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聊齋志異》織成拔下頭上金釵擲進水中,一條小船便從湖中漂出

洞庭湖中,常常有水神借船的事。只要是條空船船上的纜繩釦便會自動解開,漂然游去,一旦聽見空中音樂大作,船伕們就躲藏到船角落裡,緊閉雙眼聽著,而不敢抬頭仰視,任船漂游。等水神遊玩後,船又泊回原處。

有位柳生,落第歸來,喝得大醉,躺在船上睡得呼呼的。猛然間,船伕聽見頭頂上方鼓樂大作,知道水神前來借船。船伕拼命推柳生,醒不來,只好自已躲藏在甲板下不一會兒,有人揪拉柳生。柳生仍昏然睡著,隨拉隨倒,全然無覺。那人也就算了。

《聊齋志異》織成拔下頭上金釵擲進水中,一條小船便從湖中漂出

柳生正睡得香,忽然聽見耳邊一陣鼓角喧鬧聲。他微微睜開眼睛,聞到一股蘭、麝香味;偷眼看去,見滿船都是美女佳麗。柳生明白碰見了怪異之事,閉上雙眼。沒過多久,有人傳呼織成,隨即過來一個侍女,站在柳生臉邊。柳生微微睜開眼,見綠襪紫鞋裹著細瘦如指的尖腳,心中喜歡,便悄悄地用牙齒去咬那隻紫襪。

過一會兒女子移動跌倒在地。船上首坐的一個人,忙問女子發生了什麼事。女子上前說了原委,那人大怒,命人立即將柳生砍了。話音剛落,上來幾個武士,扭住柳生,提將起來。柳生看見南面坐著一人,穿戴打扮像位君王,便邊走邊說道:“我聽說洞庭君姓柳,我也姓柳。從前洞庭君落第,如今我也是落第秀才。洞庭君遇上龍女而成仙,現在我卻因為醉中調戲一女子而死,為什麼幸運和不幸之間會有這樣大的懸殊呢?”

大王聽了柳生的話,忙將柳生叫住,問道:“你是落第秀才嗎?”柳生說是。大王便讓人取了紙筆,令柳生作一首《風環霧鬢賦》。柳生原是襄陽名士,但構思遲緩,握筆在手中,凝神細思了很長時間,大王譏誚柳生道:“名士哪能是這樣?”柳生放下筆,對大王說:“從前左思作《三都賦》,深思熟慮,十年才成。可見文章貴在精,而不在於快!”大王笑了,聽任他慢慢地寫。從辰時到午時,用了幾個時辰,文章才寫完。大王拿在手中展卷瀏覽大喜說:“真不愧是名士啊!”便命人賜給柳生酒食。

《聊齋志異》織成拔下頭上金釵擲進水中,一條小船便從湖中漂出

片刻之間,各種美味佳餚紛紛送上。柳生與大王正說話,進來一個小官吏,手中捧著一個簿子,向大王奏道:“溺籍已填寫完畢,請大王過目。”大王接過,問那小官吏:“上面有多少人?回答說有一百二十八人。龍王又問:“籤差的是什麼人?”小官吏道:“是毛、南二位將軍。”

柳生起身告辭。大王贈他十斤黃金和一把水晶戒尺,對他說:“近來湖中有一些劫數,你拿著這件東西可以免於災難。”柳生正要拜謝,忽見一隊車仗排水而出,立在水面,大王下船登車,很快便消失不見了,湖面仍舊一片寂然。船伕從甲板下出來,便盪舟向北而去。正行駛間,江上突然颳起了風,船逆風而行,不好前進。猛然間,水中浮出一隻鐵錨,嚇得船伕大叫:“不好了!毛將軍出來了!

同行的幾條船上的商人都伏倒在船上,瑟瑟發抖。不一會兒,湖中有一根木樁直立,不停地搖動,好像在搗著什麼。眾人魂飛魄散,恐懼地叫道:“南將軍也出來了!”話剛落音,湖面上波浪大作,浪峰衝起幾十丈高,遮天蔽日,湖中船舶,一瞬間全部被浪頭打翻,而柳生手中舉著水晶戒尺,端坐在船上,那滾滾的波濤湧來,一到船邊,頃刻間便消失了,柳生保全了性命。柳生回去後把這次奇遇,每每向人說起,說船上的侍女,雖然沒有看清她的容貌,但裙下那雙金鉤般的小腳是世間所沒有的。

