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次小冰河时期是什么时候?以现在的科技发展挺得过去吗?

Fuzhou大大悦


说一下小冰河时期的含义,小冰河时期又称之为小冰期,就是指地球在某一个时间段进入异常寒冷时期,这一时期气温下降,并且常伴有洪灾和旱灾,导致庄稼欠收,历史上的小冰期全球人口锐减。我们以欧洲的小冰期为例,先讲述一下小冰期给欧洲带来的灾难,十三世纪末期,西欧的天气急剧发生变化,地球迎来了“小冰期”。小冰期的西欧暴雨不断,粮食收获急剧下降,这个时期西欧还能勉强维持封建社会体系。奈何屋漏偏逢夜雨,十四世纪后期西欧大规模爆发了黑死病,黑死病的爆发夺走了近一半西欧人的生命,最终欧洲向资本主义过渡。
再来看一下我国的小冰期,我国历史上总共出现过4次小冰期,分别是商周时期、汉朝时期、五代十国时期、明清时期。其中前三次小冰河时期汉族人锐减一半以上,明清时期因为农作物种类的增多,锐减人数要少一些,但是有学者认为明朝时期的小冰期是明朝走向灭亡的主要原因之一,因为庄家减产,导致各地农民起义增多,国力衰减。
不过放到当下即便小冰河时期真的来临,以现在的科技手段也完全可以渡过。当前世界不管是水稻还是玉米,都通过科技手段亩产越来越高,而且机械化灌溉、机械化钻井技术都非常发达,而像空调暖气这种现代化产物也都已经非常普遍,像我国的南水北调工程也是解决饮水问题的手段之一。小冰期带来的只会是经济增长放缓,并不会出现历史上的人口锐减。欢迎关注“地理有意思”留言一起探讨。

地理有意思



一个预测太阳周期的新模型表明,在2030年至2040年期间,太阳磁场活动将下降60%,这意味着在仅仅15年的时间里,地球可能会陷入研究人员所说的小冰期。



自上一个被称为蒙德极的小冰期以来,如此低的太阳活动从未出现过,该冰期尤其使北半球在1645年至1715年间陷入了一系列严寒的冬季。



冰河时代对目前人类的影响并不像电影《后天》那么严重,人类的干预可能推迟了下一个冰河世代的开始,燃烧化石燃料等活动可能会将下一个冰川周期推迟10万年。



人类通过燃烧化石燃料等活动适度干预地球的自然碳平衡,也可能会将下一个冰川周期推迟10万年。

科学家在德国波茨坦气候影响研究所我发现地球最近的八个冰河时期可以用太阳辐射到达地球表面和大气中二氧化碳浓度之间的关系来解释,这也有助于预测未来的冰川周期。



就人类力量而言,主要的教训是,只要燃烧化石燃料一个世纪,我们就会影响气候至少10万年甚至更久。

尽管下一个冰河时代从现在开始是五万年还是十万年没有实际意义,但我们能够改变如此遥远的未来这一事实清楚地表明,人类已经有能力在地质时间尺度上影响未来。


军机处留级大学士


全球变暖是人们面临的全球性问题,但是一些科学家却认为下一次冰期即将到来。

我们对于冰川期并不陌生,因为距离上一次冰川期结束刚刚过去了12000年。

图注:冰期的特征就是冰川面积的扩大,图片来自网络


上一次冰川期也被称为是第四纪冰期,这个冰期开始距今258万年前,结束于距今12000年前。第四纪冰期结束之后,地球开始逐步升温,直到今天。

其实冰期并不是一直寒冷的,其中也有短暂的温度上升期,被称为间冰期。许多科学家认为我们目前正处于一个间冰期,在未来地球还会再次进入冰期。德国波茨坦气候影响研究所的科学家在2016年发表了一项研究,认为下一次冰期将在10万年之后来临,而我们人类活动造成的影响将推迟冰期的到来。


还有冰期要来,我们该怎么办?会不会被冻死?

其实大家多虑了,冰期与我们所认知的不同,并不是这个地球被冻成一个冰球。

图注:完全被冻住的地球,图片来自网络


即便是在冰期最胜的时候,地球的年平均气温也只是比今天低10℃,不足以冰冻地球。冰期对于北半球的影响比较大,冰川会从极点向南延伸,覆盖今天北欧、英国、爱尔兰、西伯利亚、北美洲北部的地区,海平面也会因此大范围下降,露出更多的陆地。

图注:第四纪冰期的北美洲,图片来自网络

图注:第四纪冰期的欧洲,图片来自网络


冰期的到来对于地球生命既是挑战,也是机遇,曾经猛犸象、披毛犀、洞熊、剑齿虎等就生活在冰期之中。

图注:生活在冰雪世界中的猛犸象,图片来自网络

图注:在冰期猎杀猛犸象的人类,图片来自网络


对于人类来说,冰期肯定会造成冲击,但是绝对不至于对我们的生存产生威胁。即便是在科技水平极低下的冰期,我们的祖先依然生活在地球上并且不断进步,如果冰期再次到来,即便是以目前的科技,人类依然能够继续在地球上生存,不过可能会因为气候地貌的剧烈改变导致社会的动荡和资源的重新分配。

