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要把偉大的批評者,當做國家的敵人!

最近,大家矚目的焦點是每天不斷跳躍攀升的疫情統計數字。武漢,幾乎成為全世界關注的目標。此時此刻,有人在奉獻大愛,有人趁機大發國難財。叉子會那點事兒終於還是藏不住了,哪怕拋出來雙黃連這樣的大招,祭起撤熱搜、刪&炸的法寶,也沒能成功轉移輿論焦點。人們越往裡面剝開,越覺得心驚和噁心。

毫無疑問,我作為一名批評者。也為此領受了不少毫無新意的攻擊和辱罵。下面這些,想必大家並不陌生:

——你說這些就是給國家添亂!

——還是袁隆平讓你吃得太飽了!

——說XX不好的人都是美國的走狗!

我想說,你們其實錯了。

世界上最好的國家,是批評出來的!

就在上週,英國剛剛擺脫了歐盟的束縛,開始走進一個新的歷史時期。英國,在頂峰時期曾經控制了世界四分之一的土地和三分之一的人口。因其控制的土地覆蓋了地球所有經度,太陽時刻都會照耀英屬領土,故號稱“日不落帝國”。當時的英國,人才輩出,科技創新不斷。正當生在米字旗下、長在帝國幸福中的人們,都應該齊聲高歌“我和我的祖國”的時候。狄更斯橫空出世。他非但沒有成為一名謳歌偉大英國的旗手,反而熱衷於揭露抨擊社會陰暗面。

我之前寫過一篇文章《在國家向好的時候批評它,在危難的時候拯救它》,朋友們如果有興趣可以點擊鏈接閱讀。

在狄更斯的筆下,揭開了大英帝國繁榮昌盛武力強橫的光環下,充滿痛苦、仇恨和絕望的邊緣社會的一角。但他的文字並沒有成為葬送他的“罪行”,作品也沒有因“不當言論”而被當局消滅,更用不著有意用一些拼寫錯誤的單詞讓讀者揣摩含義。批評祖國,反而讓他成為一個備受尊敬的人。

在死後,他獲得了最高的哀榮——被安葬在西斯敏斯特教堂,他的墓碑上寫道:“他是貧窮、受苦與被壓迫人民的同情者;他的去世令世界失去了一位偉大的英國作家。”

在任何一個國家,真正的批評者都是偉大的愛國者。只允許吹捧和歌頌的,無一不是令底層民眾絕望的9菜園子。沒有批評和反省,那會有“吃一塹長一智”?讓人嗨出高潮的文章我不是不會寫,而是不屑於去寫!我在做的,不過是反覆敲鐘,提醒人們不要忘記。

對於批評者的寬容程度,從某個層面上反映出一個國家的文明程度。獨立思考勇於批評,既是一個知識分子的本分又是一個民族的靈魂支柱。缺少批評者的時代,無論外表看起來多麼華麗炫目,都是沒有靈魂的紙房子。稍微遇到風雨就會坍塌成一堆爛泥。

下面的文章是我收藏的一篇。時常看一看,也算是給逆行中的自己一點激勵。今天我把它分享給朋友們,並且寫下了我自寫文以來最長的編者按。言為心聲,希望大家能夠理解,當一個人肯付出一生來對一個國家的缺點進行批評,他一定是一位偉大的愛國者!

8月13日(2010年),美國重量級學者、麻省理工學院教授諾姆·喬姆斯基在北京大學接受名譽博士學位並發表演講。只有經過仔細鑑別和彼此對照之後,才能弄清這位82歲的老人究竟給我們帶來了什麼。

不要把偉大的批評者,當做國家的敵人!
<section>
<section>
<section>


作為著名的語言學家、哲學家和政論家,或按他自己喜歡的稱呼,作為一名知識分子,喬姆斯基在短暫的中國之行期間,用沙啞低沉的聲音表達了對中國當下事務的認識,並延續了批判美國政府的老調。他帶來一股旋風,除了知識界的歡呼外,《人民日報》也就此發表報道,稱他受歡迎的程度“超過國家元首”。

