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長故事:我想成為這樣的媽媽

家長故事:我想成為這樣的媽媽

有這樣一個女孩,17歲了,她長著一雙充滿陽光的眼睛,一張帶著溫暖微笑的臉。

她愛唱歌、愛講話、愛化妝,她特善良、特有禮貌、還特愛老人.....

她就是我的女兒,也是我最好的朋友。

可是兩年前,她不是這樣的,我也不是這樣的。

女孩15歲那年(初中二年級)出現了一些狀況,成績直線下降,她向我哭訴老師經常指責批評她,還說自己每天在學校就是煎熬。

我明白老師是想用這種打壓的方式激勵孩子,希望她有所進步。但這種方式似乎使問題越來越嚴重,看到孩子的痛苦,我很心疼。

在我最無助的時候,老天讓我遇到了曉敏老師在網上的《父母必修課》,我非常用心學習,在學習中我最喜歡運用“骨頭裡挑雞蛋”的方法。

家長故事:我想成為這樣的媽媽

記得初三的某一天,體育老師發來班級跑步的視頻,女兒跑在最後一個,並讓我要好好關注和教育了。

放學我見到孩子就說:“寶貝,媽媽看到到你今天跑最後一個,但你一直堅持跟著,真棒,老師說這就是體育的拼搏精神”!

孩子很開心地說:“真的嗎?”

第二天放學,孩子見到我就興奮地說:“媽媽,我今天沒有跑倒數第一,跑了倒數第二,第一圈時我是第一名的,後面被他們全部追上了。”

說完我倆哈哈大笑,還討論了跑800米的技巧。

聽過曉敏老師音頻課程的家長們一定記得,在她的音頻裡,有四個字出現頻率非常高---“你同意嗎”

這四個字讓我深深感受到了尊重,這也讓我之後在與孩子互動中,體會到了尊重的魅力和力量。

家長故事:我想成為這樣的媽媽

記得女兒初三下學期,我和她外公在看電視,她走過來有點吞吐地說:“媽媽、外公,我想和你們說個事,中考我想考杭州3+2的職高。”

我明白孩子說這個話,是因為她覺得自己目前的成績沒有辦法上普高了。

這時外公開口了:“哇,我們小寶長大嘍,這麼小就會規劃自己的未來了,外公很開心噢。那你有沒有了解過這個學校啊,想不想去這個學校看看啊,想看的話外公帶你去!”

同時我也鼓勵著說道:“寶貝,你有這個想法挺好的,那你介紹一下這個學校唄。”

接著她說:“噢,那我還沒具體瞭解過,等我先了解下再和你們說吧。”

這時我看到孩子的表情是放鬆、安心的。

過了幾天女兒又來找我說:“媽媽,我去了解過了,這是個有點象成人高校差不多的學校,我覺得我還可以更好一點的,我再看看噢。”

我說:“這麼快你就去了解過啦,好的,無論你選擇哪裡,媽媽都會支持你的,那你有什麼需要媽媽幫忙的嗎?”

當時她說沒有,過了些日子她讓我幫她找課外輔導老師,我看到孩子每天很辛苦但非常積極。

我想這就是尊重的力量吧,我們充分尊重孩子,即便考職高,家人一樣支持她,讓她感受到了安定。

所以她就有了“我可以做得更好一點”的積極性。

家長故事:我想成為這樣的媽媽

如今孩子如願考上了普高!

當然,我和孩子現在依然會遇見各種各樣的狀況,但我學會面對狀況,坦然地把它當成是一次成長的機會。

感恩遇見曉敏青春說,是她讓我學會了如何做個好媽媽,更讓我找到了那個有價值的自己!

我想成為這樣的媽媽:

無論孩子在外面做錯什麼事,遇到什麼困難,她第一個想要找的人是我。


作者/ 燕子

圖片/ 部分來源於 www.pexels.com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