其实冰期并没有那么可怕,在下一个冰期到来之前,我们人类肯定能够做好准备,不会像电影《后天》那么成为超级灾难的。


古生物探索


300万年前,地球进入温暖期,海平面上升,北京依然在海底淹没着。盘古史诗叙述,那是鸿钧文明时代,也就是金龟子根据以前的海陆时代的传说,开始写《山海经》的时代。

正如每次气温上升就会出现发达的人类社会文明一样,每次气温下降,就会出现歉收、饥馑、战争,乃至文明的衰落。

260万年以前,北京开始成为浅海湿地。从那时到12000年前,地球一直处于寒冷状态之中,尽管相对温度有时会升高。

100万年前出现温暖期,北京地区终于冒出了海平面,同时长江流域出现了吴刚建立的汉广文明。

88万年前后,在气温漫长的上升期间,南亚出现了巨大的罗摩帝国,现在的巴基斯坦、印度、东南亚,乃至中国岭南广东广西和西南的云南贵州都在这个帝国的文化圈里,叫贝叶经文化圈。

60万年前又一次升温,长江流域中游,即现在的郧西去、汉中出现牛郎织女文明。

尽管每次气温上升前都有下降,但下降没有毁灭文明,只是使其衰落。但这一切7.5万年被地壳剧烈运动火山爆发毁灭。

12000年冰期结束,经过炎帝和黄帝漫长达1500年的炎热和高温后,5800年前出现了最后一次小冰期,即百年冷雨时代,最后导致黄帝文明消失,人类南移,鲧在苍山洱海地区建立第二大夏帝国。

5800年以来尽管有差异,也影响王朝的更替,但这种气温差异在历史长河中微不足道。

未来,我不敢漫说,因为自人类诞生以来,我们的地球所在的太阳系在银河系里只行走了1/4圈,即6000万年,剩下3/4圈的1.8亿年会遇到什么事,气温会有多大起伏,确实不得而知,无法预测。

有些事情,不知道往往对我们芸芸众生来说更好一些。



幻想的野草


我是优美生态环境保卫者,这个问题我来回答。

现在人们经常谈论起冰河时期,认为经过一个历史周期后,地球就会进入温度大幅下降的阶段。其实从大量的科学监测和考古研究表明,地球所经历的冰河时期分为两种情况:

一是大冰河时期,这个周期比较长,通过估算应该是在1.5-2.5亿年。大冰河时期的形成是由于太阳绕着银河系中心周期性的运动形成的,当太阳系处在银河系的远心点时,太阳系整体温度就会降低。

二是小冰河时期。这个在科学界还有比较大的争论,到底有没有小冰河时期。有的科学家认为,小冰河期只是世界上两段较温暖时期中间的气候波动。还有一些科学家认为,小冰河期是存在周期性的,对当前全球气候产生较大影响。有的科学家推测,目前地球气候正在向“迷你冰河时代”发展,2020-2030年太阳进入活动“极小期”,类似于17世纪中期至18世纪早期的那段低温期。

目前有的科学家从观测到的在太阳活动周期性变化得出,下一次的小冰河时期可能在2030年出现,持续时间为60-100年,届时太阳活动将会减少百分之六十左右。但我认为,太阳活动即使下降60%,也不等于太阳的温度下降60%,当然更不等同于地球温度下降60%,太阳活动的频繁于否,是由太阳黑子和太阳磁场现象决定的,当前我们就是用太阳在同一时刻的黑子总数来说明太阳活动的强弱程度,而大家都知道太阳黑子存在着11年的周期性变化,在这11年中太阳黑子减到最低时,我们地球的温度也没有太大的波动。而且,太阳活动的变化不能造成太阳辐射量较大的变化,太阳提供给地球的能量,主要集中在可见光和红外波段,它们的强弱和太阳黑子的磁场的变化没有关系。

因此,我认为2030年地球不会进入小冰河时期。即使过一段时间地球的局部地区可能会发生气温偏低的情况,我更倾向于这种局地的寒冬,并非是全球持续变冷,而是由北极地区上空大气压的变化引起的,这种变化有一个名词叫“北极震荡”,当北极上空呈现较高的气压时,冷空气就会被挤压到很远的地方,欧洲、北美洲和亚洲地区普遍出现严寒天气。


优美生态环境保卫者


也许,前面的评论说得太乐观了,地球处在太阳系,太阳系又处于银河系,银河系外更是有浩瀚无际的宇宙星空,我们现在掌握的科学连一个地球都没有彻底弄清楚,对月球和火星以及太阳的了解,据我所知,还只是一个皮毛。

然而许多自媒体还大言炎炎,说什么掌握了小冰河,大冰川期的规律。

我们人类面临着许多的无知,即使知道的也有几点无从解决,更何况是无知领域。

一,地球南北二极冰川正在加速融化,世界屋脊青藏高原上冰川的雪线正在加速上升,这一切的变化正在导致地球的自转轴和围绕太阳公转的轴产生位移,而这种改变会给地球带来什么变化?也许这种变化给寿限漫长的地球影响不大,但是气温那怕只是几十摄氏度的升降,都会给人类带来灭绝性的灾难。降水增加或减少500毫米我们就承受不起了!

