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到底该不该用KPI?为什么?

上古依风


KPI作为很多公司都在采用的方式之一,肯定有着其必要的价值。

但并不是说它就没有缺陷。

我整理了当前通用的几种考核优劣的对比情况,请查看:

从图上可以看出,不管哪种方式它都有其弊端。所以不能一言以蔽之。

作为KPI,在我个人参与制定和实施的经验来讲,最关键的就是指标量化的合理性。

量化指标包含最重要的四个个维度:一是考核维度,二是对应维度的考核指标,三是比重,四是考核评分的标准。

举例:如果是销售岗位,首要考察销售任务达成、回款,销售任务达成需要定比如说100万,标准是达成80%—100%字数是1,60%—80%字数是0.8,销售任务占总体的比重为60%。诸如此类。

销售岗位可能还是比较容易的。那我们想一个网络推广,该如何定?

可能还是比较难的,这里给介绍一个方法叫鱼骨图分析法,可以抽丝剥茧,逐步设计。

最后,科学的KPI是管理的一种辅助工具,但是也一定要控制唯KPI论。企业更应该去建立更加全面的激励与人才评估体系,以弥补KPI的不足。

我是@可知在线

专注职场伦理分析与解读

即便身在生活,也要做理想的卧底

关注我,与我共同成长进化


可知在线


KPI用得好,老板开轿跑;KPI用得孬,主管员工跑光光。

首先,我们要明白什么是KPI?

KPI(Key Performance Indication)即关键业绩指标,是通过对组织内部某一流程的输入端、输出端的关键参数进行设置、取样、计算、分析,衡量流程绩效的一种目标式量化管理指标,是把企业的战略目标分解为可运作的远景目标的工具,是企业绩效管理系统的基础。KPI是现代企业中受到普遍重视的业绩考评方法。KPI可以使部门主管明确部门的主要责任,并以此为基础,明确部门人员的业绩衡量指标,使业绩考评建立在量化的基础之上。建立明确的切实可行的KPI指标体系是做好绩效管理的关键。 KPI法符合一个重要的管理原理--“二八原理”。在一个企业的价值创造过程中,存在着“20/80”的规律,即20%的骨干人员创造企业80%的价值;而且在每一位员工身上“二八原理”同样适用,即80%的工作任务是由20%的关键行为完成的。因此,必须抓住20%的关键行为,对之进行分析和衡量,这样就能抓住业绩评价重心。(更详细内容篇幅所限不展开论述)

其次、企业该不该用KPI?什么企业可以用KPI?

个人认为分以下几类:

1、初创型企业不适合用KPI(除非组织结构非常清晰,指标可以非常精准制定及量化)。以我从事过的一家医疗器械制造企业(初创型科技类)为例:工厂的几大体系―质量体系、供应链体系、制造体系、行政管理体系、人资体系等都没厘清,每天各类异常问题一大堆,并且各部门问题互相关联互相干扰。总经理却每天都在抓KPI,动不动拿KPI出来罚,几百几千的扣绩效,最终大批的主管、员工受不了辞职,剩下的也都在互相推诿扯皮,撇清自己的责任,从上到下没有人真正去梳理及处理根源性的问题,折腾了1年,工厂还是在原地打转。

2、企业度过了初创期(视企业发展速度及管理水平2―3年为初创期),各项体系基本走上系统化,此时为了公司高速成长及发展,可以开始制定KPI,但指标不宜太多,太繁杂,而且一定要能量化,抓住每个体系的几个核心指标即可,比如:销售业绩、销售成本,制造效率、出货及时率,合格率、客诉率等。

3、KPI指标不是一成不变,而是随着企业的发展阶段进行适度调整。

4、KPI指标不能演变成整人的武器。

5、KPI一定是从上而下制定,又从下而上沟通,全公司能达成统一共识,大家围绕统一目标而一起努力,并且能因此而获得实在收益。





上古依风


首先我们要知道KPI是是什么:Key Performance Indicator是通过对组织内部流程的输入端、输出端的关键参数进行设置、取样、计算、分析,衡量流程绩效的一种目标式量化管理指标,是把企业的战略目标分解为可操作的工作目标的工具,是企业绩效管理的基础。所以我们知道KPI是一个管理工具,除了KPI,其实还要OKR、PBC、MBO、360度评估等管理考核工具,其中KPI可能是影响最大使用最宽泛的工具。

