衛健人勇敢“逆”行抗擊疫情

衛健人勇敢“逆”行抗擊疫情

市衛生健康局組織醫療專家組對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確診病人進行會診。(市衛生健康局提供)

“在國家需要的時候,我們就應衝鋒在最前線。”面對一切的未知和危險,衛健人沒有退縮、沒有畏懼,將一切不捨拋諸腦後,他們與時間賽跑,與“病魔”較量。他們每時每刻密切關注著疫情動向,及時研判,精準施策,從成立疫情防控專家組、臨床救治專家組到聯合各方力量深入一線防控,奔跑在各大醫院、社區、交通出入口和各監測點協調處置應急事宜……走出了一條條最美的“逆行線路”。

戰鬥,抗擊疫情如救水火

進入2020年,這注定是一個不平常的新年。市衛生健康局一直在密切關注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的態勢,並提前做好相關應對措施。1月16日,市衛健局局長林華堅緊急召開局黨組會議,明確要求衛健系統必須全員在崗,隨時做好準備應對緊急情況。一方面積極開展春節期間環境衛生整潔行動,另一方面迅速成立湛江市衛生健康局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防控工作領導小組,下設9個工作組;當天立即派出由市衛健局班子成員帶隊,與相關醫療機構感染科專家、市疾控中心專家組成的7個督導組,對各縣(市、區)二級以上醫療機構、社區衛生服務中心、農貿市場等進行督導。

防控疫情就是一場保護人民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的戰役。在緊密關注疫情形勢以及隨時對接省、市相關部門的同時,市衛健局又迅速成立專家組對可能發生的疫情作出研判和分析。1月23日,隨著疫情的升級,市委、市政府緊急成立防控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指揮部,指揮部辦公室就設在市衛健局八樓,林華堅作為指揮部辦公室副主任,同時兼任疫情防控組和醫療救治組的組長。從這一刻起,林華堅就以辦公室為家,帶領著市衛健局全體人員,連續戰鬥了十多個不眠之夜;全市醫療衛生工作者紛紛取消春節假期返崗投入戰鬥。全市的“戰疫”防控工作全面鋪開。

24小時輪班排查疫情

早發現、早報告、早隔離、早治療,湛江在與時間賽跑、與疫情賽跑,堅決遏制疫情擴散蔓延。衛健人更是主動擔責,提前對疫情提前作了研判和預警分析,全體在崗人員迅速投入到全市的防控工作,全局領導幹部深入一線指揮,實行24小時輪班制,全力組織協調醫療衛生資源及各方力量開展工作,確保防控工作有效開展。

指揮部成立當晚,市衛健局就制訂了《湛江市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臨床專家組工作規則》《湛江市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診療流程工作指引(試行)》,明確醫療救治流程,指導各醫療機構規範開展發熱門診和隔離治療。組織督查組到各縣(市、區)檢查指導醫療機構院感防控工作,為一線醫務人員提供更好保護。

來自疫情發生地的旅客節前就已到達或途經湛江……此時正值新春佳節,我市作為重要的交通樞紐,人員密集流動,給疫情防控工作帶來新的更大挑戰。

疫情防控事關湛江800多萬人民群眾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為了阻斷病毒傳播途徑,嚴防疫情在我市擴散,市指揮部迅速制訂一系列嚴密的防控措施,外防輸入、內防擴散。衛健系統迅速組織各醫療衛生機構派出醫務人員到全市設的各卡點排查車輛及人員,做好體溫檢測等工作。每日派出督導組深入各縣(市、區)、街道、社區、鄉村、醫院、交通關卡督導防控工作,點線面層層築牢防控工作牆。

為加強對來湛人員的健康檢測,1月21日以來,由公安、衛健以及交通部門組成的聯合檢疫組,在“兩站一場一港口(火車站、汽車站、飛機場、港口碼頭)”,高速公路服務區和出入口、國道、省道、縣道、村道設置卡點,從最初的8個點到現在88個,做到了百分百全覆蓋。截至2月4日24時,檢測車輛264847臺次、864861人次。