《聊齋志異》織成拔下頭上金釵擲進水中,一條小船便從湖中漂出

後來柳生因事去武昌,碰見一個姓崔的老婦人賣女兒,出千金她卻不賣,只說她有一把水晶戒尺,如果誰能和她這把相配,便將女兒嫁給誰。柳生心中詫異,取了自己那把水晶戒尺,去找崔老婦人。老婦人爽快地接待了他並叫出女兒,年紀十五六,生得嫵媚風流,美麗無比,向柳生略微行了禮就轉身回屋去了,柳生一見,覺得心動神馳,對老婦人說:“小生也有一件東西,不知道是否和你家所藏之物相稱?”一齊將戒尺拿了出來比較,長短不差分毫。崔老婦人高興萬分,便向柳生問清住的旅舍所在,並請柳生馬上回去僱車來接姑娘,將戒尺留下作為信物。

柳生不肯,老婦人笑道:“官人也太小心了!我怎麼能為了一把戒尺而抽身竄走呢?”柳生再不好推託,將戒尺留下。出門後,他僱了輛車急忙返回,卻見家中無一人影。柳生大驚,問遍了左鄰右舍,回答都說不曉得。太陽已經偏西,柳生神情沮喪,鬱鬱不樂地回去。

途中有一輛馬車過來,車簾被揭起,有人問:“柳郎為什麼這麼遲才來?”柳生看去,正是崔老婦人,高興地問道:“到哪裡去了?”老婦人呵呵笑道:“你一定懷疑我拐騙了你的戒尺跑了吧?剛才你走後,恰巧有輛便車前來,我想到你眼下寄居在旅舍,備辦車子有諸多不便,因此直接送女兒到船上去了。”

《聊齋志異》織成拔下頭上金釵擲進水中,一條小船便從湖中漂出

柳生懇求老婦人將車趕回,老婦人不答應。柳生又急又慌,不敢輕信老婦人的話,急忙跑回船上,見姑娘和一個婢子正在裡面。姑娘看柳生氣喘吁吁地進來,便面帶微笑迎上前來。柳生看見她的綠襪紫鞋,和從前船上所見的那個侍女沒有什麼區別,心裡驚奇,不住地來回打量,姑娘笑著說:“死死地盯著人看,是沒見過我還是怎麼?”

柳生俯下身去偷看姑娘腳下,見襪子後邊他咬過的齒痕仍在,不由驚奇地問姑娘:“你是織成嗎?”姑娘只是微笑,並不作答。柳生作長揖說:“你如果真是神人,請早直說了,可免去我的迷惑!姑娘說:“我如實告訴你,從前船上遇到的,是洞庭君。他仰慕你的才華,便想把我送給你;而王妃喜愛我,所以回去和王妃商量。如今我來這裡,是奉了王妃之命的。”柳生大喜,便淨手拈香,向著湖水朝拜。之後,帶著織成回家。

後來他去武昌辦事織成請帶她一道去,順便回孃家。到洞庭湖後織成拔下頭上金釵擲進水中,忽然間,一條小船從湖中漂出,織成一躍上了船,如鳥一樣輕盈,轉眼無影無蹤。柳生坐在船頭,在織成失蹤的地方凝神看著。一會兒,遠遠地來了一隻樓船,到柳生船邊,樓船上一扇窗子打開,忽然好像有七彩羽毛的鳥兒飛過,而織成已回來了。

《聊齋志異》織成拔下頭上金釵擲進水中,一條小船便從湖中漂出

有一個人從樓船窗中向這邊投遞金珠珍品,都是王妃賜給的。從此以後,織成每年去洞庭湖朝拜一兩次,成為慣例。所以柳生家擁有很多珠寶,每拿出一件,連行家也相傳。

唐時有位叫柳毅的在洞庭湖遇到了龍女,龍王便讓他做了駙馬。後來,龍王將王位讓給了柳毅。因為柳毅為讀書人,相貌舉止斯文,不能震攝水怪,龍王便給了柳毅一副鬼面具,讓他白天戴上,夜裡去掉。時間一久,柳毅漸漸習慣。到晚間忘記取掉,面具便和臉皮合在一起了。他常常對鏡自愧。

所以,行人泛舟湖上時,他見有人指點什麼,就懷疑是指自己;用手遮額頭,他也疑心對方是偷看自己。於是突然掀起風波,往往將船覆沒。因而第一次乘船的人,船伕一定會將此事告誡乘客。不然的話,就犧牲祭享後,才能渡湖。一次許真君偶然到洞庭來,因湖上浪大,船不能行走。

許真君極為惱怒,將柳毅綁了投入郡府牢獄中。獄座清點囚犯時,總是多一個犯人,搞不清是怎麼回事。一天晚上,柳毅託夢給知府,懇請他救自己出獄。知府因仙界與人間各有其路不相通,無能為力。柳毅對知府說:“真君近日要來此地,只要求求他,我一定會得救的。”不久,真君果然又來了,知府便代柳毅在真君面前求情,真君這才放了柳毅。這以後,湖上禁忌才稍稍有所鬆懈平安了許多。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