那么企业到底该不该使用KPI呢?就像医生用手术刀,画家用画笔,厨师用炒锅一样,某种工具不应泛泛的讨论该不该用,而是要考虑是不是适合自己使用。所以对于企业,应该根据自己的行业类型、规模和发展阶段确定是不是要使用KPI。

1、KPI绩效考核法适用于企业规模较大,处在成熟期的,管理制度相对完善,KPI考试指标较容易提取和量化的企业,并且绩效考核方法还应该与企业的管理战略和企业文化相一致。因此KPI毕竟适合一些传统制造业的中大型企业。

2、KPI绩效考核法不适合高科技、广告类和IT类的企业,因为这些企业和员工关注的是创新,过于僵硬的量化指标只会让员工束手束脚;KPI也不适合创业期和转型期的企业,这类企业的业务和发展还未定型,过早使用KPI并不合适。

3、KPI只是一种工具,工具应为人所用,我们在选择和使用KPI工具时不能僵化,需要灵活处理,因为企业要实现的目标是提高绩效水平。企业可以根据自身业务特点同时使用KPI和OKR等工具来达到这样的目标,企业更应在实际使用中摸索到适合自己的管理和考核方法。


枫隽雲倾


kpi考核不是所有企业都适合用的,得看企业发展阶段。

1初创企业,公司就几个人或者十来个的时候需要的是感应管理,多一些感情,老板和员工就要跟兄弟一样,人性化管理。这个阶段不适合KP I考核。

2企业发展到有初步模型的时候,人员在二十几号人,这个阶段也是人性化管理多一些,然后开始制定一些流程制度管理。

这两阶段对于企业来说,实现盈利很重要!

3待到人员上30人以上,有了管理组织架构,这个阶段开始制定符合岗位的KPI考核,定出一个时间试运行,过程中发现不合理,去优化完善,前提利润开始稳定提高。

4之后需要制定更合理严谨的kpi考核标准,企业才会健康稳固!

个人建议!



职场逆商


KPI,既关键业绩指数,如果设置的不合理,反而容易把企业带偏,最好慎用。KPI引入企业考核中,员工为了获得好的业绩,主要精力和关注点会放在上级考核上,考核之外的方面没人关心,更不会有人去下功夫。而一个企业,除了KPI之外涵盖的工作也不少,那些工作谁会主动去做,做的多反而影响考核,人人都只关心考核,都关心自己的业绩,锦上添花、为他人做嫁衣的事谁来做,团队里人人争当第一,会导致资源机会的恶性竞争,就会影响团队合作,个人KPI上去了,单位整体业绩却不一定上去。设计KPI的,也是在向老板展示自己的业绩,通常是人资部门,他们所关心的只是考核员工是不是容易量化,从而导致了各自为政,只关心自己的工作任务完成,忽略了团队合作,忽略了整体效益,这与企业的全面发展是相悖的,鉴于以上弊端,不建议将KPI引入到企业考评中。


职场悟道


企业不是做慈善的,不用KPI的话,一碗水端平,那不是都成了佛系上班了。有些单位KPI其实没有太大意义,金额差距不是很大,但是,在员工心理不同分值就是代表不同的层次,这就是KPI除金钱之外的人文和管理意义了。不用KPI的单位想必也会有其他考核方法,无竞争无生存。


家有果园桃园


有必要,我今年主要推动的就是KPI绩效管理的推进。KPI是一种非常好的管理工具,但如果运用好,确实需要专业的人员和知识来推动。对于项目的实施和推动,要有高层领导的支持以及各部门的考核,项目实施人员要对各部门的工作都比较熟悉,对每个岗位的重点工作也要比较熟悉,这样才能确保项目贴近公司实际,以保起到应有的效果。


八星灿烂


kpi考核慢慢会有一种被okr取代的趋势,目标管理分解成阶段目标,然后再去管理阶段目标实现的关键动作,这才是管理到位的标志。


老罗说销售


Kpi考核的话是特别有必要的。
公司的每个阶段需要用不同的KPI的一个考核制度来规范每一个岗位

\n

{!-- PGC_VIDEO:{"thumb_height": 720, "vposter": "http://p0.pstatp.com/origin/2f3150006471b4db15133\

卖童装的创业生活


双刃剑,KPI有些形式>实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