湛江徐聞港口碼頭是旅客進出海南的交通要道。為加強瓊州海峽聯防工作,市衛健局組織徐聞衛健部門派出工作人員到海口市配合開展出島監測工作,全力築牢瓊州海峽嚴密防線,從1月31日12時起,來自疫情發生地的旅客須在海南接受健康觀察14天,且持有“醫學健康證明”才能出島。湛江也實施同樣的措施,符合條件方可讓旅客入島。

暖心,溫情湛江見證大愛

防控就是責任——衛健人上下同欲、共克時艱,共築聯防聯控的“鋼鐵長城”。為了精準排查,做實做細健康監測管理,防控工作全面推行地毯式排查。全市121鎮(街)、1946個村(社區)居劃分為9837個網格,基層醫務人員要聯合村(社區)幹部、公安幹警、網格員“四合一”入網入格入戶,逐一建檔立卡、動態管理,做到一戶一策、一人一策。

為了對疫情發生地來湛人員集中觀察,通過大數據等信息技術密切追蹤到來湛人員信息後登記造冊。在全市10個縣(市、區)範圍內設置14家定點酒店(賓館)、1531張床位,作為疫情發生地來湛人員健康管理集中監測點,發佈疫情發生地來湛人員集中觀察告示,指引疫情發生地來湛人員到指定酒店進行入住,派出公安和醫務人員24小時值守,並進行健康檢測。

從預檢、排查、檢測、宣傳、培訓有條不紊……為了讓群眾提高自覺防控意識,市衛健局根據實際情況不斷地將防控指揮關口和有效措施前移,及時制定更細化的防控指引。對發現有確診和疑似病例的小區,通過信息發佈具體到小區,並做好健康知識科普指引,有效提醒小區及周邊居民。

患者在潛伏期內和哪些人密切接觸?使用哪些交通工具?到過哪些公共場所?發病潛伏期的行動軌跡必須核實到分鐘,不能錯過任何時間。

“對於與患者密切接觸者的隔離,行動軌跡內的場所防控工作十分重要,不能有任何遺漏和閃失。”負責疫情防控組的副局長曾海想起在大年三十夜晚所經歷的一場防控大戰,如是說。

經排查發現,一大批來自疫情發生地的旅客到湛江準備過海南,但由於登不了船滯留在湛江。為了對他們實施有效隔離健康監測,防控組及時聯合各縣(市、區),全城尋找定點酒店。事發突然,經營者的疑慮擔憂、住客被勸退而引發的負面情緒、服務員的害怕辭工……從不理解到理解,從害怕到支持參與,市防控組克服了種種困難,用專業的指引、良好的心理素質,通過科學有序的組織、有效措施的指引,及時化解了危機,湛江人用溫暖的情懷、正能量人性化的防控措施贏得了各方點贊。

“@衛健局,謝謝湛江的領導、工作人員為我們大家做的一切,你們辛苦啦,我們看在眼裡,記在心裡,感恩一切!”來自湖北的旅客們紛紛在各大定點住地的微信群上點贊。

孩子,我們戰勝“病魔”就陪你

“孩子,你這麼小,媽媽真的不想離開你,不想錯過每個晚上陪你入睡,多想給你足夠的安全感,讓你健康成長。”市衛健局宣傳科的林日娟是一名“90後”的年輕媽媽,丈夫李聲敬這次也是指揮部辦公室綜合組的一員。夫妻兩人一個在宣傳信息組負責疫情通報、信息報送,一個在綜合組負責疫情信息收集彙總,兩人溝通最多,卻一句沒有聊過孩子的事。大年二十九的晚上,市衛健局所有人員緊急回到單位,他們兩人第二天一早就讓老人把一歲多的孩子帶回了鄉下。

“現在爸爸媽媽正在鬥‘病魔’,和叔叔阿姨們一起戰鬥,去守護著全市人民的健康,只盼著早日戰勝‘病魔’,我們就把每天記下來的戰‘疫’故事一一念給你聽,就當是補回給你的成長禮物吧。”林日娟說,如果要問她想說什麼——這就是她最想對孩子說的話和做的事。

在市衛健局裡,年輕父母不少,有的乾脆把年幼的孩子送回老家,有的生病了都顧不上,有的甚至住在了局裡……他們說,每天從早上七點開始,常常要忙到第二天凌晨兩三點,回到家都是三更半夜的,顧不上老人孩子,還可能帶給他們風險,所以只能辛苦家裡人。

