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國古都素可泰的一座古寺中,竟有一尊“會說話的佛像”

說到去泰國旅遊,很多朋友首先想到的就是去普吉島、蘇梅島享受美麗的沙灘、湛藍的天空、蔚藍的大海和美味的海鮮。但是,如果對歷史感興趣的朋友,也可以考慮換一種玩法,去泰國古都素可泰、阿瑜陀耶走一走,感受歷史滄桑,佛國盛衰。暹羅拾珠從創建公眾號和頭條號開始,定位就是帶著讀者體驗泰國曆史文化,但隨著泰國政局發展,我們把關注的焦點轉移到了泰國政治分析,淡化了歷史文化的色彩。

今天,秦翊要和各位讀者朋友分享的是古都素可泰的一座古寺——西春寺。

西春寺,位於泰國古都素可泰西北方向,是一座擁有八百年曆史的古寺。“西春”系素可泰當地對於菩提樹的稱呼。根據在該寺中出土的碑銘記載,該寺建於素可泰第三代國王蘭甘亨國王時期。西春寺在泰國考古史上具有極為重要的意義。泰國考古學家曾經在該寺中發現兩塊碑銘,記述著泰人第一個王朝——素可泰王朝的歷史。

泰國古都素可泰的一座古寺中,竟有一尊“會說話的佛像”

除了在考古學上的重要意義外,西春寺更為知名的是寺中供奉的一尊神奇靈驗的大佛。每天,來此參拜大佛的善男信女絡繹不絕。這尊大佛造型系素可泰典型造像藝術,佛像莊嚴,令人肅然起敬。由於歷經多場戰爭,佛堂上面原先的尖形四方形屋頂早已損毀,所剩四壁上只留下一些斑駁的壁畫殘跡。仔細辨認,還可看出,所畫內容均為佛本生經故事,約有50餘幅。大佛正式的名稱為“阿者那佛”(“阿者那”為巴利語,意為值得尊重之人),可是人們私下都稱之為“會說話的大佛”。

泰國古都素可泰的一座古寺中,竟有一尊“會說話的佛像”

之所以這麼稱呼,泰國民間有兩種說法。其一,相傳阿瑜陀耶時期,泰國為緬甸所攻陷,淪為緬甸藩屬國。公元1684年,納黎萱大帝率領泰國軍隊,戰勝緬軍,阿瑜陀耶重獲獨立。原先屬於阿瑜陀耶的各城邦於是停止向緬甸稱臣進貢,重歸阿瑜陀耶麾下。唯獨薩宛卡洛城城主依然臣服於緬人,與阿瑜陀耶為敵。納黎萱大帝於是率領軍隊進攻薩宛卡洛城,以逼其就範。大軍行至素可泰時,納黎萱大帝命令軍士們在西春寺集合,進行休整。阿瑜陀耶軍隊由於長期處於戰爭狀態,軍士們都較為疲憊。同時這次進攻薩宛卡洛城,本身也是泰人自相殘殺,所以軍士們沒有太多的戰鬥意願,都比較消極。

納黎萱大帝為了鼓舞士氣,想了一個辦法。他命令手下,從大佛像後面架一張梯子,爬到佛像頭部,然後向軍士們進行戰爭動員。軍士們以為是大佛顯靈,於是遵照佛之旨意,與敵作戰,最終贏得勝利。

泰國古都素可泰的一座古寺中,竟有一尊“會說話的佛像”

而另外一種說法則是:納黎萱大帝在出徵前,在這座大佛面前舉行誓師大會,同時也進行占卜活動,以祈求佛像保佑軍隊能夠獲得勝利。當納黎萱大帝向大佛禱告,希望贏得戰爭勝利,沒想到大佛真的回應了納黎萱大帝的請求,最終納黎萱大帝率領軍隊戰勝了敵人。而這座大佛也因此被冠以“會說話的大佛”的名銜。

泰國古都素可泰的一座古寺中,竟有一尊“會說話的佛像”

而事實上,這座佛像並不會說話。之所以會有這樣的傳說,是因為這座佛像所處的佛堂在建築方面頗有獨到之處。由於設計的問題,在佛堂內說話,迴音非常之大,有點類似北京天壇迴音壁的原理。所以,古代的泰國君主,經常在這座佛堂中進行戰時動員,聲音鏗鏘有力,動員效果極好。

泰國古都素可泰的一座古寺中,竟有一尊“會說話的佛像”

史料記載,西春寺曾經在素可泰利泰王時期有過大規模的修繕,但之後又毀於戰火。拉瑪五世時期拍攝的一張老照片顯示,當時的佛寺已經近乎廢棄,僅剩下殘垣斷壁。直至1953年拉瑪九世普密蓬國王執政時期,才決定重新修葺。經過泰國著名藝術家信·披拉西教授以及強·印西里老師的共同努力,這座廢寺終於重煥生機,成為泰國古都素可泰旅遊必到之處。建議各位讀者有空可以去素可泰走一走,租一輛自行車,慢悠悠地騎行在素可泰古城,感受別樣泰國。

泰國古都素可泰的一座古寺中,竟有一尊“會說話的佛像”


分享到:


相關文章: