程度呢?

我是1月中旬買的口罩,大概價格是1毛錢一個,後面20號左右的時候看情況緊急,又買了幾包,大概是1塊錢一個。

從1月20號到現在,大家對口罩的要求與價格大致經歷了這幾個階段:

  1. 只要N95,價格不到10塊錢。
  2. 醫用外科也湊合,價格1.5元左右
  3. 臥槽,醫用外科全下架了?醫用護理口罩也行,價格2元左右/個,這個時候醫用護理口罩比起中旬的時候價格已經翻了20倍。
  4. 啥?已經付款的醫用護理口罩,商家紛紛給你主動退款取消訂單了?那滅過菌的一次性口罩吧
  5. 臥槽,一次性口罩也全部賣空了?得,是個口罩就行吧,只要是正規商家的。
  6. 崩潰了,拍下的普通一次性口罩,發貨要20天以後。


各地政府部門採購口罩,也可以不用對公賬戶了,也不必須要等流程了,全部特事特辦,有貨就先打訂金,直接上門全款提貨。

從開始的非N95、大品牌不要,到最後的對於口罩,大家已經完全沒有討價還價的餘地,一點兒也不挑剔。

各種網店上,只要標題帶上“口罩、春節發貨”,這幾個字,就立馬一大波流量。

各種媒體文章,只要簡單報個疫情,整理幾個壓根不存在的口罩購買鏈接,閱讀量都嗖嗖的往上竄。

啥運營技巧不技巧的,啥營銷洞察不洞察的,啥詳情頁精美不精美的。

在巨大的剛需面前,全部被打臉。

口罩,用實際行動給大家上了一堂課:

需求,才是最大的技巧。

有貨,才是真正的甲方。

口罩價格漲上天,源於2個方面:

  • 瞬時的大量需求壓垮了產能
  • 恐慌性囤積搶購,徹底帶崩了產業鏈


口罩的事情已經過去了,但請記住上面這兩句話,因為在接下來的一段時間內,它會在不同的商品上重演很多次。

比如我所在的大家居行業,在

疫情過後,裝修、家居產品就存在漲價的風險。


01


家居產品會漲嗎?


我們先來看看可能性。

需求


實體行業會很難過,比如餐飲業,前幾天刷屏的西貝莜麵村曾說:貸款發工資,還能撐3個月

但大家居行業受的影響沒這麼大。

道理也很簡單,餐飲嘛,你這個月在家隔離,餐飲上的消費自然就沒了。你也不可能等疫情過去,把上個月沒吃的,補回去。所以餐飲最難,生意沒了就是沒了。

但大家居行業,因為大部分都是新房裝修,不裝修就沒地兒住、不裝修就沒法結婚,所以這部分需求不會消失。

裝修、家居是硬需求,她可能會遲到,但不會缺席

會有部分增減,但大體不會變。

所以,首先大家居行業的需求是硬性的,每年的開年也是旺季,經過這幾個月的擱置,疫情過後會有爆發性的表現。

這符合口罩上漲原因第一句話的前半句:

瞬時的大量需求


產能


大家居行業的產能會不會被壓垮呢?

完全壓垮,是不大可能,畢竟整體產能是過剩的。

但家居行業,衡量產能就一個標準:交付。

光生產,不叫產能,能裝到客戶家裡,那才算產能。

以前裝個房子至少半年起,這幾年基本在2個月左右,縮短了70%,往後還會更快。要想交付快,有2個核心,對應兩個端口:

  • 生產快 前端的材料工廠
  • 施工快 後端的裝修工人


基於現狀大多數都是敏捷生產,庫存很少甚至沒有,所以疫情過後,囤積了幾個月的需求瞬間釋放,生產端的工廠,短期內還是壓力比較大的,壓力大會有2個反應:

  • 發貨週期變長 生產是需要時間的,協調供應商也需要時間,何況物流等供應鏈也要慢慢恢復。我昨天買了幾箱尿不溼,發貨居然要20天以後,何況大件的家居產品呢。
  • 提價 以加急費等名義,畢竟你需要加急,那各個環節都需要加班,需要特事特辦,自然有費用產生。


