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特別是晚清是中國最屈辱的朝代,為啥大家卻都喜歡拍和看清朝時代的電影電視?

木舟揚帆


不是喜歡看或者是拍清代的電視 電影,而是因為清代離現在最近,所以能流傳下來的歷史和故事也最多?自然拍得就多了?


與風雨同舟同行


前些年中國人都在拼命賺錢,文化上的投入不多,學校也沒有多少人文課程、美學課程,老百姓對於文化缺少主動選擇的意願和能力,基本就交給了那些文化創造者們,他們拍什麼,老百姓就看什麼。

明清時期因為距離現代最近,史料最為豐富,拜市井小說所賜,明清時期的風土人物、典章制度都很清晰,製作起來沒有什麼難度。橫店影視城更是按照紫禁城復原了那些後宮建築,並且有數量更多的戲服、群演,這對影視劇的拍攝是很節省成本的。

至於其他朝代,要麼要新建背景城、設計服裝、編練臺詞等等,還沒開拍,成本就飆上去了。萬一電視劇不火,這些投資就都打水漂了。所以,從投資的角度來說,拍攝清宮戲其實是比較節省成本的做法。

影視劇需要有足夠的戲劇張力,這樣情節上才能引人入勝,高潮迭起。清朝的史料最多,可挖掘的素材最多。如清朝皇帝的後宮妃子也很多,三宮六院七十二妃,這些女人在一起爭風吃醋,勾心鬥角,能提供很多素材,減少編劇的冥思苦想,加快影視劇的拍攝週期,很多時候清宮戲的宮鬥戲都成了有一種固定的程式。

一般民間對清朝皇帝的評價都比較客觀,因為接下來的民國並沒有特意對清朝抹黑。所以,清朝皇帝多是以正面人物來載入史冊,這就使得審查容易審核通過。

明朝雖然與清朝的特點類似,有很多史料,但是明朝的皇帝都被寫壞了,導致產生了很大的爭議。爭議一多,很容易影響口碑,進而影響銷量。

至於其他朝代的歷史劇,因為時間久遠,老百姓的感受認知度更低,拍攝出來,就更擔心老百姓看不明白。

清宮戲之所以這麼多,其實最根本的原因即是出於投資收益的角度的考慮。香港TVB的一些劇組,衣服、碗筷等,很多劇裡都有重疊,其實就是互相借用,根本目的還是節省成本。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