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鄉鉅變——樅陽


這個世界一直都在變化,不變的是人的心態。——張文生


這裡是北緯30°38′~31°05′,東經117°04′~117°35′,大別山東南麓的樅陽縣,歷來群山環繞,鍾靈毓秀,名流輩出。

山鄉鉅變——樅陽
<section>
<section>
<section>


第一期 山還是那座山

(一)

印象中的樅陽丘陵,莽莽蒼蒼;現如今,放眼望去,光禿一片。

小時候,迷戀于山中奇幻美景,又渴望走向山外世界。


(二)

世界上美景很多,旅遊,就是發現別處的美景。

正如錢鍾書先生談中西文化比較時說,出門旅行,目的還是要回家,否則不必牢記著旅途的印象。研究我們的詩準使諸位對本國的詩有更深的領會,正像諸位在中國的小住能增加諸位對本國的愛戀。覺得甜蜜的家鄉因遠征增添了甜蜜。

己亥年春夏之交,我登臨山頂,以詞為記。

行香子•六一歸鄉

綠繞李莊,水滿陂塘。乘東風,意興歸鄉。故園幾許,物是人安。有百合白,甘藍紫,山茶黃。

遠望屋脊,驅車登山,劈荊棘,形骸放浪。移步換景,樅川風光,正鵲兒升,鷺兒落,農人忙。

山鄉鉅變——樅陽
<section>
<section>
<section>


(三)

那座大山,有老虎洞,我跟隨大孩子們去過洞口,想帶著火把進洞探幽,但大家都沒見過真實的老虎,懾於洞的名稱,尤其是孩子王意志不堅定,終悻悻而歸,“餘亦悔其隨之而不得極夫遊之樂也”。

那座大山,頂上有片叫“前牧場”的草地,我趕著黃牛去放牧,那時我家的老黃牛很通人性,規規矩矩的吃草,傍晚,老牛識途,自覺的回家。

印象中,每年秋冬時節,農人都要上山砍柴,密林中砍柴不易,將柴捆好挑下山更不易。

我基本上沒怎麼砍過柴挑過柴,但遮天蔽日的密林還是投影到我的心裡,成為陰影。

一段時間,鄉民到自家山上砍柴,還要繳納管理費,在普遍經濟沒有結餘的年代,這真是不合理的收費,甚至造成鄉民和看管山林的豪強的衝突。


(四)

凝固的時光終被打破。

前年,外地遊資看中了這片山林,準備栽種油茶,當地土地流轉費用低,人力成本低。

按照國家政策,農村的山林基本屬於集體經濟的,只不過分配到戶,叫“自留山”,所有權屬集體,使用權屬家庭,“生不補,死不收”。

印象中的十萬大山,在大型機械面前顯得脆弱無比,輕易地被剝除外衣。以前高聳巍峨的屋脊山,被強行破除了神秘後,怎麼那麼矮?

以前攀登上山,享受著汗流浹背的快感,猜測著山間的奇險,欣賞著映山紅,品嚐著毛慄。

現在,我一腳油門,十分鐘不到即可到達山巔,一覽眾山,只有“小”,只有“黃埃散漫風蕭索”,神聖感、神秘感蕩然無存,倒是遠處參差安放的各個村莊,依舊個性稟賦,色彩鮮明。

而山腳的那一方水庫此時只如一口池塘。

山腳的水庫,大集體時代修的,一方百姓的母親河,如今,瑟瑟地待在山腳,面對全部裸露著泥土的大山,禱告不要發生泥石流。


山鄉鉅變——樅陽
<section>
<section>
<section>


(五)

但這應是暫時的,傷感總是屬於懷舊的人,風物長宜放眼量。

假以時日,漫山遍野油茶樹成,當又是一片蔥綠,實現升級版的綠水青山。油茶果採摘時節,山陰道上,人流絡繹不絕,或能給當地脆弱的經濟提供一個新增長點。


(六)

樅陽境內的山,首推浮山,“山浮水面水浮山”,地質與人文勝境,摩崖石刻已經列為國家文物保護單位。其他名山還有白雲崖、大青山、岱鰲山等。


鄉土中國,山是屏障,山是阻隔,山是圖騰。

新時期,山是文化符號,是綠水青山,依舊是圖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