“媽媽,你看看現在都幾點了?”在醫療救治組,正在仔細核對疑似病人收治情況的市保健局局長甘少平聽到電話後,才想起來兒子還在等她帶盒飯回家,而身旁早已打好的盒飯已涼了。今年她本打算回鄉陪伴90歲高齡的母親,做些好吃的飯菜為今年準備高考的兒子補補營養。老人家年前就已經身體狀況不好,現在也不知情況如何了,沒人在家陪伴;兒子已經連著吃了10多天的麵條,就連學校在網上佈置的備考練習試卷也忘了給他打印……“我真的太對不起孩子了,沒時間了,得去準備核對數據了!”這位媽媽急匆匆掛了電話。

請“戰”,我們是健康守護員

哪有歲月靜好,只是有一群人在負重前行。在這段非常時期,見證著他們的光芒——“作為專業人員,最清楚疫情的風險性,但是我們的醫務人員仍然主動請戰,爭著要到最前線去戰鬥,我真的為他們感到自豪。”負責醫療救治組的副局長陳耀偉介紹,救治醫療組的衛健局工作人員與醫務人員在面對重症患者時,從收治轉運到救治搶救,每個環節都有黨員幹部衝鋒在前。

滄海橫流,方顯英雄本色。面對疫情挑戰,衛健人為全力以赴做好疫情防控、收治和診療工作,按照“集中患者、集中專家、集中資源、集中救治”的原則,市衛健局科學統籌全市醫療資源,形成醫療救治合力。全市各級醫療機構作為發熱病人篩查監測點,一旦發現可疑待查病人,就地隔離並按程序報告,轉送定點醫院進行隔離觀察、治療。目前,全市共確定10家定點收治醫院,相關醫護人員共2243人,10家發熱門診重點醫院,全市127間醫療機構設有發熱門診。其中,抽調精銳人員組成專家組,43名醫療專家“三線值守”,劃分為4個片區組和1個機動組,4個片區組分區域開展會診工作,機動組對各重症和危重症進行會診。

“我們每個人都在戰鬥,除了支援一線,我們重點負責衛生系統的醫用物資儲備調用和後勤保障工作,我們就是防疫工作的後盾。”自大年三十開始,負責物資保障組的副局長溫觀壽就在東奔西跑,不是在三亞,就是在廣州,盡一切可能調動物資,保障一線的防控工作。“一線戰鬥的醫務人員的防護措施非常嚴格,要把好物資關。現在我們還在多方協調,儘量保證醫用物資不斷貨,這樣一線醫療人員生命安全才有保障!”

“實在是沒時間多說……”面對記者,他們都是剛說兩句便被工作電話打斷。從早上7點到深夜12點,三張表——發熱病人、疑似病人收治情況、全市床位的調配等,醫療救治組幾位負責數據統計的同志每天必須核對起碼3次以上,這關係著全市疫情防控工作的有序科學推進。

“為保證為指揮部的領導準確提供防控工作動態及有關數據,我們每天不停地收集全國、全省、全市各類防控信息,協調組織各類會議、領導調研,及時接收和辦理文件,編制印發簡報、起草會議材料等,雖然工作繁瑣,但不敢有半點馬虎,常常工作到深夜才回家。”負責綜合組的副局長陳煒飛如是說。

疫情防控信息發佈要做到“快、準、好”著實不容易。負責宣傳信息組的副局長林智芳告訴記者:“宣傳組必須及時回應社會關切和輿論關注,形成多層次持續釋放權威信息的格局。”針對人民群眾需求,增加了確診病例軌跡區域、確診病例治療情況、確診病例首發症狀等信息,科學解疑釋惑。

疫情防控、醫療救治、宣傳信息、物資保障、綜合協調、督察督辦……高強度運作、高效率磨合,在“逆”行的路上,臨時戰區指揮部辦公室的協同作戰越來越強。心懷強烈的使命感、責任感,衛健人在用生命與時間賽跑,因為他們是人民健康的守護員。(湛江日報 記者 路玉萍 鍾忠 通訊員 陳嘉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