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擊“疫情”,北湖疾控人一個都不少

湖南日報·新湖南客戶端 王美玲 胡泳

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責任。面對新冠肺炎疫情的突然來襲,北湖區疾控中心高度重視,有的取消了回家探親的行程,有的把嗷嗷待哺的幼兒交託給年邁的父母照顧,有的剛抵達旅遊地點又匆匆購買最快返郴的車票回到自己的崗位上……

生命不息,抗疫不止

袁徵,中心主任。北湖區疾控中心的領頭人,他政治覺悟高,專業技能精湛,面對突如其來的新冠肺炎疫情,在湖南省還沒有啟動一級響應之時,便率先啟動應急預案,組織分工,隨時準備出擊。他思想敏銳,在疫情初期,便通過多種途徑為單位儲備了一大批防疫物質,為即將打響的戰鬥做好了充足準備。他身先士卒,親臨北湖區所有交通卡指導工作,親自到集中隔離觀察點指導消毒工作等等,哪裡告急,哪裡就有他的身影。他鞠躬盡瘁,每天總結各隊各組信息,科學協調,讓每一個職工都發揮最大的戰鬥力。一次會議上,辛勞多日的他突然心臟病發作,嘴裡含著“硝酸甘油”繼續給大家佈置任務。

抗击“疫情”,北湖疾控人一个都不少

1月25日,袁徵趕赴確診病例居住點五礦青園調查處置及消毒

不忘初心的老黨員

李程松,57歲。即將退休的年齡,去年診斷為鼻咽癌,還在休假化療。可是在疫情來臨的時候,聽到單位召喚,不顧家人的勸阻,義無反顧的回到了自己的崗位上。他主動幫助後勤協調物資、積極與紅十字會接洽爭取防疫物資、聯絡社區防控等等,為抗擊疫情貢獻自己的力量,堅守著黨員的初心,發揮著一位老黨員的餘熱。

抗击“疫情”,北湖疾控人一个都不少

經驗豐富的多面手

胡樂天,57歲。同樣是高齡,還有糖尿病,在單位最需要人的時候,他就像一塊磚,哪裡需要,他就出現在哪裡。流調組缺人,他憑著豐富的經驗和疑似患者交流溝通,追問流行病學史;物資組沒人搬運抗疫物資,他脫掉外套擼起袖子,在寒冷的冬天搬運得大汗淋漓;消毒組缺人,他又衝在前線,為企業單位的復工復產做防疫指導……

抗击“疫情”,北湖疾控人一个都不少

胡樂天對疑似病例謝成林進行流調

抗疫中的夫妻檔

周智雄和陳小衛,一位是防疫工作領導組副組長,一位是防疫信息報送組組長,他們將家中嗷嗷待哺的幼兒託付給家中年邁的父母,全心全意,盡心盡力的投入到防疫工作中。

胡泳,辦公室主任,她的丈夫李曉峰是郴州市疾控中心應急流調隊員。在疫情應急響應之前,他們請假到北京看望求學的兒子。剛下火車,便收到單位的召集,他們便立即購買了返程的車票,第一時間回到了自己的工作崗位,為抗疫工作貢獻力量。

王美玲,是疾控戰線的一名新兵,她踏實穩重,吃苦耐勞,從1月19日一直堅持戰鬥在一線,整個春節沒有休一天假,連續工作50天。疫情防控責任大於天,忠孝不能兩全。她忍痛將急需動手術的母親留在老家,全身心投入防控工作。她還是疫情防控的夫妻檔,丈夫是郴州市疾控中心的應急流調隊員,經常出差下鄉,接連幾天都回不了家,甚至有時夜裡到家剛躺下,就突然接到命令要馬上出去調查。還是抗疫一線的姐妹花。姐姐是定點收治醫院的專家醫生,隨時準備出征武漢。

戰鬥不息的老兵

鄧志峰、左詩強,共產黨員,他們還有一個響亮的名字,退伍復員軍人。在新冠肺炎這場沒有硝煙的戰爭打響的時候,他們不改軍人本色,就像扛著槍的戰士,又一次衝鋒在防疫最前線。左詩強作為消毒組的一員,開展終末消毒時單位缺少司機,他主動請纓,堅定地說:“我來吧”。隆冬時節,路面結著冰,山路崎嶇陡峭,晚上能見度不足20米,他憑著豐富的經驗在黑夜裡驅車5個多小時奔赴3個地點的開展消毒工作,回到家已是凌晨。鄧志峰,把懷孕5個月的妻子和年幼的孩子送回老家,全身心投入物資採購、運輸、儲備和發放工作中。他是物資採購員,統計員,也可以變身為司機,還經常變身為搬運工。

抗击“疫情”,北湖疾控人一个都不少

1月27日(大年初三)晚上10點左詩強在搬運防疫物資物資

深夜到現場流調的周金蘭、二胎新媽張見芳、連續一個月,吃住在單位,隨時待命的黃樂和劉麗芬、負傷了仍戰鬥在消毒前線的付康等等,諸如此類的感人事蹟在北湖區疾控中心多不勝數。在疫情來臨之時,疾控人為守護好人民群眾的生命安全奮鬥不息,戰鬥不止。他們是平凡的,也是偉大的!

抗击“疫情”,北湖疾控人一个都不少

北湖區疾控中心接受檢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