所以生產端的產能,一定會受影響。

另一方面,每年開春,裝修工人是最難找的,活兒都多,工人特別難協調,今年經過這波疫情的囤積,到時工人更是緊缺,全是急活兒。

同樣的,工人端給出的反應也是2個:安裝週期變長、安裝費增加

所以,疫情過後,大家居行業會面臨一個大考驗:大面積交付延遲

屆時整體的產能雖不會被壓垮,但至少被壓彎。


成本


除了上面可能出現的拿貨價高、安裝成本高,還有一個成本是房租。

這是商家成本的重要組成部分,雖說紅星美凱龍等商場有一定的免租政策,但政策的覆蓋面有多大還未知。

另外,還有絕大多數的商場,是沒有免租政策的,這才是家居經銷商的主流。這波空檔期的房租成本,也需要消化,只能轉移到商品上。

所以大家居行業基於需求大體不變但短時間呈現、運營成本普遍增加,這兩個大面兒,疫情過後,價格上漲的概率非常大。

一旦交付開始變慢、價格開始上漲,

又勢必會引發第二個階段:恐慌性囤積。

屆時,或許就會出現口罩漲價事件在大家居行業的再現:

  • 瞬時的大量需求壓垮了產能
  • 恐慌性囤積搶購,徹底帶崩產業鏈


漲價、延期交付就成了大概率事件,

那這個漲價風險能規避嗎?


02


如何規避漲價風險?


如果我們能預知到風險,那一定程度上就能規避,至少能把風險降低。

靠商家的道德?


但到那個時刻,你靠商家的道德,是做不到不漲價、不延期的。

源於兩點:

  • 逐利是商人的天性 沒有這個天性的,已經被淘汰了
  • 商家也是產業鏈的一環,他也控制不了漲價,他甚至不能從漲價中獲利


所以靠道德約束,不現實。


靠政府管控?


現在是市場經濟,市場有他自身的運作規律與規則。

強行干預,一旦都達不到效果。

看看當下的口罩行情就知道。


靠商業承諾?


上面兩條都不可行,靠人情,更是靠不住。

唯一可能依靠就是商業承諾,比如合同。

一旦做出了商業承諾,除非不可抗力事件,商家都必須要遵守。

怎樣讓商家對將來做出承諾,保證疫情過後不漲價呢?

我認為最好的方式,就是趁現在,提前與商家簽訂合同,拿到承諾。

甚至更進一步,把合同定金付掉,從而鎖定合同的有效性,確保商家履約。


03


定金付掉


談判高手與銷售高手,都明白一個道理:時機>技巧

當下是各個環節的商家,心理防線最弱勢的時刻,每個人都惶惶不可終日。

現在跟他們談判,是最好的時機,這個機會窗口時間很短,也很難理解,因為有點反常識、反人性。

就好比1月中旬,讓你買口罩,多數人是理解不了,也不會去做的,

但少數人就會採取行動:


廠家給供應商付


這幾年查環保對行業有一定影響,每到查環保,原材料就上漲一波,還不一定有貨。

疫情結束後,原材料行情要比查環保帶來的影響還要大。

如果你是廠家,請儘快的跟你的各個供應商聯繫,把採購單子下過去,定金付掉,鎖定產品採購價格與交付時間,

將來才能讓你的經銷商贏在起跑線上,你的經銷商過得好了,你才會更強。

對於大多數中小品牌,這甚至會是今年的勝負手


商家給廠家付


如果你是經銷商,請儘快的跟你的廠家聯繫,把訂貨單子下過去,定金付掉,鎖定產品出廠價與發貨排期,

將來才能讓你的銷售人員贏在起跑線上,你的銷售人員好做了,你才有錢賺。

對於大多數經銷商來說,這至少是上半年的勝負手。


客戶給商家付


如果你是業主,請儘快的跟你的各個品牌商家聯繫,把方案定了,定金付掉,鎖定產品零售價格與安裝時間,

將來才能讓你家的裝修贏在起跑線上,你的品牌商家心裡有底兒了,你會得到更好的服務。

別讓搶不到口罩這種事兒,在你的裝修上再次出現

如果大家,都提前把需求定下,協調好,那行業一定能更良性,這樣對大家都好。

口罩漲價幾十倍,但了不得讓你多付出幾百塊錢,

材料、裝修、家居哪怕只上漲10%,廠家至少多付出幾百萬、經銷商多付出幾十萬、業主多付出幾萬。

孰輕孰重,要算大帳。


04


反人性


這種關頭,給人付定金是反常識,反人性的,大部分人不會做。

就像如果讓你在2020年1月15號前,去買口罩,

你會覺得我莫名其妙,讓你囤口罩,你會覺得我瘋了。

同樣的道理,現在讓你把材料、裝修、家居定了,看起來同樣很荒唐,

但歷來能賺錢、混得好的人,都是能穿透人性,反常識去行動的。

退一萬步說,你現在把材料、裝修、家居定了,

最差的結果也是疫情結束後,你不再操這個心,能全身心投入工作,

畢竟今年,大家都要心無雜念的玩命兒工作,

才能過得普普通通。


部分圖片、資料來自網絡公開,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文章為原創,觀點僅代表個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