二,我们的科学也仅仅能知道,地球自转和公转的周期,即24个小时和365天,但是太阳系在银河系公转周期多少时间?哪一年哪一天会冲进小行星带?什么时间会一头钻进无数彗星组成的埋伏圈?地球上的海湾是小行星还是彗星撞击以后才形成的!

以上二个还是人类已经能想到的危机,未知危机呢?有没有天外来客(未知的行星或者彗星)入侵,它们会不会引发火山爆发或者惊天海啸!

如果发生以上灾难,地球上只有我国的横断山脉才是最好的避难所,那儿有许多的几千米的高山并立,山和山之间沟谷纵横,银杏和熊猫就是这样幸存下来啊。谁说山多没好处!即使是盆地也比平原生存机会大。

也许,我们不用为这个无法入眠,但是你不能忽视这种事发生的绝大可能。








南雷霆峰


冰河时代是指地球气候比正常时期更冷的时期,冰原覆盖着两极和高海拔地区。即使在冰河时代,气候条件也会有冷有暖的变化,这就是所谓的冰期和间冰期。迄今为止,地球至少经历了5个重要的冰河时代,最后一次第四纪冰期/第四纪冰期始于约258万年前的第四纪,地球目前处于间冰期,上一次冰期大约在一万年前结束,大陆冰原只剩下格陵兰岛和南极冰原以及巴芬岛等较小冰川。

除了大冰期,有学者也将14世纪早期持续到19世纪中期气温下降归为小冰河期,小冰期时气温比公元1000年至2000年的平均气温低1至2摄氏度。高山冰川在欧洲阿尔卑斯山脉、新西兰、阿拉斯加和南安第斯山脉扩张,在瑞士和法国,高山冰川的推进摧毁了农田和村庄,寒冷的冬季和凉爽潮湿的夏季导致农作物歉收,导致了北欧和中欧大部分地区的饥荒。冰岛周围的海冰扩大,切断了港口和进口食品的通道,冰岛的人口减少了一半。在格陵兰岛的北欧殖民地陷入饥饿,并在15世纪初消失,1410年至1720年间,格陵兰岛几乎完全被冰与世界其他地方隔绝。

小冰河期的成因尚不清楚,可能的原因是太阳活动减少、大气环流变化和火山活动。在小冰期出现了两个异常低的太阳黑子活动时期——史波勒极小期(1450-1540年)和蒙德极小期(1645-1715年),这两个年份都与小冰河期欧洲部分地区最冷的年份相吻合。太阳辐射强度显著降低,进入大气层的热量会减少,从而导致温度降低。

最近几年有几项研究表明,在未来几年,从2020年到2053年,由于太阳活动减少,地球将进入一个降温阶段,这将引发一系列事件,导致一个小型冰河时代。比如2015年一组天体物理学家声称,地球距离一个新的小冰河期只有15年,根据他们模型精确预测太阳活动周期的新研究结果,太阳活动预计在本世纪30年代将下降60%。虽然主流媒体中的一些人利用这项研究来煽动人们对大规模饥荒和人员伤亡的恐慌,但实际上,由于现代科技的发展,小冰河时代将是可以控制的,天气会很冷,但不会像好莱坞电影里演的那样。毕竟二氧化碳导致的全球变暖也是一个不可忽视的影响,太阳活动的降低为我们赢得了降低碳排放的时间,有科学家预测未来20年太阳活动减少只会导致气温下降0.1摄氏度。

即使几百年前的小冰河期的严重程度也不像古代漫长的冰河期那么严重,毕竟人类文明在小冰河期繁荣发展,许多文明派遣船只探索、殖民和开发新的土地。从人类考古学的角度看,最后一个大冰河期正是人类旧石器时代和中石器时代早期,人类也没有因此消亡。当冰期事件开始时,智人被限制在低纬度地区。在冰期事件接近尾声时,智人迁移到了欧亚大陆和澳大利亚。冰河时期的气候变化也在非洲开辟了横跨撒哈拉沙漠的绿色走廊,它们的出现与智人从撒哈拉以南非洲的主要迁徙相吻合,较低的海平面甚至使得人类可以迁徙到澳大利亚,在寒潮期间,白令海峡变成了草原,为人类进入美洲形成了一条可能的通道。


科学闰土


小冰期如果指的是蒙德极小期,有两种说法,一种是2025,一种是2050,放心,农业社会,石器社会的人类逗能顶过去,都信息时代了,没啥问题的。


荒野小饿猫


历史上并没有全球变暖现象,现在是全球变暖加小冰期,扯平了!


CJH123


两极冰川全部融化,地球重心位置发生大的转移,地轴位置重新确定,地球正式进入冰河期。根据现在的技术,人类完全有能力阻止和调整地球重心位置转移,延缓或阻止地球进入冰河期,但必须立刻行动起来,搞清地球摇摆运动,采取有效措施控制地球重心转移。北极冰川全部融化,两极冰川平衡作用被打破,一切都晚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