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20世纪美术中的原始主义,为什么有许多艺术家偏爱原始艺术

19世纪末20世纪初,西方许多艺术家的创作都表现出“原始主义”潮流。他们从外来文化或本土文化的隔代传统中寻找艺术样式来取代陈旧的学院派风格,比如史前艺术、非洲的部落艺术、日本的浮世绘。其实学院派风格并不是什么腐朽的艺术形式,毕竟古典主义是文艺复兴之后的事情,本身就是对中世纪欧洲艺术的批判和突破,但是它太规范了,太讲究三维空间的二维表达,严格的透视和完美的光影质感,学院派更是把这些发挥到极致,刻板到极致,终于让以探索创新为己任的艺术家们不能容忍。

印象派是对学院派和古典主义的一次突破,不再讲求那些严谨的东西,而是着重光影的感性认识,不过其实还是遵循基本的透视的。莫奈是代表之一,塞尚也是其中之一,不过后印象派的高更(Paul Gauguin,1848-1903)则从思想到艺术风格都是典型的原始主义者,他去法国南部的布列塔尼乡村地区,去南太平洋的塔西提岛,体验那里的原始艺术。它的作品都是色块和线条,色彩和氛围都浓厚,没有当时主流的学院派艺术的严谨、节制、冷静、精确。用现在的话说就是装饰味道浓厚。


西方20世纪美术中的原始主义,为什么有许多艺术家偏爱原始艺术

高更,牛逼的艺术家都这样

西方20世纪美术中的原始主义,为什么有许多艺术家偏爱原始艺术

死人的精神


西方20世纪美术中的原始主义,为什么有许多艺术家偏爱原始艺术

穿红色连衣裙的女人


西方20世纪美术中的原始主义,为什么有许多艺术家偏爱原始艺术

黄色基督


西方20世纪美术中的原始主义,为什么有许多艺术家偏爱原始艺术

艺术家们一没有灵感就去找原始艺术的茬,我觉得大概是因为原始艺术的创作者们思想和审美都没有技法,更无遮掩和修饰,中心鲜明而突出,对自然的美没有做作的表达。但是现在的世界并不是这样,翻看任何一本杂志或者平面作品,精心谋划的布局,精心选择的素材,对读者心理的仔细揣摩,虽然给人的感觉清新、干脆、利落,但总是让观者有尽在别人掌握中的感觉,被人刻意引导的感觉,而不是来自天性的抒发,这个总不能让人满意。

西方20世纪美术中的原始主义,为什么有许多艺术家偏爱原始艺术

人像,艾因·加扎勒,约旦,公元前6750-6250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