喬姆斯基以“異見”姿態聞名世界,他對美國政府的批評立場一生不變,曾把美國政府比作“餓狼”或“世界上最大的恐怖組織”。他甚至抨擊美國人最珍視的“民主”,認為它是虛偽的。

不要把偉大的批評者,當做國家的敵人!
<section>
<section>
<section>


森山大道 胎兒

這些批評,並未給他帶來太大麻煩,相反,卻為他贏得卓越的聲望。他被美國媒體評為當代全球最具影響力的100名公共知識分子之首。如果說喬姆斯基為我們帶來了有益的啟示,那也並不在於他的觀點本身,而在於這種觀點所持的姿態:批評者。


▲ 2017年12月4日,在 Balukhali 難民營,一名11個月大的羅興亞難民阿卜杜勒 • 阿齊茲死於高燒和咳嗽。

無論我們是否願意承認,一個無法迴避的事實是,合格的批評者,以及對待批評者的寬容態度,是我們社會當下亟須擁有的資源。在目前這個變化急劇、事端叢生的發展階段,缺少合格的批評者,或者缺少對於批評者的寬容態度,將會帶來無窮惡果。

保持懷疑和批判的姿態,是知識分子的天職,因為知識分子享有知識的“特權”,並有專業能力對事物進行深刻剖析。在他看來,知識分子永遠面臨著兩種選擇:做一個向權威俯首帖耳的御用文人,或做一個獨立的批評者。他認為,選擇成為一個批評者儘管可能在當下遭遇煩惱,卻能使知識分子最終避開歷史和道義對他的審判。(也許正是基於這種觀點,喬姆斯基成了美國政府永遠的反對派。即使在中國之行的演講中,他也會時不時地將話鋒轉回到大洋彼岸那個“政府”上。)

不要把偉大的批評者,當做國家的敵人!
<section>
<section>
<section>


彼得·馬洛 輸血科

中國的知識界乃至整個社會,有必要對這一番我們略有些陌生的言論進行檢視,並且從中得到有益的思考。

我們的社會歷來缺少對“批評”的集體思考。無論是批評者,還是被批評者,都有必要從喬姆斯基所帶來的信息中學到點什麼。

對於那些試圖以自己的批評來使社會獲得或大或小改進的人來說,學習喬姆斯基強硬而堅持的姿態並不困難。通常,他們只需要準備幾句犀利的言辭和一副好膽量,就可以變成一個無所不在的反對者。然而他們需要思考的一個問題是:如何使自己的批評變得真誠並獲得邏輯的力量,從而使自己的對手也不得不正視這種批評?

不要把偉大的批評者,當做國家的敵人!
<section>
<section>
<section>


沒錢治病的貴州女孩去世了,中華兒慈會還在繼續?

喬姆斯基在對美國社會和政府提出千般批評的同時,內心卻承認,美國仍是世界上最偉大的國家。他對美國的批評,與其說是一種敵視,毋寧說是一種認同:一個人肯付出一生來對一個國家的缺點進行批評,也許是他用來表達自己對這個國家熱愛的最好方式。

古今的歷史一再證明:偉大的批評者往往是偉大的愛國者。

一個批評者,對於一個公民社會而言意義重大。他可以幫助警惕或規避可能存在的政策失誤,也能抵消因為意見過於趨同而導致的獨斷和冒進。甚至,這樣一個批評者能否存在,本身就是一個社會是否開明的評判標準。

如今,儘管批評聲存在於我們社會的諸多領域,但在一些重要領域,尤其是在知識分子群體中,批評者的角色卻愈發稀缺——有品質的批評者更是稀少。

END

免責提示:部分文章內容和圖片系網絡轉載,僅供分享學習且不做任何商業用途,圖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凡是來源清晰的,我們都標明作者大名,向原作者致敬。部分文章及圖片因網絡轉載眾多,無法確認原作者與出處的,我們會標明轉載來源。如有問題,請聯繫後臺,並出示著作權屬證明,我們會立即刪除,並表示歉意,謝謝!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